2020-08-24 14:31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陳婷 沈嘉玲
對品茶這件事,古人說得最直白。「飲茶以客少為貴,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捻一季茶香,捧一章書卷,無欲、無念、無盼。沸水下,茶葉相聚即又相離,只在朝夕間,距離的美感,一切又恰到好處。這期品味,小編帶大家來到位於中華孝德園的「虞香緣」,品一杯香茗。
推廣茶養,生活方式自有主張
茶樓飲茶,鬧中尋靜,輕聊慢品,看茶藝師優雅的技藝,心變得沉靜通透,沒有大聲的喧譁和吵鬧,只有茶的馥鬱香氣。幾個知己,談天說地,品茶說笑,時光仿佛也變得慢悠悠,人也會除卻浮躁,一身輕鬆,灑脫而自然。
「虞香緣」位於中華孝德園景區東側,背靠中鑫藝術博物館。三層小樓,飛簷凌空,中式門樓,進門掛著竹製捲簾,隔絕了室外的燥熱,獨成一體。店主黃莉清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有一次開車經過這裡,從橋上看到這個店時,就下決心要在此開一家茶養生活俱樂部。
1989年出生的黃莉清之前一直從事形體美學管理方面的工作,丈夫也從事傳統文化相關工作。5年的形體美學管理師工作經歷,讓她了解了許多女性為了美而去經歷的各種成長蛻變故事,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起初追求的都是外在形象美。「美的文化,讓我發現了美的種子,因此開啟了茶養生活美學的旅程。」黃莉清說道。
在決定開茶養生活俱樂部以後,她去學習了許多與茶有關的課程,考取了國家二級茶藝師,曾代表上虞參加紹興茶藝比賽。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她發現將茶和養生相結合,是一個新的未被開發的領域,追求由內而外的身心健康,更是現在都市人該有的品質生活方式。於是她決定將茶文化和養生結合,去推廣茶養健康品質生活。短短兩年時間裡,她將茶養生活館開到了浙江、安徽、河南、江西等多地。
融合保健,溫養健康生活方式
「工作、生活節奏快,職場、社交壓力大,沒時間做飯、運動,經常熬夜會導致便秘、長痘等一系列問題,我會推薦他們喝牛蒡茶。」黃莉清介紹,「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內涵物質,滋養生命,喝茶養生,也成為飲者的共識。紅茶養胃,綠茶提神,烏龍減肥,普洱茶消食等,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需要喝茶,這樣才能做到有益身心。」店裡採用清、調、補、固的手法,致力於深耕茶養生市場,傳播中國茶文化,分享健康養生之道。
「從今年5月開始,店裡已經舉辦了20場茶會了。」黃莉清告訴記者,每場茶會都有不同的主題,有時是茶韻瑜伽、有時是茶疏茶會。
茶會中常常有從外地驅車前來的茶友和對茶養生活理念感興趣的朋友。「一般會員在家我會推薦大家進行簡單的茶燻。」黃莉清取出2個玻璃杯和兩三克茶葉,慢慢地將綠茶倒入玻璃杯中,沏入滾燙的開水,進入燻蒸狀態。
燙燙的茶氣從毛孔進入身體,伴隨著呼吸,在身體裡循環、旋轉、升騰,有蒸汽凝結的水珠從臉上滑落,感受到茶的香氣在體內、在心裡蔓延開來,於是不自覺的微笑,再做一個深呼吸。做完茶燻後,瞬間會感覺心曠神怡。
淺酌細品,吸引年輕飲茶人
年輕人帶著這個時代的特點,特立獨行,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喝茶於他們而言只是萬千生活方式的一角,他們也願意為了喝一杯好茶而花些心思。茶葉這一片東方樹葉,憑著自身的優勢不斷獲得更多人的認可。「我們店裡茶藝團隊現在許多都是90後00後。」黃莉清告訴記者。
杭丹倩是黃莉清的顧客,也是徒弟。小杭2000年出生,是標準00後,平時喜歡漢服文化。正在讀大學的她對茶十分感興趣,從小在家就愛喝茶,出門旅遊也不忘買一些茶葉回來帶給親友。有一年暑假社會實踐,小杭去了安吉學習,在參觀了安吉的茶園後,她對茶文化產生了興趣。因為這份興趣,她回到上虞後找到黃莉清學茶,今年疫情期間都待在師父的茶室裡,幾個月的時間,她從一個茶小白,變成了一個茶痴,月底也將代表上虞參加紹興市的茶藝比賽。
身穿宋制漢服,注水溫壺、投茶入壺、出湯入杯,淅瀝水聲和器皿碰撞的聲響,壺起水落茶香縹緲。漸漸地,原來性子急躁的她變得溫柔優雅起來,說話輕聲細語,處事從容淡定,再也見不到以前做事時的急迫了。
問起她的這種轉變,她說:「可能是因為開始喜歡喝茶的原因吧。那泡茶的一招一式,都會不自然地變成自己生活中的樣子。」
159825069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