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研究稱地球上生命或源於檸檬酸循環
地球上生命或源於檸檬酸循環科技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劉霞)地球上的生命到底如何而來?這是人類幾大未解之謎之一。為回答這一問題,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理論——檸檬酸循環,這一過程可能於約40億年前開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分子不斷演化。研究發表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資深作者、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化學副教授拉曼納拉亞南·克裡希那慕爾博士說:「生命起源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黑盒子,但如果你關注化學反應,它就不那麼令人生畏了。」
-
1953:檸檬酸循環
克雷布斯確定,初始形成的六碳化合物是檸檬酸,於是這個反應循環被稱為檸檬酸循環或Krebs循環。由於檸檬酸的結構中含有3個羧基,這一循環又被稱作「三羧酸循環」。至今仍佔據生物化學教科書大量篇幅的三羧酸循環問世了。這一成果在後期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人們堅信檸檬酸循環是完美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那個神秘的二碳化合物還沒有露出本來面目。
-
生命在地球上發展了幾十億年,但其實整個太陽系都在呵護地球生命
生命在地球上進化了幾十億年,雖然也有一些生物滅絕事情發生,但是生命並沒有完全滅絕,相反卻進化得越來越高級,還進化出了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物,並且截止到目前已經發展出了較為發達的文明,這都是因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和所在的軌道空間環境很安全。
-
為什麼地球上都是碳基生命,科學家探索的矽基生命有沒有可能存在
地球上生命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物種龐雜繁複,但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的生命都源於一個共同的基礎,那就是碳元素,也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人類如此,植物動物如此,就連微生物也是如此。為什麼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炭基生命?
-
地球上並沒有生命,那第一個生命是怎麼誕生的?
提到《進化論》,許多人會下意識地反對,認為該理論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解釋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怎麼誕生的。按照進化論的理論,生命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形態,其中能夠適應環境地則被保留;反之則被淘汰。然而如果地球上根本沒有生命,豈不是意味著現如今所有的生物壓根就不會出現?其實,進化論只適用於解釋生命是怎麼演化的,而不能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關於生命起源,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新的證據。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起源於海底煙囪?
就目前掌握的證據來說,生命形成階段的原始地球只有海洋,沒有陸地,而地球上的第一個原始生命就在這個海洋中慢慢孕育而生。 而在原始海洋中,因為海底煙囪的存在,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裡,原始海洋的海底會在熱液噴出口附近形成一個類似煙囪的景觀。就在現在地球的海洋底部,在海底煙囪附近有很多奇特的原始生物,已有很多學者把這個奇特的生物現象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場所。
-
生命是否從地球巖石內部萌芽,而非地球表面?
它所在的地方與地獄相差無幾,漆黑一片,高壓高溫,沒有一丁點兒氧氣,只有溶解了金屬的液體緩緩流淌……這裡可不是什麼風水寶地,更難想像無比脆弱的生命能從這裡萌生。這幅圖景和人們的預想大相逕庭。達爾文曾經在寫給同行的一封信中猜想生命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61年前,美國生物學家斯坦利·米勒的著名實驗驗證了「原始湯」的可能。
-
地球深的部分——瑪麗安娜·達海溝是地球上生命的誕生地?
水是冷的,海平面上的海水是冷的,但是海底的水不一定是冷的,此外,在海底,水不一定是液體。在20世紀,科學家曾經從地面挖出數萬米的深溝,以探索地球的秘密,然而每次他們向下挖掘,他們都能明顯地提高感受到的溫度,特別是當深度達到數萬米時,溫度已經超過300℃,除非使用專用工具,否則無法繼續挖掘。
-
地球第一個生命起源哪裡?專家:不是來自地外,是在地球的島上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可能距今已有35億年:截至目前,科學家們在地球上發現的古老的微生物,距離現在竟然已有35億年,這和地球自身的年齡僅相差10億年左右,它們就埋藏在澳巴利亞的巖石中,研究人員是通過這些古老巖石層中殘留的有機痕跡分析得出結論。
-
青島市博物館《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開展
《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近日在青島市博物館開展。該展覽是是青島市博物館在2021年開年之際,為廣大觀眾精心奉上的一場大型科普探索類展覽。展覽由青島市博物館與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全部展品和學術支持。
-
金星宜居帶發現生命的證據,或與40億年前的地球生物相似
近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和美國天文學會(AAS)在《自然》、《天體生物學》等網站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它們可能發現了金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這是否預示著地外生命的存在?它們是什麼樣的?消息可靠嗎?別著急,先讓震驚與問題先飄一會,下面我來解釋一下。
-
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憑空出現的?費米子和玻色子讓它有了生命特徵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並沒有給出生命起源的準確答案,我們不知道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是從哪冒出來的。有人說是小行星撞地球,帶來的生命,認為生命是從宇宙中來到地球的。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宇宙那麼大,存在生命的概率還是挺高的。隨後,又出現了一個生命自然發生論,一度被認為是正確的。
-
盤點地球上9大生命熱區:或將發現外星人
天體生物學研究宇宙中生命的起源、進化、分布和未來。這一涉及多學科的研究領域目光聚焦於尋找太陽系的適居環境和系外適居行星,尋找火星及太陽系其他天體生命起源前的化學跡象和生命存在證據,對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早期進化進行實驗室和實地研究,同時研究生命適應地球和太空環境的潛力。
-
蜻蜓旋翼機將在土衛六上探求地球上的「前生命化學」
它將探索多個地點以表證土衛六的宜居性,研究前生命化學的發展,甚至尋找水基或碳氫基生命的化學提示。我們不能回到過去。「我們不能回到過去去學習地球上的有關產生生命的化學的課程,」美國宇航局新邊疆首席計劃科學家庫特·尼伯在電視轉播中說。 「但是我們可以去土衛六上看看這種化學反應。」蜻蜓號將像無人機一樣飛行,使用其螺旋槳飛向土衛六周圍數十個位置,如下圖所示。
-
這種微生物以核能為生,就像地球上的外星生命
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勇者菌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地外生命的絕佳模型,尤其是木衛二「歐羅巴」。「歐羅巴」存在凍結的冰殼和液態海洋。 研究領導人道格拉斯·加蘭特在接受巴西新聞機構FAPESP採訪時表示:「根據從地球上類似環境獲取的信息,我們對『歐羅巴』的生物可用能源的可能影響進行了研究。」
-
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太陽、太陽系、宇宙全部都是有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缺一不可。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地球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多久呢?太陽的生命終結了,地球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
-
假如地球上沒有海洋,地球會有什麼變化,還會有生命誕生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大部分都是由海洋組成的,地球大約70%都是海洋,可以說地球的生命就是由海洋孕育的,水就是生命之源,那麼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海洋會發生什麼呢,大海其實不光孕育了生命,其實大海還有調節地球溫度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氣層,它可以抵禦一定的太陽光照射。
-
在地球以外的其它星球上出現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們使一種想法更加堅定,就是生命的起源只是一些常規的化學變化,沒有什麼奇蹟可言。接受了這些,緊隨而來的就是生命在任何一個星球上起源必須有合適的條件。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想法,在太空的開端,生命是智能的,在宇宙中是豐富的。正如物理學家Enrico Fermi指出,這就出現的相悖的局面。如果宇宙是充滿智能的生命,為什麼我們看不見關於它的任何證據?
-
地球一小時 | 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來了,小安呼籲大家今晚20:30,一起為地球熄燈一小時,環保每一天。今年中國「地球一小時」的主題是: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全球抗疫的當下,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尤顯脆弱,這也提醒著我們人類更要加倍愛護自然、敬畏生命。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而路易斯·阿爾瓦雷茨在K-T界線上的銥是地殼中銥含量的30-130倍。這個數據與許多小行星中銥含量非常的接近,於是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提出了恐龍滅絕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有關的假說。之後,科學家又在世界多地的K-T界線上發現了超高含量的銥,進一步的佐證了這一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