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輝煌宏大的中國電影發展記憶

2020-12-11 騰訊網

國慶長假的第六天,人民日報「假日生活」版(走過40年)專欄刊發記者採寫的通訊《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仿佛與豐富多彩的電影史相逢 難以忘懷的影像記憶》,報導圖文並茂,沿著70多年歷史之河上溯,立體而厚實地表現了長影一路走來砥礪前行,展示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重大主題,報導大氣磅礴,大處著墨,小處求精,緊扣新聞,喚起輝煌宏大的中國電影發展記憶,讓讀者銘記光輝歷史,傳承光榮革命傳統。告訴人們不忘初心,牢記新中國電影的起點,更不能忘記長影在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在步入新時代的探索與發展。

「從滿映,到東影;從長制,到長影,博物館濃縮了一部中國電影歷史。」「1946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接管「滿映」,成立東北電影公司,並於10月改稱「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1946年7月長春電影製片廠(史稱「長制」)成立,於1948年10月被東影接收。1955年2月,原文化部又將東影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99年,成立長影集團。」 報導從展示新中國的電影搖籃起筆,表現新中國電影事業成長壯大的光輝歷史,謳歌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奮力奪取人民解放戰爭偉大勝利建立新中國的宏大場面;喚起人們珍視長影在中國電影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主東北》是人民電影第一部多集新聞紀錄片,真實而完整地記錄了東北解放戰爭的艱難歷程。它共17輯106本。當時東影相繼派出了32支攝影隊到達前線和農村,拍攝了30多萬尺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拍攝過程中,有3位年輕攝影師犧牲。」

「長影建廠70多年來,共拍攝生產影片1100多部,譯製外國影片1000多部,向全國輸送優秀電影人才2000多名,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記者滿懷崇敬的心情,飽蘸歷史的滄桑風雨,描述著時光長廊中長影在歷史轉折中的經典記錄,向讀者述說長影當年叱吒風雲金戈鐵馬的流金歲月。

以濃墨重彩的筆觸,從「互動體驗了解幕後故事」入手,展示長影是如何運用電影藝術謳歌新中國建設時期人們的精神風貌的。「《神秘的旅伴》的外景原本選在雲南,但當時提倡節儉,於是又在中朝邊境一個叫四道溝的地方找到了外景地。場景中的芭蕉樹是美術師劉學堯做出來的。後來像《五朵金花》這些少數民族題材的影片都是在四道溝取的景。」博物館講解員指著一幅幅圖片娓娓道來。記者就是這樣通過講述新中國初期長影拍出的一部又一部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片、新聞紀錄片幕後令觀眾津津樂道的故事,揭密當年長影藝術家是如何運用藝術技巧巧妙地拍出了驚心動魄的畫面場景,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精彩的記錄。

記者著力記述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的長影是如何戰勝經營困難,創作拍攝了《人到中年》《蔣築英》《開國大典》《辛亥革命》等優秀影片。向讀者提供了長影新近製作的精品力作信息:「其中電影《黃大年》已拍攝完成,進行4K技術修復的電影《開國大典》將於明年國慶與觀眾見面。新片還有《楊靖宇》《虎年虎月》《731》《青春就這麼過》。」

通訊《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仿佛與豐富多彩的電影史相逢 難以忘懷的影像記憶》從內容和形式顯示了對史料擷取的「新」,視角拓展的「廣」,思想開掘的「深」,是一篇報導長影歷史與現實的精品力作。(貴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40年輝煌,幾代人記憶,中國女排的神話被電影《奪冠》演活了
    也正因此,國人對於中國女排都有著特別深刻的記憶,也有著太多共同的話題,更有著特別的情感寄託。 特別的情感,難忘的記憶,自然也意味著拍攝這樣一部題材的電影,難度會極高,做不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做到讓帶著不同眼光和觀點的觀眾都感到滿意。
  • 雞公碗與公仔麵: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經典記憶
    中國網4月21日訊(記者曾鑫)日前,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票房已近34億大關。無論電影最終票房幾何,都已經創下了內地的票房新紀錄。考慮到當年我們欠星爺的電影票,以及曾經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的輝煌,這一成績並不令人意外。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創造了無數經典,甚至一度可以與好萊塢交相輝映。
  • 中國電影博物館見證中國電影百年輝煌歷程
    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誌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電影是光與影的藝術。基於再現人類活動的人文主義情懷,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通過光把膠片上的影像投射在銀幕上,創造的虛擬的"真實"世界。當電影這種具有時代特徵的藝術形式和博物館這種具有古老內容的建築風格相遇,如何更好實現"雕刻時光"藝術的空間化,需要不斷的探索。中國電影博物館一層為《光影抒華章奮鬥新時代》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電影的光輝歷程和走進新時代的輝煌成就。
  • 刺桐舊時光 老照片喚起人們對泉州的記憶
    老照片是過往歷史珍貴的留存與記憶,雖然拍攝的年代久遠,卻生動記錄下當時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瞬間,喚起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美好記憶。  為了讓市民了解上世紀的泉州,真實還原當時的風貌,今年的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館從老攝影家楊湘賢先生幾十年的攝影成果中,甄選了一部分泉州老照片在館裡展覽。這些老照片講述了泉州的城市變遷、民俗故事、海交史話以及泉州的文化遺產,讓大家一起走進膠片裡的刺桐故事。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11月29日上午,由中文娛樂影業和廣東米果傳媒共同出品的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新聞發布會在廣東肇慶舉行。「關注阿爾茲海默症群體,記憶可以消失,但愛永遠不會消逝」是影片主創團隊的初心,影片主創團隊希望以本片喚起社會對該群體的理解、包容和關愛。據介紹,該片製片人、導演袁煒柏是中國內地知名青年製片人、導演,曾擔任熱播電視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執行導演,該劇獲「第19屆上海白玉蘭獎」「2012年國劇盛典十佳電視劇」等榮譽。
  • 中國首部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題材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
    11月29日,由中文娛樂影業和廣東米果傳媒共同出品的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新聞發布會在肇慶舉行。該片是中國首部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影片反映了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喜怒哀樂以及家人的誤解和包容,其傳遞的溫暖和正能量,西藏的壯美和神秘,旅行路上的各種突發和奇遇,都將構成影片一個又一個的吸睛要素。
  • 上海電影博物館見聞-4:輝煌榮譽
    P3     在中國百餘年的電影發展史上,上海電影曾創造過輝煌的文化成就,一樓展區從「百年輝煌」、「榮耀瞬間」、「國歌誕生」、「燦爛金杯」、「影史第一」五個側面,展示百年上海電影對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進步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 黃石籍導演衛鐵執導電影《輝煌中國》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東楚晚報 記者 肖婷)              近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了以「為人民創作,為時代謳歌」為主題的發布會,四部作品分別發布預告,一一亮相。其中電影《輝煌中國》憑著電視版本積累的良好口碑,備受關注。  電影《輝煌中國》的導演衛鐵,是地地道道的黃石人。
  • 易縣:3000畝葵花海 喚起你童年記憶裡的向日葵
    易縣:3000畝葵花海 喚起你童年記憶裡的向日葵(圖片源自網絡)河北新聞網訊(記者 杜船)「船長,上周末我們自駕去易縣南臺村賞葵花去啦!易縣:3000畝葵花海 喚起你童年記憶裡的向日葵(圖片源自網絡)當前,易縣3000多畝的油葵正值盛花期,成片的金黃色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震撼醉人。
  • 光影的記憶(上海電影博物館)
    上海電影博物館,展區從「百年輝煌」、「榮耀瞬間」、「國歌誕生」、「燦爛金杯」、「影史第一」五個側面,展示百年上海電影對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進步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自上而下,4樓的星光大道,燈光炫麗。你能親身體驗萬眾矚目、激動人心的非凡感覺!
  • 了解「小火車」的滄桑巨變,喚起屬於你的秦皇島記憶!
    了解「小火車」的滄桑巨變,喚起屬於你的秦皇島記憶!秦旅山海號觀光旅遊列車即將發車帶你穿越時空,喚起屬於你的秦皇島記憶。遷路工程的竣工也意味著我們的「小鐵路」時代開始了,那輛來自春天的「小火車」正式發車,她穿梭在城鄉間,帶動秦皇島的經濟發展,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遷路後陸續建設的車站站房(部分)「小鐵路」經過了10餘年的整修提高和完善,基本達到了正常運營狀態,但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對鐵路運量的需求不斷增加。1962年,鐵路由上莊坨站向石嶺延伸2.1公裡,線路正線長31.2公裡。
  • 一起走進《千與千尋》的取景地,喚起你童年的記憶
    本文由旅遊小顧問獨家發布一起走進千與千尋的取景地,喚起你童年的記憶宮崎駿筆下超人氣的動畫片《千與千尋》,雖然距離熱映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但是我們兒時的記憶裡面,讓人心神嚮往的美景卻歷歷在目,也有很多人好奇這些是在哪裡取景為原型的
  • 這些小符號能否喚起你的「鐵路記憶」?
    這些小符號能否喚起你的「鐵路記憶」?每一代中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鐵路記憶」,而鐵路工作人員身著的制服,就是這每一段記憶中最有標誌性的「小符號」。央視新聞主播、黑龍江小夥兒顧國寧現場換裝鐵路制服,與乘務員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鐵路記憶」。
  • 老物件兒,喚起歷史年代的記憶
    無論是旅遊還是考察,我都對一些老物件兒感興趣,這些東西把我們帶回久遠的年代,有的喚起美好的回憶,有的讓人感受歷史的溫度。煙臺的古炮臺,記載著近代中國的歷史和海防把一些老物件收集起來,放在博物館裡更能讓人們一個完整的記憶
  • 《無敵破壞王》:遊戲裡的天馬行空,喚起的兒時記憶
    《無敵破壞王》:遊戲裡的天馬行空,喚起的兒時記憶遊戲在每個人的童年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而受到遊戲影響的童年自然也是十分快樂的,無論是哪一種遊戲,都能夠有著不一樣的感覺。而今天想說的這部電影雖然是與遊戲廳裡的那些經典遊戲有關了。
  • 80年代:中國本土電影最輝煌的時光
    中國電影在經歷了一個「漸變」的過程後,逐步走上了與社會發展相一致的道路。中國電影在享有國家政策和經濟上的雙重保障的基礎上,在沒有市場壓力的情況下,在解除了思想的禁錮和文化的封閉狀態之後,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藝術生機。
  • 以阿爾茲海默症為題材的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明年開機
    11月29日上午,由中文娛樂影業和廣東米果傳媒共同出品的院線電影《記憶消失前的旅行》新聞發布會在廣東肇慶舉行。  該片是以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行走川藏線為題材的院線電影,以一對老年夫婦(太太患阿爾茲海默症)實現晚年人生一個大夢想---自駕車去西藏旅遊為主要線索展開。
  • 契機與創新:國際自貿港電影產業建設與發展論壇在三亞舉行
    2020年12月6日,第三屆海南國際電影節「海南自由貿易港電影促進高峰論壇——契機與創新:國際自貿港電影產業建設與發展」論壇在三亞舉行,來自電影行業的專家學者、各方精英匯聚一堂,思維碰撞,滿懷著對海南成為國際影視產業紐帶的真誠盼望,期待藉助自貿港政策紅利,更多優秀的電影在海南這片改革熱土上誕生
  • 薩克斯《上海灘》,比原曲還好聽,喚起當年的記憶!
    薩克斯《上海灘》,比原曲還好聽,喚起當年的記憶!
  • 《我愛電影 我愛家鄉》收官 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展望中國電影輝煌
    自2020年5月21日起至31日,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推出「兩會」系列專題——「我愛電影,我愛家鄉」,用11期節目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展望中國電影輝煌。節目中,通過電影人為家鄉「代言」的串講方式,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後各省(市、自治區)電影事業從無到有的創業歷程;展現了地方助力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光輝足跡;呈現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電影人和疫區同胞風雨同舟,齊心戰疫的大勇大愛,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為遭受衝擊的影視企業減壓減負,紓困解難,傳遞出「冬天終會過去,春天已經到來」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