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5萬斤小黃姜滯銷姜農心急如風

2020-12-13 環球網

海南五指山5萬斤小黃姜滯銷 姜農心急如風

五指山5萬斤小黃姜滯銷急盼商家。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五指山1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麗萍 實習生 胡麗齊)年關將近,人們都在為新的一年準備著,然而五指山毛陽鎮牙合村委會的村民們卻為自己種植的小黃姜的銷售發了愁。1月12日上午,南海網記者接到了五指山市毛陽鎮駐牙合村幹部農技站站長王德林的求助電話。他告訴記者,牙合村的農民們種植了約有5萬斤的小黃姜已經到了成熟期,但目前無人收購,姜農心急如焚。

五指山5萬斤小黃姜滯銷急盼商家。

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牙合村委會的村民們就開始種植小黃姜。「以前都是到小黃姜成熟的時間就會有老闆進村收購,但今年卻遲遲不見收購老闆的影子。」王站長告訴記者,由於不熟悉銷售渠道,村民眼看著小黃姜成熟在地裡,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年姜的長勢很好,我們都覺得今年是個豐收年,希望能有買家來收購。」看著地裡成熟的小黃姜和一臉無奈的姜農們,王站長表示心裡很不是滋味,「種植小黃姜是村民主要家庭經濟收入之一,他們也有去聯繫買家,但都沒有回音。」

據悉,目前小黃姜的市場價為3元一斤。如果有網友有意願購買小黃姜,幫助五指山毛陽鎮牙合村委會村的姜農,可撥打農技站站長王德林電話:15203050779,南海網記者將持續關注此事。

相關焦點

  • 鎮寧:小黃姜「接二連三」
    作為全省最大的生薑種植產區,鎮寧自治縣以「小黃姜」為主要品種,生薑種植面積達15.11萬畝,產量達30萬噸,預計今年產值超10億元,可帶動2萬餘姜農增收。 回顧歷史,鎮寧的小黃姜發展還要追溯到4年前。當時,雖種植歷史悠久,但農戶產業發展意識不強,種植零散,發展緩慢,多年依舊還保持在小農經濟的水平線。
  • 羅平板橋鎮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小黃姜將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
    12月14日,羅平板橋鎮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的15噸優質羅平小黃姜搭載冷藏車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原汁原味走進城市餐桌。走進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冷庫,40多名工人正圍著小黃姜進行挑揀、脫土、打包、裝箱、稱重。
  • 上萬斤雲南小黃姜急待銷路,鮮辛味美、薑絲細緻!
    走訪時我們看到,早上6點時,就已經有村民背著竹簍在開始採收成熟的小黃姜,剛從土地裡挖出的小黃姜上面還裹著少許泥土,這是只有新鮮的姜才會有的!薄薄地削去一層皮後,暖暖的黃色出現在眼前,濃濃的姜香在空氣中都瀰漫著~讓人身心都得到了放鬆,姜農們雙手慢慢地挖起黃姜,對它們像對小寶寶一樣耐心、溫柔,輕輕撥動姜苗,再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的泥土,生怕不小心會把鮮脆的小黃姜弄折了。
  • 羅平小黃姜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冷鏈物流中心推動產業升級
    12月14日,羅平板橋鎮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的15噸優質羅平小黃姜搭載冷藏車直達北京家樂福超市,原汁原味走進城市餐桌。走進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冷庫,40多名工人正圍著小黃姜進行挑揀、脫土、打包、裝箱、稱重。
  • 雲南小黃姜,原始耕種,品質絕佳,姜香濃鬱、夠辣更勁足!
    可見生薑在我們飲食中的重要地位~而說到小黃姜,就不得不提到雲南小黃姜了。雲南地處高原,農作物生長緩慢,密度高。在這裡,小黃姜的生長周期,比其他省份要長一個月!因此,姜辣素沉澱的更多,種出的小黃姜肉質緊實,更為辛辣,品質更加優良!
  • 自從農民用上拼多多,農貨進城方式變了,買小洋姜農民還送兩石榴
    在拼多多公司的數據大屏上,代表團見到雲南農副產品的銷量在實時更新,蒙自小黃姜、文山雪蓮果、石屏火龍果等爆款農產品的銷量更是喜人。雲南紅河州首府蒙自,是靠近越南的邊陲小鎮,年均日照長,當地特產小黃姜肉質緊實、薑汁濃鬱、辛辣十足。然而由於缺乏品牌,蒙自黃姜一直銷路不通,只能售往周邊地區。因為市場有限,屢次面臨滯銷。
  • 羅平縣板橋鎮:冷鏈物流助推小黃姜邁向大市場
    從今年起情況改變了,板橋鎮小黃姜產業園冷鏈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建成後,本地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羅平小黃姜了,另外冷凍起來的小黃姜在每年4至10月淡季投放市場,可以賣出比採摘季翻一番的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12月2日,在小黃姜產業園裡,羅平縣板橋鎮金色小黃姜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張永剛興奮地對記者介紹。「羅平小黃姜」是中國知名地方生薑品種,早在明清時期即有種植。
  • 藍山縣湘江源瑤族鄉桐村:小黃姜鋪就致富路
    紅網時刻永州4月21日訊(通訊員 滕季蓉)藍山縣湘江源瑤族鄉桐村充分利用地理資源優勢,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高山小黃姜,帶領貧困群眾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由於高山環境好且無汙染,種出來的小黃姜不僅香辣十足,還具有去腥、祛溼等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走進小黃姜種植基地,只見一片陡峭的高山地上,數十名姜農正在動作嫻熟的挖坑、放種、施肥,填土,處處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日農忙圖」。為充分發揮土地效益,2017年,桐村成立了綠富種養專業合作社,採用「黨支部+基地+貧困戶」模式帶動當地群眾發展生薑產業。
  • 海南荔枝滯銷?市長和汪涵直播賣光300萬斤,越南水果該何去何從
    「酷暑」、「炎熱」伴隨著夏季的到來,同時也到了享受美味的「熱帶水果」的季節,芒果、榴槤、荔枝等水果也紛紛上市,受到小夥伴們的追捧。提及熱帶水果,很多人便會聯想到越南,隨著前幾年越南旅遊熱,越南的熱帶水果也成為很多人赴越南旅遊必「大吃特吃」的一項旅遊體驗。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海南荔枝獲得大豐收,越南卻在「玩火自焚」。
  • 山西蘋果之鄉4000萬斤蘋果滯銷
    蘋果之鄉山西臨猗縣4000萬斤蘋果滯銷,大量蘋果爛在街頭,當地果農欲哭無淚,還有一些果農開始砍伐果樹!深圳一電商企業得知這一消息後,派人到當地實地考察,蘋果滯銷的情況讓人觸目驚心,為解決果農的燃眉之急,這家企業發起愛心助農義賣活動,在深圳與臨猗縣架起一座愛心橋梁,該活動得到深圳市民網友的大力支持,23小時內就賣出20萬箱。
  • 高明區80萬斤滯銷香芋南瓜賣出去了
    佛山日報訊 記者何志勇報導:今年6月初,高明香芋南瓜滯銷的問題牽動著廣大市民的心。記者昨日獲悉,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目前香芋南瓜已基本銷售完畢。其中,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接採購佔銷量一半以上。香芋南瓜是今年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引入,在高明成功示範種植的全新南瓜品種。
  • 貴州的臺灣故事|臺商古永雄:指點「姜」山,突破鎮寧小黃姜市場困局
    在鎮寧,他被這裡的優質小黃姜所吸引。2016年12月,通過當地招商引資的方式,古永雄在鎮寧註冊成立該地首家臺資企業,也是安順市首家以生薑為原料進行種植加工、品牌設計、研發、銷售標準化的企業——貴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每日優鮮擬採購600萬斤海南滯銷哈密瓜
    據了解,近期受疫情影響,海南樂東地區哈密瓜遭遇銷售難題。為助力打贏疫情攻堅戰,保障農產品正常產銷,每日優鮮電商平臺發起「戰疫助農」省外大宗渠道產銷對接行動,助力樂東哈密瓜打開銷路。
  • 文昌3.5萬斤愛心西瓜運抵海口 網友25日起可領瓜
    運送愛心西瓜的貨車抵達海南日報社綜合樓。南海網記者 劉洋 攝  南海網海口5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楊柳青)「上架才兩天,就賣出了5萬多斤西瓜!」5月24日晚10時許,南海網微商城負責人唐門剛隨車從文昌鋪前運輸西瓜到海口,就和工作人員忙著卸載西瓜,「第一批採摘了3.5萬斤,25日起將陸續給市民送上愛心西瓜。」
  • 聚焦出口43個國家的小黃姜 「雲嶺小康展畫卷」直播全網閱讀過2億
    小黃姜每年5月種植,11月左右便可採收,具有辣味充足、色澤鮮美、芳香濃鬱等特點,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在日常生活中,小黃姜不僅有作為調料用來去腥、調味的功能,還有健胃、驅寒、祛溼、止嘔的藥用價值,民間還流傳著「早上吃生薑,賽過喝參湯」的諺語。
  • 十天銷近萬斤 滯銷毛薯借網"飛出"黎族山鄉
    村民打包毛薯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5月26日電 白沙金波鄉的毛薯基地,土地肥沃,是種植毛薯的絕佳土壤。日前,農村淘寶合伙人符南騰主動提出在網上售賣他的毛薯,十天網銷近萬斤,目前總銷售達兩萬多斤,村民間接或直接收入達3萬多。不施化肥、口感粉糯香甜的毛薯在網上如此暢銷,讓符南騰喜出望外。 據了解,金波鄉目前共有農戶14戶,共種植毛薯10餘畝,年產量約3萬斤,年產值約9萬元。今年由於是大批量且集中在同一時間種植,導致供過於求,大量毛薯無法銷售出去,只能滯銷。
  • 萬斤土豆滯銷,請您伸出援手!
    萬斤土豆滯銷,請您伸出援手!目前,村裡還有近萬斤土豆滯銷土豆品相好,個頭大批發每斤1.2元—1.5元如有需要,請與宋陽村支書聯繫聯繫人:朱支書 13955503633
  •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一天賣10萬斤滯銷海蠣子有出路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2.20 星期四 新聞追蹤    早報2月19日訊 受疫情影響,即墨區鰲山衛街道神湯溝村2000萬斤海蠣子遇銷售難題
  • 澄邁冬瓜滯銷 大潤發海口店收購萬斤市民爭相購買
    (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攝)  南海網海口5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近日,南海網就澄邁「冬瓜」滯銷的消息進行報導後,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5月15日,大潤發海口國貿、國興店安排採購人員深入瓜地收購冬瓜,幫助瓜農解決銷售難題,並惠之於民。  據了解,今年澄邁的冬瓜種植面積過大,且上市時間集中是造成冬瓜賣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