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見澳教科書中出現這張地圖,澳媒像瘋了一樣)
近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一些私利學校,因使用的一本自選教科書中包含了帶有南海九段線的中國地圖,而引起了一些澳大利亞媒體的瘋狂炒作,迫使出版方不得不召回這些被澳大利亞媒體稱為「與澳大利亞政府立場不符」和「給中國政府做宣傳」的教科書。
編撰該教科書的兩名澳大利亞華人作者,也不得不被逼得「自證清白」。
英國《衛報》的澳大利亞版是最先炒作此事的媒體之一。從該報的描述來看,那個使用了包含中國南海九段線地圖的教科書,並不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官方使用的教材,而是僅在當地約11所私立學校中有選用。該書的出版商也表示這個教科書一共只在澳大利亞國內賣出了633份,還有100份賣到了國外。
而且,這個地圖的出現也不是該教科書兩名華裔作者幹的,而是出版商因為找不到有授權的地圖,這才「誤用」了這個地圖。出版商也已經為此「道歉」。
截圖來自炒作此事的英國《衛報》澳大利亞版的報導
可即便這不過是一個「烏龍」事件,而且該教科書也根本不是澳大利亞官方推薦的教學素材,《衛報》澳大利亞版仍然上綱上線地把這本介紹中國的教科書,用極具冷戰色彩的口吻,硬說成了是「在給中國的集權政府做宣傳」。
截圖來自炒作此事的英國《衛報》澳大利亞版的報導
但更噁心的還在後面。
從這篇報導來看,最初「揪出」這本教科書使用了中國南海九段線地圖的,居然是平時被澳大利亞媒體標榜為「鼓勵學術自由」的一所該國高校:墨爾本大學的高級新聞學研究中心。
《衛報》澳大利亞版稱,該中心的一個名叫《公民》(The Citizen)的刊物最先發現了這個教科書存在的「問題」,並將此事告訴了該報。
截圖來自炒作此事的英國《衛報》澳大利亞版的報導
同樣過分的是,《衛報》撰寫這篇報導的記者,不僅刻意提到該教科書的內容「與澳大利亞政府在南海的政策不相符」,而且從報導來看,他很有可能拿著這個問題去逼問了編纂這本教科書的兩名華裔教師,導致這兩名在當地的學校擔任中文教師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拼命「澄清」並不是他們在書裡放入那張地圖,而是出版商做的。
兩人還稱他們也沒有在教科書裡給中國政府做宣傳的意思,只是希望讓讀者更好的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
這一幕,也與澳大利亞媒體平時最愛標榜的該國「不存在政治幹涉學術」,「不會要求學術與政府立場一致」的情況,存在明顯牴觸。
圖為《衛報》澳大利亞版的記者炒作教科書使用的地圖與澳大利亞官方立場不符
圖為報導中兩名教科書的華裔作者被迫澄清他們沒有給中國政府做宣傳的意思,只是希望讓讀者更好的了解中國語言和文化
另外,不依不饒的《衛報》記者,除了炒作地圖外,還揪住這本教科書中介紹「中國夢」和「一帶一路」等概念的內容不放,稱這些內容和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的內容很像,並通過澳大利亞幾名經常對媒體發表「反華」觀點的學者的嘴,再次強行給這本教科書定性為了「給中國政府做宣傳」。
或許大家讀到這裡會覺得很奇怪:怎麼介紹中國的情況,中國的社會概念,還不能用中國媒體的報導了?
這本教科書的出版商在對《衛報》解釋情況時,也表露出了這種無奈: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很多都與中國政府的政策有關,任何關於中國的介紹都不可能繞開中國政府,這是沒法迴避的事實啊。
截圖來自炒作此事的英國《衛報》澳大利亞版的報導中,出版方表示介紹中國不可能繞開中國政府
但這恰恰就是當下澳大利亞傳媒圈中一些反華反到偏執的人的態度——他們認為任何來自中國媒體的報導都是「虛假」的,不值得傳播的,誰用誰就是在給中國政府做宣傳。
同時,在他們這種人的眼裡,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的老百姓都不算人,中國人的民意不算民意,所以他們才會屢屢將包括南海九段線的中國版圖這個有著充足中國民意基礎的事實,說成是「中國政府的宣傳」。換言之,他們在故意抹殺一切中國人的觀點,從而將一切來自中國的聲音都歪曲成是官方宣傳。
而這,也是為何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不少西方國家的民眾,他們對中國的無知和偏見,並沒有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等信息科技的發展而出現明顯改變的一個主要原因。他們平時被媒體大量傳播的關於中國的信息,並不是這本遭到惡意炒作的教科書中希望客觀展現的內容,而是被《衛報》這種西方媒體經過意識形態化的扭曲後,早已嚴重失真的內容。更別提在社交網絡上也有不少反華分子在天天炒作各種反華宣傳。
可悲的是,原本在這些西方國家還能小範圍存在的、客觀介紹中國的教育和學術類書籍,從如今《衛報》這種報導的口吻來看,怕是也要在這種反華的政治暴力下被逼著下架了。這真是自打澳大利亞「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耳光。
相關新聞
補壹刀:美臺聯手 正在為臺海「擦槍走火」做準備
美軍「裡根」號航母在東海活動了幾天後,又一次重返南海,與打擊群中的其他艦艇進行演習。此外,「裡根」號航母還與美軍的B-1B轟炸機進行海上聯合訓練。
如今,給人一個突出的感覺是,美國人正在南海和臺海連續「攪動」,除了偵察機和轟炸機不斷抵近之外,航母和大型水面艦艇輪流在臺海附近和南海活動,借「演習」之名展示自己的武力搞軍事挑釁。
8月17日,臺親綠媒體炒作一條突發新聞,稱8月16日美軍1架B-1B轟炸機飛向東海,逼近中國大陸東海防空識別區,認為此舉是在「挑戰解放軍底線」。
正因為,美軍的這些舉動,讓南海臺海處於高度緊張的「軍事對抗」狀態。
1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8月14日通過社交媒體推特發表了一份聲明,稱以「裡根」號為首的航母打擊群在當天進入南海,主要進行海上防空演習。美軍特意強調,這個舉動是為了「支持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並展現美方對區域內盟友和夥伴們的承諾」。
這次「裡根」號航母率領的打擊群包括航母艦載機聯隊、「安提塔」號飛彈巡洋艦、「馬斯汀」號飛彈驅逐艦和「拉斐爾·佩拉爾塔」號飛彈驅逐艦等。
在進入南海之前,「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在日本北部海岸進行了綜合訓練,包括空對空作戰、作戰搜救、防空演習等科目。此外,「裡根」號航母最近還與一架從關島起飛的B-1B轟炸機進行了海上聯合訓練。
針對此次重返南海進行的演習內容,「裡根」號航母打擊群除了進行防空演練之外,還進行了空對空打擊、戰時搜救等方面的演習,目的是為了增強海上聯合力量對地區緊急局勢的反應能力及保持戰鬥警惕性。
可以看出,美國人在為南海發生「擦槍走火」做戰備。
「裡根」號航母上第七特遣艦隊指揮官約書亞·費根說,「與我們的聯合夥伴協同行動,對於確保聯合部隊的反應能力和殺傷力,至關重要。」
就在上個月,「裡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在7月6日和7月17日兩次在南海舉行雙航母演習。當時,兩個航母打擊群超過1.2萬名艦員參與了演習。太平洋艦隊的說法是,通過開展雙航母戰鬥群的最高水平訓練,來確保能夠對任何突發事件做出回應。
7月「裡根」號和「尼米茲」號的「雙航母」演習,也是自2014年來,美國海軍在中國南海首次舉行雙航母軍事演習。
當前在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向好發展。在此形勢下,美國蓄意派重兵在南海有關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炫耀武力,完全是想挑撥離間地區國家間關係,推動南海軍事化,破壞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
聯繫到自去年以來美國加大了南海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而且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在上月13日發表聲明,叫囂美方認為北京對南海大多數海域的離岸資源權利主張是「完全不合法的」。
因此,有不少分析家認為,假如中美發生軍事衝突,南海成為衝突場地的機率較高。
2
就在「裡根」號再進南海之際,據彭博新聞社16日報導,臺灣方面正式籤訂採購合約向美國購買66架最新型的F-16V戰機。預料這項軍售將使目前不斷交惡的中美關係更為嚴峻。
此外,美軍1架B-1B轟炸機被曝於8月16日飛向東海,逼近東海防空識別區。
臺灣親綠媒體8月17日渲染:在大陸宣布於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進行實戰化演練之際,美軍開展相應行動, 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飛向臺灣東北空域,逼近大陸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這是「挑戰解放軍底線」。
根據專門追蹤飛機活動軌跡的社交媒體帳號「Golf9」發布的信息,這架呼號為RUDEY11的美國空軍B-1B戰略轟炸機,於16日早上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飛往東海,逼近東海防空識別區,期間還有一架呼號為PEARL21的KC-135空中加油機為其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B-1B轟炸機是美軍現役三大戰略轟炸機之一,與B-52、B-2轟炸機相比,B-1B的特點是能夠突破音速飛行,實施超音速突防打擊。同時該機還能夠搭載防區外作戰武器,從防區外發起遠距離精確打擊。
因此,美軍向東海派出這款頗具攻擊性的戰略轟炸機,其威脅性不言而喻。
此外,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8月15日發布的消息,當天美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臺灣西南空域來回飛行,一度逼近中國大陸沿岸只有50.19海裡(約合92.95公裡),創下美軍對中國大陸抵近偵察的最近距離紀錄。
從頻率上看,在13日到15日三天內,美軍已經累計派出包括P-8A、P-3C、RC-135及EP-3E在內至少7架次各型偵察機,前往臺灣周邊進行持續偵察。也創下了近期最頻繁的紀錄。
為什麼美國人急了?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8月13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在臺灣海峽海峽及南北兩端組織實戰化演練的消息,讓美國人受「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