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
由於中高考指揮棒的存在,大多數家長普遍只是重視孩子的文化課學習和對升學有幫助的文體才藝。每天不是費盡心思讓孩子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學習、做題,就是送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不是很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小小戴上近視眼鏡。
與當今社會這種常見的帶娃模式相比,顯而易見,「虎爸」每天帶娃戶外玩滿2小時才允許寫作業的帶娃模式更科學、更合理一點,也更符合人們心中的期待,值得讚賞。有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的「虎爸」令人羨慕,也多多益善。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但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給予孩子童年陪伴的父母其實並不多,有不少父母寧可自己躺在沙發玩手機、打遊戲也不陪伴孩子一起玩耍。「虎爸」每天帶著9歲孩子一起進行戶外運動,這種陪伴是當下中國孩子非常稀缺的一種童年生活,可以給孩子溫暖和情感,讓孩子享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這才是孩子童年應有的樣子。
再者,孩子每天保持戶外運動2小時,堅持體育鍛鍊,每天接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而不是整天待在室內,顯然有利於增強體質,有益於一生的健康。而且,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才能更好地增強人的身體素質。現在青少年嚴重缺失的正是體育鍛鍊,連教育部要求的每天運動一小時都落實不了。
但是,「虎爸」要求9歲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的帶娃方式能否長期堅持下來,或者能堅持多久,筆者比較擔心和懷疑,不敢太過樂觀。
因為「虎爸」的兒子才9歲,在上小學低年級,家庭作業並不是很多,每天堅持戶外運動2小時,對完成家庭作業不會有太大影響。另一方面,在孩子上小學低年級階段,父母在孩子學習成績上的攀比現象還不是很嚴重,家長也感受不到小升初、中高考的壓力和氛圍。隨著孩子的成長,當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每天都在聊孩子成績和討論小升初、中高考壓力時,這位「虎爸」以及同意他這麼做的孩子母親到時還能不能堅持這份初心和情懷,真的不好講。
實際上,對很多80後、85後、90後的寶爸寶媽們而言,他們在為人父母之初,並不太想孩子走自己當年走過的路,都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讓他們有更多陪伴和體育鍛鍊時間。但當身邊人都在討論孩子學習成績和小升初、中高考時,又不得不裹挾進去,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父母」,逼迫孩子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習和興趣班上,毀滅孩子的童年。
因此,要讓「虎爸」能夠長期堅持每天陪伴孩子戶外運動2小時,讓更多的爸媽敢於選擇這種帶娃模式,變成一種大眾帶娃模式,讓孩子真正擁有快樂、幸福的童年,不能只靠「虎爸」的個人情懷,關鍵是要弱化中高考指揮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