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家庭的真實記錄:堅持運動給我的孩子帶來了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關於體育鍛鍊,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零時體育計劃,

即在沒正式上課之前,

讓學生早七點到校,

跑步、做運動後,才開始上課。

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

孩子本來就不願早起上學,

再去操場跑幾圈,

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

結果發現正好相反:

運動後上課,學生反而更清醒,

上課的氣氛好了,

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

與上文提到的家長不同,花友爸爸媽媽們非常重視孩子運動。前段時間,小花生社區問答板塊有這麼兩個問題

大家的孩子都在玩什麼運動項目?

堅持運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收穫?

結果真的讓人欣慰,重視運動、堅持運動的家庭真不少!超過150位花友在問答中分享了自家孩子的運動情況和收穫。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都在運動!參與的運動項目涉及面特別廣,堅持運動的爸爸媽媽也表示,運動中收穫多多,會努力堅持下去...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大小小孩子都在玩什麼運動、運動到底帶來了怎樣的改變?超多Ideas,很多改變,還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01

小寶寶從玩球開始0-2歲

1歲不到就可以跟著球走很久了

@楚梵媽媽,孩子1歲左右

我們家目前1歲半不到,運動項目就喜歡球,每次出門只要帶個球,能跟著球走很遠不用抱,投球不錯。

天氣好的話,每天踢一小時的足球

@Jared 媽咪,孩子2歲左右

二周八個月的娃,天氣好的話,每天上午下午出去外面玩一個小時左右。去公園玩的時候帶著玩一起跑步或玩公園裡鍛鍊身體的各種配套設施。公園的吊槓等設施自己可以上去下來。動作熟練。下午現在天氣好,有時候出去找個草坪一起踢足球或走走。從一開始的不會踢球,到現在踢的很遠。

對於孩子的運動,暫時沒特別的計劃。各項運動都會帶娃一起玩玩,運動運動,有益於身體健康!

一個皮球,開發出了各種玩法

@Amy應,孩子3歲左右

我們家的運動都比較欠缺專業性,他最喜歡的項目就是奔跑,沒有之一。球類的話,拍球、踢球(射門)、扔球入框(類似籃球的玩法)、滾球瞄準(類似保齡球的玩法),還有最近特別喜歡的羽毛球,接球尚可,發球有待練習。輪滑的話,剛開始自己學步摸索...

03

有趣項目養成運動習慣3-6歲

3歲開始學體操,很適合運動型寶貝

@Rainbowma365,孩子3歲左右

最近報了The little gym體操課,有老師專業的指導和細心鼓勵,孩子掌握了更多正確的局部力量技巧。每次的遊戲都不一樣,很適合我們家這種運動型寶貝。我始終堅信運動能培養耐力毅力以及成功爬頂的強健體魄,這是不論以後學習成績好壞,我都會給孩子堅持下去的方向。

好處多多的平衡車,我們會一直玩下去

@mnfiero,孩子3歲左右

我們堅持的是平衡車,耐力,平衡感,感統能力,團隊意識,摔倒了爬起來的毅力,交更多小夥伴,到各地去比賽開闊的眼界!會繼續玩下去!

每周練4次足球,是最吸引眼球的小球員

@pastpass,孩子4歲左右

小班娃,4歲開始踢足球,現在剛好學半年。去年暑假,娃爸引導帶娃每天踢球,慢慢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然後,附近找了個混齡足球班。

每周4次,只要天氣允許,即使教練不在,娃也自己帶球練習。半年下來,上課專注,練習不打折扣,成了足球班一名最吸引人眼球的小球員了,已經帶領幾個小娃一起學習了。

從滑冰到輪滑,我們一直堅持中

@於舒畫,孩子5歲左右

從去年不到5歲開始堅持滑冰。冰期結束了,現在堅持輪滑,已經有點樣子了。把輪滑滑冰先練好,之後考慮遊泳,桌球。

03

堅持出紮實的運動基礎6-10歲

堅持了一年半的網球,我們打得「好帥」!

@Chloe34,孩子6歲左右

從剛滿5歲開始打網球,堅持到現在一年半了,姿勢技巧都全掌握得不錯,基礎扎紮實實的。

剛開始打的時候被爺爺輩的長輩質疑並極度反對,為此我特意請教了多位教練,所有教練都說5歲沒問題,身高夠一米就可以打了,但裝備必須符合孩子的身高,不能用過長的球拍,不能用黃球。這些要求我們都可以滿足,於是一年四季,無論上海夏天如何悶熱,冬天零下10度,只要不下雨,我們必定堅持。現在所有看到她打球的人都會說「好帥啊!」

總結:孩子的身體素質不是「調養」出來的,是鍛鍊出來的。

願意投入很多讓孩子去嘗試各種項目

@Josephire,孩子6歲左右

家有小女六歲,出生第二天開始天天嬰兒遊泳,三歲開始遊泳館遊泳,四歲開始試聽各類運動體驗課,棒球,橄欖球,曲棍球,旱地冰球,足球半年,籃球已堅持一年,擊劍堅持兩年,將近兩年的中國舞三級換到運動較大的街舞。在運動方面投入比較大,擊劍最燒錢,現在一年參加好幾次中小型比賽。

不限於一技之長,樣樣都不落

@ATM1999,孩子快9歲

5-6歲輪滑春秋每周三次,7歲升級速滑春秋夏每周兩次,後來保證不了速滑隊訓練時間一周5次+只能停了。這是我娃的第一個像樣的運動。這個也是目前為止付出最多的一項。但是這項運動對娃的體力身體平衡毅力都有很大幫助。

7歲空手道,每周1次/寒暑假每周2次。如果可能希望堅持到成年。

7+騎行。目前最遠一次是26公裡,希望夏天之前突破30公裡。

8歲開始學足球,每周4次。偶爾5次。從去年暑假開始的,還不到一年的。水平不咋地,但娃玩的開心,交了很多朋友。

取捨後的慎重選擇:遊泳和籃球

@詠而歸,孩子10歲左右

說起運動,因為工作關係,和體育界人事打交道比較多,看多了各種運動損傷,選擇運動項目時我比較看重四點:一是最好是集體項目,二是運動損傷小,能長期堅持,可做終身愛好,三是要有一定運動強度,四是易於開展,普及度高。

經過比對分析,我的結論是:運動損傷較小的是遊泳和桌球,普及度高易於開展的是籃球和桌球,集體項目是足球籃球,強度比較大的是足球籃球。經過取捨,最終我先給孩子選了遊泳和籃球,計劃以後再加桌球。現在每周一次籃球課,上了兩年多了,周末爬山、郊遊,儘量保持每周兩次長時間的戶外活動。

03

運動塑造成長的價值11歲+

堅持了三年的定向越野

@woshimaomaoma,孩子11歲左右

要細數孩子參加的運動,還真不少,遊泳、籃球,娃爸都沒少花時間陪,而目前仍堅持的是定向越野和羽毛球。

孩子自3年級參加定向越野,基本每周六一早就和爸爸出發去訓練,我也由此知道北京有那麼多的公園~這項運動訓練孩子的識地圖認路能力,每個孩子按不同組別發的地圖找到圖中標誌的打卡點,用佩戴指卡刷卡,級別越高需要打的點越多,按時間排名,用時少者勝。我們總因為跑的不夠快,成績在中遊晃悠,讓娃爸捉急,恨不得自己上,原本這個原本算特長的,而2019取消特長招生的政策,讓我們計劃泡湯,明明都堅持了3年啦,只能安慰自己說,起碼孩子在玩中鍛鍊,荒野求生時多項技能~

我兒子在學校裡,成績屬於被老師請家長談的那種,差生啊說不失望肯定是假的,不過好在性格樂天,愛好也不少。我安慰自己,人生很長,拐點也多,成績不是未來的唯一因素,希望運動磨礪他的意志,鍛鍊他的體質,快快樂樂的成長就好,說不定啥時候開竅了就也成牛蛙了呢。

每年參加藝術比賽的市級比賽

@Landy123,孩子11歲左右

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習藝術體操,已堅持訓練5年,平時一周訓練2次,每次2小時。寒暑假一周至少訓練3次,每次3小時。從基本功到球、棒、圈、帶、紗巾等各種器械的成套動作的系統學習。每年參加一次市比賽,設定的小目標是初中去參加全國賽,長遠目標是堅持這個愛好到大學,選擇一所有藝術體操運動隊的學校就讀,兼顧學習和愛好,最理想的就是浙江大學????

遊泳已經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標準

@cutevivid,孩子11歲左右

我們遊泳?,6歲開始學,7歲每周練習兩次,碰到一個好教練,認為孩子有天賦,10歲半開始每周練習5次,每次兩個小時,經過10個月的訓練,成績提高很快,100米自由式和50米仰泳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標準。現在孩子已經愛上這項運動。雖然要取消體育特長,但體育運動帶給孩子的不只是功利性和實用性,而是對品格的塑造。

五年,風雨無阻堅持芭蕾和馬術

@DONG136,孩子11歲左右

現在五年級,長期堅持的項目有兩個:芭蕾和馬術,基本能做到風雨無阻。

芭蕾隨校舞蹈團已經學習五年了,每周一三五,每次2-3個小時;寒假暑假分別有兩周集訓,一周的舞蹈大師課。馬術練習三年了,每周兩次,一次一小時。

小編:相信大家鼓勵運動的初衷都是為了鍛鍊身體,讓身體更健康。但是花友們的分享,讓我們了解到,堅持了幾年後,運動帶給孩子的積極影響不止是提高身體素質,還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收穫:孩子的身體好了,更有毅力了,還學會了如何競爭、怎麼合作,怎樣對待失敗和成功...

幾年下來,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收穫…

@DONG136,孩子11歲左右

小妞長期堅持的兩項運動:芭蕾和馬術,基本風雨無阻。幾年下來帶給孩子的確實很多,很多變化也是我意想不到的。

身體方面:省錢

1、省看病買藥錢。校舞蹈團一周累計訓練8+小時,馬術一周2小時,這樣光專業訓練至少10個小時,再加上體育、操課、戶外等等,一周活動15個小時以上。活動量大,身體素質好,去年流感肆虐的時候小妞一次感冒也沒得過,老省錢了。

2、省衣服布料。芭蕾、馬術對保持體型、體重的效果超好。小妞的體重一直徘徊在班裡的倒數幾名,體育課玩背人跑步比賽,永遠都是搶手的幾個之一,一節課被同學背十幾次,常感嘆在班裡當個矮瘦子有多不容易裙子短了能當上衣穿,長袖短了能當七分袖。褲子是最喜人的,六歲的緊身長褲一直穿到現在,成五分褲了。

3、省背部矯正錢。不含胸,沒有小肚腩,走路、寫字都能端端正正,屢獲「最佳坐姿獎」。

性格與自我管理方面

1、耐受力強:平時芭蕾一堂課三個小時,騎馬要一直在馬背上顛一個小時,我只是想想都覺得腿酸。逢寒暑假集訓,舞蹈比賽集訓,舞蹈大師課,早九點晚五點,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強度非常大,誰說舞蹈不是運動我跟誰急,這絕對是一項力量與美感並存的運動,沒有毅力是撐不下來的;反過來,這種強度的訓練又可以增強耐受力。

2、積極陽光:人稱陽光女孩也不是虛來的。參加過幾次大型演出和比賽,也漲了不少見識,我曾想過在小升初簡歷上寫「擁有大型舞臺的表演經驗」

3、懂得了堅持與收穫:學芭蕾的第三個學期,小妞從校芭蕾小班升到中班,老師又非常嚴格,於是開始進入漫長痛苦的平臺期...

就這麼苦熬了一年,我們都痛苦無比。孩子也有過放棄的年頭,但是後來還是決定:學校的舞蹈要繼續,老師怎麼罵也能承受,不放棄。然後就開始抽風一樣的在酒店大堂、商場、各個地方轉圈、大跳,我只當路人甲裝不認識她。

半年後,妞從犄角旮旯站到了第一排中間;一年後,中班老師力薦升到舞蹈大班;第二年的暑期大師課,從第一年的最後一排到了第一排,雖然在邊上。

五年級上學期參加了2018年中央電視臺的元旦晚會,寒假作為團體舞成員參加全國某舞蹈比賽,獲團體一等獎和團體最佳表演獎。

4、自我時間管理:升入小高年級,小升初的壓力撲面而來,作為一個走傳統路線的家長,一周三次的舞蹈我琢磨要不要停掉?哪知妞反應很強烈,我通過努力好不容易升到了大班,你讓我放棄?!!!我妥協了,條件是必須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如果發現課餘活動嚴重影響了學習,就堅決停掉。

妞學會了夾縫中生存的法則為了一下課就去練舞,當天作業及改錯基本能夠全部在學校完成,還能插空閱讀。最近還學會了自己為考試做準備,老師說明天考試,她就自己把課本過一遍。她還學校趁休息時間設計了一份自主學習合同,讓我籤訂,不要我插手...

每次演出、比賽時排練都很辛苦。央視直播那次,早上一大早出門,晚上十點多才回來。老師不讓帶任何電子設備,只允許帶書,一群孩子們休息等待時,三五成群或看書或寫作業或聊天,都很會利用時間的樣子。

社交與溝通方面

1、團隊協作:群舞講究配合,需要同伴們互相理解和協作。

2、與人與動物的溝通:妞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也慢慢學會和一起跳舞的小夥伴們交流;騎馬幾年,慢慢的學會與馬溝通,清理馬廄,給馬唱歌,拍拍馬背鼓勵或安慰「Good boy」...

3、認識社會:參加央視直播,為某某明星伴舞后最大的感觸是根本不像電視上那麼笑眯眯的;反而是漢字叔叔等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的,跟孩子們一個個的籤名、合影,孩子們超級興奮。

運動塑造了我們成長的價值

@WJ1213,孩子分別10/12歲左右

我家兩個練了兩年多網球了,收穫還是很大的。孩子爸爸堅信小朋友需要認認真真玩一樣運動,才能收穫到運動塑造成長的價值。

我不是運動迷,但觀察下來,覺得長期練網球有這些明顯的好處。

1、鍛鍊孩子體能,這個不用講了,兩個孩子身型挺拔,有小肌肉,的確脫離了小豆芽或小胖墩的常見東方小孩體型。

2、鍛鍊堅毅的品質。每個周末上午三小時,打到精疲力盡,打得不好教練罵、老爸罵,或者和別人對決被打得稀裡譁啦,都是對身體和意志的歷練。

3、養成鑽研的習慣。網球要打好,需要力量,更需要技巧、策略。兩個孩子打球之外,還會看很多訓練錄像、比賽錄像,研究打法,思考自己可以學習提高的地方,這和做研究其實是蠻像的。

4、對商業社會有所了解。網球是一項高度商業化的運動。孩子們因此了解了各種賽事、贊助、球星排名和市場價值這些事情,開始了解網球是一門生意,生意是怎麼玩的。這也是一種商業啟蒙吧!

5、給孩子帶來自信。每逢被問到你有什麼興趣和特長的時候,兩個孩子都能痛快地回答:網球!這方面的技能,因為長期培養,讓他們能比一般孩子做得好一些,也是能帶來一定的自信吧。感覺這對孩子還是蠻重要的。

總之,有可能的話,能讓孩子長期玩一樣運動,玩出一些名堂來,對他的成長各方面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

堅持運動給成績帶來的正面影響

@啥名好呢

我在高校工作,經過觀察,入學成績高的學院,學生長跑成績都不錯。堅持運動除了強身健體,對孩子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有毅力有自制力有好的習慣,以後無論做什麼都能出色!

看完後你是否會有所啟發?

準備給孩子制定怎樣的運動計劃?

以上為20個家庭的真實記錄

希望可以幫到各位家長朋友們,

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排版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堅持運動,給你帶來了哪些驚喜和改變?
    堅持科學合理適量的運動鍛鍊,能使人更顯年輕,身材保持的好,穿衣好看,人變得更加陽光自信,精神面貌變得更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渾身正能量滿滿。長期堅持,終生受益,對工作家庭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 《零零後》是一部少見的真實記錄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平凡樸實
    《零零後》是一部少見的真實記錄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導演張同道用平凡樸實的鏡頭語言,講述了池亦洋和柔柔兩位主人公從幼兒園起到中學階段12年的成長點滴。一部好的影片,有兩點最吸引人:1.視覺上的運鏡、拍攝、表演非常精彩,剪輯效果頗為震撼。2.內核上的講述發自肺腑,感人至深,引人思考。
  • 越來越受歡迎的滑雪運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隨著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申請成功,冰雪運動正在悄無聲息的受到大家的歡迎,雪圈的範圍如衝擊波般層層擴散開來,滑雪也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必備運動項目。讓孩子去接觸滑雪吧,通過正規的滑雪訓練,掌握這項技能,讓孩子在未來更有競爭力!提升孩子興趣點,讓注意力更專注滑雪,是一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運動,它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於孩子專注度要求更高!很多家長說滑雪之後,孩子的自制力和精神的注意力提高了,在一個時間段內能夠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 堅持是什麼?如何向孩子闡釋堅持的含義呢?「堅持」繪本書單推薦
    堅持是什麼?是歷經艱險,還持之以恆?是堅持正見,巋然不動?是鍥而不捨,水滴石穿……有太多讚譽的詞彙在描述著、定義著堅持。堅持,看起來是那麼的神聖,那麼難以達到。堅持"可貴在於猶豫著、退縮著、心猿意馬著,依然堅定地還繼續往前走 。那麼,如何形象化的、具體的向小朋友闡述堅持是什麼呢?
  • 孩子常生病,鍛鍊太重要,跟著克蘭西漂流,讓孩子愛上戶外運動
    同事家的孩子經常生病,大病沒有小病不斷,所以經常去醫院。這讓本是上班族的他們很頭疼,時間久了醫生都認識他們——怎麼又來了?不僅大人煩心,孩子生病後三天兩頭請假,也影響上學。後來,醫生給他們的建議是帶孩子多運動,多跑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個好的身體是多麼重要。
  • 張彤禾:記錄真實的旁觀者
    而比起行政命令催生出的深圳,張彤禾更喜歡這個自由生長出來的東莞,「我喜歡東莞,因為它就像這些打工女孩一樣。沒有人在注意它,沒有人在保護它,完全靠自己發展起來,外面的人或許覺得它沒什麼,甚至還覺得它很難看,很低級,但是它自己的成就是了不起的。很多人都報導過深圳,去過深圳,大家都知道鄧小平為深圳說了什麼話,包括我丈夫何偉也喜歡深圳。但去過東莞的人卻覺得那是個糟糕的地方,只有工廠和無窮無盡的妓女。
  • 20個高知家庭興趣班規劃:自由,頂配,缺啥補啥!
    邦主有話說:城市復甦,停課2個月的興趣班複課估計也在不遠處,我仿佛聽到了碎鈔機在耳邊轟鳴。上周群裡聊炸,大家開始盤算這掐頭去尾的一年,到底該讓孩子上什麼興趣班?還給不給他們續課?很多媽媽私信我,想看看別人家孩子的興趣班配置,要有合理規劃和開銷明細的,能附上客觀和理性指導的更好。妥!我們採訪了20位鄭州高知家庭,關於興趣班規劃這個問題,各家都有自己的觀點和顧慮,在和這些家長的交流中,我看到了很多父母的心聲,也發現了不一樣的新想法。
  • 「雙飛家庭」的聊天記錄
    來源:中國民航網「好的,回去路上注意安全,我準備推出了
  • 每天堅持爬20分鐘的樓梯,1個月後,你會發生什麼變化?
    導語:有沒有什麼簡單的運動適合懶人進行鍛鍊呢?我為大家推薦爬樓梯這項運動。爬樓梯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動作比較單一,但是堅持進行下來會讓我們發生非常多的改變。今天就讓我們看看,每天堅持爬20分鐘的樓梯。1個月後你會發生什變化吧!
  • 堅持做真實的自己
    即使這樣,我還是鼓勵大家,堅持做真實的自己。中國的文字是有大智慧的。外圓內方,左右逢源,大體上是不錯的選擇。真誠,誠信,商業道德,守法,這是我的底線和原則,意味著無論任何事情都不能和這些做交換。堅持做真實的自己,內心堅守什麼,就堅持。真的沒有必要去順應社會,做一些讓自己也無法接受的事。我接受不了自己成為一個「大忽悠」,更接受不了自己成為一個「油嘴滑舌」不幹實事的人,無論表面上如何呈現,內心的原則不能動搖。
  • 英文原版閱讀,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聽了多次,讓我反思起了身邊人的閱讀現狀,以及學生們的英文閱讀。本文將重點討論英文原版閱讀在中小學生習得英語中的重要角色。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孩子「讀不懂句子,不理解語法,開不了口,作文寫不出」?這些問題都是思維的差異產生的,而大量的英文原版閱讀恰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大辦法。
  • 老極(徐承華):帶8歲孩子世界三極旅行 把經歷拍成教育紀錄片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後還會堅持去做 紀錄片不需要演,只要它正在發生,我就完全記錄 我希望更多父母能意識到教育一定有更多種可能老極原名徐承華,徐承華1985年出生於遼寧本溪,曾旅居西藏兩年,進疆20餘次,足跡到達50餘國與南北極。
  • 凱斯幼兒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突然有一種頓悟,我認為「真正好的幼兒教育是讓孩子自然感知世界的真實,而不是為他們編制虛假的美好」。關於KRK教育到底有什麼特色的問題一直在爭論,之前市場和家長給過我們很多的標籤:「最貴的幼兒園」「全天外教」「美式幼兒園」,這些認知說實話是外界送給我們的,但是我很慚愧地認為,這個離我們教研團隊想要達到的詩和遠方還有很長的距離。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家庭教育中,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
    她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下那些讓她記憶深刻的人和事,並寫成了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自上大學開始便做家教,在與學生和家長的相處過程中,憑藉她敏銳的洞察力,加之自身的受教育經歷,讓她很敏感的看到了這些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悲喜與無奈。
  • 這個寒假我帶著幾千個孩子背了21天單詞
    每年我會安排兩次集中陪孩子的時候,一次是寒假,一次是暑假。今年寒假,我1月9號就離開了北京。我們的家庭計劃是我帶著小寶去日本參加足球訓練營,然後去舊金山和閨女匯合。在東京參加小學的活動,我看到日本的家長全部戴著口罩,還有點驚訝,但是想到日本對於流感的重視,就沒有多想。
  • 應採兒回懟朱丹被稱讚: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真實的家庭教養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最近在看一檔綜藝節目,應採兒談到對兒子的「餐桌教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家庭真實的教養。 在節目中應採兒表示吃飯時不可以浪費食物這是必須要做的;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家裡做什麼就吃什麼,家裡不是餐廳不能讓孩子擁有特權感;還強調不允許孩子先吃、先動筷、也不能把菜都轉到孩子的面前
  • 自然教育是什麼?自然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偽裝成什麼呢?樹葉。它搖來搖去,進兩步退兩步,像被風吹的樹葉一樣。起初我一直在想,你幹嘛不趕快跑過去,後來我知道,如果這樣,它還沒有跑過去就被抓走了,所以它這樣走的時候,老鷹一看以為這是樹葉而已,就不會注意。
  • 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高顏值育兒手帳做起來
    最近,團媽看了許多B站up主的育兒手帳,她們用文字和照片詳盡記錄了孩子的成長、生活、學習和旅行,還巧妙使用打卡表,合理規劃孩子的時間。家庭日常開銷、閱讀觀影心得、偶爾一閃而過的靈感等等,也統統記錄下來,年終歲末,變成厚厚的一大本。在這過程中,家長日復一日的堅持也為孩子樹立了一個積極正向的目標和榜樣呢。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庭、機構幹預,如何選擇?
    語言幹預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堅持和量化,才會有質的改善,有些家長給我留言,擔心自己不會教孩子,我理解大家的心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家庭幹預、機構幹預,如何選擇?目前的幹預康復機構,無論是醫院還是外面康復機構,基本教學形式做下簡單介紹,供參考。
  • 運動!讓孩子高顏值高智商的秘訣
    運動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魔力?怎樣開始你和孩子的運動計劃?且看下面的經典運動實驗,以及約翰·瑞迪教授等專家研究成果的分享。憂慮:中國孩子身體素質的下滑2014年《柳葉刀》的雜誌的《188個國家居民體重走向報告》裡「中國20歲以下青少年的肥胖率為:男孩23%,女孩14%」,這個數字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肥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