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懷集「九九奇門村」,竟然是鄭成功的後裔?

2022-01-24 懷集同城網

▲【一個人窮遊廣東:探訪廣東歷史古村】 廣東保留著許多歷史古村。下面和大家探訪:廣東懷集縣大浪村。村子有「九九奇門村」美譽。據傳這裡的村民都是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後裔。一起進村去,看看暗含著怎樣的「玄機」?(肇慶古村)

▲鄭作賢故居。一座烈士的家。(肇慶古村)

▲友誼商店。很有時代感。(肇慶古村)

▲村中的古宅,特色門樓。(肇慶古村)

▲一座老屋內景。(肇慶古村)

▲極具古韻的石級。(肇慶古村)

▲村中一座青磚大屋。也一樣暗含玄機。(肇慶古村)

▲村民在圍牆上種了蔥。(肇慶古村)

▲大屋林立。(肇慶古村)

▲六德堂。一座極具「玄機」的古堡:有大門小門99道、大窗小窗99扇、長巷短巷99曲,並以99級臺階。大浪村也有「九九奇門村」美譽。(肇慶古村)

▲六德堂內景。富麗堂皇。(肇慶古村)

▲行走在小巷,感受悠悠古韻。(肇慶古村)

▲村民聚在一起閒聊。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後裔,從福建南安自海入江,溯流經三水、四會等地來到懷集,擇居大浪,以種植、加工、營銷釐竹為主業,並迅速發家致富,成為當地一大望族。(肇慶古村)

▲自駕探索廣東歷史古村落系列。廣東懷集大浪村,既有歷史底蘊,更有難得一見「玄機」古宅。「九九奇門村」,竟然是鄭成功的後裔,你想過來看看嗎?【探索者:羅定寶盛】

來源:企鵝號一個人窮遊廣東(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平臺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鄭成功後裔隱居粵西"大宅門" "九九奇門屋"軼事
    鄭成功後裔之謎  「九九奇門屋」軼事  閩粵結合的奇特建築  這個神奇的大宅門,位於廣東肇慶市懷集縣南部的坳仔鎮大浪村。  在當地,這個房門和窗戶眾多的「大宅門」,被鄉裡鄉親俗稱為「九九奇門屋」。而事實上,它的正式名字叫六德堂,為鄭成功的後裔鄭宏熙所建。  六德堂所在的大浪村,幾乎所有的人都姓鄭。
  • 【人文懷集】走進懷集歷史名村-九九奇門村
    懷集縣坳仔鎮的大浪村,又稱「九九奇門村」。綏江河從村前環繞而過,竹林、田野、沙灘、陽光……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大浪村與廣寧縣接壤,是懷集的南大門,二級省道「四連線」從村邊通過,距縣城23公裡。該村創建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中盛產釐竹,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2005年被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
  • 懷集旅遊|走進歷史名村-九九奇門村
    懷集縣坳仔鎮的大浪村,又稱「九九奇門村」。綏江河從村前環繞而過,竹林、田野、沙灘、陽光……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大浪村與廣寧縣接壤,是懷集的南大門,二級省道「四連線」從村邊通過,距縣城23公裡。該村創建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中盛產釐竹,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2005年被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
  • 【人文】走進懷集歷史名村——九九奇門村
    懷集縣坳仔鎮的大浪村,又稱「九九奇門村」。綏江河從村前環繞而過,竹林、田野、沙灘、陽光……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大浪村與廣寧縣接壤,是懷集的南大門,二級省道「四連線」從村邊通過,距縣城23公裡。該村創建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中盛產釐竹,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2005年被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
  • 走進懷集歷史名村-九九奇門村
    懷集縣坳仔鎮的大浪村,又稱「九九奇門村」。綏江河從村前環繞而過,竹林、田野、沙灘、陽光……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大浪村與廣寧縣接壤,是懷集的南大門,二級省道「四連線」從村邊通過,距縣城23公裡。該村創建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中盛產釐竹,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2005年被授予「廣東省文明村」稱號。
  • 你知道懷集有一個布局奇特的古堡嗎?——九九奇門村
    走進歷史民村——九九奇門村   一個布局奇特的古堡
  • 李氏族譜記載:唐皇李世民4萬後裔在懷集
    族譜記載冷坑鎮開基始祖是其第32代嫡孫   唐皇李世民4萬後裔在懷集   「懷集縣冷坑鎮有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後裔!」日前,有讀者向記者報料,冷坑有4萬多李氏後人,而他們很少提起自己是大唐皇帝後裔的身份。本月26日,記者前往懷集冷坑一探究竟。
  • 肇慶有一條歷史名村很奇特,「奇」在哪裡?
    在肇慶市懷集縣有一個村莊被稱為「九九奇門村」它究竟「奇」在哪裡?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個歷史名村~一個布局奇特的古堡懷集縣坳仔鎮的大浪村,又稱「九九奇門村」。「九九奇門村」是人們對大浪村的另一種稱呼,因村中有典型古民居「九九奇門六德堂」而得名。「六德堂」為村中鄭氏大宅的堂號,「九九奇門」是人們對六德堂的雅稱,因設計布局上巧用「九」數而得名。
  • 南方日報:懷集茶杆竹順海上絲綢之路名揚天下
    如今,從連麥鎮增石村增田古埠的青瓦房商鋪中,還能看到當年繁華的景象。在黃偉宗看來,懷集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交接點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發現了供奉媽祖的天后宮遺址。媽祖是漁民出海的「保護神」,天后宮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出現在屬於內陸的懷集則說明當地通海,且與濱海地區商貿往來頻繁。
  • 廣東懷集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
    春訪廣東懷集 驚喜發現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曾到福建上杭稔田鎮官田村李氏大宗祠考察。該宗祠始建於1836年,由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譽為"客家第一祠"。2020年曾祥裕風水團隊早春二月踏青來到廣東肇慶懷集,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冷坑又驚喜地發現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隴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孫。 陪同我們考察的朋友說,冷坑鎮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氏 。
  • 鄭成功後裔披露年代最早的鄭成功族譜發現始末
    6月18日,鄭成功第九世裔孫鄭夢彪在「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逝世340周年座談會暨《石井鄭氏族譜·明末本》捐贈儀式」上表達了祖國早日統一的強烈願望,並首次向外界詳細披露了海內外最早的一部記載鄭成功家族史跡的明代鄭氏族譜--《石井鄭氏族譜·明末本》的發現始末。
  • 鄭成功有沒有後人?憑著一條祖訓,延續了13代!
    鄭成功是位民族英雄,從荷蘭侵略者手中奪回了臺灣。然而,當清朝拿下臺灣後,對鄭成功後人實行了滅門政策。
  • 7月10日起深圳火車站開行往懷集方向動車組
    此次調整列車運行圖後,深圳站將歷史性地加開前往懷集方向的跨線動車組列車。同時,深圳站還將開行前往河源方向的普速長途旅客列車,深圳站和深圳東站部分既有列車的時刻信息將有所變化。  據悉,此次調圖後,深圳站始發的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將繼續實行「4+3」開行模式,周二至周四單日開行78對,周五至周一單日開行89對,另設高峰線9對,客流高峰單日最多開行98對。
  • 臺灣工黨主席鄭昭明赴閩尋訪鄭成功足跡
    臺灣工黨主席鄭昭明赴閩尋訪鄭成功足跡 2008年08月03日 01: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詔安八月二日電 (沈麗煌 孫瓊)「回臺後將進一步加強對詔安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臺灣民眾、鄭成功後裔來詔安探訪、觀光。」
  • 懷集這個村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熱鬧非凡
    七月盛夏,記者走進懷集縣永固鎮宿安村,蔚藍透亮的天空,平坦乾淨的巷道小路,充滿「紅色記憶」的老房子,熱鬧非凡的街道,以及一波又一波前來參觀的遊客,在這個紅色七月,讓這個革命烈士故居所在地熱鬧非凡。永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
  • 【視頻】懷集永固地播村醒獅表演,精彩紛呈,觀眾喝彩!!
    「點擊懷集領域網,知懷集事」
  • 新列車運行圖來了 7月10日起深圳火車站開行往肇慶懷集方向動車組
    此次調整列車運行圖後,深圳站將歷史性地加開前往懷集方向的跨線動車組列車。同時,深圳站還將開行前往河源方向的普速長途旅客列車,深圳站和深圳東站部分既有列車的時刻信息將有所變化。據悉,此次調圖後,深圳站始發的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將繼續實行「4+3」開行模式,周二至周四單日開行78對,周五至周一單日開行89對,另設高峰線9對,客流高峰單日最多開行98對。
  • 河南鄭成功部屬後裔分隔300年後將回阿里山探親
    中新社發賈建偉 攝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三百多年前投效「反清復明」旗幟的臺灣鄒族勇士輾轉落腳鄭州,經歷多年波折後,勇士的後裔們已在河南鄧州市紮根。這批鄒族子孫知道自己真正的故鄉在臺灣,盼望多年,終於有機會到臺灣親眼看一看孕育父祖母們的那片山林阿里山,探視親人以及失散多年的族裔。
  • 走進甘肅驪靬古城:探訪中國的古羅馬後裔
    【解說】時值冬日,甘肅河西走廊的戈壁灘上盡顯荒涼,一座史料記載中由古羅馬後裔形成的驪靬古城坐落在這裡。  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了這座具有神秘傳奇色彩的中國古羅馬遺址。沿著甘肅省永昌縣城南的公路進入河西戈壁的深處,路經十餘公裡便到達了這座曾經的驪靬古城。
  • 鄭成功在晉江有個舅舅!還是位「鎮國將軍」
    28日下午,晉江安海西安村的顏克英故居內笑聲陣陣,顏氏後裔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自南安石井的鄭成功後裔鄭新新、鄭良奇等一行5人。雙方熱烈交流,並就石井鄭氏族譜、西安顏氏族譜有關鄭芝龍、顏克英等人的記載細節進行對比參照。「沒想到這麼多年了,鄭氏一族在晉江安海有表親的事情才被我們所知,現在雙方友好往來,成就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