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兒女贍養老人:一種告上法庭令人氣憤 一種輪流侍奉感人至深

2020-12-21 雷公扯談

2018年12月13日,《運城晚報》同時刊登兩篇反映贍養老人的新聞報導。新聞中的主人公都是耄耋老人和他的兒女們。兩種對待老人贍養態度,老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兩種社會輿論效果,引起社會的大討論。

這都是發生在山西省運城市的真實案例。

之一:令人氣憤 兒子不履行贍養義務 耄耋老人將他們訴至法院

老人名叫馬某芳,因年歲已高,身體狀況不好。她的兒子們均已成家立業,但都未盡到贍養職責,且耿某作為長子,未探望過老母親。

今年8月,馬某芳一紙訴狀將5個兒子告上法庭。8月上旬,鹽湖區法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開庭審結後,其餘4名被告人均認識到錯誤,開始照顧老人,關係逐步恢復,唯獨老大耿某不知悔改。

(作為兄弟中的老大,真是太令人氣憤,不做好的榜樣,下面兄弟怎能效仿)

老人無奈之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執行員李國棟承辦案件後及時向耿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並且通過調查得知,被執行人耿某以工資未發等藉口久拖不執,對人民法院多次傳喚教育置若罔聞,態度惡劣,並在執行過程中轉移微信中的零錢,企圖逃避法院執行。

(看來對法律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這是自己的家事,法官管不著?還把手機微信的錢轉走!沒有道德還沒有常識)

耿某對贍養義務有履行能力,只因認為母親對其他子女有所偏袒,心裡不平衡,故而拒絕支付贍養費。

考慮到該案是涉及家庭糾紛的特殊案件,法官向耿某作了耐心細緻的法律宣講,釋明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贍養老人不應附加任何條件,希望耿某能念及親情,自動履行。但耿某態度堅決,列出諸多藉口始終不願履行贍養義務。

在多次溝通教育無果後,鹽湖區法院執行局對耿某有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行為採取強制措施。最終,耿某被處以15日司法拘留、罰款1000元的處罰。

(不見棺材不掉淚,吃上幾天免費飯才能認識到錯誤)

網絡圖

適時的懲戒讓耿某認識到法律不是兒戲,開始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待老人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他向執行員表達了往後願意承擔贍養義務的想法。

這起執行案件僅用5天時間圓滿執結,母子間長久以來的矛盾也得到緩解

「這錦旗我一定要親手送給小李法官。」近日,老人向鹽湖法院執行局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這個案例只是千千萬萬贍養問題的一小部分。天下父母很少有把自己的兒女們告上法庭的,大部分都是默默忍受,獨自終老,有的是丟不起人,有的是怕給子女生活惹麻煩。)

之二:令人感動 老人臥病在床兄弟輪流侍奉 獲得百姓誇讚

同樣,在運城市聞喜縣郭家莊鎮晉莊村,靳懷珠和靳懷玉兩兄弟孝敬老人的故事,被村民廣為傳頌。

網絡圖

靳氏兄弟的父親今年82歲,在4年前患了腦血栓,吃喝拉撒只能在床上和輪椅上進行。起初,母親身體尚可,父親的飲食起居都由其照料,兩兄弟隔三岔五回來照顧。後來,母親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照料父親格外吃力。大姐做過手術,生活有諸多困難;二姐家裡拆遷,很難分身。

兩兄弟都在聞喜縣城工作,他們本想將二老接在身邊,讓老人享享清福,也便於照料飲食起居,但兩位老人在農村待慣了,不願進城。於是兩兄弟便排好「值班表」,每天有一個人從縣城駕車回家,照顧老人。從去冬至今,300多個日日夜夜,兩兄弟從未間斷。

父親大小便失禁,排洩無定時,經常弄髒床單和褲子。兩兄弟一天要幫父親換好幾條褲子,洗好幾次褥單,擦屎接尿習以為常。有時候,父親發脾氣,兩兄弟總是耐心哄著他,從來沒有不耐煩。

兩兄弟均已步入知天命之年,隔天輪流從縣城駕車回來,晚上陪父親睡、早上為其穿衣,還及時給他理髮、洗腳,從不計較誰幹得多誰幹得少,相處很融洽。村民都被他們的孝心所感動,直誇老靳有福氣。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好多子女難以做到長期親自侍奉生病的老人。想想自己小的時候,父母從沒有嫌棄兒女們!)

網絡圖

法律專家提醒,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拒絕履行贍養老人的職責,是違反法律法規的一項行為,希望每一名子女都能傳承美德,像聞喜縣的靳家兄弟一樣,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關焦點

  • 5個子女因老人過錯趕出家門,住鐵皮房吃爛紅薯,沒有贍養義務?
    那麼這個前提下要兒女都要孝順老人。那麼就這麼一家安徽蚌埠胡圩村的胡有皖夫婦,今年已經79歲了,而且這樣老兩口孕育了四兒一女。那麼現在都這麼大年齡了,應該享受兒女們的孝順,可這老夫婦卻要把五個孩子全部告上法庭,原因就是幾個不孝子全部都成家後,不給他們老兩口養老你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老兩口的生活問題。
  • 特色調解真心為民 老有所養真誠期盼——富平法院流曲法庭成功調處...
    家住富平縣曹村鎮的田某年逾八十,本該安享晚年,卻因兒女就贍養互相推諉,致使耄耋老人無所依靠。近日,老人一氣之下,將四個兒女訴至法院。承辦法官受理案件之後,經過研判,法官認為解決老人生活的問題刻不容緩,此案必須快速處理以保障老人有所居有所養。
  • 「藍田法院辦案紀實」玉山法庭上門服務解決老太太贍養問題
    10月30日,藍田法院玉山法庭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理念,深入到困難群眾家中,就地開庭,妥善化解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 高老太太今年69歲,老伴去世多年,自己前幾年又因車禍留下腿部殘疾。但後來協議在履行過程中,因老三未給付生活費,加上老二因車禍頭顱作了開顱手術家裡欠下了一屁股外債,不堪重負的老二家人不願意再照顧高老太,高老太無奈之下訴至本院要求三個兒子履行贍養義務。案件立案後不久,高老太又因不慎滑倒致右腿股骨頭骨折而臥床不起。藍田法院玉山法庭受理該案後,庭長李國武考慮到高老太實際情況,決定到高老太家中開庭處理案件。
  • 重慶律師:家有兒女更應該一碗水端平,將來鬧上法庭,後悔莫及
    甚至鬧上法庭,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和小瀚一起來看看吧。原來,前年王大媽出門摔了一跤,本來硬朗的身體也漸漸不行了。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態,王大媽決定把名下的房產、存款等交付子女。不過,所以最後財產都給了兒子。女兒李大姐知道後,就很少來看望王大媽。
  • 兒孫當庭辱罵老人「老不死的」,孝道去哪了
    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鳳岡縣法院第一法庭來到該縣進化鎮大堰村小學,巡迴審理了一起贍養糾紛。原因是78歲的羅老太將她的6名子女悉數告上法庭。庭審中,老人的子女都表示願意贍養老人,支付贍養費,庭審的很順利。在徵求雙方意見後,法官當庭主持調解並達成協議:四兒子提供兩間住房給羅老太終身居住,4個兒子按季度輪流照料老人飲食起居。
  • 83歲英國老人放音樂聲過大,被鄰居告上法庭,判刑入獄意外去世
    英國83歲老人放音樂聲音過大被捕,羈押中意外死亡近日,據《紐約郵報》報導,一位83歲英國老人因放音樂聲過大,被鄰居告上法庭,在羈押過程中老人意外去世。老人平時比較喜歡欣賞古典音樂,因其聽力不是很好,佩戴耳機不是很方便,所以老人每次在聽音樂時就會將音樂聲調至很大聲。
  • 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附加扣除——僅是個人所得稅扣除嗎
    2019年起,涉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填報。等看了該年1月1日施行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才知是來自國家的利好。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看條文,感到國家掛心納稅個人的生活擔子重,便給予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又細想,國家決事哪會這麼簡單,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附加扣除,僅是個人所得稅扣除嗎?
  • 農村養老兒女推脫不管不顧,老人獨自嘆息,你認為該怎麼辦?
    現在有很多的老人在老了之後都成為了孤寡老人,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這些老人沒有孩子所以才會導致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農村有很多的老人都有好幾個孩子,並且那個時候農村大多數人都是認為多子多福,而且還會選擇多生個兒子,認為養兒防老,多個兒子多條路,就算是老了以後,這個兒子不管,那個兒子也會管
  • 男子活埋79歲癱瘓老母案,久病床前無孝子,贍養老人是本難念的經
    馬某活埋自己79歲的老母親,不僅沒有在自己道德上受到譴責,在精神上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也沒想到居然會被逮捕刑拘。因為沒有文化,對「孝順」沒有概念,導致馬某並不覺得贍養母親是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母親只是他生活裡的一個「包袱」,一個累贅。
  • 93歲老人:「活太久對兒女沒有好處」,聽完後很扎心也很無奈
    可是,在民間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人到老了自然會出現許多的毛病,這個時候老人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只有子女了,而現在的許多的年輕人的工作壓力是巨大的,有些人為了事業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照顧老人,因此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夠是把老人送到養老院,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 群眾身邊的「家事法庭」——記蘭州市西固區法院福利路法庭
    福利路法庭副庭長何娟說,近年來,福利路法庭立足預防,堅持正向引領、多元化解、全面調解,努力打造群眾身邊的專業的「家事法庭」。家事之一:贍養老人2019年5月下旬,一位95歲高齡的老人來到福利路法庭,要將自己的兩名子女告上法庭。原來,老人的兩位子女在外地工作且相互間有矛盾,很少回家陪伴老人。
  • 兒女爭做糊塗媽監護人有隱情:無民事行為能力老人該如何分配財產
    當寫有她名字的訴狀遞交到海澱法院的時候,不知她是否清楚自己已加入了大兒子和二兒子的隊列,將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 高女士顯得挺委屈地解釋著,她說沒想到如今母親會來告自己,也不相信這是母親的本意。她認為是老母親意識不清,被她的兩個兒子拉進了訴訟。此案的關鍵人物趙老太卻始終未在法庭上露面。當最初接到趙老太等人告她女兒的訴狀,法官給老人打電話時,趙老太卻令人意外地表示:「沒有告啊!」於是,法官召集原被告雙方一起到趙老太家中詢問。
  • 他發明了一種食品,被日本人告上法庭,現今成了中國年輕人的最愛
    等出來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他建立的幾個大工廠都被美國的空襲被炸毀了,他對美國因此抱著一種不滿,吳百福又開始從頭開始,1945年設立中交總社,用倒海水製造鹽,戰後的日本正在恢復經濟。他的鹽價格十分低,很快他又一次致富,但由於有著外籍身份,他又被打上偷稅漏稅的名聲,他再次入了監獄,財產都被充公了,只留下一個空殼公司,1957年,從獄中出來幾年的吳百福已經歸化,變成了安藤百福。
  • 老人獨死家中5子女獲刑 政府刻案件光碟要求全縣看
    據豆叩鎮派出所走訪了解,最後一個見到這位老人的,是村裡的民兵連長。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張順安,先鋒村村委會的幹部們兩人一組,排了個值班表,輪流去他家中燒飯打水,簡單地收拾一下屋子。閒時每天都去看看,忙起來就隔天去一次。2017年的5月25日,民兵連長像往常一樣燒好水,在鍋裡留下了足夠吃兩天的米飯,跟躺在床上的張順安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
  • 好媳婦黃文華: 一手侍奉癱瘓老人 一手帶大侄兒侄女
    好媳婦黃文華: 一手侍奉癱瘓老人 一手帶大侄兒侄女 2019-11-26 13:26:10   來源:蚌埠新聞網
  • 因為禁止自帶飲食, 上海迪士尼被華政大學生告上了法庭
    忍著,忍一時風平浪靜,又鬥不過人家;給他講道理,拿出事實,擺出依據;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告他。這不,華東政法大學的學生就遇到了自身權益受到侵犯的事情,於是他利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道,把對方告上了法庭!2019年年初,華東政法大學大三學生小王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時被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小王同學撥打了110,但事情並沒有得到解決。
  • 藍天野將天倫王朝飯店和北影告上法庭
    藍天野將天倫王朝飯店和北影告上法庭 以侵犯其肖像權和名譽權為由索賠15萬元
  • ...記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先進個人、平定縣法院巨城法庭庭長王科義
    心繫百姓 司法為民  「既然選擇了基層法庭工作,就要時刻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把法律給他們講通講透。只有他們聽明白了、弄懂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王科義經常對同事們這樣講。十幾年來,他也把這句話付諸實際行動,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