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烏鴉返哺、羔羊跪乳、臥冰求鯉、親嘗湯藥」中華傳統孝文化的聲音迴蕩在流曲法庭特色調解室,這是承辦法官對一起贍養糾紛案件中原告的三個兒子的諄諄教誨。
家住富平縣曹村鎮的田某年逾八十,本該安享晚年,卻因兒女就贍養互相推諉,致使耄耋老人無所依靠。近日,老人一氣之下,將四個兒女訴至法院。承辦法官受理案件之後,經過研判,法官認為解決老人生活的問題刻不容緩,此案必須快速處理以保障老人有所居有所養。法官第一時間將老人的四個兒女傳至法庭,大兒子和二兒子向法庭表示其實很願意贍養母親,母親現在一把年紀,將四個兒女養大也不容易,之前主要是兄弟姊妹之間有一些矛盾,導致母親無所依靠,今後願意承擔起贍養母親的責任,讓母親能安享晚年。隨後,承辦法官去看望老人,以了解老人真實生活狀況,見到承辦法官,老人說:「法官,我三個兒子因為養我的事經常吵架,我覺得我活著多餘…….」說著老人潸然淚下,看著為了兒女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承辦法官深感責任重大,平復了老人的心情後,在院子裡,老人的小兒子向承辦法官表示近幾年都是自己一直照管著母親,兩個哥哥常年在西安,也不贍養母親,也不出贍養費,對母親不管不問。
近日,承辦法官將各方當事人傳至法庭,並邀請村幹部以及特邀調解員到場,在流曲法庭特色調解室,承辦法官向老人的兒女講述了中華的傳統孝道,這就出現了開始的一幕。特約調解員以及村幹部也從農村當前實際情況講解了贍養的相關問題,經過大家努力,幾個兒女都意識到自己之前行為的錯誤,紛紛表示,母親已至耄耋之年,剩下的年月也越來越少,兄弟姐妹之間應該齊心協力各盡孝道,讓母親安享晚年。老人希望能經常看到兒子,尊重老人的意思,三個兒子表示各自輪流照管母親半年,女兒負責老人四季衣物的清洗,聽到兒子們願意積極贍養自己,老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法官寄語:遵從中華民族傳統優良「孝」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公民都應堅守的道德底線,作為法官,更應肩負起宣傳孝道,弘揚孝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使命。當下,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的衣食住行、精神需求等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流曲法庭始終以爭創「四個一流」、實現「雙進」目標為抓手,積極作為,不負使命,努力讓轄區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讓「孝道」文化永放光芒。(通訊員:馬淑婷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