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讓基本醫療有保障,是重慶持續關注的問題。6月9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2020年,我市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又新增重性精神疾病、膀胱癌、腎癌等3個救治病種,病種數量總數達到33個。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介紹,市衛生健康委持續推進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市貧困區縣大病救治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有效救治。目前,我市累計集中救治貧困群眾5.2萬餘名,救治進度達99.98% ,貧困患者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處長張維斌介紹,市衛生健康委在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方面,主要做法有以下三點做法:
不斷擴大覆蓋範圍方面,2017年,我市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僅有9個病種。2019年,增加至30個病種,提前1年實現國家要求的救治病種達到30種的目標。2020年,又新增重性精神疾病、膀胱癌、腎癌等3個救治病種,病種數量達到33個,並同步新增20個精神專科定點醫院,全市定點救治醫院數達到88個。
在不斷強化救治管理方面,在市級層面,組建了市級救治專家組,針對33種大病病種,分別制訂了詳細的診療方案、臨床路徑和質控指標,並通過遠程技術支持、業務培訓、對口幫扶等,統一救治標準、規範救治行為。在區縣層面,成立區縣級大病救治專家組,對本區縣域內貧困患者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精準落實便民措施。
在不斷提升診療能力方面,以貧困區縣醫院綜合能力建設為重點,提升貧困地區的大病救治能力。開展三甲醫院對口幫扶,5年來,組織市級 16 家三甲醫院對口幫扶 21 所貧困區縣醫院,共派駐幫扶人員 870 人,診療患者 128萬餘人次,培訓醫務人員 40餘萬人次。設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貧困區縣專項,5年來在貧困區縣建設呼吸、心血管腫瘤等重大疾病專科39個。推進貧困區縣縣級醫院建設,支持每個貧困縣建好 2 所縣級公立醫院,2020年每個區縣至少有 1 所達到二級甲等醫院。
下一步,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做好大病精準識別和專項救治,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村貧困人口,做好疾病摸底調查,及時納入「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按照「發現一例、 管理一例、 救治一例」的要求進行動態救治管理,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應治盡治」,切實減輕貧困患者救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