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對於諸葛亮多有評價,但都不及杜甫這首詩,短短幾句一針見血

2020-12-21 騰訊網

諸葛亮是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沒有出山之前便知三分天下,後來立下了汗馬功勞,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而且無論是他的人品,還是歷史功績都為後人津津樂道。不過在眾多的評價中,要數盛唐詩人杜甫最精準,寫過很多的詩評價諸葛亮,特別是這首《蜀相》,通篇寫得很感人,不僅對於諸葛亮的功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表達出了敬仰之情。可見在杜甫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他學習的榜樣。

杜甫作為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寫下過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且他的才華,以及品格,那也是無人能及。儘管自己在生活中處處不如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可是始終心繫天下,關心最底層的民眾。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有了」詩聖「的美譽,同樣受到了後人的敬仰。

那這首《蜀相》通篇情感細膩,當時杜甫正是參觀了成都的丞相祠,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正是告訴了世人,諸葛亮一生功成名就,儘管人格高尚,但是後期還是失敗了,最終沒能實現人生理想,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所以杜甫在最後兩句中,寫得很傷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可以說是寫盡了諸葛亮一生的遺憾。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這首詩寫於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當時剛剛到達成都,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來。當地的朋友出錢為他修建了草堂,總算是在成都生活了下來,這個時候的杜甫儘管生活上安定了,但是他內心依舊傷感,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他參觀了丞相祠之後,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下了自己對於諸葛亮的敬仰,細說了他的一生功業,所以這麼一首詩對於諸葛亮的評價最為精準,短短的幾句,可謂是一針見血。

首聯和頷聯先是寫了丞相祠所在的地方,以及那裡優美的風景,這樣一起筆,也使得這首詩更具有詩意;那這幾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們現在要去哪裡找尋諸葛亮的祠堂?其實離這裡並不遠,只在那成都郊外古柏森森的地方,那個地方樹木茂密。綠草倒映在臺階前,使得這個地方很幽靜,樹枝上的黃鸝鳥在鳴叫,那歌聲很清脆,聽了讓人心曠神怡。這幾句並沒有重點評論諸葛亮的功績,只是交代了丞相祠的位置。

頸聯和尾聯最後這幾句,則是重點評論了諸葛亮的功績,從而也是點明了主題,也使得這幾句詩更具有感染力;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一起談論天下大事,而這個時候他就知道未來會三分天下,後來他又是輔佐兩代君主,當真是忠心耿耿。後面兩句又是寫了諸葛亮一生中的痛,只是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歷代的英雄都是如此,只能是為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杜甫很多的詩都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在這首《蜀相》中,他以一種很悲情的口吻寫下了諸葛亮的一生,雖然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句,但是每一句都是經典,也讓我們從中感受到詩人對於諸葛亮的敬仰,還有對於那段歷史的評價,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相關焦點

  • 無名氏挑戰杜甫的千古名作,在牆上寫同名詩,僅幾句全然不輸詩聖
    直到宋朝一位名叫孫覿的小文人模仿了一首《楓橋三絕》,沒想到竟也讓自己紅了一把,而這首詩也流傳了800多年。本期要和大家說這首詩,和孫覿《楓橋三絕》一樣,也是一首小人物挑戰高手之作。當年54歲的杜甫遊覽過武侯祠後寫了一首名為《武侯廟》的五言絕句,為的是悼念諸葛亮。
  • 古人寫諸葛亮的詩,這一首被視為壓卷之作,讓李白杜甫黯然失色
    歷朝歷代的詩人詞人都曾創作了大量與諸葛亮有關的詩歌,寄託人們對他的無限敬仰與追思之情。唐朝被譽為詩的國度,以諸葛亮為題材的詩歌也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詩聖杜甫和詩仙李白,都曾有過緬懷諸葛亮的詩篇。杜甫寫諸葛亮的詩,最有名的莫過於七律《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55歲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被譽為「千秋律詩的鼻祖」,令人叫絕
    這是杜甫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所寫,超然脫俗,入選《唐詩三百首》。當時的杜甫已經55歲了,年老多病,昔日的故友嚴武、高適等人相繼離世。失去好友資助的他,離開了生活多年的浣花草堂,一路漂泊,一直到了夔州,這才暫時安定下來。
  • 為什麼這首詩能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譽為「七律之首」?
    唐朝就有過一首平仄虛實嚴格意義上並不工整的七律詩,蓋過李白、杜甫等詩作大家的作品,被後人們推崇為「七律之首」。這首詩便是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南宋詩論家、詩人嚴羽,也稱嚴滄浪,在他的《滄浪詩話》中,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的《黃鶴樓》為首。崔顥的這首《黃鶴樓》被後人譽為「七律第一」,也一度被人稱為黃鶴樓的絕唱。自崔顥寫下這首詩後,唐代詩人便競相傳唱、模仿,想與崔顥一較長短,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杜甫最著名的五絕,評價的是自己的偶像
    比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又比如「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以及「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這些詩句很明顯都指向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包括杜甫最著名的五絕當中,也是寫到的諸葛亮。且看: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 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詩」,道盡家國之思,後世評價:無人能及
    他曾寫下一首詩,道盡家國之思,蒼涼悲壯,入選《唐詩三百首》,後世評價:無人能及。這首詩名為《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裡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雖然詩名為「野望」,但是詩歌著重描寫的不是野望之景,而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思緒。詩歌首聯描繪了一幅意境闊大的山河背景圖。
  • 這首詩,不僅讚美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還表達了詩人的悲悼與惋惜
    本文由作者《小康愛歷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說起唐代詩人杜甫,大家都知道,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漂泊。在他的漂泊期間,寫下了許多詠懷古蹟的詩篇,而對諸葛亮則情有獨鍾,在蜀期間先後寫下了《武侯廟》《蜀相》《諸葛廟》《古柏行》《夔州歌》十絕之九、《詠懷古蹟》五首之五、《八陣圖》等詩作。而今天我所為大家挑選的是《八陣圖》,這首詩是詩人杜甫在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唐代宗大曆元年。這首詩在盛讚諸葛亮的豐功偉績之時,表達出了詩人的悲悼與惋惜。
  • 春風得意時被貶,劉禹錫寫下這首千古名篇,短短幾句彰顯一生豪情
    每到這個時候,悲秋傷秋之情總會不時地湧上心頭,這一點古人和今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詩壇有了一曲曲悲秋之作。一向灑脫的李白,在秋月下寫下了《秋風詞》,「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詩仙的秋天滿滿的相思之苦。而沉鬱的杜甫,在秋高風怒時寫下了《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秋風中的杜甫令人心疼。
  • 杜甫散步寫下一首詩,記錄悽慘晚年生活,被後人稱「七律之冠」
    一篇詩當中,每一句都讓人感到讚嘆;而這其中組成每一句的每一個字,都令人嘖嘖稱奇。這是明代文學家胡應麟對一首詩的評價。不僅如此,這首詩還被後人稱為「七律之冠」,意思就是古往今來這麼多寫七律詩歌的,就這首詩最厲害,是所有七律詩當中的頂尖之作——那麼,這首詩到底是誰的詩,又是如何擁有這樣高度的評價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必須得請出今天的主人公——杜甫了。
  •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寫下的這首詩證明二人的關係真的這麼鐵
    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有多鐵?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杜甫對李白自然是沒得說,一生為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3首,倒是沒少給孟浩然寫。於是不少人斷言,李杜二人的關係是偶像和小迷弟之間的關係,其實這是不對的。
  • 杜甫這首詩誇讚1個人,連用3個成語,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卻鬱郁不得志。他希望恢復盛唐,渴盼明君、賢臣出現,諸葛亮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杜甫就通過文字傾訴,他寫下了10首稱頌諸葛亮的詩歌,其中,《詠懷古蹟(其五)》通篇議論,被譽為「有太史公筆力」,流傳至今,讓人百讀不厭!
  • 《慶餘年》範閒鬥詩,一首《登高》拔頭籌,杜甫這首七律有多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很火的那部電視劇《慶餘年》,其中有一個鬥詩的劇情,主角範閒以一首《登高》豔壓群芳,獲得滿堂喝彩,過後悄悄說,杜甫的這首七律可謂是古今七律第一,史上無人能及,那麼這首獲得後世極高讚譽的七律究竟說了什麼呢?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其實除了這首詩之外,王勃還有很多的作品,也都是很經典,作為一位天才型的詩人,王勃不僅有才華,而且還具有才情,也正是這樣的因素,才使得他最終能夠創作出初唐時期最著名的作品,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 杜甫的這首詩,語言真摯感人,每一句都寫滿了傷感
    品讀詩書,以文化人,歡迎您關注詩文傳家,書香濟世唐代的偉大詩人杜甫,所經歷的一生,可以說寫滿了悲涼,他總共經歷了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這三個朝代,而恰恰這一段時期,盛唐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猶如日落西山的太陽,漸漸失去光芒。
  • 杜甫近體詩對仗鑑賞,杜甫的創作態度到底有多牛?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我們來看全詩的第二句,按照五言律詩的規則,這兩句詩必須要構成一組對聯。上聯:美名人不及;下聯:佳句法如何。先從音律上來說「及」的古音是仄音,所以在音律上這首詩沒有毛病。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與李白並稱「李杜」。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
  •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中國古代文學幾千年前的發展中,毫無疑問,詩是中國文學的代表。相信大家都聽過李白詩仙,杜甫是詩聖,那詩囚詩奴詩傑詩鬼詩豪詩狂又是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杜甫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五言絕句,被譽為千古絕作
    如金昌緒的《春怨》、王維的《相思》等等都是五絕佳作。 唐代擅長五言絕句的詩人頗多,如王維、劉長卿、李白等等。在經典唐詩選本《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一卷僅僅收錄了三十餘首,其中王維就有5首,李白劉長卿都有3首之多。其餘諸如盧綸的《塞下曲》、崔顥的《長幹行》、孟浩然的《春曉》等等也都被收錄其中。
  • 詩人憑這首詩享譽詩壇,引得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模仿,卻無一人超越
    縱觀我國曆朝歷代文學史,各類文學大家可謂是不勝枚舉,像李杜、蘇辛等人自不必多說,他們的作品數量和質量並重。但並不是每個文人都有他們這般的文學造詣,所以有些文人可能天賦並不出彩,但是在漫長的一生中總會有靈感爆棚、妙手偶得佳作之時。
  • 杜甫最精彩唐詩都是寫一個人的孤獨,這首詩更被譽為盛唐五律第一
    在詩歌發展的歷史當中,杜甫的律詩是後人難以超越的。無論是他的七言律詩,還是五言律詩,都有非常經典的作品。比如說那首著名的《登高》被譽為唐人七律第一,可謂是收穫了相當高的評價。而在五言律詩的創作當中,杜甫同樣奉獻了最精彩的作品。今天談到的這首《登嶽陽樓》,就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更是被譽為盛唐五律第一。雖然杜甫的人生經歷比較悲催,但是在文學史上、在詩歌史上都收穫了絕高的人氣,收穫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