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儀龍馬鞍鎮琳琅山四周,朱德故裡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朱德故居紀念館是國家AAAAA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在這裡感受到了山水美麗文化厚重的同時,綻放出了吸引四面八方遊人目光的堅定色彩,並在這裡留下悠遠的思緒。
朱德故裡琳琅山地處四川儀隴縣馬鞍鎮,從建立朱德紀念館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遊客前來拜謁。在四川北部這片山山水水溝溝壑壑裡,到處留下了朱德青少年時代的足跡。
走進朱德故裡,讓人感受到琳琅山風情與風貌,還有關於朱德許多傳奇故事;並感受到紅軍之父,三軍總司令,共和國開國元勳朱德不同凡響的一生。同時也領略到那裡原生態的自然風光。
學者說一個民族起源就在於神話,我又驚異的發現,神話的起源又多在山裡。琳琅山秀美的自然風光,山形地貌神奇獨特,田園風光自然樸實,水體景觀明澈靈秀。
有酷似五角星狀的琳琅山,有極富傳奇神韻的轎頂山,有形似關羽青龍偃月刀的關刀山,有濃蔭滴翠的琳琅湖,有酷似中國地形的感恩湖,有煙波嫋嫋野鴨成群的大灣堰,山水相融,清秀幽奇。大自然賜予了儀隴這片紅色沃土,自然饋贈給了儀隴靈山秀水。
走進紅色的生態琳琅,追尋偉人足跡,領略生態神奇,釋放生命激情,感悟人生真諦!都出自這大山,這裡人傑地靈,傳說中的故事,是何等波瀾壯闊!這裡青松翠柏,林密草茂,四季蔥蘢,從山頂分出五個整齊的小山從五個方向下延伸,形成5個樓角,從空中俯瞰,極似顆「五角星」。
我一走進琳琅山景區,就被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遊覽內容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和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以「朱德精神」為主題,以紅色文化為主線,以自然生態為背景,分「入口區——紀念區——民俗區——背景區」四大板塊,生動再現了朱德同志青少年的時代的生活場景。也是遊人理想的瞻仰懷念休閒遊覽勝地,是紅與綠完美結合,人與自然相融共生的一個神奇的原生態旅遊景區。
遠溯歷史,這裡曾是一個多民族的匯融區,悠久的客家文化儀隴客家曾是明末清初粵、閩、贛遷移而來,至今仍有30多萬客家後裔傳承客家遺風。朱德祖輩早在明末就遷徙於此,也許客家人勤勞樸實,積極進取,血肉融合,才有了客家人象朱德這樣出類拔萃的偉人聞世,因此也有了象琳琅山那樣堅硬的性格。
戰鼓聲聲,急促而高烈,一位軍戈鐵馬,弛騁疆場的將軍從這裡走向中國革命的舞臺:朱德從辛亥革命,雲南起義,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共和國,立下了卓越的功勳。
在這塊英雄的土地裡,還誕生了一位普通的戰士張思德,毛澤東同志《為人民服務》的著名篇章,為我們勾畫出一個光輝典範,深深地烙印在幾代人的心中,同時,儀隴作為革命老區,在過去的崢嶸歲月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王樹聲曾在此浴血奮戰,有5000多名儀隴兒女,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生命。
山高是一種氣節,溝深是一種包容。濃蔭的「三鄉文化」儀隴素以書法、剪紙、篆刻的「三鄉文化」著稱因同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桂冠。琳琅山獨特的人文景觀,還孕育了共和國開國元帥——三軍總司令朱德。這裡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人們不會忘記,琳琅山接納了這位熱血青年,民族英雄,投身中國革命至到新中國的解放。朱德紀念園區鑲嵌在蔥青鬱翠的大山懷胞,朱德紀念園是全國100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全國100個紅色精神精典景區之一,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朱德紀念館的生評事跡及文物,圖片豐富,史料翔實,生動的再現了朱德元帥的豐功偉績,展示了朱德元帥偉大的一生。
前來瞻仰的人們,緬懷朱總司令畫像頂禮膜拜。我從陳列室朱德生評事跡中,了解到朱德元帥不平凡偉大光輝戰鬥的一生。讓我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感受到這塊英雄的土地因為出了朱德這樣的偉人而自豪。
琳琅山這塊厚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就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它就是這樣凝重,深沉而耐人解讀。
(作者:陳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