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說到,杭州濱江鉑金海岸小區的業主為了保衛房價,集體聯名要求保留原小區名。
很多網友表示太過奇葩。
其實這個操作,真不算啥......
為了維護自己的房價,業主們那叫一個大開腦洞,各顯神通,讓人驚奇……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為了保衛房價,業主們都有哪些騷操作。
01
提高小區顏值法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人,還適用於房子。
杭州某小區業委會,發布聲明稱:為了保持小區外部視覺的美觀,各位業主嚴謹安裝晾衣架。
業委會甚至集資購買了30多個攝像頭,每棟樓都有2個攝像頭,全天候24小時監管裝晾衣架、高空拋物等行為。
這波狠抓小區顏值的行為,我只想雙擊666啊。
高空拋物導致的意外事件屢見不鮮,更可恨的是,很多時候還抓不到罪魁禍首。
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在保證小區顏值的同時,還能杜絕高空拋物現象,維護業主們的安全,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下面的這波迷惑行為,我就有點無法理解了——業委會統一要求大家,睡覺前拉好窗簾。
熱巴有話說:還要統一拉好窗,咋不直接要求大家把被子疊成豆腐塊,裝修統一成一個風格呢?
02
人為打造學區房法
學區對房價的拉動作用,比丈母娘的作用都大。
一個帶有好學區的房子,哪怕是老破小,也能賣出很不錯的價格。
大家在被動享受學區房帶來的高溢價的時候,有沒有逆向思考一下:我能不能努努力,把非學區變成學區呢?
深圳的紅嶺實驗小學附近某樓盤的業主們,骨骼清奇,身體力行,自發組成了「房價保衛小分隊」。
業主們遵循房價要從娃娃抓起的原則,通過提高小孩學期成績的方式,努力將非學區提升到學區,從而實現房價暴漲的最終目標。
學歷高的業主幫小區的小孩補習補課,保證小區學位價值;學歷低的業主下樓在小區巡查,負責把遛下來玩的娃揪回去學習。
每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會有業主在群裡勸那些有孩子正在上初三的家人:
剛才怎麼看見你的小孩還在樓下玩?這個時間點了還不趕緊回家複習,到時候排名考差了怎麼辦?房價降了你負責嗎?
節假日的時候,還會組織糾察隊,在小區門口把外出旅遊的學生家庭全都堵回去,回去補習...
魯迅爺爺說過:世上本沒有學區房,考得好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學區房。
就這樣,業主們的抱團雞娃,孩子們努力學習,終於把非學區房活生生考成了學區房,把原有的第二梯隊考成第一梯隊的學校。
熱巴有話說: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孩也太難了,還肩負著保衛小區房價的責任。
03
抱團統一哄抬房價法
除了以上這些,現如今的業主們還有極強的整體操盤意識。
線上組建業主群,線下發倡議書,線上線下兩開花,團結一致,抬高房價。
今年5月,南京河西豪宅仁恆江灣城業主發出《江灣城一期、二期二手房出手倡議書》。
他們認為,低價拋售房源,是小區成交價不漲的主要原因!
建議部分業主,暫時撤房不賣,等價格回歸合理水平之後,再擇機入市!
東莞某小區也發出「業主心聲」。
倡議大家,維護房價,「不想賣房的掛5萬以上,掛2萬多的鄰居趕快改價吧!團結就是力量,爭取年底前把咱們的財富價值提到每平米5萬以上!」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公司定的業績目標呢。
當然,東莞這個還不算過分,深圳的小區才是魔幻。
恆裕濱城二期業主,業主在群裡聯合抬價,造成部分樓盤房價大漲。
88平米的戶型,放盤價2300萬,2019年之後價格暴漲300萬,成交價直彪2600萬。
南山某高端豪宅業主群放出消息,要求撤銷原本每平米10萬的房源掛牌價,調價成每平米12萬!有業主甚至表示:「誰報價低於十萬的,集體跟他絕交。」
甚至有業主制定了詳細的估值方法,和房價提升目標,為的就是統一口徑,共同挖掘自己樓盤的優勢。
最終這種瘋狂的行為,遭到了政策的嚴打。
2019年12月份,寶安住建局約談福海街道中糧鳳凰裡花苑小區業主,暫停辦理鳳凰裡小區二手房網籤手續。
熱巴有話說:我原本以為房價是門玄學,沒想到是門技術活,通過整體操盤,還真能實現人造牛市……
04
公眾號法軟文推廣法
除了以上這些,越來越多的樓盤業主為了房價,成立宣傳部,設立官方微信微博。
一方面服務業主、監管小區,另一方面也在不斷的對外發聲:我們的房子真的很八錯!我們的房價值得往上漲!
比如說最近的南京融僑中央花園業主委員會的公眾號推文。
先是說明了隔壁小區的抱團哄抬價格行為,中間暗搓搓點題:我們融僑中央花園成交價格在持續上漲,隔壁的仁恆江灣城業主都饞哭啦,甚至抱團哄抬房價啦。
但是我們值得!
業主驕傲地分析出了原因:小區業主有充分的位置自信,周邊配套自信、學區自信、物業管理自信,支撐著小區價格繼續走高。
充分肯定了自己小區的價值。
除了文筆好的業主來操筆之外,小區的物業和業主們也都很齊心,會一起配合拍一些活動照片、小區安全和成果照片,不斷對外發聲。
熱巴有話說:穩房價對業主的要求,越來越高啊。
05
阻止意外事件發生法
都說房價高,那麼在生命面前,房子肯定就不值一提了吧?
事實還真不見得……
去年7月份,在南京建鄴區湖西街一小區樓道內,一名男子坐在窗臺上,因感情問題揚言如果女友不出現,他就跳樓。
該男子描述的原因也很簡單「她嫌我胖,我190斤,我每天晚上為她跑步,已經瘦了10斤,但她依然對我愛理不理」。
雖然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但依然無法說服這名男子不跳樓,這時,一位大媽加入到了勸說的行列,直接一語中的說道:"小夥子!你不要跳!你跳下去我們樓盤要降價了!」
沒想到,奇蹟發生了,一聽到因為自己的跳樓可能會影響房價,小夥子立刻就不跳了。
正可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房子故,二者皆可拋。
熱巴有話說:路見不平一聲吼啊,為了房價,該出手時就出手啊。沒想到吧,房價有的時候還能救人。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房價調控是ZF的事,房價漲跌也是各種外部因素的疊加。
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
樓市中一個個單獨的個體,也正在通過自己的方式,讓整個小區變得更加值錢。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房住不炒的步伐越走越穩,未來想通過單體行為來改變房價格局的想法,不僅成本會高,也將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