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後,樓市出現了幾個新的變化,種種跡象表明,房價的臨界點正在被打破。
可以預見,如果政策不鬆動(至少現在還沒有看到鬆動的跡象,明年2月份前後是個關鍵時點),明年房價可能還會持續下降。
這些新的變化包括深圳出現業主退房、香港房價大幅下跌以及三四線樓市房價開始掉頭……
01
昨天,深圳萬科星城業主已經開始退房了,據媒體報導,至少5位業主辦理了退房手續。
萬科星城業主退房,導火索是銀行上浮利率引發業主不滿,但根本原因是深圳房價開始下跌。如果房價繼續上漲,我相信是沒人在乎多上浮5%的。
11月30日晚,開盤僅兩天的沙井萬科星城打響深圳2018年按揭利率維權的第一槍。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公開信稱,萬科星城為提高放款速度,與個別銀行勾結,統一利率為上浮15%。
反觀同地段同期開盤的另一樓盤華強城,貸款合作銀行浦發銀行只上浮了10%。
有人算了一筆帳,以一套總價300萬元的剛需盤為例,如果是30年的貸款期限,上浮15%意味著每個月比上浮10%多付500元左右的利息,總體差價為17萬元左右。
萬科星城業主因為利率上浮維權後,別的樓盤也開始跟進。陸續有光明星河天地、平湖佳兆業廣場、鹽田佳兆業城市廣場、華潤城潤府三期4個樓盤的業主發公開信要求下調按揭利率至基準上浮10%。
在這些樓盤中,有些已經辦理完了按揭貸款手續,比如華潤城潤府三期,分別在今年6月和9月開盤,貸款都辦理完了。
可以看出,深圳業主維權表面上不是因為房價下跌,而是因為銀行上調貸款利率,但本質上和房價下跌維權的邏輯是一樣的。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維權,都說明一個問題,投資者對未來房價上漲預期沒有前幾年那麼強烈,預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反觀前幾年,房價處於上升通道時,很多投資者看樓盤沙盤就可以買房,從銀行獲得不了貸款,就從民間高息借貸買房,甚至還有人為了繞過限購,註冊多家公司以公司名義炒房。
所以,看問題要看本質,利率多上浮5%,以貸款70%為例,整個房價的成本才上漲3.5%,在房價上漲時,3.5%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可能買到手不到一個月就漲回來了。
02
為什麼把深圳業主退房作為房價進一步下降的信號?主要是深圳房價之前一直堅挺,而退房比「21連跌」更能說明問題。
7月1日,深圳規土委公布的6月深圳新房成交情況顯示,當月深圳新房均價54093元/㎡,較5月每平方米下降了18元,實現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價「21連跌」。
今年以來,外界一直以此調侃深圳房價下跌,言外之意就是,深圳房價根本就沒怎麼跌。
10月份,深圳銷售均價相對於9月份的54080元/㎡又下降了9元,如果去除7月份的回暖,這已經是「24連跌」了。
同樣,從總額來講,下跌的幅度還是很低。但可以看出,深圳房價下跌的趨勢已經無法改變,明年跌幅可能會更大。
作為四個一線城市之一,深圳這幾年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房價暴漲,很多想買房的人壓力山大,當時房地產行業有一句話叫「房價不漲即是跌」,現在來看,至少這種狀態出現了。
更關鍵的是,除了上述業主維權,最近深圳多個樓盤已經出現了一成首付,這說明,開發商已經開始甩盤了。
比如,碧桂園鳳凰國際公館,首付一成,剩餘首付延遲半年付清;奧園翡翠東灣7天內繳納一成首付加精裝費,剩餘首付可延期至2019年3月25日。
另據深圳貝殼精準指數分析報告,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4861套,環比增長7.4%,但成交價為5821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4%,已經連續4個月小幅下跌。
03
其實,促使深圳房價下跌更大的壓力來自香港。
一直以來,深圳房價上漲,很大一部分推力來自香港的投資客和剛需族,不過,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
香港房價已經結束28個月的漲勢,連續三個月下跌,且跌幅正在擴大。
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10月香港私人住宅指數報380.3,較9月下降2.36%。
私人住宅指數已經連續第三個月下跌,且跌幅在擴大。據該署數據,9月和8月,私人住宅指數分別為389.5和394.7,環比跌幅為1.31%和0.02%。其中,二手房跌勢更加明顯,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為177.39點,已連跌9周,累跌4.94%,反映出二手樓價以更快速度下調。
另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位於將軍澳景林邨的一處物業,業主4月時的掛牌價格為338萬港元,近日以245萬港元成交,折價93萬港元,約27%。
有「樓神」之稱的長實集團執行董事趙國雄稱,2019年經濟會比今年更差,並預測明年香港房價將下跌20%-30%。
早在10年前,深港房價一體化概念就開始提出。當時就有很多人預計,深圳房價要接近香港。
高力國際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房價高點時,香港屯門的土地交易均價為每平方呎5169港元(約合每平方米48516元),當時深圳成交的龍華民治地塊樓面價已高達每平方米5.6萬元。
所以,這幾年,深圳房價和香港房價一直都相伴而生,現在香港房價已經大幅下跌了,深圳房價離大跌估計也不遠了。
04
除了深圳這種一線城市房價鬆動外,之前一直暴漲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
中國指數研究院6日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11月份,中國100個受監測城市中,三四線價格下跌的城市數量較10月增加9個至21個,超三成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在調整。
中指院分析稱,一線城市房價在經歷長時間橫盤後率先進入調整;二線城市內部行情周期輪動,其整體市場調整幅度將相對緩和;而多數普通三四線城市在各線中需求的支撐基礎最為薄弱,在市場調整周期其面臨的壓力較為嚴峻。
所以,總體來看,房價全面下跌(一二三四線都下跌)可能不遠了,現在正處於臨界點,買房的人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