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大秦賦》劇情已過半,
收視熱度持續上漲
原本以為政兒加冠親政已經很難
誰能想到親政後是難上加難
呂不韋、李斯、蒙恬、蒙毅等
秦國大咖們正不斷
為秦國統一六國努力著。
了解了大秦「男團」後,我們來看看戰國其他幾名「披荊斬棘的叔叔們」,他們並不是劇中的主要角色,但卻是戰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
齊有孟嘗,趙有平原,
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大秦賦》第三集最精彩的嬴異人談判這場戲中,異人面對的便是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三人。
平原君趙勝
趙勝(?- 前251年),即平原君。戰國時趙國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人。趙武靈王子,趙惠文王弟。封於東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西北),號平原君。
在劇中,平原君因和秦國籤訂屈辱條約,被趙孝成王辱罵拿了秦國的好處,最終氣死在趙國的大殿上,盡顯悲劇色彩。
相關典故
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毛遂自薦」就與平原君息息相關。
戰國時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趙勝到楚國去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平原君與楚王談判半天沒有成效,毛遂手拿寶劍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係,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的侵略。
春申君黃歇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國人(一說荊州監利人,一說潢川人,有爭議),楚國大臣,曾任楚相。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
說起春申君,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電視劇《羋月傳》中黃軒所飾演的角色。但歷史上秦宣太后與春申君年齡相差較大,《羋月傳》中黃歇與宣太后的感情故事其實只是後人的戲說。
與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皆出身貴族迥然不同的是,春申君黃歇是黃國(嬴姓諸侯國,今河南省潢川縣。公元前648年為楚所滅)人,並非楚國王室貴族。
在邯鄲之戰中,春申君聯合平原君、信陵君擊敗了秦國。在最後一次合縱之戰中,他希望能複製這一成就。黃歇任命龐煖為聯軍主帥,合縱聯軍曾一度攻到函谷關,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聯軍戰敗而逃。在《大秦賦》中,一度逼近秦國都城鹹陽的蕞之戰,正是這一次合縱攻秦之戰的體現。當然,這場戰役還是沒能取得成功。此戰過後,楚考烈王把作戰失利的罪責歸於春申君,從此開始冷落黃歇。
相關軼事
根據史書記載,黃歇將自己的孕妾,也就是趙國李園的妹妹,獻給了無子嗣的楚考烈王,移花接木,生下了太子熊悍,即楚幽王。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黃歇在前去奔喪,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這一情節在《大秦賦》劇中也有所體現。
信陵君魏無忌
魏無忌(?-前243年),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魏國公子,是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無忌因傷於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為秦所滅。著有《魏公子兵法》。
相關典故
竊符救趙: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求救於魏國,魏國懼怕秦國,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魏無忌聽取侯贏之計,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竊得兵符,奪取了魏國兵權,不僅成功擊敗秦軍、救援了趙國,也鞏固了魏國在當時的地位。
孟嘗君田文
田文(生卒年不詳),即孟嘗君。又稱文子、薛文、薛公。戰國時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靖郭君田嬰子。
田文廣羅賓客,名聲聞於諸侯。父死襲封於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南)。齊湣王時,任齊相,採取遠交近攻策略,聯合韓、魏攻楚、燕。齊湣王七年(前294年)因田甲叛亂事出奔魏,任魏相,發兵聯合燕、趙攻齊。
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作為戰國時期齊、趙、魏、楚的執政者,禮賢下士,招攬數千名賢士門客,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諸多貢獻。
《大秦賦》還有一周時間便要收官了,
大家且追且珍惜,
之後我們會繼續為大家介紹
《大秦賦》中的大咖們,
請大家持續關注~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安迪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圖:電視劇《大秦賦》官微、騰訊視頻、網絡
編輯:王安迪丨審核:李平選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