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聖誕鍾,買滙豐」,這是在香港流傳了30多年的投資佳話,意思是指在聖誕來臨前買入滙豐,等待分紅。香港人對滙豐的股票感情深厚,不但富豪們持有,政府、強積金也會買入,甚至普通百姓將其作為禮物送給子女。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滙豐控股(00005.HK)長期以來穩定分紅,股息支付率高,經常超過100%,即便在業績不理想的年份,分紅也會照舊,在2016年股息支付率甚至超過400%。
2006年-2019年滙豐淨利潤,股息支付率(數據來源:Wind)
但香港人長達30年的投資信仰卻在今天(4月1日)遭遇打擊。當天,滙豐控股、渣打集團(02888.HK)均於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取消派息計劃並暫停回購股份。宣布暫停分紅後,兩大銀行巨頭在香港市場股價一度重挫,截至收盤,滙豐跌超9%,報39.95港元,渣打跌超7%,報39.9港元。兩家銀行市值一天蒸發接近1000億港元。
圖片來源:Wind
實際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決定取消派息和暫停股份回購的並不僅有滙豐與渣打。滙豐在公告中表示,董事會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書面通知,要求滙豐取消派發2019年第四次股息,英國其他銀行集團亦接獲類似要求。同樣,近期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歐洲銀行均發布聲明稱,取消2019年的股息分紅,並不再為今年的投資者派息預留現金,同時承諾不會進行任何股票回購。
兩大國際銀行巨頭取消派息、暫停回購
滙豐今日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接獲英倫銀行透過審慎監管局發出的書面通知,要求滙豐取消派發2019年第四次股息。董事會決定取消原定於2020年4月14日派發的第四次股息每股普通股0.21美元,並決定在2020年底前暫停派發所有普通股的季度或中期股息或應計款項,亦不會進行任何普通股的回購。
據悉,此前滙豐就2019財政年度宣布派發四次股息,每股普通股合共派發0.51美元(包括原定4月14日派發但現已取消的第四次股息0.21美元),其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次股息已派付,每次均為每股普通股0.1美元。
滙豐2019年業績公告顯示,受商譽減值73億美元影響,2019年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133億美元,同比減少33%;列帳基準之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為60億美元,同比下跌53%。
實際上,在2019年業績公告中,滙豐已透露暫停股份回購的計劃。滙豐表示,未來兩年將進行大規模重組,計劃於2020年及2021年暫停股份回購,2022年起再恢復,以中和發行以股代息股份的影響。
據了解,滙豐將於本月28日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滙豐稱,在艱難的經濟環境下,集團首季業績仍然穩健,而且信貸業務至今表現良好。然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利率、市場水平及前瞻性經濟前景的影響,公司預期制訂保險產品業務的列帳基準收入、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信貸及資金估值調整將會受到影響,而預期信貸損失亦將會增加。
同日,渣打公告稱,應審慎監管局的要求,以及由於2019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擴散給世界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集團董事會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將派發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美分的建議撤回,並暫停2020年2月28日宣布的股份回購計劃。
另外,在2020年不會產生、建議或派發普通股的中期股息。董事會關於2020年末期股息的建議,將考慮到集團全年的財務表現以及當時的中期前景。
歐洲銀行業分紅黑天鵝來襲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實際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決定取消派息和暫停股份回購的並不僅有上述兩家國際銀行巨頭。近期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歐洲銀行均發布聲明稱,取消2019年的股息分紅,並不再為今年的投資者派息預留現金,同時承諾不會進行任何股票回購。
據法新社報導,歐洲央行日前要求歐元區各銀行「至少在2020年10月之前」暫停支付股息,以保持流動性來幫助家庭和企業挺過新冠肺炎危機。同時,在各國決策者紛紛採取前所未有的舉措支持全球經濟之際,歐洲央行還要求歐元區各銀行不要回購股票。
疫情持續發酵的背景下,疫情危機對全球銀行業的衝擊程度不可小覷。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範若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加大了全球銀行業的經營壓力。「疫情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引發產業鏈受損甚至斷裂,大量企業面臨資金困境,可能導致債務違約風險上升,加大銀行不良壓力。」
「2008年金融危機後,銀行業本身就處於低增長、低利率的環境中,經營壓力較大。為對衝疫情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開啟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更加惡化了銀行業所處外部環境。」範若瀅同時提到,「金融市場在疫情期間波動劇烈,悲觀情緒持續處於較高水平,較多國際大行金融市場參與程度較深,相關業務受到的衝擊較為明顯。」
取消分紅,貝萊德或將損失約24億港元
此番取消派發派發股息,對滙豐股東和投資者而言並不是個好消息。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根據港交所披露易數據,截至今年4月1日,貝萊德集團(BlackRock,Inc.)位居滙豐控股第一大股東,持有14.74億股,持股比例7.12%。依照滙豐原計劃第四次分紅0.21美元/股來計算,折合1.6278港元/股,本次取消派息之後,貝萊德集團因取消分紅或將損失約24億港元。
滙豐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曾多次易主,不過,在去年10月,貝萊德以每股60.1484港元的平均買價買入了約7558萬股滙豐控股的股份,耗資約45.46億港元。在此次增持後,貝萊德持有滙豐控股的好倉達到了已發行股票數的7.32%,一舉超過中國平安,再次成為滙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
目前,中國平安持有滙豐控股7%左右的股份,影響幾何?
1日晚間,中國平安對媒體表示,「我們關注到有關信息。滙豐投資佔平安險資總投資比例不到2%,暫時不分紅對我們影響可控。滙豐的投資,我們是長期投資,公司將堅持高質量的資產負債管理和穩健的投資策略。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李玉雯 編輯|廖丹 李淨翰 肖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截至4月1日13:15,全球新冠肺炎確診860181例,死亡42345例。
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