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與乾隆的花花世界

2021-02-13 古玩鑫

點擊上方古玩鑫,關注古玩收藏辨偽知識平臺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花。

乾隆像

乾清宮以西的建福宮花園和寧壽宮區的寧壽宮花園(俗稱的乾隆花園)就是奉乾隆皇帝敕修的,乾隆皇帝甚至親自指揮了乾隆花園的修建,對整個工程高度重視,親臨視察,曾留下「齋居有暇夏方長,步輦看工亦趁涼」的詩句。他不僅在花園裡命植四時花木,器物、房間的裝飾也多有花草。

2018年中國嘉德春拍的錢維城《花卉冊》畫了折枝花十二種,每頁都有乾隆皇帝的御題七絕一首,足見對錢氏畫冊的喜愛。

清 錢維城 花卉冊

冊頁(十二開)設色紙本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那麼,乾隆皇帝對哪些花更偏愛呢?

2018年中國嘉德春拍的另幾件拍品證明,他似乎更喜歡梅花、桃花、菊花。

清乾隆  御製青花夾洋彩通景「桃花源」圖雙耳活環大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H:55.2 cm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雙耳活環大瓶「桃花源」展開圖

「桃花源」圖源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歷代文人雅士的理想之境。這件大瓶是唐英督窯時期的作品,用青花加洋彩的特殊工藝打造了一幅桃花源圖。可以說,這是山水畫從平面到立體的完美轉變。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桃花源的意境,曾賦詩:「憶昔入桃源,萬古仙家趣。桑麻滿平疇,緋英纈千樹。」這個瓶子寄託了乾隆皇帝對桃花源和大清盛世的憧憬。

這件瓶子曾在1980年的大拍上出現,耿寶昌先生所著有「瓷器鑑定《聖經》」之稱的《明清瓷器鑑定》中把這件大瓶定為乾隆時期的代表作。

《明清瓷器鑑定》

《明清瓷器鑑定》中的雙耳活環大瓶

清乾隆  青白玉《鄧尉香雪海歌疊舊作韻》御題詩插屏  

31×22.2 cm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乾隆在起居和接見大臣的養心殿周圍裝飾了很多梅花,他還親自種植梅花。這件插屏就與乾隆的梅花情結有關。

香雪海

蘇州城外50裡有個地方叫鄧尉,在清代種滿了梅花,康熙南巡經過這個地方的時候題過字——香雪海。乾隆皇帝早就聽說過香雪海,第2、3、4次南巡選在2月份,正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他特意去鄧尉香雪海訪梅。這件插屏刻有乾隆3次南巡路過香雪海的時候寫下的御製詩,把三首御製詩刻在插屏上放在身邊,足見他對梅花的痴迷。

元 錢選《花鳥卷》局部

天津博物館展出的元代錢選《花鳥卷》中繪有梅花,在旁邊有乾隆皇帝的御題詩:「鄧尉村前春已迴,玉梅嫋嫋融粉汗。一種天然林下風,詎作妖嬈桃李面。千載逋仙是知己,雪壓冰摧夫豈怨。霅溪一幅貌炎涼,寓意有在不言見。」這類為梅花畫所題詩在乾隆皇帝御題詩裡非常常見。

清乾隆  御製藍寶石洋菊紋戒指  戒託暗刻雙勾「乾隆」款  

D:2.8 cm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乾隆」款

宮廷畫家所繪洋菊

御製藍寶石洋菊紋戒指正面

菊花是從歐洲引進中國的,乾隆寫了很多詩歌詠洋菊。這枚戒指邊上雙鉤鏨刻「乾隆」二字,非常精細,用放大鏡清晰可見。

此外,乾隆皇帝自己也畫菊花,比如本次春拍的一件乾隆御筆《盆菊圖》。

清乾隆 御筆《瓶荷盆菊圖》1776年作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乾隆為什麼喜歡花?中國嘉德古董部的於大明先生從今年春拍的另一件瓷器上找到了答案。

清雍正 琺瑯彩萬花錦紋碗  「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楷書款 

D:10.2 cm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拍品

琺瑯彩萬花錦紋碗展開圖

此碗用珍貴的琺瑯彩料精心繪製而成,花看起來很密,但是密而不亂,疏密有致,顏色搭配媚而不俗,給人芬芳四溢之感,體現了雍正高超的藝術品位和修養。這種琺瑯彩碗存世非常少,目前已知存世只有四隻,其中一隻在北京故宮,有殘損,另一件在香港藏家手中,去年在香港拍賣出現過一隻,1800萬港幣,這次春拍徵集的這件是市場流通的3件之一。琺瑯彩萬花錦紋碗代表了雍正時期瓷器燒造的最高水平。


雍正皇帝

雍正《十二美人圖》幾乎每幅都繪有花,其對花的喜愛可見一斑。

雍正《十二美人圖》之《立持如意》

〓古玩鑫&寧波新館〓

(市隱藝術空間)

館內雲集古瓷 古玉 佛像 唐卡 茶器 藏區老佛珠等古代藝術品百餘件

清乾隆 子岡款白玉雙駿詩文扳指


清乾隆 窯變紅釉天球瓶

(來源:香港蘇富比拍賣)

清康熙 青花西廂記人物紋飾粥罐

清康熙 青花嬰戲圖紋飾將軍罐一對

(來源:美國胡佛總統舊藏)

更有各類稀缺絕版古董資料書籍供免費翻閱📚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嵩江中路25弄12號市隱藝術空間(需提前預約)

電話微信:13116656378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

相關焦點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 乾隆登基後,奉雍正遺詔善待果親王,雍正此舉到底有何深意?
    真實歷史上的甄嬛和雍正的弟弟果親王之間並沒有所謂的情感糾葛,甚至連面都沒有見過幾次。而果親王和雍正皇帝之間,也並沒有那麼多相互猜忌,反而關係很好。雍正去世之前,除了交代將皇位傳給乾隆外,還特地吩咐乾隆務必要照顧好果親王,由此可見雍正和自己這個弟弟果親王關係非同一般,不過雍正如此交代乾隆,自然是別有深意的,也同國家發展有著密切聯繫。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 甄嬛的歷史原型嫁給雍正還是乾隆的生母,為何卻拒絕和雍正合葬?
    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劇情描述,也讓不少「信以為真」的觀眾朋友們開始認為,劇中甄嬛的歷史原型,即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不願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宮與雍正合葬,就是因為她與果親王胤禮的「私情」,使她或感覺愧疚,或感覺憤恨,進而再不願面對雍正,於是,這才有了讓其子乾隆皇帝為她修建一座獨立的陵寢,也就是後來的「泰東陵」。
  • 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雍正皇帝的遺詔公布後,遺詔到底寫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停地哭,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實際上,關於呂四娘刺殺雍正皇帝的說法很扯,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足為信。據專家們結合大量的史料,研究發現雍正皇帝很有可能是吃丹藥,中毒而死。因為這是宮中的醜聞,所以一直是秘而不宣,官方一直說雍正是病故的。雍正的遺詔公布,乾隆皇帝不停地哭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 雍正皇帝真正死因是什麼?乾隆的聖旨道出了答案
    其中,像乾隆、康熙還開創了「康乾盛世」。雍正對盛世局面的開創,也功不可沒。雍正皇帝,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以勤勉著稱。自雍正皇帝上臺之後,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位13年,每天只睡4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工作。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乾隆四年,宗人府奏報,莊親王允祿與其子輩弘晳、弘升等人結黨營弘,私下往來神秘,請求對這些人進行處罰。 乾隆並未進行株連,而是將將弘晳革去親王,可以在家中居住,但不能出城。
  • 雍正、乾隆父子倆 審美觀為何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今天小編就整理點關於雍正和乾隆這對父子的審美, 有網友貼出了這張圖。那麼問題來了……先別急,向下看,我們把問題拋出來!下面這個叫乾隆瓷母瓶,施釉和燒造工藝。炫耀到無以復加。沒錯,這就是乾隆爺的審美!乾隆的瓷器品位,那是一醜醜一片。還有更多類似的例子,你們隨意感受下:下面這隻拍出5.5億人民幣的乾隆粉彩轉心瓶,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中國國家博物館,清乾隆藍地粉彩花卉紋包袱尊清乾隆 粉彩鹿紋尊現在我們來看看雍正期的瓷器,淡雅大氣;他爺爺康熙大帝時期,孔雀綠釉瓷器,莊重沉穩。
  • 雍正給乾隆夾了一塊肉,乾隆的做法,讓雍正下定決心立他為儲
    而康熙時期雖然將國家治理的強盛,但留給雍正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這也是雍正為何以「勤」著稱的原因,也正是他勤勞的治理,才有了後來乾隆的盛世。總體而言,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君王在維持國家穩定和推進社會發展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功績的,不過歷史上雍正能立弘曆為下一任的君王和康熙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當時康熙十分喜歡自己的這個孫兒。
  • 康熙給雍正留下八百萬,雍正給乾隆留下六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他
    康熙給雍正留下八百萬,雍正給乾隆留下六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他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一直到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一共歷經了十二位皇帝,自滿清入關以來,到康熙中葉,清朝開始出現了大繁榮的現象,到乾隆時更是達到了鼎盛,這段時間一共跨越了
  • 當乾隆在天堂遇見康熙雍正
    1735年10月8日,晚,乾隆望著寬大的龍床上的自己,然後被冥冥中的一雙巨手拖上天空,在一片縹緲虛無的空間裡,他看見了自己皇爺爺康熙和皇阿瑪雍正在虛無中凝視著自己。乾隆看著周遭的一切,恍惚中亦步亦趨地趕上去,跪倒在地,高呼皇爺爺吉祥,皇阿瑪吉祥。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其中康熙寫了個錯別字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 雍正當皇帝時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後來乾隆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在雍正的哥哥弟弟中,有好幾個都被雍正給直接圈禁了,可是作為雍正的兒子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在繼位後給清朝的很多之前的大臣都進行了平反,他有沒有對自己的那些被父親雍正圈禁的叔叔們平反呢?換言之,胤礽沒有遭到雍正的收拾,卻被乾隆這個侄子給處理了一番,實在是有點意思。當然,除了胤礽之外,其餘的叔叔們幾乎都得到了乾隆的厚待與寬容,畢竟這些人都對乾隆皇位沒有影響,所以乾隆有恃無恐啊,具體他們的情況如何呢?我們繼續加以分析。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而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就是乾隆的父親,也就是我們說的雍正皇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說的好,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那些與雍正競爭皇位的幾個兄弟,最後下場也是極其的慘烈。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為了凸顯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也開始對這幾位叔叔從寬處理,該封爵位的封爵位,該釋放的釋放,對自己的幾位叔叔那是極其的「好」。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雍正在位十餘年後去世,其子弘曆繼位,是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小時候被康熙帶在身邊養育,祖孫之間感情深厚,乾隆受到的影響也就頗多,除了效仿康熙下江南之外,他也是木蘭秋獮的熱衷者。想要重啟雍正皇帝已經中止的木蘭秋獮,必然遭到群臣非議和爭論,乾隆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為達到重啟木蘭秋獮的目的,直接搬出祖父與父親,乾隆說:康熙皇帝在《聖諭》中指出,一定要擁有嫻熟的弓馬騎射;雍正皇帝說過自己只是例外,後代還是要遵從康熙教導,「後世子孫當遵皇考(康熙皇帝)之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於是乎,木蘭秋獮盛行於乾隆、嘉慶兩朝。
  • 雍正、乾隆時期的瓷器鑑別要領
    在清三代的瓷器中,除了康熙之外的,最值得稱讚的就是雍正、乾隆兩代的瓷器了,但是這個時候的仿品很多,多數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所以在收藏這類瓷器的時候還是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到了乾隆時期,在初期時候和雍正差別不大,到了中期就稍顯遜色了,雖然胎質不錯,但是從製作的精細程度、硬度、還是潔白程度都不如雍正時期,胎壁也比雍正的厚一些。其次,要看瓷器的瓷釉這個時期的製品,在燒制工藝和煅燒上有所提高,因此,瓷釉細潤,胎釉緊密結合,器物顯得精細,但是乾隆朝的釉質要粗一些。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兩,雍正留給乾隆2000萬兩,那乾隆呢?
    這三位皇帝便是赫赫有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三位皇帝清宮戲和各類紀錄片裡面的常客,正是因為這三位皇帝的英明領導,清朝才會有如此繁華的景象。下文就介紹一下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給自己的兒子留下的遺產有多少? 康熙——800萬兩
  • 雍正、乾隆、嘉慶收藏的寶璽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海澱,最初是康熙帝賜給皇四子胤禛的花園,後經過雍正、乾隆、嘉慶三朝近百年的經營,成為一座集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和江南園林的委婉多姿於一體,多種形式、不同風格造園藝術有機融合的大型皇家園林,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並於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與紫禁城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
  • 康熙給雍正留800萬,雍正給乾隆留6000萬,乾隆只給嘉慶留一個人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網友針對歷史學家的研究提出了一個非常調侃的觀點:康熙留給雍正800萬兩,雍正給乾隆留下6000萬兩,但是乾隆卻給嘉慶只留下了一個人。康乾盛世的老大康熙大帝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勢無比,年少的時候他就扳倒了鰲拜,完成了皇權集中。接著又以一人之力打垮了三藩之亂,完成了中央集權。
  • 唐英是如何搞定雍正和乾隆的?
    瀋陽老鐵唐英,就倒黴的遇到了兩位審美風格南轅北轍,但難搞係數一脈相承的老闆——雍正和乾隆。雍正六年(1728年),46歲的唐英被任命為景德鎮御窯廠協理官,也就是御窯廠的二把手。可乾隆的管理風格跟雍正不同:瓷器燒的不合格找唐英,產量跟不上找唐英,樣式不夠新找唐英……無奈之下,唐英只能主動申請調回御窯廠一線繼續抓生產。乾隆四年,唐英調任至江西九江,就近監管御窯廠。此後一直到乾隆二十一年唐英去世,御窯廠的生產都由唐英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