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井澤
坐落於東京以南,長野地區的山麓之間,輕井澤町作為滑雪和戶外活動聖地,一直深受日本遊客的喜愛。自20世紀以來,這裡陸續發展起來眾多的葡萄酒莊園,大黒葡萄酒株式會社決定在此創設一座蒸餾所,生產繼承了最純正蘇格蘭傳統的威士忌。
輕井澤海拔800米,位於淺間活火山(海拔256米)的山腳下,豐沛的水源經由火山巖過濾,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炎熱潮溼的夏季和寒冷凜冽的冬季,有益於酒精度的逐年攀升以及風味的逐步醇化,是威士忌陳釀的理想場所。
儘管大黒葡萄酒株式會社建立的蒸餾所規模小,產量低,但是卻擁有多達50名員工。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同時效力於公司旗下的制桶廠,回收,生產源自日本橡木的木桶。
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
W.Khong Serie, 1967(#6426),1968(#6955),1970(#1985)
恪守傳統,自1956年的2月起,輕井澤開始生產針對本國市場的調和威士忌和穀物烈酒。最初,輕井澤的產品在Ocean集團的賣場中發售。1962年,Mercian集團收購了Ocean集團,同時將大黒葡萄酒株式會社納入旗下。
由Mercian集團接手的輕井澤升級了生產設備,其風味的獨特性也在1960年代逐漸建立起來。
輕井澤剛健的風格一部分取決於其使用的優質大麥 -- Golden Promise金色的承諾大麥。這些泥煤味和非泥煤味的大麥都從蘇格蘭進口,直至1990年代。另一部分源自4個小型的傳統式炭火壺式蒸餾器,可惜由於效率方面的考量,後來在1970年代早期被天然氣驅動的蒸餾器所取代。
輕井澤初代蒸餾器(1950年代)
1960年代,輕井澤被來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的醇厚紅色雪莉桶所傾倒,同時,也被來自肯塔基州的白色美國橡木桶所吸引。制桶廠被保留下來,但僅限定於維修木桶。直到1990年代伊始,水泥發酵桶才被更具效益的美國松樹和不鏽鋼桶代替。
長久以來,無論是消費總量還是批發進口量,日本都是威士忌在世界範圍內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然而,20世紀末期的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的威士忌消費量急挫,使輕井澤陷入困境。蒸餾所依舊偶爾有所產出,但僅僅只是為了保證設備不被荒廢,以及滿足某些分銷商的需要,總體來說,前景堪憂。
2006年末,日本啤酒大鱷麒麟集團併購Mercian集團,輕井澤二度易主。樂觀的來看,這貌似良機,甚至是輕井澤重整旗鼓的絕佳契機。雖然後來事實證明此舉並沒能扭轉其頹勢,但最終還是對這間蒸餾所的未來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輕井澤與威士忌世家LMDW
威士忌世家與輕井澤結緣於2007年。年份為1992年,桶號6978,2007年四月在法國市場發售,區區300瓶的產量,卻為其在法國乃至世界樹立其膜拜級蒸餾所的傳奇奠定了開端。
同年,產量300瓶的輕井澤1988年(桶號3379)與產量180瓶的輕井澤1981年(桶號103)問世。後者於2007年九月,被頗具公信力的Malt Maniacs評選為年度最佳日本單一麥芽威士忌,在酒圈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在法國,輕井澤的發售是極端限定的。通常都在位於巴黎八區 20 Rue d'Anjou的全球旗艦總店販售。主要面向跟隨我們多年的,具有全球視野的,見多識廣的,具有開拓精神的忠實客戶。
直至2009年秋,超過十幾款(包括輕井澤Kamiasobi 1977年,桶號7026),近2000瓶輕井澤陳列在店鋪之中。販售有序地進行,但就當時的行情來看,任何一款輕井澤大概都要用10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售罄。直到10月份,其中一款的面世,才從真正意義上為其打開了聲譽:作為一個初登,在當時即使在專家級的收藏家中知名度都不高的蒸餾所,輕井澤1967年(桶號6426),成為了所有人的渴望。
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
輕井澤1967年 (桶號6426)
這瓶1967年的佳釀,成為了輕井澤威士忌世家專屬系列中的一座裡程碑。不到8周的時間裡,232瓶全部售罄。一些客戶,遠道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購買這瓶傳奇。輕井澤名聲大噪。其後,於2010年發售的八款新桶,包括桶號為6736和270的威士忌世家獨家桶,都以類似的速度被市場快速消化。
終於,威士忌世家LMDW於2010年2月,與MarcinMiller(Whisky Magazine首席主編,NumberOne Drinks負責人)和David Croll(Whisky Magazine日本版負責人,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日本分部負責人)一道,首次造訪了輕井澤蒸餾所。
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
Cocktail Serie
初訪: 2010年五月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威士忌世家LMDW初次拜訪了輕井澤蒸餾所。習慣了由花崗巖和石灰牆構成的蘇格蘭蒸餾廠的我們,被由常青藤緊緊環抱的翠綠色輕井澤所震撼。蒸餾所每天都會迎接不少的客人,我們有幸在她最美好的時節到訪。這裡的工作人員幹勁十足,盼望著蒸餾所重回新生。中裡先生全程陪同了我們的參觀。
這間蒸餾所完全是日系簡潔和精細的典範。從發芽到發酵再到蒸餾的所有設備,都被控制在十幾米的小規格內。但是這份精細和自律卻在倉庫裡無處可尋。
倉庫的走廊上堆滿了幾十個等待著被填充,或是待制桶廠維修的空桶。儘管與蘇格蘭相隔千裡,我們卻有種置身高登·麥克菲爾位於愛琴倉庫的錯覺。眾多刻印著諸如Macallan(麥卡倫),Glen Grant(格蘭冠),Longmorn(朗摩),Mortlach(慕赫),Linkwood(林肯伍德),Dailuaine(大雲)等酒廠名字的酒桶散落其間,並不乏少量的雪莉酒桶。
印有Mortlach(慕赫)標記的酒桶
在訪問期間,兩間網架倉庫對外開放。其中一間比較現代化,豎直木桶架的隔間裡,堆滿了眾多印有Mercian集團標記的輕井澤,它們靜靜地躺在這裡,耐心地等待著醇化結束。
更加新奇的場景出現另外一間木質的倉庫裡:眾多的輕井澤被鎖鏈捆綁起來,如同監獄裡的囚犯一般。
然而,徹底引爆我們熱忱,將本次訪問推向高潮的場景,發生在訪客中心:不同年份的單桶輕井澤在牆上排列鋪開,簡約設計風格的酒標給人以優雅,雋永之感。對於一個曾經致力於生產調和威士忌的酒廠,這一反差,對於威士忌愛好者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衝擊。
手寫的酒標,顯示出輕井澤兢兢業業,盡善盡美的工匠精神,以及恪守傳統,嚴密謹慎的酒廠文化。於我們而言,這間酒廠對品質的狂熱追求,獨一無二的個性,以及這部分庫存的珍貴和脆弱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儘管輕井澤1967年(桶號103)的獲獎增加了其酒廠的美譽度,但彼時其分銷主要還是限定在法國以及歐洲範圍內。輕井澤仍然僅局限於有探索精神的愛好者,狂熱的品鑑者以及資深的收藏家之間。
試探期:2010 - 2012
在法國,我們邀請Dave Broom (知名酒評家),Marcin Miller一道,品鑑了1965年至2000年,超過60款輕井澤。
其中最引人入勝部分,刊登在了第40期的法國版Whisky Magazine上。這次名為「終極品鑑」的垂直品鑑,讓我們全方位的領略了其獨特魅力。如同魔法師一般,除了1990年代末期的部分單桶略微稍欠火候,其他輕井澤都保持著,延續幾十年的深邃醇厚的泥煤芬芳,裹挾著豐富濃鬱的果香。
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
1999(#867), 1981(#7924), 1981(#8309), 1981(#6207), 1975(#6736), 1972(#7038)
2010年九月,Number One Drinks收購了Mercian旗下所有的輕井澤庫存。歷經幾個月的斡旋之後,2011年初,又通過其子公司 -- Spirits of Asama,成功獲得了所有400桶輕井澤的所有權。庫存與蒸餾廠所有權的分離,深遠地影響了酒廠未來的走向。
甄選期: 2012年五月
我們懷著興奮而急切的心情,於2012年五月抵達秩父蒸餾所,甄選威士忌世家LMDW的獨家輕井澤酒桶。豔陽難以驅散秩父蒸餾所的嚴寒,加之莊嚴肅穆的選桶氛圍,我們的甄選團隊略顯不適。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品鑑了橫跨35年歷史,超過120桶的輕井澤。
非常榮幸地,中田先生破例,再次陪伴我們重訪了這間蒸餾所,但這一次,他神色凝重。儘管Mercian集團和NumberOne Drinks嘗試了各種努力,但還是難以挽回輕井澤被關閉的命運。整間酒廠空空蕩蕩,了無生氣,和眾多已關閉的酒廠一般,沒落而悲傷。當我們離開之後,輕井澤的大門被永遠地鎖上。
帶有Ocean集團標誌的最早期輕井澤
到達秩父蒸餾所之後,大家各自入座,專心地聆聽Marcin Miller的講解。選桶的全過程極為肅穆,連各甄選團隊成員間的交流都儘量小心翼翼。
除了之前甄選的12桶輕井澤,我們被分派到了另外42桶。其中有十桶來自1960年代和1970年代,雪莉桶和波本桶各一半。其他大部分的都集中在1980年代,其中不乏大量的雪莉桶。儘管不同的甄選團隊都選的了自己的桶,但只有Dave Broom幸運的品嘗到了所有的酒款。
克服了最初幾分鐘的不適應之後,我們的甄選團隊很快找回了平日的狀態:批判思維,完美主義,甚至毫不妥協的精神逐漸回歸,保證了選桶地順利進行。
在經歷了兩個小時的品鑑之後,我們選出了22桶,包括兩桶1965年(桶號2372和8636),一桶1969年(桶號8183),一桶1970年(桶號6177),以及一桶1973年(桶號1607)。另外我們還購得了好幾桶1980年代的酒桶。出乎意料的,1980年代的表現優於1970年代,而1990年代還需時日完善品質。
已發售的輕井澤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全陣容
儘管我們對於1979年(桶號8187)和1978年(桶號8383)的品質存有保留意見,但考慮到當時品鑑特殊的環境,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將所有的1960年代和1970年代樣品帶回法國,聽取其他同事的意見。最終,我們在巴黎作出決定,購入跨越20年蒸餾廠歷史的28桶輕井澤,包括最後時刻加入的1974年(桶號6409)。
2012年至2015年,我們以每年4到8款的節奏裝瓶這些獨家桶,並與亞洲和法國的藝術家進行合作。包括Warren Khong(新加坡),Yuuka Yamada(日本)和Paola Pares(法國),以及我們獨家的「能」面具系列,以更好的展示輕井澤肅穆,典雅的風格。
威士忌世家獨家系列:
2000 Dragon Label, 1981 Noh Mask #22, 1983 Noh Cask #29, 1983 Noh Mask #5
續威士忌世家LMDW60周年之喜,2017年春,我們發售了獨家系列中最陳年的兩桶珍寶: 輕井澤 1965 50年 雪莉桶和輕井澤 1965 50年 波本桶,以及極度稀有的兩桶混合之結晶 -- 輕井澤 LMDW威士忌世家60周年 獻禮版。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將會帶領大家領略這三瓶美酒的獨特魅力。
溫馨提示: 酗酒有害健康,請適度飲酒
公眾平臺訂閱請點擊
業務聯繫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