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希望食物的色彩符合期待,卻又同時保持天然,讓「天然色素」的市場不斷逐年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QYReports的預測,2019~2024年天然色素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以9%持續成長。
說到橘子,我們會想到橙色。看到番茄或辣椒則一定會想到紅色。色彩給予人的印象深刻,消費者也常將色彩與味道、新鮮等聯繫起來,但當以這些食材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食品顏色不符合期待時,就會覺得不對勁!因此,「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製造過程中擔當了調色的角色,讓食品看起來更好吃!不過,在全球追求天然純粹與健康的風潮下,工業化大量生產的「人工合成色素」卻開始背負罵名。
在希望食品接近天然的同時,消費者仍希望有漂亮的外觀,或者是它看起來的色彩要符合期待。因此,「天然色素」的市場不斷逐年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QYReports的預測,2019~2024年天然色素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以9%持續成長。市場諮詢公司Hexa Research則預計2025年,天然色素全球市場可達25億美元!
什麼是天然色素?它們從何而來?
所謂的天然色素,顧名思義就是從蔬菜、水果、植物、礦物質等可食用的天然來源中,透過物理或者化學方式抽取而成的著色劑。
例如最常聽見的花青素(anthocyanin)是廣存於植物界中的水溶性紅色素,玫瑰、杜鵑、聖誕紅、蘋果、草莓、葡萄等都有。此外,胡蘿蔔色素(Carrot Colors)取自於胡蘿蔔之根莖,蝦色素(Shrimp Colors)取自於蝦子之甲殼,甚至高粱果實的殼都可以取得高粱色素(Sorghum Colors)。
Innova市場諮詢公司於2017年追蹤到的全球食品、飲料新品發布中,天然色素應用最多的前3名分別是焦糖色素(26%)、辣椒紅素(19%)與胭脂蟲紅(11%)。其中最被廣泛運用的焦糖色素(Caramel color),就是焦糖化後而成深褐焦糖色的著色劑,在醬油、可樂等產品中都有。
人們喜歡天然、純粹!「潔淨標準」禁用人工色素成分
究竟為什麼天然色素市場需求會越來越龐大?從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2016年的報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全球有61%的消費者表示會盡最大努力避開人工色素。
食品色素供應大廠GNT Group則在2017年,對來自10個國家、地區的5175人進行線上調查,結果有6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檢查食品標示,以確保其中沒有他們不想要的成分;對於色素,有5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喜歡天然色素。
隨著這股追求天然、少添加或不添加人工物的風潮而興起的潔淨標章(Clean Label)認證,就明文禁止不得添加人工色素,也連帶促使想申請認證的業者,轉而尋求天然色素。
此外,促使天然色素被更多利用還有一大主因是受到法律限制。在一些國家,某些人工色素是不可以添加使用的,促使品牌的某些產品要拓展當地市場時,必須更改原先的配方,改採天然色素,以合法進入市場銷售。
雖有許多難題待突破!但天然色素正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雖然天然色素有其市場需求,但目前仍難以迅速發展,是因為有許多研發與技術限制尚未突破。包括天然色素資源較少、提取難度相對高,導致其價格一般比人工色素來得昂貴;一些天然色素色澤穩定性差,在光熱和酸礆作用下容易褪色,如源自蝶豆花和螺旋藻等的天然藍色色素,只有在特定pH條件下才可呈現出藍色;加上美國與歐盟等並沒有禁止使用人工色素,在成本和來源穩定的考量下,較多廠商仍以使用人工色素為主,這些原因都讓天然色素的運用難以真正全面化。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飲食大百科,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