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添加劑:天然色素,全球市值上百億!

2020-12-13 八鮮過海

消費者希望食物的色彩符合期待,卻又同時保持天然,讓「天然色素」的市場不斷逐年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QYReports的預測,2019~2024年天然色素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以9%持續成長。

說到橘子,我們會想到橙色。看到番茄或辣椒則一定會想到紅色。色彩給予人的印象深刻,消費者也常將色彩與味道、新鮮等聯繫起來,但當以這些食材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食品顏色不符合期待時,就會覺得不對勁!因此,「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製造過程中擔當了調色的角色,讓食品看起來更好吃!不過,在全球追求天然純粹與健康的風潮下,工業化大量生產的「人工合成色素」卻開始背負罵名。

在希望食品接近天然的同時,消費者仍希望有漂亮的外觀,或者是它看起來的色彩要符合期待。因此,「天然色素」的市場不斷逐年成長,根據市場研究公司QYReports的預測,2019~2024年天然色素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以9%持續成長。市場諮詢公司Hexa Research則預計2025年,天然色素全球市場可達25億美元

什麼是天然色素?它們從何而來?

所謂的天然色素,顧名思義就是從蔬菜、水果、植物、礦物質等可食用的天然來源中,透過物理或者化學方式抽取而成的著色劑。

例如最常聽見的花青素(anthocyanin)是廣存於植物界中的水溶性紅色素,玫瑰、杜鵑、聖誕紅、蘋果、草莓、葡萄等都有。此外,胡蘿蔔色素(Carrot Colors)取自於胡蘿蔔之根莖,蝦色素(Shrimp Colors)取自於蝦子之甲殼,甚至高粱果實的殼都可以取得高粱色素(Sorghum Colors)。

Innova市場諮詢公司於2017年追蹤到的全球食品、飲料新品發布中,天然色素應用最多的前3名分別是焦糖色素(26%)、辣椒紅素(19%)與胭脂蟲紅(11%)。其中最被廣泛運用的焦糖色素(Caramel color),就是焦糖化後而成深褐焦糖色的著色劑,在醬油、可樂等產品中都有。

人們喜歡天然、純粹!「潔淨標準」禁用人工色素成分

究竟為什麼天然色素市場需求會越來越龐大?從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2016年的報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全球有61%的消費者表示會盡最大努力避開人工色素。

食品色素供應大廠GNT Group則在2017年,對來自10個國家、地區的5175人進行線上調查,結果有6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檢查食品標示,以確保其中沒有他們不想要的成分;對於色素,有5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喜歡天然色素。

隨著這股追求天然、少添加或不添加人工物的風潮而興起的潔淨標章(Clean Label)認證,就明文禁止不得添加人工色素,也連帶促使想申請認證的業者,轉而尋求天然色素。

此外,促使天然色素被更多利用還有一大主因是受到法律限制。在一些國家,某些人工色素是不可以添加使用的,促使品牌的某些產品要拓展當地市場時,必須更改原先的配方,改採天然色素,以合法進入市場銷售。

雖有許多難題待突破!但天然色素正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雖然天然色素有其市場需求,但目前仍難以迅速發展,是因為有許多研發與技術限制尚未突破。包括天然色素資源較少、提取難度相對高,導致其價格一般比人工色素來得昂貴;一些天然色素色澤穩定性差,在光熱和酸礆作用下容易褪色,如源自蝶豆花和螺旋藻等的天然藍色色素,只有在特定pH條件下才可呈現出藍色;加上美國與歐盟等並沒有禁止使用人工色素,在成本和來源穩定的考量下,較多廠商仍以使用人工色素為主,這些原因都讓天然色素的運用難以真正全面化。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飲食大百科,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

相關焦點

  • 色素不可怕——談談食品添加劑中的著色劑
    其在食品中的應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當地的糖果製造商就利用天然提取物和葡萄酒來改善糖果的色澤。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食品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色素被開發出來[1],形成了一個添加劑中一個重要的門類——食品著色劑。
  •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用於果醬、蜜餞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劑——與防腐劑類似,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常用的有維C、異維C等。   著色劑——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靛藍等。它可改變食品的外觀,使其增強食慾。
  • 認識一下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上)
    一、食品添加劑成了「背鍋俠」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敏感並且備受消費者關注的話題,一直站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當食品安全問題曝光時,人們總將食品安全問題歸咎於食品添加劑。有調查顯示,80%的人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食品添加劑成了「背鍋俠」。
  • 被蒙冤這麼多年,你真的了解食品添加劑嗎?
    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就是什麼是食品添加劑,我國對於它,是如何定義的。·究竟何謂食品添加劑?我國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種左右,按功能分為23個類別,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防腐劑、膨鬆劑、香料(香精)、著色劑(色素)等,不太熟悉的比如加工助劑、營養強化劑等。其中香料種類最多,有1000多種,除香料以外大約300種左右。
  • 細說「食品添加劑」的那些事
    還有一部分人,包括我,只要含添加劑的,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儘量選擇配料中添加劑少的,或者安安靜靜的回家吃我的農副產品,因為更本買不上不含添加劑的加工品,但是農副產品也不一定是不含添加劑的吧?食品添加劑是用於改善食品品質,延長保質期, 便於食品加工, 增加食品營養成分 )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標標。 食品的色、香、味、形態和口感是衡量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可明顯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滿足人們對食品風味和口味的需要。」
  • 美國FDA收到蝶豆花水提物作為色素添加劑在部分食品中使用的申請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聯邦公報消息,2018年11月13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宣布稱,收到蝶豆花水提物(an aqueous extract of butterfly pea flower)作為色素添加劑在部分食品中使用的申請
  • 內蒙古自治區查處濫用食品添加劑第一案
    在進一步檢查中,執法人員又發現了該蛋糕房還存在著更為嚴重的問題,該蛋糕房用於食品加工的名為「富田油性色素」的食品添加劑和「新仙尼果餡」加工輔料已經過期,另外一種名為「西子植脂奶油」竟然沒有生產日期。此外,工商執法人員還在該蛋糕房發現了無任何標識、不知名的食品添加劑。  目前,滿洲裡市北區工商分局已對該蛋糕房涉嫌使用過期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
  • 食品添加劑,別再把它妖魔化了
    只要聽到「添加劑」,不少人肯定會下意識默默皺眉,包括我周圍的很多朋友,也覺得包裝食品不如「天然」食品安全,主要原因就是包裝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劑。不僅賣的貴,而且是網紅,成功為「天然」兩個字再鍍了一層金。但添加劑就是不好、不安全的嗎?對於每天都在為食物消費的我們,應該怎麼在「天然」和「添加」之間做出更好的選擇?食品添加劑是什麼?
  • 10種食品添加劑最危害健康
    [摘要]為了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或讓食品更美味,其中一定會含有食品添加劑。但是你知道最危害健康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嗎?哪些零食中含食品添加劑最多?5.安賽蜜:這種不含卡路裡的人工甜味劑會用於糖塊、口香糖和薄荷糖的加工。動物實驗表明,它會致癌。6.氫化植物油:作為一種保鮮劑和提味劑,氫化植物油常代替黃油和脂肪用於沙拉醬、人造黃油和焙烤食物的加工。它會導致肥胖症、高膽固醇和心臟病。
  • 蟹籽壽司非天然 涉嫌非法添加色素
    是天然色素還是商家添加了什麼呢?為此,記者帶著在市場上購買到的幾種蟹籽壽司來到了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記者:這裡就是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食品檢測中心。我手中拿的就是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所謂的蟹籽壽司,已經對他們進行了標號處理。在之前的小實驗當中,我們發現,蟹籽壽司遇水會出現掉色的現象。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現在,我們就將樣本交給工作人員進行檢測。
  • 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的背叛
    他堅信,自己是在為食品加工廠排憂解難,幫他們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賣的產品。  但是,一個偶然的轉折,安部司卻「背叛」了那個充滿「魔法粉末」的世界,拋棄了當初的宏大理想。  今天,57歲的安部司出書、演講,告訴人們每天填進肚子裡的食品是怎樣加工而成的,揭開添加劑世界裡那些不為消費者所知的「內幕」。  「我是親眼見證食品添加劑生產過程的人。
  • 晨光生物:讓天然色素行業披上「中國紅」
    然而,盧慶國1997年接手縣裡瀕臨破產的小型色素廠時,面對的卻是「沒資金、沒人才、沒市場」的尷尬境地,甚至連產品都談不上有。 「天然色素行業是新興行業,對技術的依賴性很強。雖然剛開始我是個門外漢,但我相信,只要充分利用科技創新這個手段,就能佔領行業制高點。」從縣五金廠廠長轉行而來的盧慶國說,一個企業家就是要敢為天下先,才能走向成功。
  • 添加劑兌"飲料"引關注 專家:最好喝天然飲品(圖)
    王月攝   添加劑兌出五彩飲料   營養師現場實驗,提醒大家喝飲料要有節制   「飲料是怎麼來的?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最近,一段由中國營養聯盟副秘書長、國家二級營養師王旭峰現場製作飲料的視頻在微博上被轉載上萬次。「除了水,其餘都是色素、代糖、檸檬酸、香精等食品添加劑」,微博裡這樣寫道。
  • 國外禁止的嬰幼兒食品添加劑,還在給寶寶吃?!該長點心了!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要求,食品生產的商家就想出了萬能的對應之計——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到底是什麼?的確食品添加劑有很多「魔力」, 味道不好,用添加劑提味;顏色不好,用添加劑調色;食物不保鮮,用添加劑防腐。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目的基本上可以概括為: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以及滿足我們對口味或營養的需求。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標準是什麼?實際上,食品添加劑並不是完全不好的,它也會作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比如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使用的酸度調節劑碳酸鉀、碳酸氫鉀。
  • 蒼南縣企鵝食品涮肥牛色素超標 曾因銷售不合格食品被立案調查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蒼南縣企鵝食品「涮肥牛」色素超標 曾因銷售不合格食品被立案調查 中國網財經4月28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今日,溫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第三十一期食品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
  • 什麼是食品添加劑?牛肉丸真的是牛肉做的嗎?無知害死人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食品添加劑我們才能吃到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美食。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些人把食品添加劑用到了極致,人們為了貪圖便宜、色澤、口味等才有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因此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
  • 食品安全專家為您解惑
    市民對食品加工使用色素頓生疑慮,尤其是對於食用合成色素,覺得不安全。  什麼是食用合成色素,為什麼要在食品裡添加?食用合成色素與天然色素有何區別?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員、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主任技師駱和東為您答疑解惑。
  • 這些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毒嗎?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著色劑、增味劑、防腐劑、甜味劑、香料等。
  • 專家提醒:綠色大米都是人工色素合成 千萬別吃!
    本報濟南4月26日訊 曾經廣受消費者推崇的「健康食品」綠大米,連日來屢遭檢查、「封殺」,一時間人們疑竇叢生:「綠大米」真的不能吃嗎?今天,濟南市衛生行政部門依據幾天來對生產廠家的實地檢查和省權威部門對「綠大米」的化驗結果,做出結論:「綠大米」的確不能吃!它的綠色並非天然,長期食用「綠大米」有害於人們的健康。
  • 如何正確識別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製造、加工、調整、處理、包裝、運輸、保管中,為達到技術目的而添加的物質。食品添加劑作為輔助成份可直接或間接成為食品成份,但不能影響食品的特性,是不含汙染物並不以改善食品營養為目的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