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品添加劑?牛肉丸真的是牛肉做的嗎?無知害死人

2020-12-12 歸然營養與美食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食品添加劑我們才能吃到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美食。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些人把食品添加劑用到了極致,人們為了貪圖便宜、色澤、口味等才有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

因此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管理辦法對食品添加劑正確使用;不得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食品添加劑就如同手裡的槍,在正義人的手裡它威懾罪惡,在犯人手裡就助長了他的殺傷力。槍不分好與壞,區別在於誰在掌控它。最可悲的不是好與壞,而是自己一點營養知識都沒有。前一陣子有一個新聞,叫做(假「奶粉」喝出大頭娃娃!你高價買來的配方奶,可能只是飲料)堪稱「幽默的黑新聞」。無知真的會害死人的。

人家瓶子上,明明白白的寫著

什麼才是奶(以前在說酸奶的時候說過一會)下邊這個

有些人給孩子和自己喝乳飲料來補鈣,我們看看他們配料表

適當的喝點沒什麼,可是你當它是補充營養的就是無知了。

說到這裡再和大家說說火鍋中各種丸子。

先說說大家都喜歡的撒尿牛丸

牛肉丸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就是牛肉做的丸子,不然你叫什麼牛肉丸啊。其實呢?它一點都沒有牛肉。

一、撒尿牛丸:我先給大家做30個有1000克(應該夠吃吧

1.雞胸肉200克(為了良心問題用點肉,去菜市場轉了一圈就是雞肉便宜,所以就用雞肉

2.澱粉,大豆蛋白粉(在哪可以買到就不告訴你們了)還的有彈性那就加上複合磷酸鹽,也叫(高彈素),這樣丸子就有了彈性。

3.原料都有了可是沒有牛肉味道,我們加上牛肉味的骨髓浸膏,在來點牛肉粉,在來點乙基麥芽酚。(讓味道更誘人一點

4.原料有了,味道也可以了,這個顏色相對於牛肉來說太白了,那就加入焦糖色。(老抽醬油就不放了,那個有點貴,能省就省點

5.原料、口味、顏色都有了,還差保質的問題在加點,防腐劑、護色劑等。

30幾個丸子,我算算成本6元,(有點高,下回把成本在降底一點,用碎肉)話不多說,上菜。

親愛的看官,別的丸子、魚豆腐等都是這麼做出來的,別讓不懂害了自己和家人。

現在五顏六色食物很多,什麼飲料、丸子等色素並不具備營養價值,沒有必要為了好看而食用過多的添加劑。

儘量不要買散裝肉丸,等食品(門店新做的可以購買)別的散裝運輸過程等容易存在細菌汙染,另一方面沒有生產標準,使用原料容易不合格。購買許謹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們經常吃的牛肉丸真的是牛肉做的嗎
    戴著「牛肉頭」賣「豬肉」的好日子已經成為越來越好的食品規制的過去式。「騾子是馬,只會透露真名,不利用消費者,讓錢白白花掉。」「進入冬季後,涮火鍋的長沙人越來越多,需要各種丸子。此前,有消費者說,火鍋、牛肉丸、吃丸等很難買到。發生了什麼?昨天早上記者訪問了長沙多個超市和農民市場後,得到了這兩種感情。請注意凍丸,吃好。不要貪圖。
  • 牛肉丸裡沒牛肉 凍丸家族悠著涮
    冬季圍著「鍋子」轉,涮火鍋的人越來越多,超市冷凍區甚至專為愛涮鍋的消費者開闢專區,只賣涮料,其中又以各種冰凍類調製肉丸為主。近日網傳牛肉丸非真牛肉,一顆含十餘種添加劑。這是怎麼回事?為此,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探訪肉丸,是騾子是馬亮出真名來,不拿消費者開涮。
  • 央視曝光牛肉丸裡藏貓膩 有的只有添加劑和香精
    12日,中央電視臺曝光淡村農貿市場的牛肉丸裡暗藏貓膩,讓不少人著實嚇了一跳。昨日,江南區執法部門聯合檢查,並對在售的手工製作的牛肉丸進行抽樣送檢。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肉丸生產、銷售的國家標準。執法人員說,由於這個徵求意見稿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如果要檢測牛肉丸裡的牛肉含量多少才算符合標準就很難下結論了。執法人員表示,根據《廣西散裝食品經營管理規範(試行)》的規定,接下來將要求經營散裝食品的攤主,嚴格執行懸掛標明食品名稱、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內容的標誌牌,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口感和消費能力選購。
  • 陽江市民要注意:超市有牛肉味丸沒牛肉打邊爐要這樣選牛肉丸
    有記者走訪發現,最便宜的牛肉丸不足13元/斤,不少牛肉(味)丸配料沒牛肉或者牛肉含量僅「大於等於8%」。按照市場上的牛肉價格估算,這種牛肉丸裡,只有2、3元是牛肉錢。這樣的牛肉丸,你還想吃嗎?  汕頭牛肉丸的忠實粉絲羅先生最近在超市買火鍋料的時候發現,牛肉丸不到13元就可以買一斤。
  • 海霸王涮鍋牛肉丸牛肉含量不足一成 添加劑10餘種
    現場  牛肉丸價格僅有牛肉的一半  在東三環一家超市,五花八門各種涮鍋肉丸都在做特價促銷,速凍肉丸類食品也穿著不同的「外衣」。有的品牌寫著「撒尿肉丸」、「經典牛肉丸」、 「仿章魚丸」、「仿墨魚丸」,有的乾脆寫著「香港撒尿肉丸(牛肉風味)」,同一品牌不論是蟹肉棒、撒尿牛丸還是魚丸都是一個價,每斤只賣14至15元左右,吸引了不少顧客購買。
  • 媒體稱涮鍋牛肉丸非真牛肉 一顆含十餘種添加劑
    進入冬日,涮火鍋的長沙人越來越多,各種丸子是不可少的。此前有消費者稱,今年涮火鍋,牛肉丸、墨魚丸等難得買到。這是怎麼回事?昨日上午,記者走訪長沙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後,得出了這兩點感受。順帶提醒,凍丸吃得爽,別貪嘴,一顆丸有十餘種添加劑,小心貪鮮丟了健康。
  • 烤牛肉丸了解一下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尼古拉斯·趙四而夏夜的燒烤檔上,永遠少不了雞翅、羊肉串、生蠔的身影,卻有一種食品,只出現在潮汕人的燒烤檔上,那就是烤牛肉丸。說起牛肉丸,普通人的第一印象是拿來吃火鍋,或者是拿來煮麵煮湯粉,卻很少有人知道,牛肉丸也是潮汕燒烤界的肉類扛把子之一,甚至是可以媲美羊肉串的存在。
  • 你知道市場上的假牛肉是什麼做的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難以理解
    就拿食材來說吧,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食物種類也是相當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豬、牛、羊肉統統上桌,每一餐都必須有肉。肉類食物故然好,可是目前市場上的假肉真的是太多了,尤其是假牛肉可以說是泛濫成災,可是人們卻還是被蒙在鼓裡,傻傻分不清真假牛肉。那麼你們知道市場上的假牛肉是什麼做的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太難想像!
  • 牛肉一斤50元,那不到10元的牛排是什麼肉做的,看完你敢吃嗎
    說到牛排,估計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東西吧,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呢?平時我們去菜市場裡邊買的牛肉,一般它的價格都是50塊錢左右一斤,可是網上居然能買到十塊錢一樣的牛排,但是這些牛排到底它的肉是用什麼做的呢?
  • 牛肉卷沒有原肉味卻又脆又嫩?原來是加了食品添加劑
    消費者購買時應仔細查看配料表,被「改良」的牛肉,配料表中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王穎達)「牛肉吃起來又脆又嫩,完全不同於傳統口感,太奇怪了!」  記者走訪市場,並與業內人士交流後獲悉,張女士反映的又脆又嫩牛肉乃因使用了「復配水分保持劑」,所以口感上沒有原肉的那種「幹和柴」。  該保持劑是眾多食品添加劑中的一種,我國對此有嚴格標準。如果消費者比較在意,可在購買時選擇帶有「原切」字樣的產品。
  • 牛肉丸無牛肉 肉丸產品亟待統一標準出臺
    抽檢顯示,該工廠生產的部分批次牛肉丸無牛肉、部分批次牛肉丸和鮮蝦脆檢出了鴨肉成分和豬肉成分。上述不合格產品已全部銷售至終端市場,無法召回。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批發零售市場出售的凍肉丸多沒有明示生產廠家和標籤,而超市內銷售的成袋裝凍肉丸也價格懸殊,採用的生產標準不一。
  • 進口牛肉真的好嗎?
    隨著中國菜籃子工程的深入開展,中國國民牛肉消費從之前的年人均2kg左右到現在人均5.2kg左右。每年的牛肉消費約800萬噸以上。國內肉牛養殖業卻以每年5%~10%的速度下滑,所以絕大多數牛肉靠進口,然而進口牛肉真的比國內牛肉好嗎?
  • 記者暗訪火鍋丸子製作源頭 遍地添加劑不見肉
    食品廠裡工人正在生產丸子   「麵粉、彈力素、添加劑……」火鍋店裡的「肉丸子」,真是這些東西做的嗎?魚丸、牛肉丸、豬肉丸,要什麼口味有什麼口味,它們都是從哪來的?安全嗎?是否是各種添加劑調製的?11月上中旬,記者歷時20多天,對島城各種丸子的生產源頭進行了調查暗訪。
  • 豬肉+添加劑,做出三種口味「牛肉乾」
    浙江在線04月01日訊(錢江晚報通訊員溫萱 記者汪子芳)52歲的蒼南人老朱,是個有著30年滷肉加工的老師傅。三年多前,他和妻子在蒼南辦了一個加工點,專門生產大塊的牛肉乾,賣給福建客商。  事實上,這些牛肉乾是用豬肉加工而成的假貨。
  • 廣州的潮汕牛肉火鍋,真的比不過潮汕本地的牛肉火鍋好吃嗎?
    潮汕牛肉火鍋可以說是嶺南火鍋最有影響力的代表火鍋之一了,靠著牛肉鮮美,好吃不膩的風格前兩年在中國各大城市餐飲也是風頭一時無兩。那麼關於吃潮汕牛肉火鍋,有朋友也經常問毛哥,是否有必要親自去到潮汕才能吃到正宗的呢?廣州的潮汕牛肉火鍋是否足夠好吃?今天毛哥就和大家好好說說這個話題!
  • 潮汕美食只有牛肉丸嗎?NONONO!
    說起潮汕菜來,最先衝進腦海的就是潮汕的牛肉火鍋和牛肉丸了。因此潮汕給我一種很會吃牛的感覺。但是,近海的潮汕地區,吃魚一樣很厲害。今天的要介紹的魚丸,可是潮汕牛肉丸之外同樣聞名潮汕地區甚至揚名海內外的傳統潮菜美食。
  • 鬱南人,你以為買的真的是牛肉丸?成本還低得坑爹!
    在消費者的概念中,各類肉丸應該就是用各種肉類做成的丸子,而事實上,記者近日走訪多家超市發現,最便宜的牛肉丸不足13元/斤,不少牛肉(味)丸配料沒牛肉或者牛肉含量僅「大於等於8%」。 按照市場上的牛肉價格估算,這種牛肉丸裡,只有2、3元是牛肉錢。這樣的牛肉丸,你還敢吃嗎?
  • 假牛肉,你們能分辨出假牛肉和真牛肉嗎?
    因為更加注重養生,一些人選擇用牛羊肉代替豬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豬肉含的油脂太高了,而牛羊肉脂肪含量相對比比較低,而且含的蛋白質更高。但是我們國家的人口比較多,豬肉又漲價了,於是對牛肉的需求量就增加了。因為需求量增加了,市場上就出現很多價格不一的牛肉,價格不一也表明它們的品質不一樣。都說病從口入,現在很多人對於食品安全比較關注,那我們吃的牛肉的質量到底怎麼樣呢?
  • 正善牛肉哥期待行業變革 追求食品安全的良心商人
    近日,抖音網紅帶貨王「牛肉哥」一期鑑別牛肉的短視頻遭到舉報,起因是牛肉哥做了一期牛肉鑑定的短視頻,因評判某公司帶食品添加劑的牛肉而被舉報言辭有問題,惡意競爭。「牛肉哥」是正善食品的創始人,從1993年開始接觸牛肉,到如今,與牛肉打交道已經20多年了,可謂對牛肉,乃至整個生鮮行業都十分的熟悉了,正善牛肉物美廉價,人們吃起來口感甚佳,也非常的健康,一直頗受人們信賴。
  • 有毒添加劑增重 "平遙牛肉"驚曝造假內幕
    謎底終於揭開了:這不是牛肉,而是騾馬肉    據這位老闆介紹,「不純」的牛肉就是騾馬肉,在平遙一斤牛肉要七八塊錢,而騾馬肉則不到6塊錢,所以用騾馬肉冒充牛肉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加工時摻進工業鹽    據加工點老闆透露,只要技術過硬,無論是什麼肉,都能做成平遙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