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費貴不貴?看完這篇國外移動通信資費對比你就明白了!

2021-01-07 人民網通信頻道

原標題:國內資費貴不貴?看完這篇國外移動通信資費對比你就明白了!

  「提速降費」方案實施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我國移動流量平均單價從97.1元/G(2015年5月)降至每G不足10元(2018年5月),月戶均上網流量從294M上升至4.4G。7月1日全面取消國內流量漫遊費後,流量使用進一步提升。

  筆者調查歐美日韓印等國家的主流運營商流量產品後發現,目前市場上10G、20G大流量包,甚至不限量套餐已成為主流。美日韓市場的流量套餐設計各有特色,歐洲國家移動套餐設計更簡單直接,印度憑藉超低流量資費拉動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發展。

  美國市場中,多用戶共享不限量套餐是主流產品,運營商依靠多用戶共享數據包增加用戶黏性,各家資費差距不大,價格基本處於70美元/戶到160美元/4戶這個範圍。

  日本運營商則多採用階梯式計費方案,超過後自動升級流量包,如Docomo按照1G、3G、5G、20G設計四檔計價方案,最低1G流量900日元,20G流量價格高達7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20元)

  韓國的流量產品特色更多是在內容和限速上設計,比如LGU+的流量套餐中專為視頻應用預設三分之一流量,SKT的不限量套餐以流量限速來劃分,20G以上限速價格為88000韓元,35G以上限速價格為11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650元),KT為服兵役人士提供專門的特價套餐。

  從歐洲地區來看,北歐移動通信和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較高,同時流量套餐設計更簡單些,本國內的通話、簡訊不限,還包含一定的歐盟區域漫遊流量和通話量。

  芬蘭Elisa提供的不限量套餐以網絡速率劃分,1Mbit/s、100Mbit/s、300Mbit/s、600Mbit/s套餐價格從21.9歐元到49.9歐元不等。

  其他北歐國家的主流運營商套餐中,1G流量包套餐價格最低也要40元人民幣,而50G價格折合人民幣150元左右。

  英國的移動套餐更傾向於通過籤訂長期優惠合約以吸引用戶,甚至很少提供單月套餐,最低35英鎊即可享受不限量不限速流量。

  印度運營商憑藉低價套餐搶奪市場,Jio號稱提供全球最低廉移動服務,曾憑藉免費4G服務在半年時間內獲得1億用戶,現在流量套餐價格也非常實惠,流量包分為每天1.5G~5G檔次,使用期限為1~3個月不等,平均三四盧比每GB,這種完全不計成本的服務不僅激發了印度電信市場的競爭,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印度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主流運營商Airtel仿照美國提供了可供多人分享的大流量套餐,同時還附贈亞馬遜Prime會員服務,20G流量價格最低399盧比(約合人民幣38元)。

  大流量包甚至不限量套餐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用戶移動流量的使用。從月戶均移動流量(DOU)來看,芬蘭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移動用戶平均使用超過15GB/戶/月,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丹麥、瑞典、美國、韓國的DOU在5GB~10GB範圍內。芬蘭一直是全球移動流量的消費中心,也是信息化、數位化水平領先的國家之一。中國臺灣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不限量套餐,甚至是不限速的套餐設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戶流量的使用。

  而從中國流量套餐來看,從去年開始陸續出現不限流量的移動套餐,三家運營商間不存在明顯價格競爭,入門級套餐價格在100元左右。中國聯通推出不限量「冰激凌」套餐和1元1G的大王卡,現又學習美國運營商加入家庭共享計劃,人均資費不到40元。我國運營商經常推出預存返話費、流量贈送等活動,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量資費。同時,我國戶均手機上網流量的增長率一直高於發達國家,目前4.4GB的DOU水平已超過日本和英國的人均使用。隨著大流量套餐的普及,預計我國DOU使用與歐美領先水平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責編:趙超、楊波)

相關焦點

  • 套餐外資費貴 廣東移動「地板價」套餐形同虛設?
    套外流量比「5元30MB」還貴  貴,是不少市民對手機資費的共同感受。  黃先生是雲浮人,幾年前,他為父親辦了廣東移動的電話卡。「爸爸六十多歲了,用的是老人手機,只會看簡訊和聽電話。」儘管如此,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最低月租也要58元。  黃先生向記者吐槽:「對於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來說,一個月58元太貴了。」
  • 中國移動遭遇公關危機,4G資費貴沒人買帳?
    如果晚上忘了關閉4G連接,一覺醒來,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動公司的了。」東莞是回不去了。不過,房子也永遠不會成移動公司。中國「四哥」(4G)再花心,也有「四嫂」(4G資費套餐)家教管著哩。先聽聽中移動怎麼說吧。中國4G資費貴?
  • 聯通騰訊大王卡/支付寶螞蟻寶卡/百度大神卡資費對比 - 通信運營商...
    也造成聯通、電信發展速度滯後於移動。隨著4G發展形式逐漸趨於穩定,加速用戶資源擴張已迫在眉睫。如果仍然按照傳統打法聯通確實佔不著什麼便宜,從數據來看中國移動一直在吸收電信和聯通的老用戶。如此形勢下,改變思路換種打法與網際網路熱點「BAT」合作也確實是一招好棋,但這步棋到底是對還是錯?
  • 為什麼資費最貴的中國移動,用戶反而最多?
    甚至就連中國移動相對薄弱的寬帶業務,用戶量也一路激增高達1.35億,超過聯通近一倍,直逼電信。但是雖然至今中國移動仍然是最大贏家,不過用戶體驗在三大運營商中卻是墊底的。對於中國移動資費貴、服務差、扣費不夠透明化的吐槽,也是廣大老用戶的一塊心病。最賺錢的中國移動,口碑確實最差的。
  • 取消漫遊費,移動通信服務資費對農村用戶來說不公平
    三大電信運營商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將取消流量「漫遊」費,新老手機用戶的省內通用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看起來這對於國內手機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不過這對於農村用戶來說卻未必是好事。正是因為各地差異極大的消費水平,運營商對移動通信資費的定價也有很大的差異,差不多的語音分鐘數和流量額度下經濟落後地區的套餐會更便宜一些,而經濟發達地區的套餐價格會更高一些。
  • 中移動國際漫遊上網資費降八成
    一位中移動高管向記者解釋,中移動在香港的業務是通過收購一家本土公司,進行獨立運營的,香港市場資費和內地有可能完全不一樣。  4G資費比內地便宜一半  日前,中國移動公布了4G的全國統一資費方案。其中入門的月費138元4G飛享套餐包括600M的國內數據流量及500分鐘的國內主叫分鐘數。按此計算,每M流量約0.23元,每分鐘通話約0.28元。
  • 運營商國際漫遊資費高昂依然比不上一張當地卡
    最近國內運營商一直在進行提速降費,尤其在國際漫遊費方面不斷的調整。但在實際中仍有消費者反映,目前降低漫遊費惠及用戶有限、國內漫遊及基本資費標準下調難,「提速降費」還存在一些「盲區」。 中國移動已宣布,再次下調國際漫遊費,中國聯通近日宣布,自6月1日起中國聯通全面大幅下調國際漫遊資費,涵蓋語音及數據業務,其中數據國際漫遊資費平均降幅達72%。 辦理當地手機卡和開通國內運營商的國際漫遊服務是兩種比較常見的出國上網形式。然而不管運營商國際漫遊費降低,永遠比不上到達目的地買一張本地卡。
  • 濟萊通信資費今起「同城」 區號暫時不合併
    原標題:濟萊通信資費今起「同城」山東省通信管理局日前向中國聯通山東分公司等4家電信運營商下發通知,自8月1日零時起,濟南、萊蕪兩市通信資費將實現「同城化」,兩地間取消長途費與漫遊費,按照本地通信資費收取,不過兩地間區號暫時不合併,濟南市民往萊蕪打固定電話時,仍要加撥萊蕪區號。
  • 如何降電信資費? 套餐漫遊流量費均有下降空間
    同時李克強總理指出,降低網費和流量費,這不是政府的決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場選擇。 事實上,手機上網流量資費高、套餐起點高已不是新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公告顯示,手機上網流量費爭議,增值業務扣費爭議等問題正成為電信用戶投訴的熱點。 季先生在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因為項目出差需要,他和同事在北京一家通信服務商更改4G上網套餐。
  • 三大運營商哪家的信號最好,套餐資費便宜,移動:該不會說我吧?
    資費最合理?現在說起三大運營商的話,也是會多方面的進行對比的,就以目前的三大運營商流量套餐來說,其實信號最好的依舊是屬於移動,其次是電信,最後是聯通。基站作為信號強弱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於運營商來說,其實就是為用戶提供通信服務的企業,而用戶最為重要的就是我們所使用手機能夠接收的信號,而在目前的三大運營商中,信號最好的幾乎都是擁有基站數量最多的運營商移動。
  • 中國移動通信全面下調預付費卡資費
    中國移動通信全面下調預付費卡資費    據中國新聞社報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神州行」預付費卡自今天起全面下調資費,本地資費由原來的每分鐘零點八元降低到零點六元,並在北京、天津、上海、遼寧、山東等省區市的一百五十多個城市實現漫遊。
  • 聯通騰訊大王卡/支付寶螞蟻寶卡/百度大神卡資費對比
    顯而易見,聯通此法的目的是擴大用戶群,阻止中國移動、電信進一步蠶食。在4G網絡進入中國初期階段,聯通FDD-LTE制式審批效率較為緩慢。也造成聯通、電信發展速度滯後於移動。隨著4G發展形式逐漸趨於穩定,加速用戶資源擴張已迫在眉睫。如果仍然按照傳統打法聯通確實佔不著什麼便宜,從數據來看中國移動一直在吸收電信和聯通的老用戶。
  • 國內郵政基本資費上調 洛陽波瀾不驚
    11月15日起,經國務院批准,國內信函基本資費上調:信函首重100克以內,每重20克本埠由0.6元調整為0.8元,外埠由0.8元調整為1.2元,100克以上的續重資費維持不變,即每重100克本埠1.2元、外埠2.0元;明信片資費由每件0.6元調整為0.8元。
  • 移動騰訊天王卡資費貴嗎 移動騰訊天王卡資費【詳解】
    移動騰訊天王卡資費怎麼樣?之前聯通推出了螞蟻寶卡、騰訊大王卡,這次移動也推出了移動天王卡,那麼這個騰訊天王卡資費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天王卡資費。   移動天王卡資費介紹  天王卡終於上線了,48元、118元的天王卡,絕對競爭力的超低流量資費卡:
  • 9月1日取消長途漫遊費又怎樣 比香港還是貴
    有吐槽移動全球通用戶優越感消失,資費要繼續降低的,有吐槽流量費區分省內和國內的、有吐槽國外早就不限流量的……一些運營商人士認為,它們已經做的夠好了,用戶實在是太貪得無厭了。這幾年,運營商先是取消座機費,再是流量費可轉結到下月,現在又把漫遊和長途費取消了,同時各項資費的價格一直在降低。他們十分不解,用戶怎麼就對這些優惠措施視而不見,反而持續提出更多降費要求呢?
  • 5G套餐貴嗎?網友和專家各執一詞,你來評評
    比如,中國聯通方面,其5G套餐資費初期應該是在190元起步;而中國電信呢,大致是199元至599元不等,也就是說電信的5G套餐資費起步價稍微比中國聯通貴幾塊錢。那中國移動又是多少?其實,移動還沒有劇透5G套餐資費的範圍,但按照中國移動的行事風格來看,有人認為其5G資費也不會低於190元。畢竟,三家運營商不可能再打價格戰了。
  • 移動4G真的貴嗎?不貴
    我們等到了4年一次的世界盃,也等到了《變形金剛4》,移動4G也要等嗎?  當然不用!  移動4G,早已覆蓋全省。  「變4」很簡單:換卡、換機、換資費即可。  在移動3G時代,有神州行、動感地帶、全球通,在移動4G時代,有「和4G」套餐。  可能是用慣了3G套餐,不願意改變。可能是不夠了解移動4G,覺得它比3G套餐貴一點。  移動4G套餐已「出爐」許久,不久前又「自降身價」,想加入移動4G,58元就夠。
  • 中國上網速度和資費居世界何等水平?【3】
    流量資費對比 流量資費有多貴?看數據說話。由於各家運營商資費體系不同,我們以包含1G流量的套餐為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作對比。 中國移動香港:1G流量套餐128港元,約100元人民幣,包含1800分鐘的本地通話時長。 韓國 SKT:1.1GB流量套餐42000韓元,約237元人民幣,含180分鐘語音,200條短彩信。 18GB流量套餐100000韓元,約565元人民幣,含1050分鐘語音,1050個短彩信。
  • 這張行動電話卡的語音資費居然比小米電話卡還便宜
    小米、聯想都獲得了虛擬運營商的資格,而前者之前已經發布了電話卡,現在輪到了聯想,其在資費設定上比小米要便宜。今天,聯想發布了旗下通信運營服務品牌「懂的通信」,並且推出了「懂漫遊」、「大白話」、「糖豆兒」、「你懂de」 和「我懂de」 五款通信產品,具體資費如下:懂漫遊:其實是出國伴侶,也就是說,用戶只需要在聯想智慧型手機上打開「懂漫遊」App,就可以一鍵激活並享受接近於國內資費進行上網,省去了購買當地電話卡或者租用無線路由器的麻煩。
  • 中移動國際漫遊資費下調 漫遊進入「三元」時代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雙)移動國際漫遊資費再次下調。中移動昨日宣布,從7月1日起,中國移動用戶回撥國內的資費僅分0.99、1.99、2.99元/分鐘三檔,國際漫遊全面進入「三元」時代。同時,中移動還對美國、泰國、日本、中國港澳臺地區等63個熱門國家和地區開通18元/日的流量套餐,用戶在境外也能輕鬆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