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共話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

2020-12-13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吳珊、楊夢菲)12月12日,在湖北大學舉行的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共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

會議由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與襄陽市襄州區委宣傳部主辦,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承辦,我省有關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據介紹,作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大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著眼於農村現實問題,主要開展農村社區文化、農村社區民主法治、農村社會治理研究。該中心多次實地調查,結合襄州區鄉風文明建設的實際情況,從思想新動能、活動新陣地、治理新力量三個維度,助力襄州區探索「文明實踐+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子。雙方在黃集鎮毛崗村、龍王鎮柏營村等地,聯合推進移風易俗,打造鄉風文明品牌活動。此次,雙方又聯合舉辦研討會,問計專家學者,希望發揮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人才優勢、平臺優勢、智庫優勢,推動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創新。

湖大農村社區研究中心主任餘衛東說,未來該中心將繼續發揮學術優勢,聚焦地方實踐中的重要問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智慧。

相關焦點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吳珊 楊夢菲 柳戀雯)12日上午,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 走鄉村善治之路
    鄉村文明與基層治理直接關係到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本次研討會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共同研討「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這一極富意義和價值的主題。  黃進詳細介紹了襄州區的發展歷程以及發展困境。
  • 【平陽縣】以鄉風文明滋養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標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強調,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可見「鄉風文明」之重要。近年來,溫州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已蔚成風氣,溫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已有雛形。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臨澤縣培育文明鄉風營造和諧環境
    臨澤 培育文明鄉風營造和諧環境每日甘肅網1月18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從繁榮鄉村文化入手,狠抓文明鄉風培育,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大力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該縣建成投運科技館、博物館、遊泳館和文化交流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推進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村規民約與時俱進 鄉風文明「活色生香」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隨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國農村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 東海縣房山鎮:奏響新時代鄉風文明「三部曲」
    中國江蘇網4月14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單新沂)東海縣房山鎮以鄉風文明為抓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化鄉村綜合治理力度,積極倡導鄉村文明新風尚,把移風易俗作為改善鄉村文明的突破口,在全鎮奏響了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三部曲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共建美麗鄉村
    建強志願隊伍,志願服務播撒「文明種子」把基層群眾作為文明實踐主體,以志願者為主要力量,整合各類社會組織和家庭資源,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站,緊貼群眾需求招募黨員、青年、鄉賢、專業人士等各類志願者,確保實踐活動有對應的志願服務力量支撐。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在淇縣舉行
    「重建基層社區的公共文化體系是現代社區治理的根基……」11月19日,在淇縣舉行的2018(中國鶴壁·淇縣)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三明永安多舉措開展文明鄉風建設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
    2020年以來,永安市委文明辦堅持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狠抓農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農村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村居環境大整治,進一步改善鄉村生活條件;倡導優秀家風家訓,努力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結合農村實際繁榮興盛鄉村文化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湖州南潯雙林鎮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雙林鎮發揮新鄉賢、基層宣講員、群眾文藝團體等鄉土人才的骨幹作用,充分發掘民間藝術、民俗活動等鄉土文化的時代價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 專家學者支招獻策「浙東哲學小村」建設
    2020年,經鄞州區社科院牽線搭橋,童夏家村引入寧波市社科院的項目和專家團隊,打造「浙東哲學小村」。研討會上,來自市哲學學會的40餘位專家學者,為童夏家村「浙東哲學小村」建設支招獻策。與會專家學者指出,文化是一個地方的根和魂,鄉村振興除了發揮好綠水青山的景美優勢,更要做強文化文章,文化傳承是鄉村振興發展基礎工程。
  • 廣東省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6家單位作發言分享
    556個行政村全面參與文明村創建,大力實施「四大工程」,煥發了鄉風文明新氣象。  清遠做活村規民約   涵育文明鄉風  近年來,清遠市統籌推進村規民約制訂修訂和傳播踐行,充分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傳統再造和現代價值融合中的作用,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 鄉風文明「滋養」了網紅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城區保合少鎮惱包村先行先試,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努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網紅樣板」。今年,惱包村黨總支部和村委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集智聚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產業興村之路。該村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真抓實幹一年間|寧夏:「1+6」體系引來基層治理「一池活水」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層治理是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寧夏在基層治理中,推行「1+6」治理體系,把基礎放在基層、重點沉在基層、工作落在基層,堅持依法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解決好治理「最後一公裡」問題,引來基層治理「一池活水」。
  • 自貢市大安區團結鎮朝天村實施陽光村務行動 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提升
    今年以來,朝天村把鄉村治理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將「自治增活力、法治強保障、德治揚正氣」相融互動,紮實開展鄉村治理示範村建設行動。  一是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機制。
  • 韶山市基層治理新探索:「約」出時代新風
    重修「兩約」,破解基層治理難題鄉村基層治理如何「破題」?韶山市先行先試,以重修「兩約」入手,規範完善基層治理體系。韶山市民政局負責人介紹:「相比以往,這次『兩約』的修訂堅持三條原則,一是全市整體推進,專業指導,不搞各自為政;二是強化『兩約』管束效力;三是內容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地方特色。」
  • 山西呂梁官員進京推介棗芽茶 業界專家學者共話茶香
    山西呂梁官員進京推介棗芽茶 業界專家學者共話茶香 2020-11-15 16:01:57 「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為呂梁藥茶產業發展把脈問診,讓呂梁藥茶走出山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呂梁市人民政府一級巡視員、呂梁市藥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尉文龍說。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是中國紅棗之鄉,紅棗種植有3000多年歷史,棗樹的根、木、皮、果、花、葉(牙)皆可入藥,被民間稱為「鐵桿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