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2020-12-14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吳珊 楊夢菲 柳戀雯)12日上午,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會議由湖北大學哲學學院與中共襄陽市襄州區區委宣傳部主辦,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承辦,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委宣傳部文明創建綜合處、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政府和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湖北大學等單位、學校和研究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據悉,在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襄州實踐中,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多次實地調查,結合襄陽市襄州區鄉風文明建設的實際情況,圍繞破題推進、深耕內涵、謀新做實、尋根創新進行治理,從「思想新動能、活動新陣地、治理新力量」三個維度,為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全要素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賦能存量、擴展增量,初步探索了一條「文明實踐+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讓襄州區鄉村面貌有了「風度」、文化有了「高度」、社會有了「亮度」。

「我們與湖北大學聯合在黃集鎮毛崗村、龍王鎮柏營村等地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動移風易俗活動,在全省全市打造具有『襄州模式』的鄉風文明品牌活動,推動襄州區在鄉風文明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 襄陽市襄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鯤鵬介紹說。

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主任餘衛東表示,「未來,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將繼續發揮平臺獨特優勢,聚焦地方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與地方政府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基層深化治理理論研究,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他表示,針對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中的關鍵問題,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協助襄州區開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實際工作,更深入、全方位、全要素融入基層治理理論新方法新路徑。

近年來,湖北大學堅持內涵發展,以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立足湖北,面向全國,切實加強校地合作力度,打造服務社會的「新型智庫」。湖北農村社區研究中心作為湖北教育育廳批准成立的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深度聚焦我國社會治理,致力於農村現實問題,主要開展農村社區文化、農村社區民主與法治、農村社會治理研究。通過涉農理論學習研究、學術交流研討、社會問題調查研究等方式,中心已成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研究服務基地、學術交流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目前,農村社區研究中心努力探索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有機結合,積極推進農村社區現實問題研究,提升中心的整體研究水平和層次,著力為湖北農村社區建設和基層治理等方面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庫服務。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共話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吳珊、楊夢菲)12月12日,在湖北大學舉行的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共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會議由湖北大學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與襄陽市襄州區委宣傳部主辦,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承辦,我省有關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據介紹,作為湖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大農村社區研究中心著眼於農村現實問題,主要開展農村社區文化、農村社區民主法治、農村社會治理研究。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在淇縣舉行
    「重建基層社區的公共文化體系是現代社區治理的根基……」11月19日,在淇縣舉行的2018(中國鶴壁·淇縣)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韶山市基層治理新探索:「約」出時代新風
    「兩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雖短,印證了韶山鄉村振興的任重道遠;「兩約」雖小,折射了時代新風的大不同。重修「兩約」,破解基層治理難題鄉村基層治理如何「破題」?韶山市先行先試,以重修「兩約」入手,規範完善基層治理體系。
  •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 走鄉村善治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吳珊 楊夢菲)12月12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鄉村文明與基層治理直接關係到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本次研討會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共同研討「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這一極富意義和價值的主題。  黃進詳細介紹了襄州區的發展歷程以及發展困境。
  • 臨澤縣培育文明鄉風營造和諧環境
    臨澤 培育文明鄉風營造和諧環境每日甘肅網1月18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從繁榮鄉村文化入手,狠抓文明鄉風培育,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大力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該縣建成投運科技館、博物館、遊泳館和文化交流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推進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共建美麗鄉村
    近年來,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培育為抓手,以志願服務和群眾參與為工作機制,以助推鄉村振興為目標,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村落地生根。
  • 村規民約與時俱進 鄉風文明「活色生香」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隨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國農村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湖州南潯雙林鎮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雙林鎮發揮新鄉賢、基層宣講員、群眾文藝團體等鄉土人才的骨幹作用,充分發掘民間藝術、民俗活動等鄉土文化的時代價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 鄉風文明「滋養」了網紅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城區保合少鎮惱包村先行先試,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努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網紅樣板」。今年,惱包村黨總支部和村委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集智聚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產業興村之路。該村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吉林水南村:植根傳統 打造朝鮮族村落鄉風文明
    新華社長春8月24日電(記者關子儒)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首批21個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吉林省圖們市石峴鎮水南村入選。有文化的村有未來。十餘年來,水南村在建設「硬核」鄉風文明的過程中,秉承民族傳統和紅色傳統,在保留傳統的同時加入新的時代內涵,形成鄉風文明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態勢。
  • 東海縣房山鎮:奏響新時代鄉風文明「三部曲」
    中國江蘇網4月14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單新沂)東海縣房山鎮以鄉風文明為抓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化鄉村綜合治理力度,積極倡導鄉村文明新風尚,把移風易俗作為改善鄉村文明的突破口,在全鎮奏響了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三部曲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息烽養龍司:「鐵娘子」繪出基層社會治理新畫卷
    走進堡子村,白牆黑瓦的農舍透著美麗的農家風情,木柵欄圍繞的庭院素樸清雅,潔淨的村道邊豎著一塊塊鄉風文明宣傳牌,農舍外牆還繪有一幅幅描述村莊傳統文化和道德禮儀的牆畫……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 ​廈門集美:文明實踐引領鄉風文明 扮靚美麗鄉村
    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2020年以來,廈門市集美區57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鄉風文明」主題,開展豐富系列課程活動,實現宣傳、關心、教育、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傳遞時代正能量,弘揚文明新風尚。
  • 雲南曲靖麒麟珠街:弘揚鄉賢文化培育鄉風文明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以黨建引領,精耕厚植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培育新興鄉賢文化,充分發揮鄉賢在道德引領、共同致富等方面作用,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治理模式,以此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
  • 廣東省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6家單位作發言分享
    清遠做活村規民約   涵育文明鄉風  近年來,清遠市統籌推進村規民約制訂修訂和傳播踐行,充分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傳統再造和現代價值融合中的作用,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緊緊圍繞鄉風文明建設、環境治理、經濟發展等方面修訂規則,細化約定。注重體現各村特色,實現村規民約條款的量身定製。清遠充分發揮村民在村規民約制定和踐行中的主體作用,讓村民唱主角,村民說了算,自己找問題、自己定規矩、自覺抓落實。  清遠的村規民約多種多樣,成為村民具有內在約束力的一系列行為規範,成為群眾自治的重要手段。
  • 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五陵村鄉風文明 牽住鄉村治理的「牛鼻子」
    五陵村位於鳳泉區潞王墳鄉東部,緊臨新中大道,北依鳳凰山,共有12個村民小組、1448戶、村民6129人、耕地面積3000畝,村集體年收入500萬元左右,人均純收入16000元左右。眾所周知,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是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動力,抓好鄉風文明建設意義重大、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