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安徽省省會)
合肥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70.44萬人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 ,是安徽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70.44萬人,常住人口818.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6.33%。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如逍遙津、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 ,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合肥軌道交通
合肥軌道交通是服務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於2016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合肥成為安徽省第1個、長三角第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截至2019年12月,合肥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線網覆蓋合肥瑤海區、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肥西縣,運營線路總長89.58千米,全線共設77座站點。 合肥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有7段,包括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合肥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南延線、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線、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至2030年,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長度約436.4千米,由9條線路及1條機場專用線組成;遠景線網由15條軌道交通線及1條機場專用線組成,全長578.9千米 。
2019年,合肥軌道交通累計客運量為17981.608萬乘次;2019年12月31日,線網單日客流達100.563萬人次。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是合肥軌道交通第三輪規劃中的一條線路 。線路全長約44千米。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分段建設,6 號線一期,西起雞鳴山路站,途經高新區、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肥東縣,貫穿合肥市望江路城市主幹道,初步形成城市東西向快速走廊,向東終於東風大道站。線路全長 35.1千米(其中 7.8千米線路拆分於 4 號線,新建線路 27.3 公裡),投資 205.85 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 5 年。
2020年10月31日開工 ,2026年建成通車。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是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核心,起到客流組織的骨幹作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具有多層次結構。第一層次(高架或地下全隔離系統)——軌道交通、快速幹道(汽車交通);第二層次(地面部分隔離)——軌道交通或公交幹線、城市幹道(汽車交通);第三層次(延伸至居民區及其它功能區)——公交線路、城市道路(汽車交通)。顯然,第一層次是骨架與主幹(大動脈),第二層次是輔助與補充(一般血管),第三層次是集疏與延伸(毛細血管)。
(2) 它是城市發展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大運量、長距離的快速客運要求,因而可解決城市面積拓展與空間合理開發運用的客運通道問題。
(3) 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在土地佔用、能源消耗、空氣品質、景觀質量、客運質量等主要交通、環境指標方面,軌道交通可達到最優水平。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線路站點-線路走向
合肥地鐵6號線自西向東,橫穿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終到肥東縣,是合肥市區東西向第二大通道。6號線1期部分線路拆分於原軌道交通4號線(豐樂河路以西7.8千米),主要途徑雞鳴山路、望江路、振興路、鍾油坊路、大眾路、東方大道。遠期規劃為向西延伸至小廟片區,向東延伸至肥東縣城,並與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在瑤崗路站連接換乘。按照近期軌道交通規劃,6號線與1、3、4、5號線有換乘站點,建成後將極大地豐富軌道交通路網,方便市民出行。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沿線車站
根據2020年4月20日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的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規劃圖 ,軌道站點分別為:東風大道站、三十埠站(2、6號線換乘)、鍾油坊路站、障山路站、龍崗路站、振興南路站、甘棠路站、堯度河路站(4、6號線換乘)、朱崗站(1、6號線換乘)、徽州大道站、市第三醫院站(5、6號線換乘)、肥西路站、東至路站(S1、6號線換乘)、洪崗站(3、6號線換乘)、懷寧路站、科學大道站、蜀山南站、北雁湖站。(4,6號線換乘)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車站列表(規劃)
車站名稱,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周邊公共服務、景點及商業,車站位置,車站形式,敷設方式
北雁湖站,蜀山區,4號線,柏堰湖生態公園,/,/,地下;
蜀山南站,蜀山區,大蜀山森林公園、安徽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西區、安徽新華學院、安徽公安職業學院、蜀峰灣體育公園、合肥野生動物園、開福寺,玉蘭大道與望江西路交口,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地下;
科學大道站,蜀山區,科學大道與望江西路交口以西,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地下;
懷寧路站,蜀山區,望江西路與懷寧路交口北側,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地下;
洪崗站,蜀山區蜀山區行政服務中心、港匯廣場、大唐國際購物廣場、合肥市政務中心,望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地下;
東至路站,S1號線(規劃),蜀山區,安徽旅遊學校、合肥市第十七中學、華潤五彩城,望江西路與東至路交口,/,地下;
肥西路站,蜀山區/包河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區、中區,望江西路與肥西路交口,/,地下;
市第三醫院站,5號線,包河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區、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合肥漫樂城購物中心,宿松路與望江東路交口,/,地下;
徽州大道站,包河區安徽行政學院、中國建材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幹部學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區、罍街,太湖路與徽州大道交口,/,地下;
朱崗站,1號線,包河區,安徽省政務服務中心、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海頓國際廣場、綠地繽紛城,太湖路與馬鞍山路交口,/,地下堯;
渡河路站,4號線包河區安徽工業經濟技術職業學院東區、合肥星隆購物廣場,花山路與堯渡河路交叉口,/,地下;
甘棠路站,包河區,抗日名將衛立煌故居,上海路與南淝河路交口,/,地下;
振興南路站,瑤海區瑤海區濱河公園、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高亮路與振興南路交口,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地下;
龍崗路站,瑤海區李鴻章享堂、合肥市東部新中心規劃展覽館(在建)、合肥市博物館(規劃)、安徽財貿學院東區,高亮路與龍崗路交口,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地下;
障山路站,瑤海區,高亮路與障山路交口東側,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地下;
鍾油坊路站,瑤海區合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在建)『、瑤海灣溼地公園(在建)、龍棲地溼地公園,裕溪路與鍾油坊路交口南側,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地下;
三十埠站,2號線,瑤海區,和平路與大眾路交口東北側,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地下;
東風大道站,肥東縣,華東建材城、文博城、龍塘醫院、龍塘學校,建材大道與和平路交口,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地下。
(以上車站站名屬規劃站名,具體運營站名以軌道公司向社會徵集意見後公布的站名為準。)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設施設備-車輛設施
6號線最高運行速度100km/h 。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運行設施
首次採用基於通信的移動閉塞列車控制系統(CBTC),具備實現全自動運行功能 。
軌道交通系統的有機銜接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交通需求日益高漲,交通供給增長速度落後於交通需求,城市交通狀況日漸惡化。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己成為城市交通界的共識,特別是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大多超級城市的首選。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銜接成為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熱點,其間的銜接對整個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及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此主要優勢為:
1、有利於發揮軌道交通大運量優勢
軌道交通吸引範圍包括一次吸引範圍和二次吸引範圍口胡口引,一次吸引範圍又稱直接吸引範圍,它是指軌道交通吸引的直接客流區域範圍,是步行到軌道交通的客流分布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合理步行區域範圍。二次吸引範圍又稱間接吸引範圍,是指通過非步行出行方式與軌道交通銜接的客流區域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影響區域範圍。對軌道交通的一次吸引範圍,不必藉助其它交通方式進行;然而,由於軌道交通一次吸引範圍內的客流出行量遠遠不能滿足其正常運量,為了提高軌道交通的運輸效益、提高軌道交通實載率,必須充分吸引軌道交通二次吸引範圍的客流。協調銜接為軌道交通集聚和疏散客流起到保障功能,沒有軌道交通與常規銜接,無法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運能最大效益,不利於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經營發展。合理的銜接既有利於軌道交通的良性發展,也推動著常規公交的復興。
2、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
軌道交通建成後,城市交通會逐步呈現出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互協調的城市綜合交通局面。常規公交是構成城市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與軌道交通一起構成了不同功能和服務水平,多元化的城市公交客運系統。由於常規公交相對於計程車等城市交通有其自身優勢,為軌道交通做好聚集、疏散客流的重任就落到其肩上。在軌道交通不能覆蓋的區域,它是城市骨幹公共運輸客運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覆蓋的區域,它是集散軌道交通客流的重要接駁方式。一個軌道交通系統效率的發揮,需要藉助於作為集散客流的常規公交。
3、有利於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
協調高效的銜接系統可以為公交線網的調整、優化提供必要條件,增加常規公交運營線路的應變能力,提高其運營效率,為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分階段、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合理方便的銜接可以充分適應城市出行者的選擇要求,縮短交通出行時間,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促進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
合肥軌道交通6號線價值意義
與鐵路合肥西站銜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與鐵路的銜接,同時通過與1號線的換乘實現合肥西站與合肥站和高鐵站的聯繫;與汽車客運東站銜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與公路客運交通的一體化銜接 。
作為橫穿合肥城區至肥東的東西向快線,在最高運行時速達到100 公裡的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加持下,6號線一期項目建成投運後將初步形成城市東西向快速走廊,節省市民出行時間,極大提升出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