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路邊法桐紛紛落葉 這是什麼情況?
南京中山路上落葉成片。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吳俊 攝
園林工作人員連夜澆灌樹木。
連日來的晴熱高溫天氣,南京街頭不少植物已經扛不住了,法桐像入秋一樣,落葉滿地。一些熱心市民撥打12345熱線,擔心路上的梧桐樹是不是有枯死的風險。
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了解到,法桐落葉其實是為了減少自身水量蒸發,這是一種正常的自保反應,但今年法桐落葉比往年都厲害些。如果到了下周二天氣仍舊「高燒不退」,將會有不少灌木枯死。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鬱 徐昇
法桐難耐高溫紛紛落葉
「現在正是盛夏,可一些梧桐樹卻像入秋一樣,出現黃葉、卷葉、枯萎等現象,而且路面上有大量枯黃落葉,真是奇怪。」昨天,南京市民徐先生在漢中路、中山東路一帶都發現了這種葉落如秋的「反常」情況。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在中山南路大洋百貨門口看到,環衛工人正忙著清掃落葉,剛掃完不久又落了一層,樹上還不斷地掉黃葉,有些葉子一半綠一半黃。
對此,南京綠化園林局綠化管理處處長李銘解釋說,近來梧桐樹落葉,主要是連日高溫天氣、酷熱少雨所致。樹木都有自我調節功能,通常到了七八月份,溫度超過35℃後,梧桐樹就通過落葉來減輕自身的水分蒸發,保證主要枝幹的水分,這是一種正常的自保反應。
綠島內的植物也枯萎
「每年梅雨季過後,南京都會遭遇高溫,但今年高溫來得又猛又急,應該算是近幾年最厲害的。綠化植物已經被高溫蒸烤整整10天了。」李銘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前段時間出梅後,各區養護單位忙完防汛,立刻轉入抗旱。養護單位滿負荷出動,水車每晚徹夜澆灌,行道樹和綠化帶裡的植物暫時還能扛得住,只枯萎了小部分。但如果到了下周二,高溫還不退,肯定會有不少灌木和樹枯死。
李銘說,今年梅雨季節的雨水特別多,導致法桐生長速度快,長出不少嫩葉。最近天氣太熱,水分蒸發也快,就連早已適應南京氣候的法桐也有些扛不住。雖然法桐會休眠保護自己,到了秋天就能緩過來,但盛夏時損失了過多養分,對大樹來說也是一種損傷。
面對高溫少雨天氣,除了多給植物澆水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綠島裡的各種花卉、灌木、小喬木尚且可以多喝水「解渴」,但高大的法桐就比較困難,澆再多的水也只是「杯水車薪」,效果不大。因為像法桐這樣的大樹,靠的是土壤中的毛細水和地下水。法桐生長三五年,根系就會離樹池很遠。從地面澆下去的水,又有硬質地面和管線阻擋,法桐是「喝」不到多少的。
園林工人徹夜澆灌
據了解,南京各區園林養護單位早已啟動抗旱保苗的應急預案。江寧區園林部門技術人員介紹說,目前所有的苗木補水工作都是在夜間進行。由於白天的氣溫太高,如果此時給土壤澆水,不僅不能讓苗木得到救援,反而會造成根系灼傷和苗木自身的體溫調節紊亂,進而出現死亡的風險。
目前,江寧東山城區每天夜間都會投入園林養護工人150多人,灑水車60輛次,每夜澆水600餘噸,澆灌面積約30萬平方米。對一些沿河、沿水塘周邊以及水車無法到達的地方,養護單位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每天安排6臺抽水泵對缺水苗木進行澆灌,在晚6點到早6點這一時間段全力開展綠植的澆灌補水工作。
「最近幾天我們都是整夜給這些樹木澆水補水,澆水車是工人三班倒,人停車不停。就這樣一刻不停地忙一夜,來來回回澆上好幾遍,要讓水分充分滲透到泥土裡。」江寧區園林養護工人魏宏喜告訴記者。
■有此一說
氣溫降到34℃以下,植物才能緩過來
白下區綠化所工作人員孫益良介紹說,每天晚上7點半到次日早晨6點,該所的7臺水車要澆灌一整夜,水車裝水量有6到12噸,把中山東路、漢中路、御道街、後標營、洪武南路、解放南路、光華路等地所有的綠島全部澆透,讓綠島裡的各種花卉、灌木、小喬木「喝個飽」。公園和廣場裡的綠化植物,也有專門的養護人員從下午4點到晚上7點不間斷地澆水。「等氣溫降到32到34℃,植物就能緩過勁來了。」孫益良說。
記者了解到,老白下區分布的法桐算是南京城裡較多的,共有2萬多株,主要栽種在中山東路、漢中路、瑞金路、解放路、白下路、大光路、中華路等主幹道。除了補水之外,園林養護工人最近都在對法桐和公園、廣場等地的喬灌木進行修剪,清除雜草。夏季也是樹木遭遇天牛等病蟲災害的多發期,園林工人還要對發生病蟲害的樹木進行及時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