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精英高中,韓國是在開倒車嗎

2020-12-23 同花順財經

熊志

去年底,韓國電視臺上映的電視劇《天空之城》,講述了上流社會不惜代價將孩子送進名校的故事,它讓外界看到了這個國家教育競爭的殘酷一面。電視劇折射出的精英教育的是是非非,也一直是困擾韓國多年的議題。而為了教育公平,韓國日前又推出了改革措施。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導,韓國教育部宣布,廢除精英高等學校;到2025年,當地所有私營高校都須轉為普通學校,以糾正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教育差異。

報導稱,韓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很多批評者認為這與精英學校的存在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那些很難享受頂級教育資源的中下層群體來說,廢除精英高中的改革措施,讓他們的子女能站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線上。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小,精英學校和家長們首先站出來批評政府的決策,認為這是「以公平為幌子的倒退現象」。

如果從總體改革方向來看,廢除精英高中的做法的確可以理解為「開倒車」。事實上在韓國的教育發展史上,曾經有過很長一段的「平準化」階段——自1974年起,針對小升初免試帶來的升學壓力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韓國政府取消高中學校重點、非重點的劃分。

在「平準化」的教育模式下,有教無類,不論家庭狀況如何,不論成績的好壞,初中生在升高中的過程中,只需要採用學區就近入學加抽籤的制度,沒有所謂的「掐尖」,高中學校按照統一的標準辦學,提供質量平均的教育資源。

均衡、均質的高中教育,減輕了初升高的升學擇校壓力,但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它的弊端逐漸顯現。

因為高中畢竟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它到了需要發掘學生特長和個性的階段。無差別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個性和稟賦的差異,對成績好、想要接受更優質教育的學生來說,同樣是一種不公平。

另一方面,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和科舉制影響的地區,韓國同樣存在學歷崇拜,高等教育競爭異常激烈。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三所大學,在韓國的地位類似於美國的常春藤聯盟或英國的劍橋大學,甚至更強。名校出身的背景,意味著更有前景的就業和上升空間。否則《天空之城》中的家長,也不必大費周章地讓孩子進入名校。

於是,高中階段「平準化」教育和大學精英教育之間的脫節,導致高中階段的激烈競爭都轉移到了校外。那些渴望讓孩子衝刺名校的韓國家長,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開小灶教學。一方面,增加了學生負擔;另一方面,增加了家長的經濟壓力。

可見,受高等教育資源影響,韓國高中的「平準化」教育,未必真的足夠公平,只不過教育分化從校內轉向了校外,變得更加隱蔽了。

正因如此,在本世紀初,為了糾正「平準化」教育帶來的種種問題,也為了給經歷金融海嘯的社會培養更具競爭力的精英人才,韓國開始在高中階段推行精英教育,具體措施包括在普通高中之外,增加了特殊目的高中和自律型高中等私校,同時增加學生的擇校自主權。

這些特殊目的高中,並不是職業學校,而是旨在培養特殊人才的學校,比如外語高中、科學高中等。它的總體數量並不多,不過由於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更好的硬體環境、更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更高的名校升學率,引得學生和家長們擠破頭。

對於韓國的中下層民眾來說,由於收費不菲,他們要麼得付出巨大的補習成本,才能讓孩子爭取可憐的入學機會,要麼徹底無緣這類精英高中。英才模式引發的分化,讓公平議題不再局限於教育層面,而是上升到階層晉升的層面。

的確,精英教育的最大收益者,無疑是那些上流社會的家庭。相關數據顯示,高收入家庭子女的課後學習時間,明顯超過低收入家庭;月收入100萬韓元以下的底層子女中,只有1.6%能進入排前10名的大學。

鑑於此,近幾年韓國政府不斷推出各種改革措施,實行多樣化的教育政策,大力興建各類特殊目的高中,擴大優質資源的供給,但似乎都收效甚微。這次大刀闊斧地改革,廢除精英私立高中,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廢除精英高中,卻未必能夠徹底回歸「平準化」。一方面,只要韓國的發展對精英人才有足夠的需求,精英教育就不會消失;另一方面,只要學歷崇拜、高校等級差異存在,銜接高等教育的高中教育就不可能完全「平準化」,教育落差無非是轉移到校外而已。

其實跳出來看,精英教育的殘酷競爭,並不只有韓國存在。比如此前一陣流傳甚廣的《記者臥底美國高中,揭露精英教育「騙局」:4小時睡眠,4杯咖啡,4.0GPA》,就對美國高中強大的升學壓力進行了還原。

至於說精英教育如何影響了貧富差距和階層固化,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精英教育到底公不公平,取決於如何定義公平。

如果站在受教育機會的層面看,那麼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重點高中,無疑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將它理解為一種針對不同稟賦學生的區別教學,精英教育未必毫無道理——高中畢竟不是義務教育,它並不是只有普及基礎知識的職能。

從這個角度看,韓國廢除精英高中的改革,面臨的爭議註定不會停止。而且本質上,這種改革舉措,不僅僅是一種教育行為,還是一種為了俘獲底層人心的政客舉動。正如歷史上韓國的幾次高中教育變革,都和政客上臺緊密相關一樣。更「平準化」的教育還是更差異化的精英教育好,註定是個沒有定論的話題。

來源: 中國經營網

相關焦點

  •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是在開倒車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導,韓國教育部宣布,廢除精英高等學校;到2025年,當地所有私營高校都須轉為普通學校,以糾正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教育差異。報導稱,韓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很多批評者認為這與精英學校的存在有一定的關係。
  • 韓國教育事件,韓國宣布將要廢除精英高中,你關注到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韓國宣布將在5年內廢除精英高中這個事件,對於精英高中,相信追過韓劇的人都看到有過精英高中(一些私立學校)的出現吧,私立高中在韓國的教育方面影響很大,這些學校被一定程度上認為是韓國頂尖大學的「預備校」,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韓國將宣布廢除精英高中!
  • 韓國教育事件,韓國宣布將要廢除精英高中,你關注到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韓國宣布將在5年內廢除精英高中這個事件,對於精英高中,相信追過韓劇的人都看到有過精英高中(一些私立學校)的出現吧,私立高中在韓國的教育方面影響很大,這些學校被一定程度上認為是韓國頂尖大學的「預備校」,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韓國將宣布廢除精英高中!
  • 韓國宣布用5年廢除精英高中,一場教育均等化的錯覺?
    然而據《中央日報》10月報導,首爾大學2019年入學的新生中超過四成畢業於精英高中。在此背景下,韓國精英高中的入學申請人數每年持續增加、入學越來越難。層層施壓下,韓國學生的升學壓力不斷前置,通常要從小學就開始準備起來。因而,在「唯名校論」的指引下,教育考學道路上的「戰鬥」往往早在每個人出生後不久就已打響。
  • 韓國宣布用5年廢除精英高中,一場教育均等化的錯覺?
    然而據《中央日報》10月報導,首爾大學2019年入學的新生中超過四成畢業於精英高中。在此背景下,韓國精英高中的入學申請人數每年持續增加、入學越來越難。層層施壓下,韓國學生的升學壓力不斷前置,通常要從小學就開始準備起來。因而,在「唯名校論」的指引下,教育考學道路上的「戰鬥」往往早在每個人出生後不久就已打響。
  • 韓國教育改革消除不平等入學:廢除精英高中,統一轉為普高
    在韓國首都首爾,中學生們的媽媽們參加一場高考考前輔導講座。韓國高考競爭十分激烈,為了幫助孩子們取得好的成績,進入理想的大學,家長們也需要努力學習。新華社發 本月,韓國教育部宣布,將在2025年3月廢除全國各地的精英重點高中,以改善教育體系的不平等。韓國教育部長俞銀惠在記者會上說:「2025年,獨立的私立學校、外語學校和國際學校都將全數轉變為普通學校,而且我們會建立新的高中選課系統和著眼於未來的教育內容。我知道大家都很不滿,在現行制度下,教育上的不平等會導致社會階級的不平等。」
  • 韓國宣布高中改革,首爾學區房暴漲240萬,家長無奈:已認清現實
    聲明中提到的這三類高中在韓國被視為「精英高中」,一項數據足以說明它們在如今韓國教育界的地位:儘管在總數上,這三類學校加到一起也不過佔到韓國全部高中的10%左右,但去年全國最好大學——首爾大學——入學率最高的全韓國前50所高中裡,49所出自這三類高中行列,僅有1所一般高中。
  • 「學區房」話題熱議不斷 韓國有「學區房」嗎?主要分布在哪兒?
    原標題:【韓國冷知識】「學區房」話題熱議不斷 韓國有「學區房」嗎?主要分布在哪兒?通常所說的「學區房」指的是能入讀名校所對應的房產,韓國也有「學區房」的概念,相較於中國,韓國媽媽們追求學區房的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  按照現行教育制度,韓國人上小學、初中、高中基本遵循「學區制」,即劃片招生,但高中入學制度較為特殊。20世紀70年代後,韓國政府推行「高中教育均衡化」政策,廢除入學考試,實行高中劃片入學。
  • 廢除中考選拔制度,應該嗎?有可能嗎?
    當前中考選拔制度存在還是由高中學校質量不均等造成的。高中教育義務化,自然可以推進廢除中考選拔制度的力度,但高中教育義務化並非為廢除中考選拔制度的必要前提。要廢除中考選拔制度,必須以推進高中教育均衡化、普職教育等值化為兩個前提條件,同時與高中教育整體改革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 「韓國冷知識」「學區房」話題熱議不斷韓國有「學區房」嗎?主要...
    通常所說的「學區房」指的是能入讀名校所對應的房產,韓國也有「學區房」的概念,相較於中國,韓國媽媽們追求學區房的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現行教育制度,韓國人上小學、初中、高中基本遵循「學區制」,即劃片招生,但高中入學制度較為特殊。20世紀70年代後,韓國政府推行「高中教育均衡化」政策,廢除入學考試,實行高中劃片入學。
  • 作為漢文化圈的韓國,是如何一步步廢除使用漢語的?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古代中國又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這對周邊國家影響很大,尤其是韓國,日本,越南等中華文化圈國家。曾經都使用漢字的。尤其是韓國,古代漢化是最徹底的,漢字使用也最廣泛,那麼,近代韓國是怎樣廢除漢字的?
  • 韓國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壓倒韓國民眾的最後一根稻草?
    劇中,四個韓國中上階層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考上頂尖大學,絞盡腦汁,極盡資源,想方設法提高孩子成績和讓孩子在社會活動簡歷上顯得突出提高競爭力。不過,電視劇所展現出的如此激烈的競爭,也難免讓人質疑:韓國的教育真的這麼白熱化嗎?還是只是為了渲染劇情呢?
  • 韓國為何在二戰後廢除漢字?現在悔之不及,諺文的弊端其實很多!
    朝鮮在廢除漢字的方面動作快而徹底,相對來說葉更加合理,在1948年,在金日成的領導下開始廢除漢字,並且用朝鮮語固有詞替換漢字詞的運動逐步開始,但是後者在1960年停止施行。並且金日成認為「沒有使用漢字的必要。但是,中國、日本、南朝鮮使用漢字,所以有學習漢字的必要。」
  • 韓國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壓倒韓國民眾的最後一根稻草?
    劇中,四個韓國中上階層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考上頂尖大學,絞盡腦汁,極盡資源,想方設法提高孩子成績和讓孩子在社會活動簡歷上顯得突出提高競爭力。不過,電視劇所展現出的如此激烈的競爭,也難免讓人質疑:韓國的教育真的這麼白熱化嗎?還是只是為了渲染劇情呢?
  • 《百問千答》11:讀經是保守、八股、開倒車嗎?
    所以,你要罵我八股,我還很高興,我的為人是非常完整的,是有次序的,不是很好嗎。當然現在罵人八股是說,因為規定了這樣的格式,所有人都按照這樣來寫文章,於是千篇一律。其實做八股也可以不千篇一律啊,因為八股裡的內容,用詞造句,也都可以表現你的才華。有人認為因為我們都做八股文章,所以人民都不會思考了,不會思考和八股有什麼關係,真是莫名其妙。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報班、刷題、學區房:韓國家長的拼娃戰
    聲明中提到的這三類高中在韓國被視為「精英高中」,一項數據足以說明它們在如今韓國教育界的地位:儘管在總數上,這三類學校加到一起也不過佔到韓國全部高中的10%左右,但去年全國最好大學——首爾大學——入學率最高的全韓國前50所高中裡,49所出自這三類高中行列,僅有1所一般高中。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相比日本,為什麼越南和韓國都廢除漢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漢語文字更是文化中的精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基本都是用漢字,可是在近代,為什麼越南和韓國能廢除漢字,日本卻沒廢除漢字?從廢除漢字,到宣稱漢字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再到運動會作弊,無不是其強烈民族自尊心在作祟。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