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完寶寶奶水不足,寶寶總是因為吃不飽而哇哇大哭,媽媽們千萬別著急,其實生完孩子之後,奶水不足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吃一些具有催奶功效的食物會有很大幫助,那麼,哺乳期吃什麼奶水多呢?
1、開奶食物推薦
(1)萵筍
萵筍分葉用和莖用兩種,葉用萵筍又名「生菜」,莖用萵筍則稱「萵筍」,都具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據分析,除鐵質外,其他營養成分均是葉子比莖含量高,因此,食用萵筍時,最好不要將葉子棄而不食。萵筍性味苦寒,有通乳功效,產婦乳少時可用萵筍燒豬蹄食用。這種食法不僅減少油膩,清香可口,而且比單用豬蹄催乳效果更佳。
(2)豆腐
豆腐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效,也是一種催乳食物。以豆腐、紅糖、酒釀加水煮服,可以生乳。
(3)絲瓜
絲瓜絡是一種中藥材,別名又稱絲瓜網、絲瓜殼、瓜絡、絲瓜筋等,就是在絲瓜成熟發黃乾枯後摘下,除去外皮及果肉、種子,洗淨曬乾,即為絲瓜絡。
絲瓜絡多呈長稜形或長圓筒形,為絲狀交織而成。絲瓜絡味甘,性寒,有通行經絡和涼血解毒的作用,可治氣血阻滯、經絡不通等症。如果出現乳腺炎症,發奶時有包塊,乳汁分泌不暢時,中醫會建議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可以起到通調乳房氣血,催乳和開胃化痰的功效。專家建議出現乳汁分泌不暢,乳房包塊,可以在中醫的指導下,適當服用絲瓜絡,以便通絡催乳。
(4)花生
花生可用於脾虛反胃、水腫、婦女白帶、貧血及各種出血症及肺燥咳嗽、乾咳久咳、產後催乳等病症。花生所含的鈣、鐵對兒童、孕婦和產婦非常有益。
花生衣具有抗纖維蛋白溶解、增加血小板含量並改善其功能、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機能、改善凝血因子缺陷等作用,並含少量纖維素,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加速血腫消退,可用於內外各種出血症,包括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癲、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5)豌豆
豌豆又稱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豐富,每百克豌豆約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瘡毒、止瀉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搗爛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6)茭白
茭白作為蔬菜食用,口感甘美,鮮嫩爽口,不僅好吃,營養豐富,而且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茭白性味甘冷,有解熱毒、防煩渴、利二便和催乳功效。現今多用茭白、豬蹄、通草,同煮食用,有較好的催乳作用。
由於茭白性冷,乳母如為脾胃虛寒、大便不實,則不宜多食。另茭白含難溶性草酸鈣較多,尿路結石患者也應注意不要吃得太多。
(7)金針菜
金針菜又叫萱草花,另有黃花菜等別稱,是萱草上的花蕾部分。它是一種多年生宿根野生草本植物,根呈塊狀,喜歡生長在背陽潮溼的地方。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每100克幹品含蛋白質14.1克,這幾乎與動物肉相近。
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由於金針菜營養豐富,故有較多的食療價值,祖國醫學認為它有利溼熱、寬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治產後乳汁不下,用金針菜燉瘦豬肉食用,極有功效。
哺乳期催奶食譜大全
1.豬蹄湯
配料:豬蹄1隻、通草10克、水1500毫升、蔥、鹽、黃酒等調味料。
做法:將所有食材放在一起,先用大火煮、水開後用小火煮,煮1~2小時,直至豬蹄酥爛為止。
食用方法:待湯稍涼後,喝湯吃肉,每天1次,連服3~5天即可見效。
功效:豬蹄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有較強的活血、補血作用,通草有利水、通乳汁功能。
2.舒肝鯽魚湯
配料:柴胡9克、王不留行12克、香附6克、鯽魚1條(約重250克)、生薑15克。
做法: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雜,洗淨;生薑拍碎;柴胡、王不留行、香附用紗布包好紮緊,作為藥包備用。先將鍋燒熱後加少許油,將鯽魚入鍋稍煎一下,加入料酒、少許鹽、適量水及藥包,然後用文火煮20分鐘,撈去藥包,加少許味精調和即可食用。
功效:鯽魚有很好的發奶作用,見效快。
3.山藥奶肉羹
配料:鮮山藥50克、羊肉250克、生薑10克、牛奶120克、食鹽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淨切塊,放入砂鍋中,加入生薑、水適量,用小火燉煮2小時,取羊肉湯1碗備用。將鮮山藥洗淨、去皮、切丁,放入鍋中,加入羊肉湯,用小火煮至山藥熟爛,加入牛奶、鹽調味後,再放入煮熟的羊肉調勻,煮開後5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牛奶與羊肉都是發奶良品,配合食用,效果更好。
寒涼回奶食物催奶期要避免!
(1)肉類:豬心、鴨肉、魷魚等甘涼的肉食,會減少生乳,哺乳媽媽最好不要吃。
(2)蔬菜:馬齒莧、黃瓜、冬瓜、苦瓜、菜瓜,竹筍等,性寒涼,會引起哺乳媽媽腸胃不適或回乳,寶寶月齡小的媽媽不要吃。
(3)水果:梨、西瓜、柑橘等水果性寒涼,產後體虛未出月子的媽媽不宜吃。
(4)其他:韭菜、麥芽水等食物有回奶的作用,最好不要吃。使寶寶過敏的食物,如橙子、洋蔥等會引起寶寶拉肚子、脹氣,另外,媽媽還要多觀察寶寶皮膚上是否出現紅疹,避免吃後會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
產後吃雞有講究,小心影響乳汁分泌!
雞的全身都是寶。雞肉性平,它是蛋白質含量最多的動物食品。每100克雞肉含蛋白質23.3克。雞肉富含鐵質,在維生素的含量中尤以B族維生素最為豐富。由於其含脂肪少,容易消化,有益五臟、健脾胃、補虛虧、強筋骨及美容等功效。雞肉、雞湯是產婦滋補的傳統食品,有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促進乳汁的分泌,是月子裡不可缺少的營養品。
產婦吃雞肉有講究。如果產後2周內乳汁分泌不足,不要吃母雞肉。因為母雞肉富含雌激素,能使乳汁分泌減少。產婦應該吃公雞肉,公雞肉富含雄激素,可以對抗雌激素而催乳。
燉老雞、老鴨、豬蹄等肉食品或者熬骨頭湯時,可於湯中放幾滴獼猴桃汁,15~20分鐘就可以柔軟鮮嫩。因為該汁中含有一種蛋白水解酶,能把肉類的纖維蛋白分解成胺基酸,阻止蛋白質的凝固,是很好的肉類軟化劑。
1.燉雞湯的做法
燉雞湯是以雞為主要食材,配以香菇,紅棗一起燉煮的菜品,味道鹹鮮,營養價值豐富。
主料:雞適量,紅棗適量,枸杞適量
配料:蔥段適量,薑片適量,鹽適量,香菇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整雞切塊,清洗乾淨備用;
②香菇洗淨泡軟、枸杞洗淨、桂圓剝皮備用;
③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④將雞塊放入冷水中煮沸,撇去浮沫兒;
⑤將蔥、姜、香菇、枸杞、桂圓放入鍋中,大火燒開,文火燉1個小時;
⑥油菜洗淨放入鍋中,煮沸,加適量鹽,出鍋前撒上香菜末兒即可。
2.燉雞湯的營養價值
雞湯「補虛」的功效也為人所知曉,雞湯還有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這道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
香菇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並有防癌作用,用香菇和雞一起熬雞湯,香菇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湯內,可提高人體吸收率;雞湯本身也有提高呼吸系統免疫力的功能,可謂雙效合一。如果很怕雞湯的油,可以把煮好的雞湯盛入小碗後放涼,等油凝固後撇去,再加熱食用。由於產後第1周生理變化主要是「排」為主,過度進補對於身體的恢復和對寶寶的餵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所以產後1周產婦儘量少吃過於營養的物質,尤其不要吃燉母雞,以免抑制乳汁分泌,影響母乳餵養。
產後如何退奶?
退奶期的不適與不便,是產後媽媽常見的困擾之一,退奶除了要忍受漲奶的不適感,如果處理不當,還可能造成乳腺發炎,退奶的方式非常多,一般採用傳統的飲食退奶法。
但是吃什麼可以退奶?退奶食物有哪些呢?新媽媽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哺乳期退奶食譜呢?
1.退奶食物推薦
蔬菜類:苦瓜、生黃瓜、香菜、大蒜、韭菜、筍子、洋蔥、綠花椰菜、菠菜、豆芽菜、蘆筍
水果類:香蕉、柿子、芭樂、葡萄柚、橘子、梨子、蓮霧
肉類:螃蟹、田螺
中藥:生麥芽水、人參、薄荷、花椒、山梔、銀杏
其他:柿餅、咖啡、菊花茶、巧克力
2.哺乳期退奶食譜
1.山楂麥芽湯
營養分析:
小麥:小麥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煩熱、消渴、瀉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薏米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並有利水滲溼、健脾、除痺、清熱排膿之功效。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具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利溼健中之功效。
製作方法:
①山楂片、芡實、炒麥芽、薏苡仁一同裝入紗布袋內,紮緊;
②鍋裡倒入清水適量,放入料袋,放在旺火上燒開,轉用文火煮半小時,撿去料袋,加入紅糖調味即成。
2.西湖銀魚羹
營養分析:
中醫認為,銀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肺虛咳嗽、虛勞諸疾。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營養不足,消化不良者宜食。雞肉有益五臟,補虛損,補虛健胃、強筋壯骨、活血通絡、調月經、止白帶等作用。
製作方法:
①將銀魚洗淨;
②雞脯肉切成5釐米長的細絲;
③將蛋清、幹澱粉、精鹽調勻,放入雞絲上漿;④鍋內加高湯燒沸,將銀魚瀝乾水分後放入鍋內。雞絲氽水,撈出,放入鍋內,加入精鹽、味精,用幹澱粉勾芡,撒上香菜末、胡椒粉,淋上雞油,倒入湯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