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UZHOU.CN 分享徐州生活之美
徐州沒啥牛逼的做菜方法,只是徐州的燒菜叫火靠【ao菜】,汁香味濃,讓你忍不住多吃幾口,順便再多來兩碗米飯,用菜湯子一豁,那味道,絕了!
徐州沒啥特色炒菜,只是徐州的菜譜裡,你能想到的絲兒(土豆絲,蘿蔔絲,南瓜絲)都是【熗菜】,多醋多辣,也被成為徐州下飯菜。
如果徐州人說請你【喝】東西,你一定要分清喝啥東西!如果徐州人帶你喝米線、喝蛙魚、喝豆腦,那就是意思請你吃飯。
徐州沒有點心,沒有南方人的精緻下午茶,有的卻是徐州老八樣的果子。我們不叫那是糕點,而是【果子】,老徐州人兒都知道的這個稱呼。
徐州沒啥好吃的麵食,也就是烙饃饃家喻戶曉而已。來到徐州的外地人,不吃烙饃饃等於沒到徐州來過。徐州人喜歡什麼都【卷著吃】,烙饃饃卷饊子,烙饃饃卷羊肉串,烙饃卷烙饃等等,都是徐州人獨特的美食。
老徐州人兒還喜歡早起一包豆奶粉,但是不是衝的,而是【「次」】的。次包茶葉,次個雞蛋茶。
徐州人有情有義,熱情爽朗,有遠道而來的朋友必須帶他們使勁【「尅」】一頓好吃的,如果你不抓緊【「刀」】菜,說明你一定是不喜歡徐州的菜味吧。
那上面說了這麼多,徐州漢文化流傳至今的傳統名菜,你都吃過多少?
霸王別姬:原名龍鳳燴。項羽稱霸王都彭城(徐州)舉行開國大典時,為盛典備有「龍鳳宴」。相傳是虞姬娘娘親自設計的。「龍鳳燴」即「龍鳳宴」中的主要大件。其料用「烏龜」(龜屬水族,龍系水族之長)與雉(雉屬羽族,鳳系羽族之長),故引申為龍鳳相會得名。現以鱉、雞取代龜、雉。這道菜經世代相傳至今,乃徐州名饌,近年風靡一時,成為喜慶宴會上不可缺少的大菜。
魚汁羊肉:為漢高祖劉邦青壯年時愛吃菜餚之一。豐縣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豐生豐長漢高祖,魚汁羊肉飽口福。東徵西戰探故鄉,樂吃魚汁羊肉方。」此菜源於彭祖的「羊方藏魚」。
羊方藏魚:因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文火同燉而得名。相傳彭祖小兒夕丁喜捕魚。彭祖恐其溺水而不允。一日,其子捕魚回家,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讓其母剖開燉煮的羊肉藏其中。彭祖回來吃羊肉,感覺異常鮮美,於是如法炮製,便得此餚。據傳漢字中的「鮮」字即源於此。
東坡回贈肉:徐州傳統名菜。先用五花豬肋條肉,切成大塊,經焯水刮洗乾淨置砂鍋中,配多種調味料及鮮湯,旺火燒沸,後轉小火燜至酥爛。原汁鮮香醇厚,食之回味無窮。烹肉之法在其《燉肉歌》中可見奧妙:「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它自美。」
金絲纏葫蘆:徐州烹飪界素以拔絲技藝著稱。「金絲纏葫蘆」即拔絲楂糕的改進,系彭門徐州廚行宗法的一大絕技,執烹壇之牛耳,獨擅其美,由古迄今久盛不衰,為其它菜系所望塵莫及。不僅蜚聲國內,而且飲譽海外。此菜因象形而得名。其原料選用桂花楂糕。
桂花楂糕:桂花楂糕是徐州特產,是以山楂、白糖和桂花醬製成。據徐州《銅山縣誌》載:「士人磨楂實為糜,和以飴,曰楂糕。」《徐州文史資料》第三輯詠楂糕詩云:「紅如硃砂透如晶,色似珊瑚質更瑩。金桂飄香果酸釅,味回津液兩頰生」。
黿汁狗肉:秦末時樊噲以屠狗為主。劉邦喜食其售狗肉,手頭據拮時常拖欠樊噲的狗肉錢。樊為免賒欠之苦,渡河另徙它處。不料劉邦得一大黿相助,也渡河追蹤而至。樊知大怒,跑到河邊,將那大黿捉來殺了,與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爛熟後,鮮香十倍於初時。黿汁狗肉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