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大連,中國大櫻桃的主要生產區。我家還有幾百塊地大櫻桃。從每年5月底到7月上旬,大連有大量的上市季節。
大量櫻桃上市出現奇怪現象:果農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為什麼?
1、 大櫻桃種植成本
近年來大櫻桃作為一種經濟效益較好的果樹品種,各地紛紛種植大力提倡。但是大櫻桃這種果樹對土壤和氣候條件要求很高。由於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大櫻桃的產量和質量不能一直提高。
現在,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兩個地方是大連和煙臺。大櫻桃的生產期與其它果樹不同。進入盛果期需7年以上,即大櫻桃的種植成本高於其他果樹。
想想櫻桃樹苗,要花7年時間才能看到好的效益。其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一個果農在這七年裡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大櫻桃能便宜點嗎?大櫻桃採摘的人工成本也很高。在目前的大櫻桃上市季節,人們通常是按小時僱人採摘,通常每小時20元。一個好的採摘者每天工作10個小時,但他只能採摘100斤左右。這一成本自然會包含在櫻桃的價格中。
2、 果農之所以不能將大櫻桃作為漿果出售,其保鮮期非常短。多種水果大櫻桃。如果在同一天採摘,不及時出售,第二天就會變質或質量低劣。這些軟果大櫻桃品種,如水晶、黃蜜、佳紅等,因其純淨的甜味而特別受歡迎。這些品種的市場認知度很高,但由於自身質量的原因,只能在當地市場銷售,不能出口。這就導致大量上市天氣不好時,就不會賣完,導致變質。
目前,在上市櫻桃旺季,各主產區都有許多大型櫻桃收購批發市場,專門從事櫻桃的批發和銷售。但有些家庭的果樹很少,種植果樹的農民年齡較大。他們沒有運輸工具把大櫻桃運到批發市場。
它仍然依賴於供應商上門來購買,這使得他們的銷售模式受到限制。如果小販不買,他們的櫻桃熟了就不摘了。它們只能被樹上的鳥吃掉,或者在樹上成熟。很多家裡只有幾棵大櫻桃樹的果農,由於產量低,去批發市場的路還很長,沒有好的銷售渠道,這也是他們賣不出去的原因之一。
3、 消費者買不起大櫻桃的原因是大櫻桃的價格因質量和品種而異。可以說有很多種錢。在大量的上市季節,最便宜的批發價是2元一斤,這自然是品質和品種的原因。最貴的大櫻桃批發價超過45元一斤,供不應求。
如果我們不追求產品的品種和尺寸,15元左右大櫻桃的很多都是高品位和高質量的。即使便宜,也不到10元一公斤。消費者買不起沒有問題。當櫻桃上市時,我們這裡的櫻桃大街小巷全價出售,家家戶戶每天都會買一袋吃。畢竟,這是「北方開春第一鮮果」。
但是,由於大櫻桃適用於多種境外運輸,而且大櫻桃境外運輸購買者的標準也很高,因此生產區域外的消費者很難有一個又好又便宜的大櫻桃。購買價格本身並不低。例如:梅棗俄八、大江錦、紅手球、芭蕉等優質硬實水果,由於耐貯運,口感好,產地的收購價格一般美可以達到25年前的水平,而大江錦較高的收購價格可以達到45元一斤。
這些大櫻桃加上運費、包裝、損耗、批發商利潤、貿易商利潤,想想那些不在生產區的人想把它們賣給多少錢?這個確實是「貴族水果」,但一般家庭還是不敢吃苦。大櫻桃由於保存期短,對運輸的及時性要求特別高。比如,順豐發5斤一箱大櫻桃,基本運費是50多元,一般快遞公司保證48小時到,也需要40元左右一箱。
大櫻桃的運費和包裝費將佔大櫻桃採購價格的一半。外國消費者能負擔得起大櫻桃多少錢?總的來說,大連的大櫻桃上市產品基本上是通過電子商務銷售的,這是價格最高的,但對質量和品種的要求也很高。
在批發市場上,這個外國商人要求高質量和高收購價格。剩下的賣給當地的商人,這樣可以更便宜。我認為,果農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主要是因為產地和非產地。沒有說櫻桃在產地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