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有名的一首詞,寫盡了人世間最大的痛!

2020-12-16 卿卬看文化

南唐後主李煜是歷史上和陳後主一樣有名的亡國之君,作為君王,他是失敗的。但是在文學上,他是一位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詞人,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對北宋初期詞壇有著深遠影響。如果要選一首李煜最有名的詞作,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那首著名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表達了詞人國破家亡、囚居異邦的愁苦之情。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看來,這些會勾起詞人內心的波瀾,對往事的追憶。「往事知多少」作者想起了過去紙醉金迷的帝王生活,而今今非昔比,淪為階下囚,這是「一痛」。李煜在位時,縱情鶯歌燕舞、不理朝政、枉殺諫臣,到現在落得國破家亡的地步,他對往事的追憶,一定也有悔恨之意,這是「二痛」。

「小樓昨夜又東風」這裡的「又」字耐人尋味,李煜彼時降宋已經3年,春風又入小樓,自己又苟且偷生了一年。王安石曾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面對著春風吹拂大地,望著天上的明月,不知何時是歸期?而李煜面對著春風吹拂小樓,他不敢仰望明月,因為見明月而思鄉。一幕幕往事浮現,李煜心中「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詞的下闋提到了「雕欄玉砌」「朱顏」,故國華麗的宮殿還在,但是宮女朱顏已改,暗示了山河易色。元稹曾說「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或許在作者看來,南唐故國的這些宮女也在談論著李後主的過去的所作所為。這首詞前面提到的「春花秋月」「東風」「明月」「雕欄玉砌」「朱顏」這些意象無一不是以樂景寫哀情,可見李後主心中之痛實在太深。

最後作者自問自答「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水有多長,愁緒就有多長,這與李白的「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有相似之處。李白是離別之痛,而李煜是亡國之痛。汪精衛曾說「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面對著亡國之痛,又有誰受得了?李煜面對著人世間最大的痛,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但是這首《虞美人》也是李煜的絕命詞,宋太宗看見李煜這首詞後,十分氣憤,賜死了李煜。可以說,李煜是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這傳頌千年的「亡國之痛」。

相關焦點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李煜被俘之前的詩詞多以描寫男女花前月下的閨情詞為主,其詞浪漫、大膽、清麗,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句句經典,堪稱千古佳作!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句句經典,堪稱千古佳作!李煜被趙宋王朝幽囚,憂思殷深。在這首詞中,他悲嘆宇宙人生的變化無常,結合懷念故國宮廷的往昔豪華,傾訴出無窮的愁煩。巨大的生活變化,使李煜鬱悶己極,心中產生眾多的宇宙人生的問題,隨時可以迸發而出。
  • 亡國後的李煜,看盡悲歡,這十句經典詞,寫透人間悲歡
    」一首亡國恨,就這樣譜寫而成。《憶江南.多少恨》這詞句從題目中就直抒胸臆,將自己對亡國之恨的遺憾、痛苦、無奈與抗爭都寫盡了。可是再多的恨,也只能游離在夢中。而夢中經常夢到的昔日繁華,卻讓人更增加了無數恨意。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詞,二十七字,寫出了最有詩意,最瀟灑的人生
    李煜,一個被皇帝耽誤了的詞人,他的詞,讀了沒有人說不美,悽美,說道這嘴邊就有那幾句最有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可以說,李煜的一生,過的十分的憋屈,也可能正是這種逆境的人生,才讓讓他的詞中,充滿著憂慮,充滿著悽美。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絕唱,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名篇,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虞美人》,卻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帝王,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成為皇帝後的政治成就,而是他作為一個文人,對詞壇的藝術成就。李煜擁有文人所有的特性,擅音律,多才藝,甚至詩詞寫的也非常好。在李煜的一生當中,對詞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李煜所寫詞的意境優美,情感充沛,語言自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李煜現留存收錄的詞大概有三十餘首。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亡國為界限,迥然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亡國前主要描寫宮廷的奢靡生活和男女愛情,風格綺麗;亡國後主要悼念亡國之痛以及描寫被俘之後的哀婉沉痛。
  •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詞中沒有名句,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這首詩是李煜為了思念祖國而寫的。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象徵性比喻,用來表達他內心的悲傷。
  • 李煜的另外一首「神品」《虞美人》,很少有人讀過!
    李煜的以亡國之君作詞,留下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之作,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這首《虞美人》,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平實道來,卻寫盡古今愁痛,雖是抒發亡國之痛,但用之個人之愁、愛情之愁、漂泊之愁,皆無不可。正如王國維所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有如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
  • 南唐後主李煜,做皇帝不行,詞卻寫得出神入化
    李煜後期詞,多折射出詞人內心巨大的亡國之痛,把傳統詩歌裡的那種個體間的離愁別恨升華為對故國家園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遠。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明月下,東風裡,不禁遙想起在故國家園欣賞春花秋月的自由美好歲月。然而,春花秋月已隨風而逝,此時的明月也非故國家園的明月,叫人怎堪回首!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的皇帝,作為南唐後主,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文學造詣上,李煜卻是一位頂級的大文豪。他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的李煜,就像天上的神仙一般逍遙自在,後半生的李煜,則經歷了人間的痛苦與悽涼。
  • 李煜哀怨的一首宋詞,僅56字,說盡身世之怨、人生之愁、故國之思
    李煜哀怨的一首宋詞,僅56字,說盡身世之怨、人生之愁、故國之思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這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作為五代十國的南唐最後的一位國君,他是軟弱的皇帝,但是個勇敢的詩人。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他或許就明白,作為一個皇帝,他註定要成為失敗者。但當失敗來臨的時候,他沒有退縮,而是扮演了他人生中最喜愛的角色。不能在政治舞臺上稱王稱霸,那麼就在詞壇上稱王稱霸。三十八歲之前,李煜身為皇帝,整日混後宮,與宮女風花雪月,紈絝浪蕩,沒有做過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除了寫寫詞。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其餘什麼都不能幹,他卻在短短三年裡留下了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著作,成為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