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公布地理國情「家底」:海拔最高點103.7米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鄭鈞天)上海市30日發布的《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顯示,上海市海拔最高點為103.70米。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王訓國介紹,上海市相關部門歷時三年多,首次全面查清了上海市各類地理國情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掌握了本市地理國情「家底」。「上海市平均海拔為2.19米,市域範圍內海拔最高點為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王訓國說。

  從地區分布看,植被覆蓋、裸露地、水域等自然地理要素中4.24%分布在外環以內,95.76%分布在外環以外;房屋建築、鐵路與道路、構築物、人工堆掘地等人文地理要素中19.94%分布在外環以內,80.06%分布在外環以外。

  普查查清,上海市種植土地總面積為2705.56平方千米,林草覆蓋總面積為1035.77平方千米;水域總面積達925.31平方千米,上海市最大湖泊是位於青浦區西部的澱山湖。

  普查還查清,上海市鐵路與道路的路面面積為359.37平方千米。鐵路路網總長度達427.11千米,道路路網總長度為24878.11千米。市域範圍內共有國道10條,省道30條,軌道交通15條。

  在公眾最為關心的房屋建築空間分布方面,普查數據顯示,上海市房屋建築總佔地面積為639.40平方千米;24米至100米高的房屋建築有49492棟,超過100米高的房屋建築有930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

相關焦點

  • 上海首次國情地理普查:大金山島103.7米最高,佘山第二
    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努力,上海首次全面摸清了地理國情「家底」。10月30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以2015年6月30日為時點的《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據該公報,這次普查範圍覆蓋上海全市,以地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和相關地理市情要素為普查對象。
  • 上海地理國情普查清:海拔最高103.7米 百米高樓近千棟
    央廣網上海10月3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今天向社會發布。公報篩選並建立了反映地形地貌、植被覆蓋、水域、鐵路與道路、房屋建築等地理國情要素基本信息的統計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基於地理國情普查資料庫,採用空間分析與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區(縣)級行政區劃為基本統計單元,通過匯總形成全市基本地理國情信息,利用文字、表格、地圖等形式,從地理空間角度展現本市地理國情要素的分布狀況和特徵,便於社會公眾了解地理國情「家底」。 公報顯示,上海平均海撥2.19米,最高為103.7米的大金山島。
  • 九江地理國情「家底」摸清了!總面積、最高海拔、最低海拔等公布
    11月1日,九江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煒就《九江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做介紹。潯陽晚報記者獲悉,我市總面積為19084.61平方千米,海拔最高點在武寧縣羅溪鄉羅溪林站九嶺尖,海拔1786.9米;海拔最低點在柴桑區城門鄉張家村,海拔-43.2米。
  • 河北省公布全省地理國情「家底」 陸地國土總面積18.80萬平方千米
    長城網9月29日訊(記者 煙成群)9月29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了河北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本次普查全省共投入普查人員1612名,投入普查裝備1498臺(套),投入普查經費3.3673億元,歷時三年。
  • 北京地理國情家底公布:二環、三環內超一半面積為房屋建築區
    北京地理國情家底公布:二環、三環內超一半面積為房屋建築區 北京東三環附近的樓宇。視覺中國 資料圖北京市內公路全長近1.6萬千米,二環、三環以內超過一半的面積為房屋建築區,林草覆蓋面積佔比超過全市總面積60%以上,裸露地面積為59平方千米……近日,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市統計局及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首次將首都地理國情家底公之於眾。
  • 中國各省的海拔最高點
    32.上海根據2017年10月30日發布的《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顯示,上海市海拔最高點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而此前一致認為的上海海拔最高點是位於松江區境內的距佘山西南10公裡的天馬山。
  • 1610.02米!溫州市最高峰白雲尖海拔是怎樣測算出來的?
    溫州網訊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新高程公布後,海拔高度為1610.02米的我市第一高峰白雲尖也引起了眾多讀者的關注。今天,記者採訪了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專家,了解這一數據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 1610.02米 我市最高峰白雲尖海拔是怎樣測算出來的?
    溫都訊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新高程公布後,海拔高度為1610.02米的我市第一高峰白雲尖也引起了眾多讀者的關注。今天,記者採訪了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專家,了解這一數據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白雲尖風光 包林森/攝海拔數據來自地理國情普查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調查監測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白雲尖位於泰順縣司前畲族鎮,1610.02米的海拔高度,來源於我市2015年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
  •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海拔最高點在哪裡?
    103米。不過上海實際最高的點是上海中心大廈,僅從頂部到地面就有632米。連雲港雲臺山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點,山腳下就是連雲港碼頭。1532.7米,位於泰安市。,海拔約3556米,位於銀川市賀蘭縣,與內蒙古交界,該峰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最高點。
  • 嘉興市區最高海拔在哪裡?這份新出爐的公報告訴你
    近日,記者從嘉興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獲悉,通過普查,查清了嘉興市地表自然和人為地理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布情況,開展了地理國情信息統計分析,建立了全市地理國情信息本底資料庫,建成了嘉興市地理國情成果管理與發布平臺。在此基礎上,嘉興市按照「有價值、可公布、受關注、可獲取」的原則形成了《嘉興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向公眾展示嘉興市「家底」情況。
  •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
    在疊加了各委辦局專題數據的基礎上,採用高解析度航空航天遙感影像,形成了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地理國情數據,建成了數據量達5TB的資料庫,圓滿完成了這次普查任務,首次摸清了我市地理國情「家底」。全市海拔均在2500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的區域面積1.08萬平方千米、佔市域面積的66%,海拔在500-1500米的區域0.55萬平方千米、佔市域面積的33.5%,海拔在1500-2500米的區域面積0.01萬平方千米、佔市域面積的0.5%。平坡地、較平坡地佔市域面積的45.3%,緩坡地、較緩坡地佔市域面積的22.1%,陡坡、極陡坡地佔市域面積的32.6%。
  • 安徽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發布
    日前,《安徽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正式發布,安徽通過最新地理國情普查首次獲取了一套全覆蓋、無縫隙、高清度的地理國情數據。其中,安徽省總面積為14.01萬平方千米,六安市面積最大。在城市道路和鐵路路網長度方面,合肥在全省「拔得頭籌」。
  • 【玩轉地理】重慶為啥叫「山城」?重慶的最東南西北位於哪兒?
    最近,重慶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 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發布 歷時3年的普查 在重慶全市8.24萬平方公裡範圍內 對我市各類地理國情要素的現狀 空間分布情況進行全面普查 首次摸清了重慶的「家底」 快來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無人值守,車站設備通過衛星遙控
    這裡是唐古拉山埡口的最高點,海拔5072米,青藏鐵路穿行而過,「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的石碑靜靜地矗立在這裡,訴說著中國人徵服自然、創造奇蹟的故事。石碑的旁邊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火車站,海拔5067米,是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車站,比曾經世界海拔最高的秘魯跨越安第斯山脈鐵路還要高出255米。唐古拉站全長1.25千米,佔地77,002平方米,車站共有3條股道。
  • 海拔1700米的冰雪世界 他們爬到了最高點
    12月15日,黔南入冬以來,首次啟用110千伏輸電線路直流融冰,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保障當地群眾的電力供應。 連日來的持續低溫天氣,讓貴州都勻海拔1700米的螺絲殼變成冰雪世界,由於海拔高,螺絲殼是當地凝凍結冰最嚴重的地方。
  • 這十個藏區旅行海拔最高點,你都去過嗎?
    或許每個旅行者心中都有一個上天下海的旅行夢,既然要上天下海那就要有數據相伴,攻略君padi潛水的最高紀錄是海拔-40.5米,那是在菲律賓的薄荷島,聽說自由潛水aida能夠下更大的深度,可惜我法蘭佐練得不行;陸地最高海拔是在岡仁波齊轉山時經過的卓瑪拉山口,海拔5630米。本文就來說一說那些我們藏區旅行時有可能到達的海拔最高點。
  • 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卻不是地球最高點,地理老師都不敢這樣說
    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卻不是地球最高點,地理老師都不敢這樣說每一個喜歡地理的人,總愛研究這世界上很多特殊的風景。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話題是山峰。如果提起山峰,相信在很多人眼裡,每一個山峰都有它不一樣的色彩,但是,珠穆朗瑪峰是今天的主角人物,它的名字,可謂是家家戶戶一定都熟知的。而對於珠穆朗瑪峰而言,出名的並不是它的優美的曲線,是它的世界之最,海拔最高。
  • 浙江第一大島,中國第四大島,最高點海拔503米,人口近42萬
    浙江第一大島,中國第四大島,最高點海拔503米,人口近42萬浙江島嶼一座島嶼的發展需要與很多資源統籌兼顧的,因為伴隨著我國對不少區域中的島嶼表現中說,很多島嶼也都會形成較強的文化魅力和實際作用,同時,隨著我國對於島嶼資源和周邊的海洋生態環境持續保護,不少島嶼在旅遊層面上都以生態、純自然為主,從而做到旅遊和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的目標
  • 2017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地圖出爐啦,來看看有哪些?
    3日,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2017重慶十大地理新聞地圖》,讓我們一起在山水縱橫的地圖上,感受過去一年山城的發展速度與地理溫度。2017年,我們每個人都是重慶發展的親歷者,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自貿試驗區掛牌、首次摸清地理國情「家底」、精準扶貧成效顯著、交通建設全面開花、生態保護排名全國第一……眾多讓人深刻難忘的地理事件貫穿了我們的生活,為實現所有重慶人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的動力。
  • 青藏鐵路海拔5072米 為世界上海拔最高鐵路(圖)
    試運行  中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首趟旅客列車順利通過世界鐵路的最高點———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越嶺地段,標誌著青藏鐵路實現全線通車,標誌著中國實現了在「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