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信州區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6月5日,上饒市信州區周田水庫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上饒農水部門有關專家鑑定,是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其最早誕生於約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圖片:江西上饒宣傳部提供)

6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上饒市信州區傳來好消息:有「水中大熊貓」、「活化石」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驚現上饒信州區周田水庫。

記者了解到,這些桃花水母是一名遊泳愛好者從周田水庫中捕捉的。這是一種呈乳白色微帶透明的小型水母,直徑約2釐米,無頭無尾,晶瑩透亮,鐘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在水中遊時一張一縮,柔軟如綢,姿態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非常可愛。

據在此水庫的一位遊泳愛好者介紹,他們是在在該水庫遊泳時發現的。當時在離水面30~50釐米的位置,有人看到這些乳白色微帶透明的小生物,經仔細對比資料,發現這些生物就是有「水中大熊貓」、「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目前整個水庫有十幾個點可以看到「桃花水母」,預計全庫區至少有將近十幾萬隻水母在活動。

據觀察,該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撐開的傘,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口朝向傘下方,位於一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由於它們多在早春桃花盛開時節出現,有的為粉紅色,在水中遊動,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中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

「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圖片:江西上饒宣傳部提供)

上饒市信州區周田水庫。(圖片:上饒宣傳部提供)

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其中9種均產在中國,由於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目前能採集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僅二三處,已被列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在我國被列為極危物種或瀕危級物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桃花水母」還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其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借出芽方式產生水母體,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水母必須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此次桃花水母大規模出現,充分印證信州的好水好生態。

「綠水青山就是最好的金山銀山。」據了解,近年來,信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始終致力於改善生態環境,積極引進「上饒綠都」綜合體項目、上饒國際醫療健康小鎮、上饒野生動物世界綜合體等綠色環保型企業和項目,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和信息服務業等綠色環保產業,建設了全市首個數字經濟服務園和最具人氣的上饒現代農業示範園。

與此同時,信州區還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了高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主要通道沿線環境整治工作、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並大力推進秀美鄉村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保持了信州良好的生態環境。

據上饒農水部門專家表示,能見到這個「桃花水母」,說明信州區當地的水質很好。只要保持這種良好水質條件,以後每年都可能再看到「桃花水母」的身影。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相關焦點

  • 臨沭發現大規模桃花水母 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圖)
    7月3日,山東省臨沭縣石門鎮一水庫發現大規模的桃花水母。當天在該水庫垂釣的群眾發現該水庫出現大批不明生物體,後經當地漁業部門專家確認,該生物為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 仙居發現罕見的桃花水母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仙居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相關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8月30日下午,在國家公園遊玩的仙居市民小朱,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其全身透明,身體中間像有四個花瓣形狀,周圍有很多細小觸角,疑似桃花水母。  為了確定這個小動物是不是就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後,又請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齊鑫親臨觀看,根據形狀,確定了這個就是淡水水母。
  • 壽寧水庫發現疑似"桃花水母"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在壽寧小託水庫,遊泳愛好者在清澈的水庫中發現疑似「桃花水母」的生物。 8月4日,壽寧縣遊泳協會的吳文時、吳建峰、柳必龍等「泳士」專程從小託水庫捕撈帶回樣本,相繼送到壽寧縣林業局、農業局求助專家鑑定,並於當晚送到省市相關研究部門考證。
  • ...灣熙園】發現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在進行水質檢測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竹筏划過的水面都會翻滾著許多的小白點,並且這些小白點會不停的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該工作人員立即向公司總部上報相關情況。環資評公司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高度重視,當日連夜查閱相關資料,並於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南沙灣熙園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該水母竟然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別稱「水中大熊貓」。
  • 四川一池塘浮現桃花水母 專家:半月內將消失(圖)
    昨日,騰訊微博網友報料,近半個月,內江資中縣龍江鎮的一處水塘裡發現了一群小生物,附近村民稱從未見過,擔心會不會是害蟲。昨日,經過觀察和判斷,內江師院專家和龍江鎮政府有關人員均認為這些小東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作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此前,內江還尚未有關於「桃花水母」的記錄。
  • 內江城區首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這兩口蓄水池都是我們物流中心的消防蓄水池,池內的蓄水基本都是雨水。」得知蓄水池內有奇特的小動物出現,物流中心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看稀奇,據物流中心工作人員餘浪介紹,兩口蓄水池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主要用於消防蓄水,為了預防火災意外發生後的用水需要,平時兩口蓄水池都蓄滿了水。兩口蓄水池裡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
  • 海南發現這種世界級瀕危物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疑似桃花水母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村民發現了數十隻拇指般大小的水生物,生物呈乳白色、通體透明,由絮狀主體及4個略帶橢圓形的肢體分別連接1條外環構成,身體周邊長滿的觸角像飄落水中的桃花。據村民柯先生介紹,這是一口廢棄的水井,昨天他在井邊洗手時發現了這些生物。
  • 中鐵十四局綠色施工保護世界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他們產於淡水中,只有每年6到10月才會出現,它們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淨,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張松旺一邊查閱手機,一邊向筆者介紹,「現在能採到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也不過幾處,這說明咱們龍窩河的環境很好。」
  • 重慶一池塘再現桃花水母 世界上只發現有11種
    這是古時候描寫桃花水母的詩句。桃花水母生長於溫帶淡水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至少6億年的歷史。張永紅是北碚區歇馬鎮文廣站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他在辦公室後面的池塘裡看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於是特地抓了一些養在碗裡,慢慢欣賞。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8月20日清晨,在安徽省懷寧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村民發現水中遊弋著大量通體透明的傘狀浮遊生物。得知家門口池塘裡發現這一罕見的小精靈,村民紛紛前來一睹為快,無不稱奇。
  • 丹江口現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資料圖近日,筆者在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桃花水母,這是丹江口水庫水質不斷優化的結果。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有幾億至十幾億年以上生存歷史,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直徑長約2釐米左右,柔軟如綢,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遊動起來就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遊泳」。桃花水母對環境要求極高,在水體潔淨無汙染達I-II類、溫度25-32℃、水質中性或弱鹼性環境下方可存活。
  • 什邡八角水庫驚現白色浮遊生物 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四川新聞網消息( 張曉玲 張世浩 記者 周鴻)近日,什邡八角水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湖面管理時,驚奇發現水中出現了大量白色浮遊生物,疑似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我爸就說這東西可能是桃花水母,自己又通過查詢資料,並在網上進行了比對,發現水庫發現的水母與桃花水母的特徵十分吻合。」周佑翔等對這一發現很是驚喜,因為在什邡境內尚無可考證的發現記錄。現如今,周佑翔等庫區管理人員在傍晚或者天氣好的時候,時不時會在湖裡看到這樣的白色水母。
  •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發稿時間:2017-05-11 14:07:1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專業人員正在現場觀察確認 仁壽廣電 供圖  仁壽縣水務局技術顧問蘭中祥說,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約6.5億年前,又稱「桃花魚」,多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珍稀的腔腸動物
  • 都江堰再現桃花水母!
    安緹縵旅遊生態度假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午同事在巡查戶外營地時發現觀賞水塘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層疑似水母的水生物。隨後,市農業農村局的水產專家對觀賞水塘內的水母進行了仔細的觀察辨認,最終確定該水母就是極其罕見的「桃花水母」。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黃金海岸水上運動俱樂部
    日前,被稱為 「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黃金海岸位於武寧縣城湖濱東路廬山西海湖畔,這裡的水上運動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這天一早,景區工作人員劉安和往常一樣從湖裡取水打掃衛生。
  • 衛輝山區有一種瀕危物種,在水中生存了6億年!趕快拿著手機來拍吧
    7月10日上午,以《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瀕危生物》為主題的衛輝市第二屆桃花水母保護節開幕儀式在衛輝市靈泉峽景區隆重舉行。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亮相南京東郊水庫!
    通過圖片,長期調查研究水生生物的江蘇動物協會理事姜盟介紹,陳先生發現的水生生物叫「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桃花水母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腔腸動物門、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屬。世界上目前有記錄的有11種,中國分布9種,其中7種被列入物種紅色名錄,故此它也有「水中大熊貓」、「水中國寶」之稱。據了解,桃花水母最早被我國的古人稱為「桃花魚」,1609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桃花水母形狀像一把傘,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捕食水蚤、小線蟲、小環蟲等小型水生生物。
  • 和桃花水母共享碧水藍天
    近日,居住在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四公司嵐羅高速公路項目部附近的村民們,都在朋友圈紛紛轉發一段「白色小精靈」——桃花水母的視頻。這段視頻也帶火了桃花水母的棲息地山東省臨沂市龍窩河,讓該地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 「桃花水母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野生動植物保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現19個新物種
    而作為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桃花水母又是該物種類群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盲枝,對於揭示遺傳基因規律、解讀遺傳密碼,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價值。為什麼偏偏只有它能適應淡水?環境因子對它究竟有怎樣的影響?桃花水母的身上有太多謎團待解。不過,由於桃花水母沒有骨骼和角質層,尚未留下任何化石標本,再加上實物稀缺,使得學界對這一物種的研究困難重重。
  • 餘杭九龍瀑發現桃花水母
    餘杭九龍瀑發現桃花水母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19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