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民營航空史上的第一大單浮出水面。
一家剛剛獲批5個月的民營航空公司——東星航空公司,宣布將一舉購買和租賃空客20架飛機。僅僅用首付1.8億元人民幣就撬動了這筆價值120億元的大單。製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免銀行擔保+賣方信貸」模式,也給業內帶來諸多疑問。
東星面臨的三大質疑東星航空的投資方是湖北東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北美景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和湖北東盛房地產有限公司,全部屬於東星集團的下屬公司。據悉,東星集團成立於1991年,主要從事旅遊、房地產、交通公路等行業,年利潤為5億元左右。
眾所周知,航空公司的經營風險不可小覷。目前航油價格一路高漲,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貿然挺進民航業,似乎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賭注。
東星航空的錢從哪裡來?東星航空一出場,就給人以「財大氣粗」的印象,它不但創下了民營航空購買飛機的紀錄,還計劃投資5.5億元人民幣,在武漢天河機場徵地1500畝建立自己的航空基地。
另外記者了解到,東星飛機的機身將全部塗滿青和紫色,這是由排名2005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70位的中國東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總裁蘭世立親自設計的,在國內的飛機中堪稱「另類」。
據說如果將飛機全部噴漆,將增加飛機整體重量,加大耗油量。為了應對高漲的航油價格,國泰航空甚至計劃新接受的全貨機,通通以飛機的銀色鋁板外殼示人。在各家航空公司紛紛出招節油之際,東星航空卻反其道而行之,其「財力」可見一斑。
對於資金疑問,東星航空的董事長蘭世立告訴記者,東星的註冊資金為8000萬元,但他打算儘快將註冊資金擴張到2億~3億元人民幣。「資金主要來源於東星集團其他業務的收益,比如旅遊、房地產和公路。」他神秘地表示,今、明兩年東星集團有一筆房地產項目,營業收入預計超過30個億。錢對於東星航空來說似乎唾手可得。
蘭世立表示,今後記者將看到很多國內外金融機構與東星集團的合作。
東星航空的人員從哪裡來?航空業是一個壁壘相對較高的行業,如果沒有專業的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很難組建運營一家航空公司。
據悉,在目前東星航空的主要籌備人員中,有四位出自民航,他們分別是原北方航空公司總經理、現任南航集團副總裁周永前,原北方航空運營指揮中心總經理王振華、原華北地區管理局適航處副處長陳家樂,以及原北方航空三亞企業管理處處長彤代長。某航空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團隊組合可謂是煞費苦心,擁有在政策、運營、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的人才,而且其中三位都在一起共過事,更加易於合作和溝通。
另外,曾經困擾民營航空奧凱和春秋的飛行員緊缺問題,似乎在東星身上迎刃而解。目前一些飛行員從各大航空公司跳槽而來。但是根據民航總局相關文件,跳槽飛行員除了必須向原單位支付70萬~21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還要得到「老東家」的批准後方可離開。東星航空若能順利招到飛行員,除了需要支付了4000萬元左右的違約金,還需要與各家航空公司保持良好的關係。
最讓人生疑的是,東星航空的「運氣」從哪裡來。
東星航空向通用租賃了10架全新的空客飛機,租期為10年,到期後飛機所有權仍然屬於通用。但是破天荒地,東星居然獲得了通用「免銀行擔保」的特殊政策。據悉這在全球尚屬首次。租賃的飛機將從明年開始,按照3—3—4的飛機數量分三年交付使用。
此外,在購買飛機的問題上東星也享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在與空客籤訂了購買意向書後,蘭世立表示,東星獲得了歐洲進出口銀行提供的60億元、15年期限的長期貸款,「而且這筆錢屬於賣方信貸,利息比正常的商業貸款還要低。」
蘭世立把這種運氣歸功於東星航空優秀的「投資規模、經營狀況和業務計劃」。
「東星模式」是否完美無缺蘭世立一直被認為是「劍走偏鋒」的典型。據說他當年進入旅遊業時,由於各旅行社對景點爭奪的不可開交,他就乾脆買斷了某景點的40年經營權;現在,由於東星集團對旅遊包機的需求很大,同時又兼做每月銷售幾萬張機票的大票代,他又乾脆組建了航空公司。
雖然蘭世立表示,20架飛機可以促使航空公司達到規模效益,這是航空公司贏利的基礎和保證,但是東星航空還要面對成本和市場兩大難題。據悉,一架空客A320一年的運營成本是3000萬元,再加上逐年上升的租賃飛機分期付款,東星航空將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此外,雖然東星航空有旅遊客戶和網點支持,但是武漢市場上已經有東航武漢公司和南航湖北分公司在運營,東星航空的生存之道還有待觀察。
另外,東星航空租賃、購買飛機的模式,很難被其他航空公司拷貝或者學習。蘭世立曾宣稱,他們是全球第一家獲得通用「免銀行擔保」的飛機租賃業務,此前試圖嘗試這種方式的航空公司都以失敗告終。而對於想獲得「賣方信貸」購買飛機的航空公司,更是機會渺茫。
從市場上來看,一般民營航空起步時受限於資金,往往會選擇租賃飛機,在運營三年左右取得穩定收益後,才有可能獲得銀行貸款購買飛機。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春秋航空,它目前運營著2架租賃的空客A320。據悉,歐洲進出口銀行曾經有意為春秋航空提供佔購機款70%的貸款,但是前提是必須由中國國內銀行出具擔保。由於銀行方面沒有談妥,春秋的購機計一拖再拖。而像東星這樣能「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堪稱是一種奇蹟。
但是業界流傳著一種看法,認為東星航空的投資目的難以揣測。一名不願具名的航空人士對記者表示,民營資本進入民航市場,可以帶來競爭和活力,但恐怕會有魚目混珠的現象,不排除有人將航空公司包裝上市或倒手用來圈錢的可能。
對於甚囂塵上的種種揣測,蘭世立付之一笑,「東星做事一向保守,目前還沒有上市玩資本的打算。」
0薦聞榜
(《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