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店改建成山野咖啡館,每杯咖啡都是一座「雪山」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更酷潮流生活社區 mars探索新鮮城事 收錄於話題#編輯之選112個

山野咖啡館的主理人王飛有一群相熟十幾年的好友,多年來一直共同旅行、徒步、露營,他們都是熱烈而忠誠的戶外愛好者,更準確地說,是 Bushcraft 的愛好者。Bushcraft 意為「叢林謀生技能」,指的是帶上必要的裝備,憑藉自身的生存技能在野外劈柴點火、煮茶燒飯、搭建庇護所,以自我的能力,藉助自然的力量隱世於山間。

相比時下風靡的 glamping 精緻露營,BC 更追求本質,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玩家的野外動手與生存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杭州周邊群山環繞,擁有天然的 BC 條件。一到休息日,王飛和朋友們便相約進山,先行探路、發掘新場地,在某個隱秘山頭一步步搭建自己的避世小家。今天開荒鋪整地面,明天整理樹枝做張桌子,隔天再來削雙筷子挖個碗,每天變著花樣玩。

2020 年初的疫情讓這種世外桃源般的樂趣戛然而止。生活像是被劃上了休止符,自由成了奢望。「愈失去愈渴望,那段時間無比懷念山上的日子,想念山間的隱秘家園。」於是,當疫情略有緩解、恢復自由進出後,王飛立馬和朋友們商量著租下了居住辦公地附近的房子,那裡曾經是一間餛飩店,他們要用這間餛飩店把自己的山野 BC 夢搬進現實。

曾經的餛飩店/現在的山野咖啡館

咖啡館裡的所有元素都取之於 bushcraft ,嵌入牆體的石塊、埋入地表的帳篷地釘、斑駁的磚牆、門把手上的鵝卵石、衛生間的捲紙支架,以及墨綠與灰的大地色調,仿佛這家店就建在一片山野廢墟之上。

斧頭是 bushcraft 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開路砍柴削木都需要,索性把它用做門把手,狠狠地嵌入門中;另一側的門把手是從山上選取的漂亮木枝,精心打磨後安上,在日復一日的使用中韜光養晦;山野咖啡館的 logo 則是 bushcraft 中最為常用的煤油燈。每天天色漸暗時分,王飛會一一擰開店裡的煤油燈燈罩,劃亮火柴,點燃燈芯,看著火苗一點點跳動起來,昏暗的山中逐漸生出一絲暖意。

店裡除了常規的奶咖與手衝之外,還推出了自己特調的酒精類咖啡,取名則是完全體現了老闆們的愛好,梅裡、 K 2 、雀兒、四姑娘、吉力馬札羅,清一色都是雪山。

WAY 2 音樂酒吧

王飛的另一個身份是 WAY 2 酒吧的主理人,他和他的音樂老師妻子因為《 THE WAY 》這部電影開始了一次 800 公裡的徒步旅行,做了一場音樂會,開了音樂酒吧 WAY 2 。因為已經擁有了較為豐富的酒吧經營經驗,山野咖啡館到了晚上也會變成一間小酒館,白天 10:00-17:00 經營咖啡和酒精類,傍晚 19:00 - 凌晨 1:00 ,咖啡時間結束、切換為清吧模式。「別再問我咖啡能不能賺錢,這是熱愛!當然,我們晚上還是一個小酒館,應該可以賺錢。」

山野咖啡館是一個有關夢想的故事,王飛希望有一天能在山野裡開一家真正的「山野咖啡館」。

m:mars W:王飛

m: 聽說一到休息日你就會跟朋友相約去露營,這樣的生活狀態大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說說你的第一次露營經歷。

W: 2005 年開始接觸,那時我買了第一臺車,開始嘗試自駕旅行和露營。2010 年我搬家認識了新的朋友開始接觸徒步,走的第一條線路是 EBC ,也叫喜馬拉雅山珠峰大本營環線。後來自駕露營和徒步露營都有玩。第一次露營是什麼感覺我都不記得了,遺忘可能是因為體驗不夠深刻,最初露營,只是解決了過夜的問題,並沒有想得太多。

m: 你覺得露營最大的魅力在哪裡?

W: 山裡充滿了精靈,充滿了安靜的生命,它們是那麼美麗。那裡沒有煩心事,就算你只是盯著一堆篝火,看著炊煙升起、水壺冒煙,那也是一種很美妙的享受,就像是看到一股清泉在流淌。

m: 對於現在大熱的精緻露營你怎麼看?你喜歡的露營方式是什麼樣的?

W: 難過,非常難過。我再也沒有優越感了,一個新的玩家可以很輕鬆地玩出令人羨慕的露營生活。可選擇的產品太多了,大環境好,新手起步就很高。好事,他們不必像我們一樣走很多彎路。

Glamping 和 Bushcraft 我都很喜歡,但有一點我不得不承認,現在管理 WAY 2 和山野咖啡館兩家店,精力消耗了不少,我會為 glamping 所需的裝備和搭建感到煩惱。後來就開始嘗試 bushcraft ,帶最少的裝備,多從自然中獲取,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露營方式。很治癒。

m: 戶外生活方式給你帶來的最大改變是?

W: 我從徒步、露營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直接影響我面對工作和生活。比如什麼是考驗,什麼是堅持,什麼是腳踏實地,什麼是酸爽,什麼是感恩等等。

m: 山野咖啡館的格局和功能分區是怎麼設計的?

W: 山野咖啡館就是我們的一個小情懷,我們希望把從戶外露營、徒步中收穫的感動和美好用到這個空間中,從空間的營造到產品的設計,都儘量圍繞戶外方式展開。起初的想法很簡單,我們自己熱愛,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喝咖啡喝酒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並把這份喜悅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和新的客人。

考慮到店鋪的生存狀況和可持續發展,我們特地在設計的時候考慮了兩個營業時間,白天 10:00 - 17:00 是咖啡館,晚上 19:00-01:00 是清吧,這樣可以增加店鋪的靈活性,降低經營的風險。

m: 哪個部分是你最喜歡的?為什麼?

W: 入口的一條山野小道,可惜被人踩爛了。但這就是人與自然的衝突,很真實。

m: 給我們講講菜單吧,在這樣一個接近自然的地方,客人能喝到什麼?

W: 白天的菜單中,我們把最重要的創意類咖啡放在了第一頁,並用雪山的名字命名,梅裡、K 2、雀兒、四姑娘、吉力馬札羅。我們堅信創意的重要性。我們希望客人有全新的口味體驗,但有時驚喜和失望是並存的,客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們彼此需要時間互相了解。

我們選擇的葡萄酒也是跟戶外有關係的,其中有一款的酒標上有攀巖者的圖像,因為酒廠附近就是攀巖勝地,有一款紅酒叫發現者,還有一款氣泡酒酒標上是太陽和月亮,因為她的日照時間達到驚人的 300 天左右。我們在努力營造一個戶外的環境,但最終客人是觸動還是無感,還是要看他們自己的經歷。

W: 為了這個採訪我還專門問了幾個客人一個問題,「我說你在這個空間裡,喝著咖啡是一種什麼感受?」其中有一個女客人確實讓我印象深刻,她打扮得非常精緻,妝容服裝搭配盡顯一個時髦都市女性的模樣。可一聊她居然跑馬拉松,跑越野賽。她回答我,「在裡面,戶外的原始感用得恰到好處,沒有過分裝飾,透過室內的天窗看到的灌木和天空,她仿佛覺得這個建築的外部不是都市而是一片山脈。像喬治亞或阿爾卑斯山上某一個咖啡館,某種城市文明和自然的融合。」

m: 透過這樣一家咖啡館,你想帶給大家什麼?

W: 2017 年,我去徒步了阿爾卑斯山脈的 TMB 環線,那些坐落在高山裡的旅店,每一家都各具特色,每天走到最後的那一刻我都有期盼,目的地會是一家什麼樣的店?我能透過他們家的窗戶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從本意的角度出發,我們藉以山野的名義,分享給大家我們的所愛,我們從自然中獲取的靈感和感動,也希望大家分享給我們他們的故事。從商業的角度也許這只是一家不一樣的咖啡店而已吧。

如果一個城市有很多不一樣有個性的咖啡店,那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應該感到驕傲的事。你問我想要帶給大家什麼?坦誠地講開業一個月以來我這種認知越來越模糊,拍照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的員工整日和「過度拍攝」的人爭吵,我已經在都市和山林之間迷失。

m: 未來山野咖啡館會自主舉辦露營相關的活動嗎?

W: 現階段我不會,目前只想把產品、服務、體驗做好。後面有機會的話也許會。

原標題:《編輯之選|餛飩店改建成山野咖啡館,每杯咖啡都是一座「雪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比樂蒂人物 | 王飛:累了,就來「山野」喝一杯
    山野咖啡館在植物叢裡悄悄長大,天氣好的時候,前庭的鵝卵石被踏得發亮。下過雨的星期三上午,咖啡館裡人還不多,主理人王飛坐下來,和我們聊了聊那些一直沒有機會說出口的話。每次社群裡約好的活動,只要一下雨別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隱身,只有他們兩個風雨無阻結伴而行。去年年底,他們在一起聊天時帶過了開一家戶外咖啡館的話題。種子埋下了,後面一系列的事情,開始有點歐·亨利的味道。在山裡喝咖啡的時候他們就習慣叫腳下的地方「山野咖啡館」。發了幾次玩耍的照片,朋友圈裡的留言擋不住了,幾百條都在問:「什麼時候帶我去?」別人說多了,自己也心動。
  • 發現廣州10間格調一流的咖啡館……一杯咖啡讓你愛上一座城
    咖啡總跟時尚脫不了干係遇上街拍模特是常有的事兒Sigma裡一水兒的白,連咖啡機都被噴成了白色;鏡像則用鐵絲和水泥牆營造出粗獷工業風>>廣州10間格調一流的咖啡館一杯咖啡一座城那縷縷濃香APF COFFEE    華康街必去理由:裝修的格調達到極高的程度,素白的北歐設計風格,你看到的每一樣東西據說都是頂尖團隊設計而成
  • 上海這十家咖啡館,每杯咖啡都在向你的味蕾「宣戰」!
    店裡的菜單上並沒有美式、拿鐵等基礎咖啡,不過每三個月都會融入主理人天馬行空的創意而更換一次菜單,每個季節都能喝到不同風味的特調,讓你從舌尖上感受季節交替~ OPS的
  • 每賣3杯就有1杯,最近很多咖啡館都在研究這個產品
    今天要說的是即飲咖啡,這個存在感不強的小透明,其實有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佔有量。相當於每喝掉3杯,就有一杯是即飲咖啡。 嗅覺靈敏的巨頭紛紛入駐搶灘,而小咖啡館能通過這個產品賺錢嗎?一起來捋捋。
  • 咖啡館,一座城市的靈魂!
    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張沙發一臺電腦能讓讓自己暫時沉溺於喜歡的世界裡Rasa Cafe 地址:和豐創意廣場老廠房103Rasa Cafe是坐落在和豐創意廣場,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一家文藝咖啡館。慵懶的午後,廣場上有人在放風箏,有人在追逐打鬧,有人在談天論地,有人在沐浴陽光,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和諧歡樂。他們家除了普通的意式咖啡,也有手衝(精品咖啡),另外還有熱飲/茶、軟飲/汽水、鮮榨果汁、小食、鬆餅。
  • 七月咖啡:一間有溫度的咖啡館
    手衝咖啡(圖片來源@JulyCafe七月咖啡)美好的事物總是來之不易,咖啡亦是如此。一杯好咖啡的出品,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豆子」到「杯子」,每一環都需經過千錘百鍊。七月咖啡作為最早一批獨立咖啡館,店內所用的咖啡豆皆是自家新鮮烘焙。對此,與其說莫漢佳是最早在東莞嗅到生豆市場商機的一批人,不如說他由始至終都想為客人提供一杯優質新鮮咖啡,讓每一種咖啡豆釋放出自己的風味能源,讓咖啡回到咖啡本身。
  • 獨立咖啡館的靈魂總是在那杯咖啡裡
    在遠洋城萬象花園附近便有這麼一家餐廳,名字叫做DinosaurIslandcafé,恐龍島咖啡館,由Alex和妹妹Mandy一同創辦,他們是對生活充滿熱情又選擇慢慢地,好好地釋放熱情的人。我們一邊品嘗著店內精緻的飲品和食物,一邊了解這對年輕的兄妹和他們創辦的獨立咖啡館。    Alex給這家咖啡館定義為日式咖啡館,提供西式的純粹的咖啡文化,又體現著日式的精細體貼。
  • 曼谷7家高顏值治癒系咖啡館,每一間都值得加入你的旅行計劃!
    今天為大家推薦7家相當有特色的咖啡館,瀰漫咖啡香味的民宿咖啡屋、仿佛置身歐洲百年咖啡館、邊喝咖啡邊SPA.每一間都值得一去再去!位於Soi Nana 巷道轉角的「103 Bed & Brews」正是一間由中藥行改建而成的民宿兼咖啡館。
  • 捧一杯咖啡,探索一座城市|雜誌推薦
    一次商務會議、一次朋友聚會、一次熬夜加班、一次休閒下午茶、一次漫無目的閒逛......你可能都想要來一杯咖啡。咖啡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咖啡文化更是代表了一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當我們想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時候,不妨去去逛逛當地的咖啡店,通過咖啡了解這座城市。
  • 遊在廈門:那些咖啡館,飲一杯愜意滿滿
    導語:大家好,本文由是山泉叮叮獨家發布,如果喜歡小編的話就請點擊右上角進行關注吧摘要:那些咖啡館,飲一杯愜意滿滿廈門是一個咖啡館密度十分高的城市,似乎每拐過一條路都能看見那麼幾家咖啡館。這些咖啡館或大或小,他們或許典雅大方,或許溫馨精緻,每家店的主人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經營,形成了各個咖啡館獨特的風格。面對這麼多的有風情的咖啡館,選擇恐懼症的遊客應該無從下手吧。今天,就讓小編來推薦幾家頗具特色的咖啡館吧。偶遇冠軍咖啡探店:【褚家園咖啡館】褚家園咖啡,一座老別墅改造而成,翻修成咖啡館的別墅裡生機勃勃,院子裡種著一千多顆植物,應該會是是植物愛好者的鐘愛之地吧。
  • 遊心咖啡館,美味的法式甜點配杯用心的咖啡
    發現武漢越來越多好的咖啡館,算是平時最好的一個體驗。遊心咖啡館,不止一次在別人口中聽說,店裡的法式甜品也是頗受好評,於是特意尋找前去品嘗一番。 遊心咖啡館不大,內部也比較簡單,但是有家的感覺,也算是很舒服。不像其他咖啡廳五花八門的飲品,遊心這裡只有咖啡。咖啡師也會先了解你下你對咖啡有沒有了解,並通過你對咖啡口味的喜好推薦一種咖啡給你。
  • 疫情下的武漢咖啡館:就算店垮了,最後一杯咖啡也要給醫護人員
    1月24日,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二天下午,咖啡館來了兩位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他們是店裡的老顧客。工作人員從他們口中得知,醫院現在的工作量比之前突然增大了很多,疫情確實比想像中還要嚴重。兩位醫生拿著做好的咖啡走出店門,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大家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醫護人員都這麼辛苦了,還要親自出來買咖啡。」田亞珍說,當天晚上,幾個人在店裡開了一個小會。
  • 貝多芬每杯咖啡要放60粒咖啡豆?世界名人與咖啡的有趣故事
    對於全世界的咖啡迷來講,坐在咖啡廳裡品嘗美味而香醇的咖啡,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而在過去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世界名人都和咖啡發生過有趣的故事,不乏巴赫、伏爾泰、愛因斯坦等各領域傑出的人物。,竟然用自己的軍帽作為抵押,換了一杯咖啡喝。
  • 開在吳中博物館裡的咖啡館,270°湖景落地窗,每一杯喝的都是「文物」!
    不得不說,這兩年蘇州的咖啡館簡直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每隔一段時間,總能在票圈看到某一家咖啡館被咖啡迷們集中打卡。吳中文物刻在杯身,每一杯都像一件文物藝咖店如其名,融合了咖啡與藝術於其中,找一個靠在落地窗邊的位置靜坐,在咖啡的香濃中,你會有種空闊的虛幻感。
  • 中國全家湃客咖啡負責人:明年賣1億杯咖啡 還要開湃客咖啡館
    因為沒有影響我本來店裡面的銷量,但因為多加了第三方外賣可能可以多賣10杯,如果接自己外送平臺的話可能往上疊30、40杯,讓本來門店的銷售數量再往上疊加,如果再開一個獨立咖啡館,可能會帶動更多人認識這個品牌。36氪:你們自己打算做外賣平臺,有什麼具體的計劃嗎?全家:現在是小程序和APP兩個都在做。小程序應該會比較快推出,這個很大的目的是更快把湃客咖啡送到消費者手上。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泡咖啡館 「喝」一杯個性(圖)
    一間留得住客人的咖啡館,出品好喝的咖啡是本分;老闆的親切有趣是情分;個性的裝修、自烘焙、不定期活動等等是錦上添花……每日新報「尋味地鐵咖啡香」欄目,第二季接力,繼續推出了十餘期精彩推薦,層出不窮的津城咖啡館,乘著地鐵尋找中意的那一家,我們依然期待更多推薦。
  • 探店 | 有「貓屎咖啡」的越南咖啡館
    Coffee Dak Lak 是一家專門經營越南咖啡和小吃的咖啡館,位置在 College 和 Spadina 的街角。 這實際上是該品牌在「太古」之後開的第二家店。與它創始店的迷你店面相反,這個位於唐人街的店址要大得多,座位也充足。
  • 我的日系森林咖啡館—第一站,東京西郊的山野古風
    野外咖啡坊 [水之聲】在東京西郊的あきる野市,一座三百年以前建造的古民家至今安靜地敞開著大門。房屋從院子裡的林木借景,有一種與大自然融合而成的古樸雅致,四處可以感受到日式庭院特有的靜怡感。秋川溪谷邊上的咖啡坊,邊聽溪水聲,邊喝咖啡,愜意的很露天咖啡坊的座位設置成了橫排臺階結構
  • 上海這8家主題咖啡館,帶來的驚喜可不止一杯咖啡,更是一種情懷
    上海這8家主題咖啡館,帶來的驚喜可不止一杯咖啡如果說「一座適合自行車出行的城市,才會使人更幸福」,那麼這個幸福感爆棚的城市也不會缺少另一樣東西,那就是咖啡館。有人說過「我認為不論從什麼角度,這個城市,多一間咖啡館總是好事」,的確,喝到一杯好咖啡的便利程度,從某種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城市多樣性的活力。可能待久了,你常去的咖啡館也就那幾間,不過這次我們帶路,體驗一些特別的咖啡小館,聊一聊這些咖啡「小」館裡的「大」咖啡(順路的話,去坐坐喝一杯咖啡吧)。
  • 2020福州咖啡館安利|一千零一杯咖啡中,認真推薦十二家好店.
    冬天的午後,來東二環泰禾喝上一杯虹吸,從研磨,到虹吸沸騰,再到熱騰騰的咖啡上桌。慢慢地享受這段時光,感受被咖啡溫暖的一個下午。很喜歡坐在慢象的長吧檯,看著店內的小夥伴們一邊忙碌一邊打趣,若是有時間小五姐也會非常熱心地請你喝上一杯新進的豆子,一起細細地感受咖啡中的風味,聊起最近遇到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