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新消息!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

2020-12-18 FX168財經網

中美最新消息!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開放和平對話

文/editor2020-12-17 11:04:21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美國選舉人團認證後,其高級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指美國必須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強調這符合各方戰略利益,美國維持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信譽與承諾至關重要。他重申任一美國政府重申臺灣關係法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有機會也應當擴大與臺灣往來,提升臺灣在貿易及科技方面的經濟地位。

坎貝爾也是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他在今天(12月17日)出席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CSIS)的視頻研討會中表示,美國當前的重點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甦,需要與亞太以及歐洲盟友加強往來關係,而他認為臺灣能扮演此角色。他提到,任何一任美國政府重申和支持臺灣關係法是很重要的,這符合美國利益,連同六項保證為雙方關係發展奠定基礎。但他認為,單這麼做是遠遠不足的,美國應該尋找機會擴大雙方往來,並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

坎貝爾曾在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時期擔任國防部亞太副助理部長,也曾擔任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國務院亞太助卿,更是拜登競選團隊的核心外交幕僚。中央社引述涉外人士消息所指,坎貝爾是拜登團隊下的「五虎將」之一,在華府的外交和政治圈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他說道:「美國應該開放並且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兩岸進行有效、寧靜的對話符合各方最佳戰略利益,美國的最終責任是確保信譽與承諾,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同樣重要的是傳遞美國與臺灣往來是因為美國支持臺灣的概念。但美國也不抱持反中態度,仍然希望在特定議題上與中國發展建設性關係,也尋求與臺灣發展建設性關係。」

CSIS中國項目主任Bonnie Glaser則建議拜登,應當儘早就美國維護臺海穩定的持久利益做出聲明,這不是政策轉變或政策聲明,只是提醒對維護臺海穩定的關注。美國CNBC報導證實,美國選舉人團於12月14日在各州開會投票,正式確認拜登當選美國下任總統。投票是由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人在全天進行的,它們反映了該州的普選結果。報導也指出,周一舉行的美國選舉人團投票,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6個爭議最大的搖擺州均投票支持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到當天結束時,預計拜登將獲得306票,而美國現任總統川普預計將贏得232票。但截至目前為止,川普仍然拒絕接受拜登勝選結果,持續在各州發起法律挑戰,並質疑本屆總統選舉存在欺詐舞弊的情況。

Bonnie Glaser也建議說:「美方應該儘快恢復美國與臺灣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提供討論貿易議題的機會,甚至可以成為美國與臺灣雙邊貿易協定的章節。拜登也應該私下向北京發出信息,降溫兩岸關係以及美中關係下的臺灣議題。其責任是在北京,因為球在北京手中,北京需要停止對臺灣的軍事威脅。美方能從中觀察北京是否做出回應,並嘗試找到美中建立可預測關係的可能性。儘管我認為這很困難,但中國有必要知道他們是必須第一個行動的國家。」

中央社指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周與坎貝爾共同出席演講活動,兩人交情能回溯至已故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的執政時期。坎貝爾在演講中肯定臺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就,也稱讚臺灣駐美國代表處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也提到說:「過去在美國五角大廈擔任職務期間,當時有對亞太地區熟悉的人員,近年來已經漸漸擴大,25年前並沒有那麼多人認知到臺灣的重要性,但現在有更多人了解到,與臺灣維持強健關係對美國戰略意義與利益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拜登兩岸基調曝光?核心幕僚透露:不會承認「臺灣獨立」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20日就職,而拜登上任後的臺美關係將如何發展,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臺媒報導,拜登核心幕僚、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表示,拜登政府不會承認「臺灣獨立」,而他還指出,對拜登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去構思出有別於以往的新的兩岸政策。
  • 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作者 唐永紅美國總統選舉大勢底定。各方多認為,拜登勝出美國對華政策進而對臺政策會有不同於川普的做法,因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可能呈現不同的局面。但筆者認為,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形勢都將更加嚴峻,中國大陸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惡化;這是由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美國的霸道文化與行為邏輯、打「臺灣牌」成為美國實現國家戰略的性價比最高的手段,以及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臺灣社會生態的質變、民進黨當局藉機謀取臺灣獨立的企圖所決定的。
  • 馬英九擔心臺灣,正在求拜登一件事
    眼看拜登即將赴任美國總統,其國內外政策也不可避免的將會發生重大變化,而作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臺灣問題。在座談會上,美國方面與會上人員也明確地表示出了對於目前兩岸緊張局勢的擔憂,更有甚者擔心臺灣可能由於內部的黨派鬥爭與民生問題而陷入極端對立的情況。對於以上種種擔憂,馬英九就表示希望這些美國前官員能給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提提建議。
  • 中美最新消息!美國在臺協會:美國若重新駐軍臺灣 將破壞中美關係...
    中美最新消息!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Richard Bush表態稱,重新在臺灣駐軍將破壞中美1970年代關係正常化所設定的條件。
  • 美國對臺最新消息!拜登提名布林肯出任美國國務卿 臺灣外事部門...
    美國對臺最新消息!三立新聞網報導,美國總務署在周一(11月23日)致函給拜登告知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已經做好過渡準備,將啟動交接程序。隨著美國政權更迭,使得許多臺灣民眾感到擔憂,美方對臺灣支持的力道將會放緩,因川普政府任內將對臺關係推高。中央社也指出,拜登宣布多項外交與國家安全人事任命,包括提名布林肯出任美國國務卿。
  • 中方為修復中美關係釋放善意,但也需要美國在臺灣、香港等中國核心...
    11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時明確指出,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中國直截了當地為下一階段中美關係闡明中方立場,體現了中國對歷經40多年的中美關係始終持負責任態度,也是順應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之舉。
  • 專訪拜登政府候任國務卿:重建美國在中美關係上的優勢
    【談及熱點問題,許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一定是中美關係。奇怪的是,儘管美國國內的政治氣候已兩極分化,但中美關係一定程度上仍得到了延續。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時至今日,兩黨對中國的崛起以及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擔憂的聲音不絕於耳。您如何看待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
  • 拜登過渡團隊的一位官員就臺灣問題表態 中國外交部回應
    央視網消息:2021年1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注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將解除美臺交往限制。拜登過渡團隊的一位官員也表示,一旦拜登就任,將會繼續支持以符合臺灣人民願望和最大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謝鬱: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態勢
    一邊是川普政府密集出手狂打「臺灣牌」,頻頻挑戰中國主權紅線,中美關係急速惡化。另一邊是蔡英文當局全力配合美國,倚美謀獨抗中,兩岸互信互動基本為零,對立對抗升至歷史新高,臺灣海峽從風高浪急演進到兵兇戰危。12月中旬,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民主黨拜登確定勝選,對選後的中美戰略態勢與兩岸關係走向,筆者有以下幾點觀察。
  • 「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首都在北京」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8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核心幕僚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
  • 邵宇 陳達飛:拜登新政與白宮幕僚-05拜登戴琦的進步主義貿易願景
    註:將專題名由「白宮幕僚」更名為「拜登新政與白宮幕僚」,問題導向+執行。中方應該認識到,中國跟美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發展階段不同、國情不同,文化、意識形態和國家治理體系有差異這些客觀事實基礎上的。但是,不同並不一定意味著分歧和衝突,因為這些不同之處不一定是利益交匯之處,即使可能是利益交匯之處,也可以求同存異,尋找最大公約數。
  • 美國當選副總統哈裡斯高級幕僚團隊全為女性 至少3名黑人女性
    :拜登將於周二首次聽取國家安全簡報【環球網快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剛剛消息,拜登團隊表示,拜登本人將於當地時間周二(17日)首次聽取國家安全簡報。庫爾特·坎貝爾坎貝爾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務院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是歐巴馬政府負責中國事務的核心成員之一。埃利·拉特納他於2015年至2017年擔任副總統拜登的副國安顧問,曾在國務院中國-蒙古事務辦公室任職。他也曾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與拜登共事。在此次總統大選中,拉特納為拜登的競選提供「非正式的外部建議」。
  • 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聽美國權威學者「論中美」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拜登上臺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聽美國權威學者「論中美」作者:白雲怡 王雯雯 陳青青【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王雯雯 陳青青】編者的話:2021年,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嗎?過去幾年,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關係越來越牽動人心。
  • 邵宗海:拜登對臺灣有自己的看法
    但由於雙方衝突的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兩者彼此鬥爭的聚焦所在,往往會凸顯在「對臺灣問題的非正常手段的運用」上。    以「美國解除對臺交往限制」一事為例,影響到「臺美關係」最大幅度調整的例子,就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在13日訪臺(今已確定取消,編者注),並將與臺灣「官方」高層會面,包括與蔡英文的午宴。
  • 臺灣問題是中美新型關係的重要基石
    而外界普遍認為,本次中美高峰會晤上,有關地區和世界安全議題、經濟議題以及網絡安全等將成為會晤的熱點,相較而言,臺灣問題有淡化的傾向,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符合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使臺灣問題不再成為中美矛盾的焦點。
  • 大陸武統臺灣拜登會派兵協防嗎?臺灣最新民調曝光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就任,未來中美及臺海關係也受矚目,最新民調顯示,若兩岸真的發生衝突,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今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若未來臺海發生戰事,解放軍真要武統臺灣,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對照前次調查(2020年10月),若兩岸爆發軍事衝突,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僅有35.0%民眾認為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顯示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13個百分點。
  • 港媒快評:美國促兩岸對話? 球在臺灣一方
    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上周在一場研討會中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坎貝爾言論連日來受到關注,被視為替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向民進黨當局喊話。   坎貝爾具國安專業背景,在兩岸擁有豐沛人脈,目前是拜登團隊核心幕僚。
  • 馬英九核心智囊趙春山:拜登政府或施壓蔡英文與大陸對話
    據中評社報導 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上周在一場研討會中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坎貝爾言論連日來受到關注,被視為替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向民進黨當局喊話。坎貝爾具國安專業背景,在兩岸擁有豐沛人脈,目前是拜登團隊核心幕僚。
  • 拜登上臺「板上釘釘」,中美關係已成焦點!美國學者指出一條明路
    在美國政府換屆之際,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一直都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目前,川普仍然沒有承認敗選。為了給拜登"挖坑",甚至還採取了一系列強硬的對華政策,頻頻對中企下黑手。近日,美國《外交學者》的一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中美問題的本質,也預測了未來拜登的對華政策。
  • 自家事找美國人?馬英九託關係帶話給拜登
    在會中馬英九表達自己對兩岸之間存在的緊張局勢表達自己的擔憂。馬英九表示,在民進黨執政的數年間,蔡英文當局不斷製造輿論和事端,造成兩岸之間的互不信任。蔡英文當局的所作所為也在臺灣內部引發對立,這種情況很可能會拖垮臺灣,為此馬英九特地請求這些前美國外事官員,希望這些前官員能積極遊說拜登政府,希望後者能使兩岸恢復正常的溝通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