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兩岸基調曝光?核心幕僚透露:不會承認「臺灣獨立」

2021-01-20 騰訊網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20日就職,而拜登上任後的臺美關係將如何發展,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臺媒報導,拜登核心幕僚、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表示,拜登政府不會承認「臺灣獨立」,而他還指出,對拜登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去構思出有別於以往的新的兩岸政策。

根據臺灣TVBS報導,艾利森受訪時表示,拜登總統對「一個中國」是毫無疑義的,他知道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這個中國的首都在北京。艾利森還指出,臺灣這個「獨立國家」並不存在,而美國也不會承認「臺灣獨立」。同時,對拜登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在於能否構思出新的兩岸方案。

對此,前臺當局陸委會副主委黃介正則認為,美國很明顯是要走向模糊的方向,但模糊並不代表美國沒有堅定的立場。他指出,拜登任命的官員和幕僚,如將出任出任白宮新設「印太事務協調官」的坎貝爾等人,並不是傳統的「中國通」,而是屬於會比較傾向從美國的實質利益去思考兩岸問題的「戰略學派」。

此外,臺當局稱因受到美方防疫和維安考量的影響,臺灣至今仍未拿到參與典禮的「門票」。臺當局對外事務主管部門今(17日)表示,臺灣當局會視美方就職典禮規劃情形,以適當方式對美國新政府表達祝賀。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開放和平對話 文/editor2020-12-17 11:04:21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美國選舉人團認證後,其高級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指美國必須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強調這符合各方戰略利益,美國維持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信譽與承諾至關重要。
  • 「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首都在北京」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8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核心幕僚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
  • 馬英九核心智囊趙春山:拜登政府或施壓蔡英文與大陸對話
    據中評社報導 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上周在一場研討會中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坎貝爾言論連日來受到關注,被視為替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向民進黨當局喊話。坎貝爾具國安專業背景,在兩岸擁有豐沛人脈,目前是拜登團隊核心幕僚。
  • 港媒快評:美國促兩岸對話? 球在臺灣一方
    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上周在一場研討會中期盼兩岸緊張情勢趨緩,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坎貝爾言論連日來受到關注,被視為替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向民進黨當局喊話。   坎貝爾具國安專業背景,在兩岸擁有豐沛人脈,目前是拜登團隊核心幕僚。
  • 拜登上臺前 臺灣為何升高兩岸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在社交網發布長達46分鐘影片,再次炮轟大選舞弊規模前所未見,他必須糾正亂象,仍無法改變民主黨拜登將在明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的情勢。拜登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可望趨緩,至少不會如川普任內的尖銳對抗,所謂「美臺關係」也會有所調整。
  • 邵宇 陳達飛:拜登新政與白宮幕僚-05拜登戴琦的進步主義貿易願景
    註:將專題名由「白宮幕僚」更名為「拜登新政與白宮幕僚」,問題導向+執行。川普的貿易團隊強化了USMCA中的勞工條款,使得墨西哥工人更容易形成獨立的工會,利用集體談判權獲取更高的薪水和福利,也因此降低了激勵南部邊界的美國公司將利用廉價的和兼容的勞動。此外,還刪除了民主黨人認為的對製藥公司的有利條款,因為這可能會使藥價居高不下。全民醫保是拜登新政的重要內容,拜登還認為,數千倍於成本的藥物銷售價格極不合理,損害了美國勞動階層的福利。他執政後將對此進行整頓。
  • 「美國可能承認臺灣獨立」?別急……
    綠媒炒作美前官員稱「美國可能承認獨立的臺灣」,臺網民:那人另一句話才是重點。美前外交官稱「美國可能承認『獨立的臺灣』」,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16日在一則報導的標題和首段強調了這樣一個信息。Tkacik)日前宣稱,美國「有可能的是在外交上正式承認一個『獨立的臺灣』,或者是『臺灣共和國』。」不過,據報導,譚慎格實際上也提到,如果美國真的要承認「獨立的臺灣」,沒有一場戰爭,或是非和平的方式,那幾乎不可能發生。
  • 美國若承認「臺灣獨立合法性」,中美及兩岸關係將發生「大變化」
    導語:美國若承認「臺灣獨立合法性」,中美及兩岸關係將發生「大變化」 如今中國在科技和軍事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周邊很多國家紛紛眼紅,開始給我國製造難題,在多個領域幹涉、制裁我國。而當初那個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舊中國早已不在。所以任何國家或個人敢觸碰我國底線,必將會遭到嚴重的「後果」。
  • 臺灣會受壓迫?傳拜登內閣高官曾和蔡英文「有過節」
    來源:華夏經緯網拜登與下任國務卿的布林肯(右)。(美聯社)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在川普政府同意進行政權交接的同時,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外交團隊也成型。對此,「藍委」陳以信直言,拜登的外交團隊可說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預料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將受到壓迫。陳以信在臉書發文表示,拜登準總統公布外交團隊,可說是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他們和臺灣藍綠兩黨相熟已久。預料其對中政策將與川普政府不同,中美競爭之餘仍要合作,不冷戰、不脫鉤、鬥而不破,將是未來主旋律。
  • 放下幻想準備戰鬥,美國通過「臺灣保證法」,澳叫囂承認臺灣獨立
    按照美國方面的說法,「臺灣保證法」將能進一步加深「美臺」關係,美國將會根據相關條款,對臺灣提供給足夠的防務資源,以對臺軍售的方式,達到強化臺灣防務能力的目的。  同時,中山泰秀還建議拜登新政府,繼續保持美國當局的對臺策略,以阻止中方實現兩岸統一。而在中山泰秀發表完意見之後,澳大利亞會議員卡裡斯坦森也立即跟著宣稱:我們也應該採取必要的政治手段,例如「正式承認臺灣獨立」。
  • 臺灣承認外蒙古為獨立國家
    臺灣承認外蒙古為獨立國家 2002年02月27日 13: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消息 臺灣「行政院」元月底修正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國家,臺灣50餘年的「外交」政策將發生變化
  • 拜登時代「臺灣牌」的價值
    拜登將遵循一中政策拜登與川普都強調維持與臺灣的良好關係,但拜登陣營堅持遵循一中政策、反對片面改變臺海現狀是最佳方案,拜登政府官員不會發表「臺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等令綠營亢奮的言論,甚至官員訪臺及軍售都可能減少。
  • 臺灣前「副防長」:「兩岸目前不會開戰,太平島不會打起來」
    「大陸不會掉入陷阱,兩岸不會開戰」 南海局勢驟然緊張之際,臺灣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日前有關「兩岸可能爆發低度衝突」的言論引發討論。 7月21日上午,在國民黨智庫舉辦的座談會上,張延廷表示,兩岸現階段爆發全面戰爭的高度衝突可能性低,但低度衝突可能性較高。「低度衝突有可能發生在東沙、太平島,以及烏坵等地,因為島嶼都是易攻難守」。
  • 邵宗海:拜登對臺灣有自己的看法
    外界是有質疑拜登上臺後可能不會「埋單」,不過在臺灣的涉外人士曾提出在過去數十年來,臺灣持續呼籲美國政府能夠改善自我設限的交往限制,同時美國政府也曾在2001、2006和2015年檢討過這些限制,就如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所提,國務院廢除交往限制是經由漫長的評估過程,與美國政權即將交接並無直接關係。
  • 大陸武統臺灣拜登會派兵協防嗎?臺灣最新民調曝光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就任,未來中美及臺海關係也受矚目,最新民調顯示,若兩岸真的發生衝突,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今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若未來臺海發生戰事,解放軍真要武統臺灣,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對照前次調查(2020年10月),若兩岸爆發軍事衝突,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僅有35.0%民眾認為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顯示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13個百分點。
  • 白宮多人向拜登納下投名狀!無視川普警告,私下悄悄遞交履歷
    戰忽局編外工作室原創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話透露稱,近日,包括現任與數月前離職的多名川普政府任命官員,已靜悄悄地向拜登政府接觸,向其納了"投名狀"。雖然川普一再否認敗選,並且採取各種舉措來抵制大選結果,如大打司法戰,要求在某些關鍵的州重新計票,但是由於兩者選舉人票之間的差距過大,媒體早已經認定拜登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川普和其鐵桿支持者仍拒絕承認大選結果,並拒絕與總統當選人拜登進行政權交接準備。
  • 拜登不籤貿易協定 媒體人酸臺灣當局「倒貼還不承認」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拜登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指出在他在改善美國內部的勞工教育、就業問題前,將不會再對外籤署新的貿易協定;外界解讀,這等於向不惜開放萊豬以求加入所謂「國際市場」的臺灣當局,潑了一大盆冷水。然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對此竟回應「對拜登的發言將心比心」,這說法讓資深媒體人謝寒冰批「倒貼還不承認」、「不是很好笑嗎」。
  • 林淑玲:拜登神奇的敲開臺灣朝野兩岸路線競逐
    美國總統拜登緩和了中美關係,民進黨被迫調整「抗中」路線,民進黨動了,國民黨也動起來,先前差點被藍軍本土派拋掉的九二共識又重新端上案頭,柯文哲的臺灣民眾黨也和藍軍出現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關係,朝野的兩岸路線競逐在微妙的氛圍中登場了。拜登勝選這局,不僅確立了藍綠兩岸路線競逐開打,在藍綠陣營內都產生了強大蝴蝶效應。
  • 學者:拜登上臺後 美國對臺政策將存在三方面局限性
    (周忠菲 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美國大選已基本塵埃落定,明年拜登入主白宮應該不會存很大懸念。預計拜登上臺以後,美國對華方針不會有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未來美國對臺政策走向,將以連續性為主。未來美國對臺海實施軍事幹預的意圖,不會「收手」,但會「收斂」。
  • 美國換總統 臺灣該面對新現實了
    美國即將換總統,兩岸局勢也可能為之一變。兩岸不少政界中人、學者都有類似觀察或預測。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為,拜登外交策略是在多邊合作下找回美國在世界的主導性,對中國大陸不冷戰不脫鉤,美臺關係將走向低調,兩岸不可能再走對抗態勢;明年的元旦談話,蔡英文可能會對大陸釋出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