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玲:拜登神奇的敲開臺灣朝野兩岸路線競逐

2021-02-24 華夏經緯網

臺灣藍綠政黨的兩岸路線最近宛如打撞球,當一顆球被打離原來位置,連帶附近的球也被撞開。美國總統拜登緩和了中美關係,民進黨被迫調整「抗中」路線,民進黨動了,國民黨也動起來,先前差點被藍軍本土派拋掉的九二共識又重新端上案頭,柯文哲的臺灣民眾黨也和藍軍出現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關係,朝野的兩岸路線競逐在微妙的氛圍中登場了。

拜登勝選這局,不僅確立了藍綠兩岸路線競逐開打,在藍綠陣營內都產生了強大蝴蝶效應。

在民進黨內部,蔡英文日前重新調整安全與兩岸班子,確立緊抓拜登執政後的國際與兩岸新脈動,改由中間溫和派登場。這項操盤對第二任的蔡英文是重大轉機,也是她穩固政權防提前跛腳的策略。她的急速調頭,在2024效應上,明顯看到賴清德幾已出局、鄭文燦穩固了接班人位子,蘇貞昌雖蠢蠢欲動,但蘇之前「抗中」「仇中」記錄太差現在已在數饅頭了。蔡幫鄭文燦排除了賴清德,甚至還有機會坐上「閣揆」大位,鄭能不聽話?蔡與新潮流攜手有跡可循。在此風向下,民進黨內會慢慢靠向主流派,尤其是有意參選縣市長、未來志向大位的綠營菁英。

對於民進黨內鐵桿「臺獨」,蔡英文手上有大把資源可用,諸如現年73歲的遊錫堃以這年紀做到「立法院長」了,能跟蔡掀桌嗎?74歲的蘇貞昌如果不想回家含飴弄孫也得配合蔡的路線,不然蔡隨時可以宣布「內閣」改組讓他下臺。至於「獨派」大老,蔡也有一套,原則上是進二退一,在一些小節上讓「獨派」心靈獲得安慰,也就如此。

當然蔡英文在路線的修正上也不會走得太快,但「府」方擋下所有法理「臺獨」「修憲」案之後大勢已定,剩下來的就是微調,慢慢的鋪陳能與大陸接觸的氛圍,能不能打開兩岸僵局,還要看蔡英文的意志與民進黨意識形態有多深。

民進黨的變化,國民黨人看在眼底。日前登場的「韓先生來敲門」與此息息相相關。韓國瑜的兩岸路線在2020選舉時遭到綠營鋪天蓋地抹紅,為何選在此時高調復出?因為韓看到了契機,韓主張的九二共識正是蔡英文未來用來打開兩岸僵局的路徑之一,民進黨現在要下手前得思考三分,再打九二共識,就等於自外於兩岸和解之路,蔡英文也就玩不下去了。與韓國瑜結盟的趙少康23日就要針對「憲政體制」提出說明,進展速度極快,會不會從日前提出的「喊一聲兄弟,保百歲平安」進展到九二共識的明確化,值得關注。

現在國民黨內最尷尬的莫過於江啟臣與朱立倫,他們的路線接近,都是「親美遠陸派」。江啟臣日前宣布尋求主席連任,且在春節臺商餐會中提及九二共識,轉變甚大。江在國民黨2020選舉落敗,參選黨主席時曾提到「國民黨最有本錢談反共,反共不反中」,也一度要棄守九二共識。現在,韓國瑜來了,趙少康、張亞中都來了,蔡英文也調整了,江啟臣也動了。

江啟臣日前宣布參選主席時表明不選2024,願當「造王者」爭取與朱立倫結盟。朱向來是不沾鍋,儘量不碰兩岸,在內外巨變的情勢中,他還能繼續走「親美遠陸」的「獨臺派」路線?朱立倫爭取2024捲土重來,藍軍聲量最高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如果2022連任市長,朱是滿有機會於2024再披戰袍代表國民黨出戰,但現在有趙少康、韓國瑜清晰的路線,朱立倫路線如果不動可能比民進黨2024戰將鄭文燦還缺乏彈性,這還有未來?

此外,國民黨重量級諸侯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都是走不沾鍋路線,少碰黨務、不碰兩岸,前陣子在黨內蔚為風潮。藍綠兩岸路線的位移,應該很快會衝擊到他們了。兩人若意在向上發展,怕熱豈能進廚房?

最近另個很微妙的就是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他前陣子被認為要與民進黨和解,之後又開始跟國民黨走得近。民眾黨現在的秘書長謝立功是國民黨出身,最近又挖了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胡文琦擔任顧問協助處理黨務。在現實上,民眾黨與民進黨合作幾乎不可能,「藍白合」兩個在野黨的合作勝率大很多。

柯文哲若要進攻2024,也勢必要靠兩岸論述開路,柯的優勢是藍綠之外的中間路線。他之前喊出的「兩岸一家親」,可打開雙城交流的門,「大選」勢必不足,尤其在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都移動之後,柯文哲不動也不行。如果民進黨始終無法接受九二共識,也無法和大陸談出新的共同政治基礎,國民黨又有陳年老包袱,柯文哲不是完全沒有殺出重圍的機會。臺灣政治千變萬化,或是藍白合也不無可能。

總之,政治就這微妙,拜登當選改變了陸美臺關係,他的老成與務實可望帶領美國走出新局,中美關係回歸正常軌道 ,或也讓兩岸迎向和平的春暖花開。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拜登上臺前 臺灣為何升高兩岸對抗?
    但臺灣最近為何不是降溫兩岸緊張迎新局,反而升高衝突全面緊縮交流?最近有幾項兩岸關係指標性事件,第一項是童書《等爸爸回家》被綠指控有大陸大外宣內容,臺「文化部」日前以此書未依規定申請許可為由,下令即刻起不得發行。
  • 113個臺灣茶樣競逐海峽兩岸名茶賽
    113個臺灣茶樣競逐海峽兩岸名茶賽     圖為天福董事局主席李瑞河(右五)、漳浦縣縣長蘇孝道嚴利人 攝   中新網漳浦11月25日電 (嚴利人 張羽)25日,海峽兩岸400餘位茶農齊聚福建漳州科技學院,競逐兩岸名茶邀請賽。最終,臺灣茶農林勇、閩南茶農劉火城、武夷山茶農鍾雪鳳、張英超的參賽茶樣分獲高山烏龍茶組、鐵觀音組、紅茶組、大紅袍組第一名。
  • 拜登兩岸基調曝光?核心幕僚透露:不會承認「臺灣獨立」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在20日就職,而拜登上任後的臺美關係將如何發展,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臺媒報導,拜登核心幕僚、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表示,拜登政府不會承認「臺灣獨立」,而他還指出,對拜登政府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去構思出有別於以往的新的兩岸政策。
  • 拜登時代「臺灣牌」的價值
    社論說,展望未來,拜登政府將延續與中國大陸「戰略競爭」的路線,但無意與大陸進行全面對抗的意識形態之爭,主張雙方在政治、軍事及經濟上可以「共存」,良性公平競爭可以帶來在公衛、氣候變遷、防止核子擴散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 邵宗海:拜登對臺灣有自己的看法
    外界是有質疑拜登上臺後可能不會「埋單」,不過在臺灣的涉外人士曾提出在過去數十年來,臺灣持續呼籲美國政府能夠改善自我設限的交往限制,同時美國政府也曾在2001、2006和2015年檢討過這些限制,就如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所提,國務院廢除交往限制是經由漫長的評估過程,與美國政權即將交接並無直接關係。
  • 愛臺灣、旺兩岸、興中華
    過去一年,臺灣在經濟上的表現乏善可陳,政治上朝野又持續相互指責,兩岸關係停滯不前,民眾更是一肚子苦水,大家都覺得活得好不辛苦。今年情況變量仍多,局面未必就能大幅好轉,不但馬英九有許多的疑惑,全民皆悶,似乎更成了當前的寫照,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再繼續長此以往,不知臺灣的優勢還能維持多久,思之令人憂心。我們實在沒有再繼續蹉跎下去的本錢!
  •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開放和平對話 文/editor2020-12-17 11:04:21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美國選舉人團認證後,其高級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指美國必須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強調這符合各方戰略利益,美國維持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信譽與承諾至關重要。
  • 林淑玲:「豬內臟之役」打下國民黨內造化根基
    (評論員 林淑玲)中國國民黨11月27日在臺立法機構內潑灑豬內臟反瘦肉精美豬,藍營民代把腥臭不堪的豬肝、豬肺、大腸丟在綠營民代身上,女藍營民代手拿血淋淋的豬心當手榴彈砸,驚悚畫面登上國際媒體版面。被邊緣化許久的國民黨終於重新找回聲量,這一戰也奠定國民黨內造化基礎,主席兼藍營民代江啟臣氣勢沖天。
  • 「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個災難」
    原創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隨著美國大選結果形勢明朗化,臺灣民進黨當局一臉大寫的尷尬。川普任內,蔡英文當局奉行「聯美抗中」路線,極力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打壓。在島內網絡上,「蔡英文選錯邊」「臺灣得罪拜登」等標籤成為熱門。而在分析人士看來,為了對抗大陸,甘心給人當棋子,「押錯寶」後一切又得重來,何嘗不是一種莫大悲哀?蔡英文想跟拜登「裝熟」8日,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 臺灣會受壓迫?傳拜登內閣高官曾和蔡英文「有過節」
    來源:華夏經緯網拜登與下任國務卿的布林肯(右)。(美聯社)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在川普政府同意進行政權交接的同時,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外交團隊也成型。對此,「藍委」陳以信直言,拜登的外交團隊可說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預料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將受到壓迫。陳以信在臉書發文表示,拜登準總統公布外交團隊,可說是歐巴馬團隊菁英回朝,他們和臺灣藍綠兩黨相熟已久。預料其對中政策將與川普政府不同,中美競爭之餘仍要合作,不冷戰、不脫鉤、鬥而不破,將是未來主旋律。
  • 川普對臺灣臨去「秋波」 蔡英文上套後該如何面對拜登?
    多名兩岸涉臺專家也擔憂,民進黨當局頂著無數罵名堅持走「親美反中」路線,對川普照單全收,讓臺灣民眾淪為「小白鼠」,今後在面對拜登新政府的時候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這讓臺灣社會大眾傻眼,因為民進黨當局頂著無數罵名,不顧各縣市、民間輿論與產業界的反彈抵制聲浪,執意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就是為了想要爭取能與美國籤署進一步的貿易協議的籌碼,但拜登卻公開表態不會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讓民進黨這個想法成了浮雲,臺灣白吞了「萊豬」下肚,恐怕在短時間內沒有任何價值。
  • 馬英九擔心臺灣,正在求拜登一件事
    眼看拜登即將赴任美國總統,其國內外政策也不可避免的將會發生重大變化,而作為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臺灣問題。在座談會上,美國方面與會上人員也明確地表示出了對於目前兩岸緊張局勢的擔憂,更有甚者擔心臺灣可能由於內部的黨派鬥爭與民生問題而陷入極端對立的情況。對於以上種種擔憂,馬英九就表示希望這些美國前官員能給即將上臺的拜登政府提提建議。
  • 兩岸關係進入促統新階段
    過去一年多,是近四十年來兩岸關係最惡劣、兩岸局勢最令人擔心的一個時期,臺灣方面,蔡英文為拯救自己的選情,公開、高調插手香港「修例風波」,不遺餘力將「一國兩制」妖魔化,更公開為香港黑暴逃犯提供庇護,徹底和大陸撕破臉。
  • 兩岸解讀|拜登不打「臺灣牌」,臺當局「聯美抗中」夢碎
    這種路線上的根本錯誤,使蔡英文無論發表多少講話,都無法扭轉臺灣的尷尬處境,只會拉著臺灣民眾一起墮向深淵。蔡英文成美國「工具人」 最終得不償失過去四年,蔡英文不顧臺灣民眾福祉,以及內外交困的危急形勢,對大陸一意孤行,採取敵視與強硬姿態,甘當美國手中的「棋子」。
  • 萊豬加核食 臺灣「抗中」代價飆高
    香港中評社刊發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民進黨當局鐵心明年元旦將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在野黨與民間還在持續抗爭,日本核災區食品已迫不及待扣關,官方也做好放行準備。美國國內與部分國家希望拜登上任後能加入CPTPP,平衡中國在亞太區域的經濟影響力,與RCEP抗衡。拜登1日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裡曼(Thomas L. Friedman)電話專訪時闡明,在美國國內環境獲得強化前,他不會跟任何人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
  • 兩岸若開戰,拜登會派兵救臺?島內風向變了,蔡英文收到絕望消息
    其中,1260條主要表達美國國會對確認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意見,1260A條涉及對臺軍售,1260B條涉及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而9724條則是保障臺灣民眾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 大陸武統臺灣拜登會派兵協防嗎?臺灣最新民調曝光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即將就任,未來中美及臺海關係也受矚目,最新民調顯示,若兩岸真的發生衝突,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今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若未來臺海發生戰事,解放軍真要武統臺灣,有高達48.0%的臺灣民眾認為,拜登不會派軍協防臺灣。對照前次調查(2020年10月),若兩岸爆發軍事衝突,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僅有35.0%民眾認為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顯示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13個百分點。
  • 旅臺日本資深媒體人:拜登打臺灣牌的底線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獲得306票打敗232票的共和黨現任總統川普當選總統,今天包括日本在內,各國加速建構與拜登政府的互動架構,準備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 忌憚中俄結盟,拜登政府在臺灣問題上或降低幹預
    據中評社報導 「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就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及臺海局勢進行了深入討論。他們普遍認為拜登政府將會重塑美國對外政策,修補川普時期造成的破壞。
  • 美國大選過後,兩岸關係是否能迎來轉機?
    臺灣媒體認為,民進黨應該借著美國選舉的機會,檢討一下「聯美抗中」路線 中時報發表評論認為,民進黨過去4年一味地「親美抗中」,致使兩岸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