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和處理情況的匯報(1987年)

2020-12-06 中國人大網

當前位置:

關於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和處理情況的匯報(1987年)

        ——1987年6月16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
                國務院秘書長    陳俊生

        我受國務院委託,現將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和處理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
        大興安嶺是我國重點林區和主要木材生產基地,總面積2268萬公頃,其中有林面積1344萬公頃,森林蓄積量12.5億立方米。這個林區有兩個林業管理局,一個隸屬內蒙古自治區,一個直屬林業部。
        這次森林大火發生在林業部所屬管理局的北部林區。這個管理局所轄林區面積964萬公頃,森林總蓄積量5.5億立方米。從1964年起開發建設,到現在共建成8個林業局,年產木材450萬立方米。
        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來勢很猛,東、西兩線同時起火。在西部,5月6日起火,到7日晚颳起了八級以上大風,5個小時火頭推進100公裡,鐵路、公路、河流,甚至500米寬的防火隔離帶都阻擋不住。一個晚上就燒毀了西林吉、圖強、阿木爾3個林業局所在地和7個林場、4.5個貯木場。當天夜間,東部塔河縣盤古林場的火勢也迅猛異常。到8日,西部漠河、東部塔河縣境內已分別形成面積為30萬和20萬公頃的大火海。此後,火勢繼續蔓延。經過25天的頑強扑打,於6月2日徹底撲滅。
        這場森林大火是建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人員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據統計,直接損失為:過火面積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面積70萬公頃。燒毀貯木場存材85萬立方米;各種設備2488臺,其中汽車、拖拉機等大型設備617臺;橋涵67座,總長1340米;鐵路專用線9.2公裡;通訊線路483公裡;輸變電線路248公裡;糧食325萬公斤;房屋61.4萬平方米,其中民房40萬平方米。受災群眾10807戶,56092人。死亡193人,受傷226人。
        森林資源的損失以及撲火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停工停產的影響,還沒有計算出來。至於這場大火給周圍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更不是用金錢能夠計算出來的。
        (二)
        這次大火來勢猛,面積大,災情重,需要一面組織撲火,一面疏散安置災民,任務十分艱巨。
        在整個撲火戰鬥中,國務院始終把堅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損失,作為總方針。
        參加這次撲火的軍民共5.88萬多人,其中解放軍3.4萬多人,森林警察、消防幹警和專業撲火隊員2100多人,預備役民兵、林業工人和群眾2萬多人。
        參加這次撲火的隊伍是多層次、多兵種、地空結合的。在撲火中綜合利用了多種手段。在我國目前條件下,凡能利用的手段都儘可能地利用了,較好地發揮了綜合的滅火效能。
        在組織指揮上,針對火場分散、面積大、撲火人員多的特點,強化了第一線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根據國務院決定,成立了前線總指揮部,黑龍江省委書記孫維本任總指揮,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石寶源、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周文華、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白俊卿、林業部副部長董志勇、徐有芳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部下面設立了五個分指揮部,實行分片指揮。事實證明,前總指和各分指的工作是得力的,富有成效的。
        這次撲火實行了軍警民三結合,在撲火行動中,解放軍、專業隊伍和職工群眾三方面力量協同動作,顯示出了較強的戰鬥力。
        這次扑打大面積的山火,整個隊伍的行動,既堅決、迅速,又沒有蠻幹。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國務院領導同志反覆強調既要撲滅大火,又要保障撲火人員的生命安全。撲火中,不打頂風火、不打上山火、不打樹冠火,也不是只打無防,只打不清,而是宜打則打,宜防則防,有打有防,打防結合。當火勢較弱時,就主動出擊,及時扑打。當火勢過猛,火頭過高,難以控制,又逼近預定防線時,就巧用風向和有利地形,迎面燒火,以火攻火,將火頭堵住,舍小保大。當火線較長,火勢較猛,森林較密時,就先切斷火線,小塊封閉,並後退一段距離,開通一條隔離帶,將火截住。這次撲火中共打出隔離帶總長達891公裡,它凝結著參加撲火的5.8萬多人的血汗,不僅對圍隔這場森林大火起到了控制作用,而且對防止今後發生類似大火也會起作用。由於採取以上措施,在這次撲火中儘管有5.8萬多人參戰,但火場上沒有燒死一個撲火人員。
        這場森林大火,是通過四個戰役逐步消滅的:
        ⑴西林吉、圖強、阿木爾三鎮燒毀後,有5萬人口的塔河縣城距火頭只有20多公裡,受到了嚴重威脅,於是,第一仗就是「死保塔河」。到5月12日,在火頭和塔河縣城中間打通了一條幾十公裡長的隔離帶,使塔河縣城轉危為安。
        ⑵到5月19日,東部火區的明火被消滅,並開通了300公裡長的隔離帶,東部火區危險基本解除。
        ⑶5月20日以後,集中撲火力量於西部火區,經過六個晝夜奮力扑打,到5月26日凌晨,西部火區明火也全部打滅,並圍繞這個火區開通200多公裡長的隔離帶,撲火鬥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⑷5月26日以後,集中力量消滅餘火、殘火、暗火,防止死灰復燃,並繼續開闢隔離帶。到6月2日,按計劃891公裡防火隔離帶全部開通。同日整個火區普通降雨,全體軍民冒雨清理火場,消滅一切暗火、殘火,終於取得了撲火戰鬥的徹底勝利。
        大興安嶺這次大火雖然徹底撲滅了,但是發生森林火災的隱患還是存在的。因此,無論如何不能放鬆警惕,麻痺大意。還要盡力消除各種火災隱患,發現林火要及時撲滅,防止小火釀成大火。
        (三)
        這場森林大火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撲火鬥爭的徹底勝利,充分顯示了全國人民的向心力,充分顯示了廣大軍民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高度責任感,充分顯示了我們黨和國家的動員力量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人民解放軍是這次撲火救災的主力軍,出了大力,立了大功。大火發生後,瀋陽軍區領導機關堅決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指示,雷厲風行,迅速組織兵力趕到現場,全力以赴、奮不顧身地投入撲火戰鬥。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同志兩次親自到火場前線視察部署,及時調集力量。449名團以上幹部在第一線組織指揮撲火。廣大指戰員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連續奮戰,撲滅了1700多個火頭,開闢了數百公裡防火隔離帶,搶救疏散群眾1萬多人。很多指戰員帶病帶傷不下火線,湧現出很多可歌可頌的英雄集體和模範人物。解放軍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頑強戰鬥精神,贏得了全國人民的高度讚揚,更加密切了軍政、軍民關係。
        武裝森林警察和公安消防幹警發揮了突擊隊的作用。由於他們裝備較好,手段比較先進,有豐富撲火經驗,因而在打火頭,消滅大火、險火上起到了別人不能代替的作用。
        林區職工、群眾是撲火的重要力量。他們熟悉山區地勢和氣候特點,富有撲火經驗,同解放軍、專業隊伍密切配合,為贏得撲火戰鬥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空軍、民航打破常規,超強安全飛行1500多架次,空運2400多人次,人工降雨作業18次,發射降雨彈4700發,降雨面積2萬平方公裡,出色地完成了偵察火情、空降、空投和運輸任務。
        鐵道部門承擔了撲火救災的繁重運輸任務,開出了大量專列,以最快的速度把部隊提前運輸到火場;安全周到地轉移疏散災民5萬餘人次;撲火救災物資隨到隨運;領導幹部親自到一線調度指揮,保證了通往災區的鐵路運輸暢通無阻。
        氣象部門成立專門小組,嚴密監測大興安嶺森林火情,及時提供火區衛星資料和天氣預報,為組織指揮滅火和實施人工降雨提供了重要依據。
        郵電部門爭分奪秒地搶修被毀的通訊線路和設施,派出專門通訊車到第一線服務,保證了通訊聯繫。
        地礦部門主動派出裝有紅外線掃描裝置的專用飛機,協助解決因煙霧瀰漫難以偵察火情的困難。
        民政部門及時救濟和疏散安置災民,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合作,使5萬多災民有吃、有穿、有住。
        公安部門積極偵察火災原因,採取了封山、清山等措施,加強治安管理,維護了災區社會秩序的安定。
        教育、商業、醫藥、衛生、物資、機械、化工、輕工、煤炭、交通、文化等部門和保險公司、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新聞單位,都為這次撲火救災作出了貢獻。
        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上下動員,全力以赴,為撲滅大火和安置、救濟災民做了大量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參加這次撲火救災的廣大軍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發布通令,嘉獎參加撲火救災的全體指戰員;國家主席李先念、國務院分别致電,親切慰問撲火救災的全體人員。
        吉林、遼寧、廣西、寧夏、北京、天津、上海、陝西、江西、安徽、廣東、青海、貴州、福建、山東、雲南、四川等省、市、自治區,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全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兒童和少年基金會,援藏發展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等社會團體,中國軍事科學院,第一第二汽車廠、大慶油田、石化總公司、光大實業公司、鞍山鋼鐵公司、廣州遠洋運輸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駐外機構,廣大工人、農民、解放軍、科技人員、機關幹部、文藝工作者、青年學生、少年兒童、留學生、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國外僑胞等紛紛來函、來電,捐款捐物,提供建議,對這次撲火救災給予了積極的支援。
        許多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發來慰問電。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國災區人民表示深切慰問,並捐贈資金、物資,提供援助項目。聯邦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美國、義大利、紐西蘭、澳大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國家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救災協調專員辦事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共同體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以及民主德國、聯邦德國、美國、日本、瑞典、挪威、英國、芬蘭、義大利、法國等國的紅十字會,一些國家的駐華使館、外國企業駐京辦事處、外國專家等都提供了物資或資金的援助。
        港英政府對這次特大火災十分關注,捐贈了救災物資和資金。
        國內外為災區提供的各項捐贈,都及時地轉運到災區,對撲火救災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國政府對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發來慰問電,對向我國提供捐贈的國家(地區)政府、國際組織和團體、企業、個人深表感謝。
        (四)
        這次森林大火的發生,教訓極為深刻。
        一、林業部領導思想麻痺,防火觀念淡薄。今年2月5日,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今年春季乾旱嚴重,林業部要注意護林防火工作,確定一位部領導抓防火,加強值班;要對今春護林防火加強檢查,派出檢查組檢查護林防火設施及工作落實情況;指出要注意各大林區的護林防火工作。國務院這些指示,沒有引起林業部主要負責同志應有的注意。
        大興安嶺林區今春特別乾旱,火險級高,很容易發生火災,但林業部卻沒有重視抓這個林區的護林防火工作。
        事實表明,林業部主要負責同志對護林防火工作很不重視,官僚主義嚴重,以致釀成這次特大森林火災。對此,林業部主要負責同志負有不可推諉的重大責任。
        這裡應當指出,多年來,林業系統的廣大職工,包括林業部的職工,在艱苦條件下,為我國林業資源的培育和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是要充分肯定的。在這次大興安嶺撲火鬥爭的關鍵時刻,林業部的撲火救災領導小組和派到第一線工作的同志,以及火區的廣大林業職工,為撲滅這場大火同樣做出了貢獻。
        二、企業管理混亂,規章制度廢弛,職工紀律鬆懈,違反操作規程,違章作業。現已查明,造成這場特大森林火災的直接原因,並不是天災,也不是壞人破壞。最初火源是林業工人違反規章制度吸菸,以及違反防火期禁止使用割灌機的規定,違章作業造成的。這個林區防火制度廢弛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比如,在防火期,從外地流入林區的人員隨便進進出出,對進山人員發許可證的管理制度被取消,防火期封山、搜山制度也廢弛了。在流進人員中,也沒有進行護林防火、安全生產、法制的教育。林區管理松松垮垮,有章不循,有禁不止。進山人員隨便抽菸弄火。就在這場大火撲滅之後,目前一股又一股的明火仍時有發現,可見這一地區火災的隱患、漏洞很多。這種狀況說明,不從思想上、制度上、紀律上加強管理和教育,林區的安全很難得到保障。
        三、防火力量薄弱,專業隊伍很不健全。這次撲火戰鬥證明,森林警察對護林防火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這支隊伍的建設被忽視了。在這次火災中遭受慘重損失的漠河縣,竟然在今年防火期之前的3月份撤銷了一個有76人的森林警察中隊,人為地削弱了專業消防力量。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目前森林警察隊伍無論從數量上、素質上都遠不能適應需要。應該有計劃地加強,做到一旦發生火情,就能夠依靠自己的專業隊伍就地撲滅,打早打小打了,不使小火釀成大禍。
        四、林區防火的基礎設施很差,遠遠不能適應護林防火的需要。大興安嶺林區的森林面積是伊春林區的兩倍,而瞭望臺僅31個,不足伊春的1/3。陝西渭南林業機械廠生產的風力滅火機是有效的滅火工具,但這個廠卻長期沒有生產任務。一個滅火機的滅火能量可頂十幾個人,而大興安嶺林區風力滅火機只有301臺,是伊春的1/3,控制火災能力很差。大興安嶺林區道路很少,目前每公頃平均只有1.1米,防火隔離帶也很少,著了火就連成一片,人、車都很難上去。這是造成這次撲火難度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總之,林區防火基礎設施必須相應加強。對這個問題,林業部門要注意,有關部門也應考慮給予應有的支持。
        五、「拌子城」是林區的一大隱患。林區許多住房都是「板夾泥」的,而且到處都是板杖子、木棚子、劈材拌子。據調查,平均每戶有30立方米的木拌子,可供做飯取暖燒幾年。全大興安嶺地區每年要燒掉60萬立方米木拌子。這不僅是資源上的浪費,而且給城鎮安全帶來隱患。這次大火所以燒毀了城鎮,「拌子城」是個重要因素。因此,應當下決心清理「拌子城」,可以採取集中管理、以煤代木等辦法解決。
        (五)
        對這次特大森林火災,國務院是很重視的,對撲火工作的指導是及時的。趙紫陽總理隨時掌握重要情況,明確提出要大力組織撲火救災,迅速查明起火原因,認真總結經驗教訓。5月8日國務院接到火情報告後,李鵬副總理立即告林業部儘快摸清火情,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9日上午,李鵬副總理召集有關部門開會,研究火情,與解放軍領導機關商定調集部隊參加撲火,並決定成立國務院大興安嶺森林撲火領導小組。同時在林業部成立由副部長劉廣運同志負責的撲火救災領導小組,做具體工作。
        5月12日,李鵬副總理帶領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了塔河,察看了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和東西兩線火場,看望和慰問了撲火第一線軍民,並在塔河召開現場會,聽取了第一線指揮部的匯報,研究和部署了撲火救災的全面工作。根據火勢越來越大的形勢,同劉精鬆司令員一起,決定增調部隊指戰員2萬名,確定把撲滅明火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並肯定了「三結合」、打防結合、以火攻火、打隔離帶的經驗。提出要安置好受災群眾,確保他們有吃、有穿、有住,生病的有醫有藥。要大力組織群眾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5月16日,國務院成立了由國家計委副主任劉中一同志牽頭、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大興安嶺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領導小組。隨後,領導小組到災區進行了實地調查,提出了具體方案。
        5月19日,萬裡副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李鵬同志和林業部撲火救災領導小組的匯報。提出要抓緊動員一切可能動員的力量,特別要保證滅火工具的供應,儘快將火撲滅,並妥善安置好受災受傷群眾。會議嚴肅批評了林業部領導上存在的嚴重官僚主義。
        5月25日,田紀雲副總理帶領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大興安嶺災區,檢查了解撲火救災情況,慰問撲火軍民和受災群眾,看望了傷病員,察看了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受災現場和防火隔離帶等設施,並在塔河主持召開了國務院現場辦公會,聽取了前線總指揮部的匯報,對如何奪取撲火戰鬥的徹底勝利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作了研究和部署。會議要求堅決、徹底、全部、乾淨地消滅餘火、殘火、暗火;要大力宣傳和表彰撲火鬥爭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要足夠估計這場火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損失,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要盡一切努力安置好災民,確定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原則,對多渠道籌集資金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再一次強調要堅定地完成開通防火隔離帶的任務。
        在整個撲火救災過程中,國務院領導同志與撲火前線日夜保持聯繫,直接了解和掌握火場的情況,及時作出部署,並幫助前線總指揮部解決問題,組織各有關部門的人力、物力進行支援,保證了前方、後方協同動作,共同為撲火第一線出力。
        在撲火鬥爭取得勝利後的6月6日,萬裡代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全體會議,聽取了孫維本和劉精鬆同志的匯報。田紀雲副總理對這場大火產生的原因、嚴重危害、深刻教訓和今後在受災林區重新植樹營林等工作講了話。會議作出了《國務院關於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的處理決定》。決定撤銷楊鐘的林業部部長職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對其他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也必須嚴肅處理。會議要求全國各地方、各部門和各企業事業單位都要把安全生產當做頭等大事,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國家和職工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嚴防重大事故的發生。
        會上,萬裡、薄一波同志就在國家機關中反對官僚主義問題講了話,指出官僚主義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危害。要求林業部門要反對官僚主義,國家機關所有部門都要反對官僚主義。
        目前,國務院各部門都在聯繫本部門實際,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定,找出自己的問題,制定改進的措施。
        以上匯報,請審議。

相關焦點

  • 回眸: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始末(圖)
    大興安嶺火災1987年5月6日,我國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罕見的特大森林火災,史稱「大興安嶺5·6特大森林火災」(以下簡稱「火災正是從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開始,許多官員和普通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時任圖強林業局局長的莊學義,因「玩忽職守」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是「火災」判刑級別最高的官員,最為引人矚目。而熟知內情的人說:「那是一個大冤案。」20年了,真相到底是什麼?
  • 1987年的大興安嶺火災,澳大利亞等國如何「隔岸觀火」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的特大森林火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根據漠河政府網公布的數據:境內森林受害面積101萬公頃,受災居民1萬多戶,災民5萬餘人。大火中喪生211人,燒傷266人。
  • 溫故1987,31年前的大興安嶺火災還有印象嗎
    有專家說,中國森防工作能有今天的發展,1987年的大興安嶺火災是重要的契機。回顧1987年的大火,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思考。這就是後來被稱作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的那場大火,在1987年5月7日之夜闖下登峰造極的大禍。此後,成片的火龍以人力難以抗拒之勢,繼續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中肆虐奔騰。5.8萬多解放軍官兵、森林警察和群眾被緊急動員起來參加撲火。
  • [1987]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圖強、阿爾木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引起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據初步統計,過火面積達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面積近70%。燒毀房舍61.4萬平方米。
  • 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火災親歷者:眼瞅著家被燒沒了
    1987年5月7日,漠河縣城,15歲的李東與幾百人躲在兩三米深的大坑裡,大火燒了一夜,整個縣城成為火海。「太可怕了!」從事撲火工作20多年的他說起30年前的那場大火,仍然心有餘悸。  1987年5月6日傍晚,李東還端著飯碗,坐在自家的屋頂上,看著一公裡外的森林正在著火。他的父親是護林員,經常參加撲火,給他講過許多森林火災的事情。
  • 大興安嶺之殤30年療愈火災傷痛
    1987年5月,大興安嶺,大火在吞噬森林。1987年5月,大興安嶺,大火還在燃燒,消防人員在滅火。1987年「5·6」大火之後,過火城鎮內,被燒毀的民房和公共建築只剩下煙囪和殘垣斷壁。2017年,漠河縣古蓮森林資源管護區第九管護站,管護員對進入林區人員進行防火檢查。2017年,大興安嶺漠河火災後長出的白樺林。
  • 大興安嶺林區「浴火涅槃」為東北振興積勢蓄力
    在中國大興安嶺漠河縣至古蓮公路11公裡路北200米處,一塊鐫刻著「5·6火災起火點」紅色大字的石碑迎風歷雨。它銘記著30年前那場震驚中外的特大森林火災,見證著大興安嶺天保工程過渡期、全面停伐陣痛期和經濟轉型發展期的涅槃重生以及踏上蓄力東北振興的新徵程。
  • 莊學義 被大興安嶺火災改變的人生
    1987年5月6日,我國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罕見的特大森林火災,史稱「大興安嶺5·6特大森林火災」(以下簡稱「火災」)。
  • 守護者|大興安嶺特大火災親歷者災後入林,一守就是三十年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北麓林區的特大森林火災持續燃燒了28個晝夜,5萬餘人痛失家園,211人葬身火海,266人被燒傷。曹志國是「5.6」特大森林火災的親歷者,火災結束後,他加入了防火隊伍。30年前大興安嶺北麓的特大森林火災令211人葬身火海,266人被燒傷。
  • 建國以來最大的火災:大興安嶺特大火災,死亡211人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震驚國內外。由5.88多萬軍、警、民經過28個晝夜的奮力撲救,於6月2日徹底撲滅。
  • 1987年大興安嶺特大火災親歷者:不到兩個小時圖強鎮成廢墟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明祿  1987年5月6日夜裡,大興安嶺的大火已經被控制住了。由於火場的餘火沒有清理乾淨,火災死灰復燃,火勢再起,人力已經無法控制。  圖強鎮,晚上7點多,25歲的姚佔軍正在街上溜達,突然聽到大喇叭裡喊職工去單位集合上山打火(當地人將「撲火」稱為「打火」)。那時候,撲火工具十分落後,最常見的裝備就是皮襖和鐵鍬。姚佔軍拿起唯一的工具——一把鐵鍬,前往單位。走到半路,大喇叭裡說不去打火了,緊急疏散。
  • 1987年大興安嶺「5.6」森林大火後,三年蟲口奪木1500萬立方米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北魔林區的特大森林火災持續燃燒了28個晝夜,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毀林面積最大,傷亡人員最多,損失最摻重的森林大火。森林受害面積101萬公頃,當地森林覆蓋率由火災前的百分之七十六降為百分之六十。有林地過火面積87萬公頃,火燒木總蓄量約3700萬立方米。
  • 原林業部部長董智勇:大興安嶺火燒五天未知情(組圖)
    在1987年的大興安嶺火災中,龍捲風將火舌從地面卷上樹梢,形成百米高的火勢。漠河縣城所在的西林吉鎮頃刻間被大火吞沒,幾乎全被燒毀。攝影/嶽傑  事隔18年,我見到了當年的火災現場副總指揮,在大火滅後就被撤職的原林業部副部長董智勇。董智勇早已退休,但身閒心不閒,依然奔走吶喊在林業系統。那是一團和林業終身相伴的情懷,一條起伏跌宕的命運軌跡。
  • 大興安嶺火災主犯17年後宣告無罪 曾被判刑3年
    「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千萬章」,著名史學家翦伯贊在詩句中盡現大興安嶺的壯麗景色。這片祖國最北端綿延千裡的林帶,在1987年5月發生了一起特大火災,燒毀了100萬公頃森林,造成200餘人死亡。  和災難相伴隨的,往往是一些政府官員的腐敗或失職,大興安嶺火災也不例外。
  • 俄羅斯深潛器火災14人遇難,媒體分析事故發生原因
    7月2日晚上,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克裡姆林宮向俄總統普京匯報了相關情況。普京表示,「這不是一艘普通的船隻,我們都知道,這是一艘研究船。上面的艇員非常專業。根據你的初步報告,在14名不幸遇難的人員中,有7人是海軍上校,2人曾獲得『俄羅斯英雄』稱號。對艦隊和軍隊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最誠摯的哀悼。必須採取一切措施來幫助和支持他們。」
  • 泰山主景區實現連續32年無較大森林火災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去冬今春,泰山防火指揮部始終堅持把泰山森林防火作為「天字一號工程」,持續提升林火防控水平,全面築牢泰山生態安全屏障,實現了主景區連續32年無較大森林火災的目標,防火工作成效顯著。其中,投資3150萬元,實施「天眼護山」工程;投資8700萬元,推進水滅火三期工程200座蓄水池建設;投資620萬元,清理防火阻隔帶和林內可燃物;積極推進「智慧泰山」防火綜合管理系統改造升級等,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推進防火體系建設。「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清醒地認識到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30年前森林大火過後 大興安嶺發生了怎樣變化?
    「再過50年,我們林區就能完全恢復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縣長姚佔軍感慨地說,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大興安嶺是「百年樹木」。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林區曾爆發震驚全國的特大森林火災,近百米高的火牆橫掃一切,導致211人喪生、5萬人無家可歸、101萬公頃林地被毀,代價極其慘痛!  生態被破壞容易,恢復起來太難!
  • 安監總局通報央視大樓火災最新調查處理情況
    中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 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煤礦安監總局副局長黃毅今日上午做客新華網,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黃毅透露了央視大樓的最新調查處理情況。
  • 登錄 查找 全國火災數據情況及典型火災事故案例!
    其中居民住宅發生火災6.1萬起,死亡647人,居民住宅火災起數和死亡人數所佔比重仍然較大。   近8年全國火災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梳理近8年全國火災數據情況及典型火災事故案例,我們發現亡人火災事故呈現以下幾個特徵:   1、 企業類火災多數發生在個體私營企業:企業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多半存在違規經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