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音樂:莫愁啊莫愁(龔玥)
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荊楚之旅的第五天。我們從荊州出發,遊覽了荊州太暉觀、當陽長坂坡和玉泉寺、鍾祥明顯陵和莫愁湖,至宜城入住,合計315公裡。
出荊州城後,我們先遊覽太暉觀。「荊州三觀」作為道教古建築,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觀」即建於唐朝的元妙觀和開元觀,及建於明朝的太暉觀,其中的開元觀與荊州博物館連為一體。
太暉觀的門口不如其名氣大
太暉觀位於荊州城西的郊外,有「小金頂」「賽武當」之稱。相傳朱元璋的兒子朱柏受封為湘王,在荊州修建湘王宮。有人告發朱柏,說他私造金鑾寶殿,有謀反之心,於是朝廷問罪。朱柏搬來祖師銅像供奉於殿中,將王宮改為道觀,取名太暉觀。後朱柏自焚而亡,皇上知曉他並無反心,遂派人在太暉觀邊上造一座湘獻王墓。
維修中的太暉觀
太暉觀雖離荊州城不遠,標識並不清楚,我們尋了一會兒才找到地方。入得觀內,主體建築外搭著腳手架,景區正在維修之中。雖然在維修期間,也不難看出太暉觀主殿的氣勢和精緻。
鬧市中的長坂坡
然後去看長坂坡。當陽長坂坡乃三國時代趙子龍宣威之地,兒時看小人書就知道了這個地名。這麼有名的古戰場,想來不在荒野,也應該在遠郊,卻沒想到是在當陽市中心。
小店護衛長坂坡
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荊州。劉備帶領荊州官兵和百姓被迫轉移,曹操令五千精騎急追,至當陽長坂坡兩軍遭遇。劉備倉猝應戰兵潰,由張飛斷後,棄妻丟子倉皇出逃。
趙子龍單騎救主圖
趙雲單槍匹馬七次殺入重圍,奮不顧身與曹兵大戰,救出甘夫人及幼主劉禪,由此聲威大震名揚天下。地以人顯,人以地重,從此長坂坡便成了聞名遐邇的軍事傳奇勝地,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有故事的「長阪雄風」石碑
公園內一通立於民國三十六年的「長阪雄風」石碑十分醒目,向人們提示著這裡曾經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其實這通石碑明萬曆年間就有,清乾隆年間重刻,抗戰時期被日軍掠去,當陽縣長胡次平再重刻。
擴建中的長坂坡公園
當陽城內的長坂坡公園規模並不大,公園的門樓寫著「長坂坡」三個大字,園內的雕塑、壁畫和碑廊等描繪了當年長坂坡大戰的情景。公園外圍正在大興土木擴建之中,或許若干年後,遊客可以看到更多的長坂坡文物及景觀。但目前站在這裡,卻很難找到當年千軍萬馬廝殺的印跡和感覺。
頗有氣勢的玉泉寺山門
我們在長坂坡沒花太多時間,隨即去了位於當陽市西南的玉泉寺。南北朝宣帝敕建「覆船山寺」,隋文帝賜名「玉泉寺」。唐初,玉泉寺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山東長清靈巖寺、江蘇南京棲霞寺並稱「天下叢林四絕」。
寺院的制高點「天上天」
明萬曆年間,明神宗賜「荊楚第一叢林」匾額。玉泉寺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泉山形似覆船,是一個融合森林景觀、佛教文物、三國遺蹟的風景名勝區。
五萬餘斤的宋代鐵塔
寺內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的玉泉鐵塔,是我國目前最高、最重和保存最完整的鐵塔。塔高17米13層,重2.65萬公斤,臺座有託塔力士,塔身鑄有2300多尊小佛像。而我們後來到過的開封鐵塔,雖然高達50多米,卻並非鐵鑄之塔。
有文化有風景的玉泉寺
寺內大雄寶殿前,置隋代大型鐵質文物十餘件,殿側石刻觀音畫像傳為唐代畫聖吳道子手跡。登上寺內製高點「天上天」佛殿,整個玉泉寺風景區的秀麗風光都在眼前。我們在此漫步,感到寺院之宏大古樸,景觀之秀美清麗,文物之歷久猶存,都是別處寺院很少見的。
「和尚」新解
有意思的是,我在玉泉寺看到了「和尚」兩字新解:佛法的精神就是「以和為尚」,也就是身和同居、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六合敬」。
奇特的帝陵入口
離開玉泉寺,我們在附近一農家餐廳午餐後,就去參觀位於鍾祥市東郊的明顯陵,這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帝王陵寢。
園林般的陵寢
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壑獻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陵園,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
顯陵是座城
其圍陵面積183公頃,整個陵園以雙城封建,外羅城紅牆黃瓦,長3600米,高6米,厚1.8米,蜿蜒起伏於山巒之中,是我國帝王陵寢中遺存最完整的城牆孤品。
世界文化遺產
明顯陵是世界文化遺產,當然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陵的售票處有一通告,所有朱姓公民都可以憑身份證免費遊覽,我們就有團友享受了這一優惠政策,這也給遊客們帶來了新奇感。
原汁原味的石板橋
陵園由前後寶城、方城明樓、陵恩門、功德碑樓、新舊紅門、內外明塘、九曲御河、龍形神道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布局構思奇巧,建築水平高超。論宏大,湖北顯陵與陝西乾陵不相上下;而論精巧,則顯陵更勝一籌。
開闊而深邃的陵區
整座陵園既有中國帝陵的傳統格局,也吸收了一些西方陵寢的風格。走在顯陵一段又一段漫長而開闊的神道上,最直接的感覺就是驚訝和感嘆。
陵前的大水池
獅子、麒麟、武將等12對石像生威嚴排列,奇特的龍鱗神道隨地形而彎曲,兩側是修剪平整的綠茵草坪,保存完好的琉璃牆面仍見光澤,主陵前橢圓形的大水池很是特別。
保護文物的明智之舉
在供奉聖號牌的「明樓」之前,一些當年的石柱、院牆和雕刻依然殘存,保護殘牆的鐵架更顯示出這些古遺蹟的珍貴。我覺得這些保護文物原貌的舉措,比那些修復甚至重建文物的思路要明智很多。
奇特的顯陵
顯陵之奇特,主要源於王墓改帝陵,由此而形成一陵雙冢的孤例。顯陵的墓主朱祐杬生前為興獻王,後嘉靖皇帝朱厚熜將其父追尊為恭壑獻皇帝,並將王墓改為帝陵,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工程。
可愛的小姑娘,瞧瞧照相機裡的自己。
莫愁女出自湖北鍾祥
我們從明顯陵出來,在鍾祥城外的莫愁湖停留一小會兒。楚國舞蹈家莫愁女是湖北鍾祥人,在楚王宮結識了屈原和宋玉,完成了《陽春白雪》 《下裡巴人》等名曲傳唱。一開始我以為莫愁湖是在南京啊,怎麼鍾祥也有?其實,鍾祥才是莫愁女的故鄉。
莫愁湖畔留個影
鍾祥莫愁湖有白雪樓、陽春臺、蘭臺宮、下裡巴人島等景觀,我們時間有限,只是在湖邊拍幾張照片,即前往宜城入住。
(End)
(本文為三聯書店出版的《澄澈的旅途》一書電子版連載之二十一,內容源自該書第十六集《荊楚遊之人傑地靈》,有擴展和改編。)
澄江海鋒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