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境由心轉」:改變自己的心態,人生會是另一番景象

2020-12-17 西郊有情

在人的一生之中,你所經歷到的各種事情,不管是好是壞,這更多的還是看你如何想像,人全憑一顆心,心態決定了一切,如果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態,你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你若想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事,但改變自己卻是輕而易舉。

有人說,改變外界的一切這是痛苦的,唯有改變自己才是幸福的開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每個人所經歷的越來越多,慢慢懂得世界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有些事情越是強求,越是容易被其所困。和人交往也一樣,要改變一個人是何等困難,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所以,與其去改變在外的一些的東西,不如先改變自己。當你真正地從內改變,你就發現你眼中的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一個人若是心態改變了,那麼他對待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就會隨之消失,自然各種生活習慣也會變得不一樣了。

生活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你給了它什麼,它同樣會回饋給你什麼。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轉,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找不到的出口,任何的限制,都是從內心開始的一種自我否定。

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

關於心態有關的故事,其中最經典的就是秀才上京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上京趕考,住在一個店裡。考試的前兩天他做了三個不同的夢,第一個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是下雨天時,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是和自己喜歡的人睡在一起。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趕緊找了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忙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看,牆上種白菜不是白費勁嗎,戴著鬥笠還打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一個女的睡在一張床上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不免心灰意冷,有些放棄了。

店老闆看到他要走,很奇怪地問,還沒考試就準備走嗎?秀才一五一十的給店老闆說明了情況,店老闆聽了就大笑起來,說道我也會解夢。

店老闆說,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中嗎,戴鬥笠還打傘不是說明有備無患嗎,跟一個女人睡覺不是翻身的時候到了嗎?

秀才聽了這番話,於是乎精神振奮地去參加了考試,結果中了一個探花。

對於這個故事,其實就是說明心態轉變的重要性,就比如說萬物都是一面鏡子,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都只是一種表象,甚至還會產生假象。但如果能凡事轉變一下角度,換一種心態,那一切可能都會有另一番景象。

做人不要太固執,把心胸打開,多去思考,去看看表象背後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沒有「死胡同」,有的只是自己把自己逼到死角了,養成一種不管什麼事,都要從多維度去思考、去看,我想你的人生一定有另一種可能。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剛開始很難去轉變自己的思維,因為思維方式它也是一種習慣,當你形成了某種思考方式的習慣,就有些難度了。但只要願意去做出改變,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地人生總體發生改變。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能樂觀自信地舒展眉頭,面對一切。而如果你一味地看到問題的負面,你的人生只能是鬱鬱寡歡,一事無成,最終成為一個失敗者。

凡事多往好處想,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樂觀地看待人生路上的各種挫折與磨難,因為生活中的不如意到處都有,如果總是因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憂愁,那麼你一樣永遠都得不到快樂。所以,學會轉變思維這很重要。

試著去改變自己的心態,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人生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在不同的環境下,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很多人的快樂,並不是在於自己走多少,而在於比別人好多少。

對於這種無用的比較,不僅浪費精力,也使自己變得有些狹隘。

人過得快不快樂,在於你的心態是否平和,如果你總是計較,沒有一點容人之心,你怎能快樂呢。越是計較,越是不滿足,就越煩惱,越不幸福。

馬斯洛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當我們的生活處境變得不順時,不妨讓自己換一種心態去面對,這樣你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一切也都會有所改變的。

其實人生就是如此,本沒有那麼難過,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只要凡事想開點、別計較,改變一下心態,沒有什麼事是過不去的。

人之所以活得不快樂,還不是因為自己長了一個死腦筋嗎,在很多時候都不知改變一下,總是很固執,怎能快樂起來呢。

當我們用另一種態度來面對世界,你一定可以發現另一種風景,人也會變得輕鬆很多,生活也能幸福很多。

相關焦點

  •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萬物皆由心所造,所謂相由心生,你所看到的萬象都是內心的投影,如果你的內心是善良的,那麼你看的人事物都是善良的;如果你的內心是充滿怨恨的,如你所看都是怨聲載道,充滿著厭惡的氣息;如果你的內心是灰暗的,那你的萬象都如霧霾一樣,昏昏沉沉沒有色彩,心如同一面鏡子一樣, 把所想,所看,所悟,
  • 相由心生,幸福從心開始
    相由心生,幸福從心開始人生每一個心情都會寫在臉上,相由心生,你的容顏和狀態都是一個心靈的顯現。一旦長久生了不好的心情,很快就會招來厄運。所有事業不順、生活波折的人都與心態有關。萬物都有吸引力,你的念頭也有吸引力,如果你生一念怨恨心,過不了多久就有一個人跟你生氣,或者發生一件生氣的事。如果天天這樣那就麻煩了,不但心情煩躁而且爭執不斷,你的生活充滿著焦慮和困惑,何來幸福之言呢?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平靜的享受。
  • 「相由心生」是什麼意思
    相由心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杜撰,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物質與意識,主觀與客觀相互作用的一個總結。相由心生,一般認為出自佛教《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意思是說,我們所見的所謂實物、所感覺到的事件,其實都是假有的,都是你心所產生的。這和人們所理解的個人的相貌受自己的心作用而變化有一定的差距。然而在《無常經》中,翻來覆去地看,也查找不到這個「相由心生」的出處。
  • 王宏偉:境隨心轉 相由心生
    他的畫以實寫虛、以意造境,追求「無我之境」,一方面使畫家在意境構成上獲得了充分的主動權,打破了特定時空中客觀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給欣賞者提供了廣闊的藝術想像的天地,使作品內部有限的空間和形象蘊含著無限的世界和思想,體現了他對中國山水畫獨有的「境隨心轉,相由心生」 之體會。
  •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相由心生」一詞出自《無常經》,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此處的「相」指的是物相,世間萬物的表現形式。相由心生就是說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觀感,由他的內心決定。
  • 「相由心生」?來歷不明的一個詞,原來另有深意,看完恍然大悟!
    比如說,相由心生,如果理解成心理因素決定外在長相,這個說法就明顯不靠譜,因為隨隨便便舉幾個例子,就可以輕而易舉推翻這個說法。相由心生,你可能真的理解錯了有的人長得難看,但是心如明鏡,通透清澈,比如說我們傳統文化的兩大聖人——老子和孔子,長得都很難看,但是心地有如日月,聖潔美好。
  • 修心以淨心為要,以無我為基;心隨境轉是凡夫境由心轉是聖賢
    身在紅塵中翻滾,心哪能沒有浮沉。一樁未了的心願,一段擱淺的感情,一個失散已久的音容…人生,輸輸贏贏,或得或失,每一寸光陰都承載著悲喜。學會沉澱,沉澱閱歷形成智慧,沉澱情感豐滿心靈,沉澱心情換取寧靜。沉澱,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人間困苦歷盡,還未泯滅希望。哪怕長夜漆黑,也將升起太陽。活一世,不論長短,貴在堅持。
  • 道無邊際,相由心生
    人從「面」上生「相」,字從「形」上見「意」。「道」字如何寫,「首」+「辶」。「首」可比作人的腦袋,「辶」可比作人的腳,帶著頭腦去做事情,也就見「道」了。而道是沒有邊際的,並不是思考得越深奧,看得越遠就得「道」了,一旦思想與身體脫節,就成了好高騖遠,身體是空的,內在是假的。
  • 「相由心生」啥意思?
    「相由心生」啥意思?他愛不愛你愛你多少能從眼神裡看出來嗎?看著我的眼睛說相由心生,第一種解釋說的是一個人的面相,美好醜陋奸詐平和自卑孤傲張狂猥瑣等等表現,是有ta的內心決定的。相由心生,第二種解釋是行為表現都是由發心心性決定的,這是佛家的解釋,說的是一個人表現得溫良恭儉讓真善美假惡醜等等行為,是由這個人的本性決定的。放到戀愛婚姻家庭經營裡來理解,就是兩口子是不是相愛,愛多愛少,愛真愛假,也是可以通過各種表現被發現的,我覺得各種具體示愛的言行當中,眼神是最重要的。
  • 「相由心生,病從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
    「相由心生,病從心起」,所有的病都是你的心病!01心念與疾病有著直接的關係,心靈有傷有問題會通過身體表達,許多身體疾病是假象,只是我們能看見果子的樣子,不知種子在何時何地種下,又怎樣發芽結果的。疾病有今世的心念,有前世的因緣,觀念、轉念、讓念念有愛,在愛中沒有內疚、懼怕、憤怒,只有合一、和平、和諧。學習去愛自己,讓身體成為愛的顯示器,讓心靈彰顯本有的真善美之光!人生,每一個心情,都是一個心靈的暗箱。人生,每一個狀態,都是一個心靈的顯現。科學則稱之為,心靈的暗箱。
  • 易經提醒你:「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你的外貌,洩露了你的靈魂
    世事無相,相由心生。佛家認為,世事原本沒有特殊含義,而對這些事的解讀,卻是從人心生長而出的。如果你的本身是美的,那麼你看到的萬物也會是美的,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醜陋的,那麼,醜陋的內心,就很有可能會通過人的形貌得以呈現啊。我並不迷信,但我始終相信:心慈則貌美。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你的心決定你處在怎樣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修煉自己的心,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保持謙虛之心培養感謝之心的源泉,度過美好人生的根本,就是謙虛之心。任何時候不能忘記謙虛之心這點很重要。事情稍顯順利,加上周圍人的吹捧,內心就會動搖,這就是人的本性。
  •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隨遇而安,萬物隨心!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隨遇而安林清玄說過一句話:在人生裡,我們不得不隨遇而安,來什麼,接受什麼,有時候這也許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學會隨遇而安,你才能不被生活的挫敗和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壓倒,如果你還是無法讓自己的生活在緣起緣滅中隨遇而安
  • 美翠賞析,無相之相,相由心生
    ▲ 「無臉畫」王曉藝在翡翠玉雕中,也有類似的創作手法,那就是, 無相佛。佛經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 佛本無相,以眾生為相,而相由心生。眾所周知,人物類的玉雕是所有題材中難度最高的,除了比例和造型, 人物的開臉更是重中之重,尤其佛像這類具有宗教意義的題材,對於開臉的細節有著更加嚴苛的要求,必須達到眼觀鼻、鼻觀心、
  • 林清鏡水墨繪畫《境由心生》創作展,顛覆傳統再創新
    華夏經緯網5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著名水墨畫家林清鏡,日前在南投縣文化局推出《境由心生》水墨繪畫創作展。他在傳統中創新,現代都市叢林、熱門的懸日都入畫,衝擊一般人對水墨的印象;描繪太魯閣景觀的9連幅巨作《穿越》,更是扛鼎力作!
  • 稻盛和夫:一切由心。改變,從心開始
    內心的渴望與現實的對比總是會出現差錯,但是,這一切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怎麼做好自己,用心去做,要的不是給別人看,而是能問心無愧,能放下心態。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有爭鬥之心,要溫和面對一切糾紛與爭端,可是別人不見得這樣行,此刻,你該怎麼辦?跟他去對打,沒那必要,協調溝通是主要的手段,打打殺殺,吵吵鬧鬧,永遠都不會解決問題,也不是解決之道。
  • 相由心生:每個人的長相就是靈魂的模樣,「以貌取人」沒有錯
    因為,我們常掛在嘴邊的「相由心生」,並非沒有道理。以貌取人,不是膚淺,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確直覺。很多朋友總會遇人不淑,其實,如果你懂得相由心生的道理,往往看人第一眼,就大體知道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 成語「相由心生」是何意?難道一個人的好壞,就看他是否美醜?
    一、相由心生大家應該聽說過「相由心生」這個詞,很多人覺得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或者心境與他的相貌是統一的。我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貌,就可以得知此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進而推測出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而且特別不靠譜,接下來通過幾個例子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說法有何漏洞。
  • 「相由心生」說的一點不假,一個人的長相裡藏了他的三觀
    相由心生來源於一個典故:據說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日巧遇一修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的面相發現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此勸他努力行善。裴度依言奉行,日後再遇這位高人,高人看他目光澄澈,面相完全改變。
  • 佛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寓意深刻非常有道理!
    佛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寓意深刻非常有道理!佛教常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古人立言,各有所為,對機不同,故所說亦不同。當自量自己是什麼資格,則方可於古人對機之說,不致或失本意。今人絕無古人之辦道之緣,自己色力單薄,心量狹小,或復狂悖。而所有知識,欲得如古人之具眼者,實千萬中難得其一二。有此仗佛力了生死之法門,猶然視作等閒。尚欲向仗自力法門知識中,討了生死捷徑,已經是不知利害。況所見者,或有是大權所示之行於非道之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