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統治下的日本

2020-12-13 有一個姑娘叫桌瑪

隨著莊園的廣泛流行, 日本歷史上的「武士」也應運而生。武士就狹義講,指的是莊園主私養的家兵,來源於莊園內接受軍事訓練的農民,從廣義講,在家兵和莊園主結合成為一種以戰爭掠奪為職業的特殊社會階層之後,地方豪強也願意被看作是武士,而且他們還是武士中的核心和上層分子。上層與中層,中層與下層結成主從關係,如蜘蛛網一般,在地方豪強的莊園所在地,逐層控制,在政治上形成分裂勢力,在軍事上形成割據集團。上層把部分莊園土地的使用權分配給中、下層,以對這種主從關係提供物質保證。兩者之間又形成一種採地關係,從而小採地佔有制在大莊園所有制的掩蓋下發展起來。這樣一來,大小封建主之間形成了利益攸關,抱成一團的新的封建組合。又經過一系列的攻戰、挫敗,徵討、勝利,到12世紀後半葉,終於淘汰和凝結成為兩個最大的封建軍事貴族集團:一個是本州島東部地區的源氏集團,一個是本州島西南地區的平氏集團。他們都自稱為嫡派皇族,展開了爭奪全國政權的拼死鬥爭。1185年,源氏打垮了平氏,取得了最後勝利。源氏在自己的根據地鎌倉建立了天皇政府以外的新政府——幕府,源氏集團首領源賴朝成為新政府的首腦,稱「徵夷大將軍」,掌握了以前京都天皇政府所有的權力。天皇雖未被廢除,但已成為傀儡。從此, 日本進入了軍事封建貴族專政即幕府統治時期,直到19世紀六十年代明治維新,長達七百年。其間先後經歷了鎌倉、至町和江屍三個冪府的統治。在天皇朝廷以外,另立一個武士的朝廷,長期掌握國家政權,這是日本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重要特點。

鎌倉幕府(1185——1333年)的社會基礎是武士化了的中小地主階級——「御家人」。 「御家人」是和源賴朝結成主從關係的將軍直屬武士。將軍保護矗御家人"原有土地的所有權,並對有功者賜予官職和土地。將軍委派親信武士擔任各國(省)的「守護」 (軍政長官)和各地莊園的「地頭」 (管理人),取代了原先「國司」和「莊官"的職權。這些武士就成為享有特權、忠於將軍的小封建主。

鎌倉幕府不斷地改進和強化幕府的統治,並挫敗了京都朝廷的徵伐。在1232年(貞永元年)又頒布了實質上是全國性法律的"貞永式目」。13世紀中葉以後,幕府的政治逐漸穩定,經濟也有了發展。但是,鎌倉幕府的穩固局面沒能維持多久。t274年和1281年,蒙古(元朝)兩次入侵日本。日本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戰爭的重負和各地的災荒,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同時戰土們由於擔負了戰爭費用,而幕府在戰後財政困難無力犒賞,使不少人破產,引起子武士的不滿。

1333年,天皇趁幕府勢衰,聯合不滿幕府的武士貴族,推翻了鎌倉幕府。但是,不久政權又落入原幕府部將足利尊氏手中。1336年足利尊氏佔領京都, 自任「徵夷大將軍」,重建幕府。因幕府位於京都室町,·故又稱「室町幕府」 (1336 1573年)。被廢黜的後醍醐天皇不甘失敗,逃到京都以南的吉野另立朝廷,與足利尊氏擁立的光明天皇對抗,相持了半個世紀,史稱「南北朝時期」 (1336 1392年)。1392年室町幕府滅南朝,取得了全國的統治權。

室町幕府時期,社會經濟有顯著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商業城市。幕府積極地發展同中國明朝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

室町幕府的支柱是在長期戰亂中發展起來的「守護大名"。他們擁有許多封建家臣,甚至兼控數國(省),是實力很強的大封建主。室町幕府是建立在守護大名不穩固的聯合的基礎上的。將軍不過是名義上的共主,他的權力基本上不超出自己的直轄領地。從15世紀起,「守護大名」的割據傾向不斷增強,室町幕府逐漸無力控制「守護大名」,走向衰落。1467年(應仁元年)為第八代將軍的繼嗣問題,引起「應仁之亂」(1467 1477年)。從此, 日本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守護大名割據混戰的口戰國時期」 (1467 1573年),直到室町幕府滅亡。

相關焦點

  • 劍橋日本史:從鎌倉幕府到室町幕府
    撰寫《劍橋日本史》的計劃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並於1978年宣告完成。《劍橋日本史(第3卷):中世日本》覆蓋的時段約三個半世紀,始於鎌倉幕府創立的12世紀最後幾十年,止於室町幕府滅亡後內戰爆發的16世紀中葉。其間300多年的歷史事件和發展豐富多彩,它們勾勒了中世日本的政體、經濟、社會和文化,展現了它與亞洲鄰國的關係。該書中譯版近期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 日本戰國時代穿越指南(一)室町幕府
    不管你在穿越前是個一天八小時課的學生黨,還是一個朝九晚五的白領,又或者是一個整天在網上自稱日本戰國之首,實際上是高中畢業後在家待業六年、和女友網戀五年都沒有奔現的窮屌絲,總之,你現在來到了日本戰國時代。仔細端詳,你身邊的大叔正好穿著一身你不知道叫啥但是明顯是武士的著裝,腰間還配著一把太刀。奇怪,穿越以後遇到的人不應該都是這樣的嗎?
  • 日本經歷了三代幕府政治,在明治天皇的努力下結束了封建幕府政治
    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過幕府實行的政治統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詞始自古代漢語,指出徵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衛大將住所,轉指武士的首腦徵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府邸,以後又稱將軍為首的中央政權為幕府。幕府政治始於1192年鎌倉幕府建立,中有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戶幕府的德川慶喜還政於天皇,幕府政治結束。
  • 日本古代的幕府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天皇不直接統治日本?
    日本幕府政治是日本古代的一種中央政府機構,與中國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相類似。當時的最高權力者為徵夷大將軍,也稱幕府將軍,掌控著實際權力。日本這種制度開始於1185年,一直到1867年結束,一共延續了682年。日本的幕府一共經歷了三個時代,分別是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
  • 守護大名對室町幕府的威脅,足利義滿計劃除掉部分守護大名
    室町幕府和鎌倉幕府同屬武士政權,室町幕府也繼承了鎌倉幕府的政權機構體制。但是和鎌倉幕府不同,兩者的統治基礎是完全不同的。在鎌倉時代,幕府的權力基礎是效忠於將軍的御家人,將軍和御家人之間有恩賞和奉公的「義理」聯繫,這些御家人在各地擔任守護或地頭。到了室町時代,守護的權力越來越大,將管轄的地方變成了自己的「領地」,因而也就被稱為「守護大名」。這些守護大名有足夠的實力去雄霸一方。
  • 室町幕府,足利氏的風中之燭
    後醍醐天皇即位後,不甘心做傀儡一心想要恢復皇室權威,經過一波三折的倒幕運動終於整垮了鎌倉幕府,立下大功的足利高氏迎接天皇歸還京都,得天皇賜名足利尊氏。1335年足利尊氏公布建武式目,向天下宣布了幕府的再度復興,開始著手組建幕府,1338年就任徵夷大將軍,室町幕府正式成立。
  • 日本古代的幕府是怎麼回事?
    其實「幕府」原本指的是將軍的軍帳的意思,但是在古代日本的特殊政治條件下,擁有實權的將軍,成為了國家的實際掌權者,而幕府也成了凌駕於皇權之上的特殊的政府權力機構。幕府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幕府將軍」。幕府將軍幾乎可以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管理統治日本。
  • 日本歷史上凌駕於日本天皇之上的實權機構——幕府
    源賴朝像一、鎌倉幕府鎌倉幕府(1185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權的開始,建立者是武將源賴朝,他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在其弟源義經的協助下,消滅了中央貴族實權派平氏,掌握國家實權,從此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形成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鎌倉幕府的建立標誌著日本天皇逐漸成為傀儡
  • 日本是如何從鎌倉時代進入室町時代的?
    在鎌倉幕府末期時,天皇抓住機會,聯合北條家一同向源家宣戰,最終終結了鎌倉幕府統治日本的歷史。然而,日本卻並未因此擺脫幕府政治的局面,而是進入了室町時代。    元弘之亂浮世繪  公元1333年,在第二次倒幕運動失敗後被流放的後醍醐天皇在武將名和長年的幫助下逃到了如今鳥取縣地區,並以天皇的名義號召全日本的貴族及武士共同討伐鎌倉幕府
  • 信長驅逐義昭:室町幕府統治的終結
    公元1573年,織田信長的大軍又一次踏上了近畿的土地,這一次攻擊的目標卻是他親手扶立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曾經再造幕府的幕府支柱,卻成為了幕府統治的終結者。那麼,這兩位日本最高的權力者為何會走向最終的決裂,日本的命運又將會如何呢?
  • 了解日本的足利幕府
    足利統治的第一個世紀的特點是文化和藝術的繁榮,包括戲劇表演,以及禪宗佛教的普及。到後一段足利時期,日本已經陷入了Sengoku時期的混亂,不同的大名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內戰中為了爭奪領土和權力而互相爭鬥。早在鎌倉時代(1185年- 1334年)之前,足笠政權就已經存在了。
  • 日本的三代幕府很厲害?其實在幕府之前,有個家族差點改朝換代了
    說起日本古代最有權勢的家族,想必現在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三代幕府,其中又以執掌德川幕府的德川家族為最,畢竟隔的時間最近,德川家族以江戶為政治根據地,開幕府以統制天下,故亦稱江戶幕府。自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受任徵夷大將軍在江戶設幕府開始,至1867年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治大權奉還朝廷為止,德川幕府統治日本約265年。
  • 室町幕府為什麼會有1573年和1588年兩個滅亡的時間?
    日本古代一共出現了三個幕府政權: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其中室町幕府的後期也是日本戰國時代。
  • 日本的統一和德川幕府的統治
    1558年,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1534——1582年)應用從葡萄牙輸入的槍炮,依靠由武士組成的騎士隊和由農民組成的步兵隊,開始了統一日本的事業。1568年, 佔領京都。1572年,結束了室町幕府的統治。織田信長未能完成日本的最後統一,1582年他死時,僅統一了日本的一半。
  • 日本幕府對元作戰取得勝利,當時卻導致了日本鎌倉幕府的覆滅
    日本在對元朝作戰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勝利的結果換來的還是繼續的膽戰心驚,在接下來的二十幾年,北條氏時時刻刻都擔心元軍再一次捲土重來。但是最大的影響還是導致了日本鎌倉幕府的覆滅。因此,北條氏處在時時刻刻的備戰狀態下,其結果就是,全國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到軍備和防禦設施的修築上了。在應付元軍的二次入侵中,幕府已經在這上面花了很多錢了。他們在取得很大成果的同時,也掏空了自己的根基。日本為戰爭及以後的長期戰略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這種對資源、財力的長期消耗成了鎌倉幕府滅亡的一大致命傷。
  • 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的「大老」和「老中」有什麼區別?
    在日本歷史上的三個幕府(鎌倉、室町、江戶)中,江戶幕府的統治體制是最完善和穩固的。除了幕府的徵夷大將軍之外,幕府實權最大的官員就是「大老」和「老中」。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江戶幕府治下的武士大體分為幕政和諸藩兩個系統。
  • 御恩與奉公,淺析幕府時期日本武士階級的維繫紐帶——主從關係
    等到公元12世紀末期,源賴朝憑藉武力奪得了政權,建立了鎌倉幕府,武士作為統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而維繫武士階級內部穩定的,就是主從關係。但是在源賴朝死後權力被外戚北條氏所竊取,御家人制度不斷瓦解,1333年,後醍醐天皇聯合其他的武士貴族們推翻了鎌倉幕府。三年後,出身名門的足利尊氏將軍在京都建立起來了一個新的幕府政權,名為室町幕府。
  • 戰國前夜真相,鎌倉幕府統治的刀為何斬向自己?是利益分配不均
    鎌倉幕府建立後此前統治日本中央貴族紛紛退場,而武士階級們登上了濃墨重彩的歷史舞臺,他們崇尚融合了多種思想文化所形成的的"武士道"精神。北條一族但是鎌倉幕府真的能掌握武士這把鋒利的刀麼,以武士為統治基礎的鎌倉幕府為何又會會毀於武士反叛呢?
  •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日本幕府時代,為何能持續700年?
    在中國,從來沒有哪一個大臣或者中央大員的幕府能夠和日本幕府一樣,成為威脅到皇權的機構。日本幕府時代盛行700年的原因公元1185年,當南宋皇帝宋孝宗還在為如何恢復自己父輩們丟失的中原煩惱時,一海之隔的日本正式拉開了為期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的帷幕。從1185年到1867年共682年的幕府時代裡,日本共經歷了鎌倉幕府、室町幕府以及江戶幕府。
  • 蒙古襲來︱戰爭前後的鎌倉幕府
    提起日本的中世時期(約11世紀末-16世紀),常常會浮現出「武家時代」「武士社會」這樣的詞彙,因而,武士們的統轄者鎌倉幕府時常被等同於中世的國家政權。但有一些日本史知識背景的讀者可能知道,在距離鎌倉千裡之外的京都,還有以天皇或上皇為首的公家政權存在。弄清楚武家和公家各自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是理解日本中世國家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