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特產酥糖面臨失傳、斷層危機,搶救製作工藝迫在眉睫!

2020-12-21 意菡思意

每個人記憶最柔軟的地方,一定都藏過一種美味。這種味道,或許是和煦春風下的花香,帶來無盡的回味;或許是大山深處的老家蜂蜜,蘊含著無限的懷念;或許是媽媽熬製的雞湯,觸動你的心弦;或許是兒時白糖塗滿臉一張舊照片,勾起對歲月的無限回憶。

這些味道見證著時光的流逝,時代的變遷,更承載著親情、友情、愛情。一旦在心裡埋下了關於美味的種子,就會生長為一種情懷,讓人難以割捨,就好像,陪伴了武穴人祖祖輩輩的桂花酥糖,溫暖而芬芳。

武穴酥糖就是這樣的能喚起許多人回憶的美食,其背後生生不息的故事,隱含和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孝道品格與溫潤特質,以至於一提起老廣濟、舊味兒,大家脫口而出的總離不開帶有幾代人記憶的酥糖元素。

聽武穴的老師傅們講,製做傳統手工酥糖要經歷選料、熬糖、烘炒、火候、褪殼、拌餡、壓骨、切條、包裝、成型等十多道工序,所有工藝完全手工操作。只有武穴的傳統食材、傳統配方,傳統工藝,才能做出這種雋永內涵、回味久長的傳統酥糖。

在兒時的記憶中,武穴酥糖這種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多是透出油來的白紙包成的一長條,上面印著紅色的武穴酥糖的字樣。小心翼翼地拆開,用手撮起一小塊,塞到嘴裡,慢品,細咽,黏中帶甜,酥中帶爽,滿口留香。這種數百年的手口相傳、沉澱著不變的經典味道,猶如沉睡的味覺受到了強有力的挑逗,頓時鮮活起來。

的確,在武穴,關於年味,多是走親串友提上的幾提武穴酥糖,多是一口土生土產的武穴酥糖美味,加上一段咿咿呀呀怎麼也聽不懂的文曲戲,憶一憶過去一年的繽紛往事……年的趣味兒大概就在於此了。

不過那種唯美的記憶,那種吃完後連包裝紙和手指都得舔一舔的甜蜜,恰有如民國舊物般的樸實自然,大多還是來自於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也許現在的孩子對他們父輩乃至祖輩記憶中的這些美食是不屑一顧,所以,傳統的武穴酥糖這口美食,似乎已經淪落為「幾位老師傅,守著老手藝,服務老年人」的窘況了。

普遍的原因是,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了,而且人們對健康意識越來越注重,那種一成不變的美味,現在正受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現如今消費者口味挑剔而善變,消費需求涉及全面而多樣,休閒食品市場也在不斷的發展更新,任何一個品牌要在市場中求得長久的生存發展,都要順應市場需求,適時發展創新。如今人們追求營養、追求特色、追求健康,特色休閒美食也成了一種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創業者在食品行業摸爬滾打自然也要遵循這些發展大趨勢了。

湖北武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在充分對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已經敏銳的觀察到,國內的一些老字號的產品和服務,已經上升為面向全體國民性消費的商品與服務,成為人們普遍嚮往的一種美食訴求,甚至旅遊文化民俗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武穴酥糖這塊老字號美食文化品牌,應該是永世萬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其中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子。敬重歷史、弘揚歷史孝文化,是武穴酥糖老字號精神的根本,而擺脫單純的地域觀念,面向龐大的國內市場廣大消費者,才是老字號贏得未來的關鍵。

守著老祖宗的老手藝,業績也是蹭蹭蹭一年一大臺階,也可以過上好日子,可武穴人不是這樣想。多年來他們對美食工匠精神的堅守,是武穴食品賴以生存發展、打造名牌企業的根本;從大處說,對美食綜合質量的求實創新,則是成就、擦亮武穴酥糖金字招牌走向全國的關鍵。武穴人的創新,旨在讓武穴酥糖,成為走向全國各地的、不受季節限制的休閒時尚美食,讓武穴酥糖成為武穴人民永遠堅守的春節舞臺上主角,成為武穴遊子永遠揮之不去的鄉愁,成為年青一代追逐的時尚美食,全國人民了解武穴的一個窗口。

「武穴酥糖如此多嬌,引無數吃貨競折腰」,但由於其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多隻局限於武穴本土春節期間銷售,這對於一個有著豐厚歷史底蘊的美食來說,似乎有點蒙塵了。我們相信,隨著武穴食品的不斷創新,武穴酥糖,一定會成為走向全國各地的、不受季節限制的休閒時尚美食,讓武穴酥糖成為武穴人民永遠堅守的春節舞臺上主角,成為武穴遊子永遠揮之不去的鄉愁,成為年青一代追逐的時尚美食,成為全國人民了解武穴的一張閃亮名片。

感謝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小編,每天將向你推送不一樣的社會新聞,謝謝你的留言和點讚

相關焦點

  • 湖北武穴的特產作一副對聯,上聯:武穴酥糖名揚天下
    武穴市地圖提到武穴,相信不同的人肯定是有各不相同的印象,但提到武穴的特產,武穴酥糖毫無疑問是排在首要位置的。這樣特殊的「身份」不一定是說這個酥糖有多好吃,它既是一道特色美食,更多的是武穴人對它的一種情感上的賦予。
  • 湖北黃岡特產「武穴酥糖」,鬆脆爽口,甜而不膩,小時候的記憶
    在湖北黃岡市,酥糖完整的名字應該叫「武穴酥糖」,是黃岡武穴市的特產,過年時超愛吃這個的。裡面有桂花、香條、芝麻,又甜又酥,雖然是飴糖熬成的,但是鬆脆爽口,甜而不膩,一點也不黏牙的。武穴酥糖,作為武穴的一種地方食品文化,有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流傳甚廣。
  • 黃岡春節打餈粑,花朝時軟曲粑,還有好吃的黃梅魚面和武穴酥糖
    並且黃岡民間工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其中最負盛名有黃梅挑花、紅安繡活、英山纏花和蘄春管窯陶藝製作技藝。單單是這些呢,還不足以展示我們大黃岡的名優特產。還有武穴酥糖武穴酥糖是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的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武穴市傳統糕點之一。
  • 淪肌浹髓的武穴老酥糖
    說起武穴酥糖,在如今這個諱糖忌油的時代,人們是不大待見的。作為一道傳統美味,似乎人們又離不開它。每年春節拜親訪友之際,人們總要拎一盒或精裝或簡裝的酥糖,走村串戶,酥糖就像跟隨旅行社觀光旅遊的一樣,「到此一遊"而已。席未暇暖,便被主人轉拎至下一家,也許最終又轉回了本家。
  • 湖北"最甜"的特產,用飴糖熬製而成,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
    武穴市的武穴酥糖,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製作原料包括麻屑、白糖、桂花和香條,不僅口感酥脆,還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武穴酥糖"最早的名字是"桂花董糖",也稱"廣濟酥糖"。後來八十年代時廣濟縣更名為武穴市,所以延續至今,大多數更願意叫它"武穴酥糖"。武穴酥糖是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幾乎每個武穴市民過年的時候家裡都會備上這份小吃。
  • 湖北發布292件「地理標誌特產」!看看武穴最拿得出手的是啥?
    「武漢漢繡」作為武漢地理標誌,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蘊涵深厚的地域文化,能運用這個標誌的個人或集體需嚴格按照地方標準選材及製作,要尊重傳統文化,保留傳統手工藝的技藝精髓,運用真材實料,純手工製作。鄭場豆豉採用的製作工藝,是傳統農戶的醬制工藝。
  • 湖北「最甜」的特產,用飴糖熬製而成,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
    湖北「最甜最香」的特產便是產自湖北省武穴市的武穴酥糖。有香、甜、酥、脆四種特色,製作原料包括麻屑、白糖、桂花和香條,不僅口感酥脆,還具有止咳潤肺的功效。武穴酥糖的由來。「武穴酥糖」最早的名字是「桂花董糖」,也稱「廣濟酥糖」。
  • 詩畫廣濟|張烈勝:淪肌浹髓的武穴老酥糖
    淪肌浹髓的梅川老酥糖梅川鎮中心學校  張烈勝說起武穴酥糖,在如今這個諱糖忌油的時代,人們是不大待見的。作為一道傳統美味,似乎人們又離不開它。每年春節拜親訪友之際,人們總要拎一盒或精裝或簡裝的酥糖,走村串戶,酥糖就像跟隨旅行社觀光旅遊的一樣,「到此一遊"而已。席未暇暖,便被主人轉拎至下一家,也許最終又轉回了本家。
  • 山東特產之芝麻酥糖背後的故事
    提起山東特產,小吃貨們真是滔滔不絕,但是芝麻酥糖,對於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來講,說不知道,到有情可原。因為80年代初,芝麻酥糖,正好處於休眠期,也許是因為歷史的變故,也可能是家庭的變故,導致這項特產休眠了20年的時間。
  • 武穴佛手山藥從「泥疙瘩」變身「土黃金」
    200平米雲展館圍繞「大美武穴,現代港城」主題,獨具匠心布局了「印象武穴、武穴長廊、武穴非遺、雲遊武穴、樂購武穴」五個主題場景。實施3D建模,360度全景渲染,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展示武穴發展規劃,領略武穴全域旅遊。
  • 武穴特色食品
    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主治頭面遊風、頭暈眼眩、下氣,止腰痛,治澇勞贏瘦,充五臟、除煩熱。」還可補五勞七,開達心孔,多記事,強筋骨,治洩精健忘,益脾胃,止洩痢,潤皮毛。武穴種植山藥有三百多年歷史,有三個品種:一為扁根種,形似根種,形似馬蹄;三為長根咱,形似棒狀。前兩種質量較好。
  • 來到湖北黃岡,這7種特產美食別錯過,如果你是黃岡人應該全認識
    到黃岡遊玩,除了要看這些風景名勝,黃岡這些好吃的特產一定要嘗一嘗哦! 畢府葛根粉絲 畢府葛根粉絲是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溫泉鎮的特產。「畢府」牌野生葛根粉絲,是利用大別山生長的千年野生葛根經科學加工精製而成,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胺基酸,其中所富含的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之功能。
  •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面臨斷層 政協委員籲增強文化自信
    大量少數民族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村裡的人群年齡偏大、文化偏低,造成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人日漸稀缺與斷層。廣西防城港市政協委員李林珍18日在此間召開的防城港市人大、政協會議上呼籲,加大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力度,增強少數民族青年的民族文化自信。位於中越邊境的防城港是「邊、山、老、少」民族地區,居住的壯、瑤、京等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48.6%。
  • 滁州特產有哪些 滁州有哪些特產
    滁州是安徽的地級城市,有聞名天下的琅琊山與醉翁亭,今天就來盤點滁州有哪些特產吧!  滁州特產一:明綠御酒  明綠御酒是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的特產。主要原料為滁州特有的產品明光綠豆,沿用南宋以來獨有的釀造工藝和全手工釀造技術釀製而成,其釀製工藝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明綠御酒喝起來甘美醇厚、澄碧清冽、豆香幽雅。
  • 清朝「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全國僅2人在做,失傳原因很現實
    中國傳統手工藝面臨無人傳承、瀕臨失傳的局面,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一、傳統技藝面臨失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類的發展,人們的觀念和社會的性質也在日益變化。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今天的成功更多的是用金錢來衡量。
  • 山西鸚哥戲將失傳 非遺搶救迫在眉睫
    原標題:搶救歷史鸚哥戲    我今年72歲,是襄汾縣新城鎮沙女溝村的一個老農民,熱愛歷史,熱愛戲劇。八九歲開始唱鸚哥戲,而且都是大本頭戲,如惠風扇、苦節圖、節義樓等。如再不搶救,就將失傳。    我們的鸚哥戲與其他地域的秧歌不同,不是由民間小調、山歌、民歌轉化而來的,而是從一種原始的敲擊樂演變而來的戲劇源頭。    解放前,每年都要演唱好多次,除元宵節社火演唱外,還有驅逐瘟疫謝神戲、天旱求雨謝神戲等演唱活動。解放後,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也都要演唱。
  • 福島縣工匠:不能讓日本傳統工藝失傳
    大堀相馬燒陶協會會長半谷秀辰【環球網 記者 張淳】福島縣的大堀相馬陶器和會津漆器都是日本國家傳統工藝品,大堀相馬陶器工藝在3·11大地震中曾遭到近乎毀滅性打擊。雖然會津漆器工藝受到地震影響較小,但是由於行業不景氣同大堀相馬陶器一樣面臨傳承難題。
  • 湖州有哪些值得帶走的特產 浙江湖州特產
    到湖州一趟,不僅要吃好玩好,也要買一點湖州的特產,湖州有哪些值得帶走的特產呢?食用方法也非常多樣,可切塊、拉絲、削片,製作多種美味佳餚,是安吉「進筍宴」中之珍品。湖筆選料精細,製作精湛,製作的主要工序有筆料、水盆、結頭、裝套、鑲嵌、蒲墩、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達一百二十餘道之多。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號稱「筆穎之冠」。
  • 合肥有哪些地方特產?合肥十大值得買的地方特產推薦
    去合肥旅遊 ,哪些特產必帶的呢?》》》推薦閱讀:合肥有哪些地方可以戶外自助燒烤?盤點合肥九大戶外燒烤地點1.合肥桂花酥糖合肥桂花酥糖是合肥馳名的三大特產之一,歷史悠久。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麵粉、棉白糖、熟純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麥芽糖骨子由麥芽糖釀製而成,經原料配製、碾霄、熬糖、拉糖、壓糖等多道特殊的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吃時酥糖屑香甜、桂花麻香濃鬱、骨子鬆脆入口即溶。2.長豐草莓長豐草莓是安徽省特產之一。
  • 象形文字「活化石」水書搶救保護迫在眉睫(圖)
    中新網三都4月24日電 題:象形文字「活化石」:搶救保護迫在眉睫  作者 楊雲 黃蕾瑾  「絕大多數水族人不懂水書,懂水書文化的人被尊稱為『水書先生』。」三都水族自治縣檔案史志局局長潘中西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三都縣尚有500多位水書先生,轉眼之間離世了200多位,目前僅剩下200餘位,且多已年逾古稀,水書搶救保護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