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記憶最柔軟的地方,一定都藏過一種美味。這種味道,或許是和煦春風下的花香,帶來無盡的回味;或許是大山深處的老家蜂蜜,蘊含著無限的懷念;或許是媽媽熬製的雞湯,觸動你的心弦;或許是兒時白糖塗滿臉一張舊照片,勾起對歲月的無限回憶。
這些味道見證著時光的流逝,時代的變遷,更承載著親情、友情、愛情。一旦在心裡埋下了關於美味的種子,就會生長為一種情懷,讓人難以割捨,就好像,陪伴了武穴人祖祖輩輩的桂花酥糖,溫暖而芬芳。
武穴酥糖就是這樣的能喚起許多人回憶的美食,其背後生生不息的故事,隱含和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孝道品格與溫潤特質,以至於一提起老廣濟、舊味兒,大家脫口而出的總離不開帶有幾代人記憶的酥糖元素。
聽武穴的老師傅們講,製做傳統手工酥糖要經歷選料、熬糖、烘炒、火候、褪殼、拌餡、壓骨、切條、包裝、成型等十多道工序,所有工藝完全手工操作。只有武穴的傳統食材、傳統配方,傳統工藝,才能做出這種雋永內涵、回味久長的傳統酥糖。
在兒時的記憶中,武穴酥糖這種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多是透出油來的白紙包成的一長條,上面印著紅色的武穴酥糖的字樣。小心翼翼地拆開,用手撮起一小塊,塞到嘴裡,慢品,細咽,黏中帶甜,酥中帶爽,滿口留香。這種數百年的手口相傳、沉澱著不變的經典味道,猶如沉睡的味覺受到了強有力的挑逗,頓時鮮活起來。
的確,在武穴,關於年味,多是走親串友提上的幾提武穴酥糖,多是一口土生土產的武穴酥糖美味,加上一段咿咿呀呀怎麼也聽不懂的文曲戲,憶一憶過去一年的繽紛往事……年的趣味兒大概就在於此了。
不過那種唯美的記憶,那種吃完後連包裝紙和手指都得舔一舔的甜蜜,恰有如民國舊物般的樸實自然,大多還是來自於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也許現在的孩子對他們父輩乃至祖輩記憶中的這些美食是不屑一顧,所以,傳統的武穴酥糖這口美食,似乎已經淪落為「幾位老師傅,守著老手藝,服務老年人」的窘況了。
普遍的原因是,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了,而且人們對健康意識越來越注重,那種一成不變的美味,現在正受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現如今消費者口味挑剔而善變,消費需求涉及全面而多樣,休閒食品市場也在不斷的發展更新,任何一個品牌要在市場中求得長久的生存發展,都要順應市場需求,適時發展創新。如今人們追求營養、追求特色、追求健康,特色休閒美食也成了一種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創業者在食品行業摸爬滾打自然也要遵循這些發展大趨勢了。
湖北武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在充分對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已經敏銳的觀察到,國內的一些老字號的產品和服務,已經上升為面向全體國民性消費的商品與服務,成為人們普遍嚮往的一種美食訴求,甚至旅遊文化民俗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武穴酥糖這塊老字號美食文化品牌,應該是永世萬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寶藏,其中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子。敬重歷史、弘揚歷史孝文化,是武穴酥糖老字號精神的根本,而擺脫單純的地域觀念,面向龐大的國內市場廣大消費者,才是老字號贏得未來的關鍵。
守著老祖宗的老手藝,業績也是蹭蹭蹭一年一大臺階,也可以過上好日子,可武穴人不是這樣想。多年來他們對美食工匠精神的堅守,是武穴食品賴以生存發展、打造名牌企業的根本;從大處說,對美食綜合質量的求實創新,則是成就、擦亮武穴酥糖金字招牌走向全國的關鍵。武穴人的創新,旨在讓武穴酥糖,成為走向全國各地的、不受季節限制的休閒時尚美食,讓武穴酥糖成為武穴人民永遠堅守的春節舞臺上主角,成為武穴遊子永遠揮之不去的鄉愁,成為年青一代追逐的時尚美食,全國人民了解武穴的一個窗口。
「武穴酥糖如此多嬌,引無數吃貨競折腰」,但由於其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多隻局限於武穴本土春節期間銷售,這對於一個有著豐厚歷史底蘊的美食來說,似乎有點蒙塵了。我們相信,隨著武穴食品的不斷創新,武穴酥糖,一定會成為走向全國各地的、不受季節限制的休閒時尚美食,讓武穴酥糖成為武穴人民永遠堅守的春節舞臺上主角,成為武穴遊子永遠揮之不去的鄉愁,成為年青一代追逐的時尚美食,成為全國人民了解武穴的一張閃亮名片。
感謝大家分享這篇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小編,每天將向你推送不一樣的社會新聞,謝謝你的留言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