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官要求邊境警察嚴防反朝宣傳

2020-12-1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6月16日報導,韓國「脫北者」團體日前揚言21日在朝鮮對岸的仁川市江華島舉行漂流瓶送米活動後,韓國統一部次官(副部長)徐虎16日前往位於江華郡(位於朝韓邊境)的警察署和海警派出所視察防範情況。

徐虎慰問漂流瓶投海地點所在轄區幹警,要求狠抓治安化解邊境緊張局勢。徐虎還引用「弭兵省財古今上策」(出自《宋史·列傳第二十四》)的古諺,強調文在寅政府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繁榮的施政目標。

徐虎指出投放反朝傳單違反韓朝首腦協議,和平需要韓朝雙方彼此忍耐守護,並高度評價警方此前的表現。徐虎還去往席毛島海岸的漂流瓶送米活動地點,聽取當地民眾意見。

近期,因不滿「脫北者」團體從韓國向朝鮮方向散布反朝傳單,朝鮮官方及媒體接連發聲表達強烈不滿,並決定關閉設在開城工業園區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就在徐虎視察的同日,位於朝鮮開城工業園內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被朝鮮爆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韓國京畿道將在朝韓邊境劃設危險區,嚴禁對朝散發傳單
    韓國京畿道政府決定在朝韓邊境地區劃設危險區,以杜絕該地區向朝鮮投送反朝傳單的現象。除禁止投送傳單者進入邊境危險區外,京畿道政府還將制止載有傳單的車輛通行、向空飄氣球充氣,並出動特別司法警察開展整治、偵查、檢舉活動。據報導,今後擅闖京畿道金浦市、高陽市、坡州市、漣川郡邊境危險區者,將作為現行犯被逮捕並立案。
  • 美政客不滿韓國立法禁散反朝傳單 韓外長忙解釋
    近日,韓國國會全票贊成通過了《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韓朝關係發展法》修訂案)。這一法案不僅引起了韓國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強烈不滿,還引起一些美國政客的說三道四,認為法案限制了言論自由,是對朝鮮的「縱容」等。
  • 韓國國會通過《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12月14日報導,韓國國會當天召開全體會議,在席議員187人以全票贊成通過《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韓朝關係發展法》修訂案)。修正案規定,在軍事分界線一帶散發傳單、對朝擴音器廣播等違反朝韓首腦達成的協議時,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9萬元)以下罰款。當天,佔據174席的民主黨和開放民主黨等泛執政圈政黨的議員參加表決,國民力量黨議員缺席。
  • 韓國正式頒布法案禁止散發反朝傳單,違反者最高將被判入獄3年
    東方網·縱相新聞 實習生 蔣清怡 記者 程靖韓聯社報導稱,韓國國會於12月14日召開全體會議,在席議員187人以全票贊成通過《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韓朝關係發展法》修訂案)。國民力量黨認為這限制了言論自由,但共同民主黨認為,這是保障韓朝邊境地區公民安全的必要措施。該法案最終取得五分之三以上在席議員的贊成,獲得通過。 圖說:韓國國會召開全體會議。 圖/韓聯社過去幾十年來,「脫北者」團體一直在韓朝邊境地帶散發反朝傳單,來譴責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
  • 韓國禁發反朝傳單遭聯合國人權報告員指摘,韓統一部:遺憾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17日,韓國統一部就聯合國朝鮮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託馬斯·奧赫亞·金塔納「建議韓方重新考慮實施《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一事表示遺憾。 據韓聯社17日報導,金塔納16日稱,韓國《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在多方面嚴格限制了眾多「脫北者」和公民團體的活動,建議相關民主機構在法案正式實施前根據合理程序重新考慮。
  • 韓國稱拆除邊境燈塔為「安全」
    原標題:韓國稱拆除邊境燈塔為「安全」  韓國軍方近來因拆除位於朝韓邊界線附近的愛妓峰燈塔遭遇輿論質疑。韓國國防部副發言人魏龍燮23日說,拆除愛妓峰燈塔是出於安全考慮。   愛妓峰燈塔建於1971年,位於京畿道金浦市愛妓峰展望臺,高18米。
  • 韓國立法禁止反朝傳單,美國吵著開聽證會是什麼梗?
    12月14日晚,韓國國會通過了《韓朝關係發展法》修正案,規定禁止和嚴懲國民在軍事分界線以南、平民控制線以北地帶散發反朝傳單和擴音器廣播。不難理解的是,這一法案自始至終受到韓國脫北者利益代表---國民力量黨的強烈反對與抵制,但罕見的是,美國國會某些議員揚言召開聽證會施壓韓國政府,這著實令人咂舌。
  • 韓國立法禁止反朝傳單
    12月14日晚,韓國國會通過了《韓朝關係發展法》修正案,規定禁止和嚴懲國民在軍事分界線以南、平民控制線以北地帶散發反朝傳單和擴音器廣播。不難理解的是,這一法案自始至終受到韓國脫北者利益代表---國民力量黨的強烈反對與抵制,但罕見的是,美國國會某些議員揚言召開聽證會施壓韓國政府,這著實令人咂舌。
  • 深圳首個反詐宣傳電視平臺「福田警察」正式上線 ——福田公安分局...
    深圳首個反詐宣傳電視平臺「福田警察」正式上線 ——福田公安分局聯合天威視訊開啟反詐宣傳新模式 2020-06-04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韓美軍大鬧釜山:當街放煙花、捉弄女警察,韓高官:必須嚴懲
    據海外網報導,在4號當天晚上數十名駐韓美軍在韓國釜山街頭,手持螢光棒,這夥人不僅沒有佩戴口罩,還違反國家禁令在大街上公然燃放煙花爆竹,還時不時的將手裡的煙花棒扔向過路的市民,其中有一名女警欲上前阻攔反遭到美軍的捉弄,這一事件引起了韓國民眾的一致反對也引起了輿論的強烈譴責。更有官員怒斥:「應該把這些企圖害人的外國人都抓起來」!
  • 韓國空姐在飛機上受到蒙古高官性騷擾:感覺很不好 要求嚴懲對方
    仁川地方警察廳女性青少年調查科4日透露,在飛機上受到蒙古國憲法法院院長Odbayar Dorj的性騷擾後,兩名大韓航空女乘務員向警方表示,當時感覺很不好,希望警方嚴懲這個蒙古高官。仁川地方警察廳在訊問52歲蒙古憲法法院院長Odbayar Dorj後,2日又傳喚兩名受害女乘務員進行了調查。
  • 朝韓時隔11年重啟廣播戰 朝舉動在韓意料中
    韓國軍方官員和國防部17日說,朝鮮當天在東部邊境部分地區重啟對韓國的廣播喊話,以回應韓方此前採取的類似舉動。這是時隔11年來,朝韓雙方再次打起「廣播戰」。韓聯社評述,韓朝關係此前已因韓美「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事演習十分緊張,而雙方重啟「廣播戰」恐會使半島局勢進一步惡化。韓國軍方一名官員說,朝方這一舉動在韓方意料之中,意在報復韓方10日重啟對朝廣播喊話。
  • 韓國工匠確認國璽造假 剩餘黃金賄賂政府高官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據韓國《中央日報》9月2日報導,經證實,韓國第四代國璽的製作是一場「騙局」,製作手法是採用的現代工藝,而非之前宣稱的「祖傳600年的傳統工藝」,製作國璽所剩的黃金也被用來賄賂政府高官。  報導稱,曾堅持聲稱「國璽是在傳統柴窯中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的韓國前國璽製作團長閔洪圭9月1日接受警察調查時承認自己說謊。
  • 外媒曝朝鮮駐外高官逃往韓國,這些年都有哪些朝鮮人外逃事件?
    朝鮮官員和普通民眾出逃,近年多次見諸韓國媒體的報導,但得到朝鮮官方回應的少之又少。  政府高官  出逃官員最高級別為勞動黨書記  黃長燁是迄今為止,已知的從朝鮮出逃韓國的最高級別官員。  普通公民  今年已有十幾名駐外餐廳員工出逃  除了政府高官出逃,近年還發生過數起朝鮮「創匯」人員出逃事件,最為典型的就是今年4月的13名朝鮮駐華餐廳員工集體出逃韓國。
  • 首爾警察署長被群毆 韓國反FTA集會愈演愈烈
    據韓國《朝鮮日報》消息,示威人群26日晚9時30分左右在首爾光化門一帶舉行非法集會,要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批准無效化,他們還對鍾路警察署長Park Geon-chan實施了集體暴力。
  • 韓國要求中日克制對金剛山旅遊項目進行投資
    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據韓聯社10月11日消息,針對朝鮮當局與海外投資者攜手重啟金剛山旅遊一事,韓國政府要求中國和日本克制對金剛山旅遊項目進行投資。據報導,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崔光植10日同在慶州出席「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大會部長級會議」的中日兩國代表強調說,「朝鮮單方面扣押韓方在金剛山的資產,並試圖與外國投資者合作重啟金剛山旅遊,這實屬不當做法」。
  • 朝鮮旅行社重新宣傳金剛山旅遊產品 韓媒:朝旅遊業或重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朝鮮旅行社重新宣傳金剛山旅遊產品,韓媒:朝旅遊業可能重啟15日,朝鮮金剛山國際旅行社在官網介紹金剛山旅遊產品。吸引外國遊客是朝鮮的主要創匯手段之一,但朝鮮今年1月封鎖了邊境,禁止外國遊客入境,防止疫情流入。韓聯社15日報導,朝鮮可能正為重啟旅遊項目做準備。據報導,這篇「圖文並茂的」文章指出,金剛山山頂有眾多花崗巖洞,景色神秘秀美。部分花崗巖空洞形狀奇特,具有旅遊價值。金剛山的水晶峰和缽峰形成過程很特別,加上花崗巖空洞,是金剛山名勝之一。
  • 韓高官攜90多人起訴中國,要求賠償空氣汙染費,韓國法院正式判決
    2017年5月韓國公民團體「環境財團」代表崔冽、前農林部長官金成勳等數位韓國高官,攜90多位民間人士向韓國法院提出訴訟,要求韓國政府代表聯名起訴者起訴中國,並要求中國向聯名起訴者每人賠償300萬韓元(約合1.79萬元)的經濟和精神損失。
  •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雲南瑞麗嚴查邊境非法偷渡情況
    9月16日,雲南瑞麗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邊境村寨防控情況。邊境村寨是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最前沿,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瑞麗市嚴格管控邊境村寨進出,嚴查邊境非法偷渡。相關機構對進入瑞麗沿邊村寨的車輛實行嚴管嚴控,除轄區居民及企事業或個體經營者的車輛外,其餘車輛禁止進入沿邊村寨。
  • 撫遠市公安局召開邊境整治暨境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
    撫遠市公安局召開邊境整治暨境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 2020-04-13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