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重機車,雙缸引擎,大型休旅摩託車,寶馬R1200GS一大勁敵!
可能有人會認為Stelvio外型有點怪,體型也有點大,但隨著BMW的R-GS系列和Triumph Tiger的成功,其他品牌包括Moto Guzzi,當然也想在這個重型探險式巡航車市場上分走一杯羹。
為了追上對手們強勁的馬力,Moto Guzzi特意在這臺橫置風冷V2引擎上採用了每汽缸四氣閥的高性能設定,在風擋內藏了雙頭燈,受壓和回彈分開左右兩支叉筒作獨立調較的Marzocchi倒fork的保護設計也很好看。
Stelvio 1200 4V的坐墊相當舒適,840mm座高可調低至820mm,對於很多人來說,820mm座高比起BMW R-1200GS的840mm座高,無疑多了一個賣點。
Stelvio 1200 4V乾重是214kg,裝備重量是251kg,行車時,這份重量很流暢地由頭尾避震輪流分擔,不過當105匹馬力開始釋放時,尾避震便開始偏軟,把手雖然沒有變輕,但你會充分感覺到車重流向尾輪,當縮油後,你又會感受到重量負苛正重新流返前輪。
Stelvio 1200 4V重心負重轉移的戲劇效果和駕駛BMW R1200GS截然不同,說得好聽的話是有另一番風味,不過尾避震可以獨立調較預載及回彈,如果花時間微調一下,應會減輕戲劇效果。
與Moto Guzzi的Griso相比,Stelvio的峰值馬力比Griso少了五匹,原因是Stelvio的Marelli電噴系統經過一些修改,和採用全新設計的二出一排氣系統,作用是增強中段輸出。
在山上的彎路流連了數英裡之後,開始熟習胯下橫向V2機器的操控特性,起初以為這種歷險式車種的操控不會太sporty,豈料Stelvio 1200 4V的操控相當街車化。
我不斷提高駕駛的激烈程度,開油的幅度再大一點,煞車的動作再遲一點,感覺到採用編織式鋼管車、50mm直徑的Marzocchi倒立前叉和Brembo四活塞制動卡鉗配320mm雙煞車碟的操控極限,並不能輕易觸到,頭19尾17寸的鋼線輪圈,跟車配備Pirelli Scorpion輪帶,抓地力也相當出色,令我更放心地在彎路中超車。
駕駛Stelvio 1200 4V進行掉頭動作或應付髮夾彎時,老實說不是一件樂事,因為車重和重心分布的關係,令Stelvio 1200 4V的慢車轉向操控,不及Boxer對手。
不過當車速開始提高,樂趣便開始回來,六前速變速箱運作良好,定速巡航時當你找到一個引擎震蕩最少而車速又相對是最高的轉速時,便會不捨得改變這個平衡點。
Stelvio 1200 4V的可調式大風擋相當實用,離我的頭盔有一定距離,提供相當高的保護作用,值得一提是錶板相當易讀,轉速計指針和跳字式速度計,顯示相當清楚,不過如果閣下真的打算把Stelvio 1200 4V開到野外泥路上的話,建議為Stelvio增添一些保護裝備,Moto Guzzi早已為Stelvio的引擎和軸傳動準備保護部品。
Stelvio的油門反應相當細緻,以同門師兄弟論,Stelvio 1200 4V當然好過Norge 1200,但因為受到橫向V2引擎的重心所限,Stelvio 1200在慢速時的操控性不及BMW GS,也較容易感受到它的重量,只要把Stelvio 1200 4V保持在鋪裝路面上行駛的話,Stelvio 1200 4V便是一臺相當有個性和舒適的風冷巡航重機車,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把速度保持在140km/h以上,有需要時把速度推上210km/h也並無不可。
李哥評車,看車,選車,玩車--樣樣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