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李治,而不傳給太子或者是其他皇子呢?

2020-12-14 百家號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

在古代皇帝這一職位可以說是人人都想當的,但是當了皇帝之後,雖然意味著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也隨之帶來了無盡的麻煩。皇帝不僅要考慮天下蒼生,更要考慮他自己死了之後皇位該由誰來繼承等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繼承人的事情,更會導致天下大亂,因此這繼承人的選擇,皇帝必然要慎重考慮。李世民作為千古明君,縱使他在治理朝政方面很有一套,但是在皇位的繼承人選擇方面他也遇到了困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眾多的皇子之中,他為何最後又選擇了性格懦弱的李治作為皇帝,而不是把皇位傳給太子或者其他人呢?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同時也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他與哥哥們的年齡相差比較大,因此當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兩個親哥哥早已開始讀書寫字了。當他年紀尚小還在宮裡經常玩耍的時候,他的兩個哥哥們又因為太子之位而開始相互爭鬥。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並不喜歡太子李承乾,而是更加讚賞魏王李泰。太子為了讓自己能夠順利的成為皇帝,就糾結了一群人進行了造反,但是後來東窗事發,太子也因此而被廢掉了,魏王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幽閉了。但是在這件事情裡面卻有個最大的受益者,那就是晉王李治了,他因為這件事情而成為了太子。

李世民之所以會把皇位傳給李治,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皇后的親生兒子,如果他當上皇上的話,必定會得到長孫家族中人的全力支持,畢竟他可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那麼李世民也就不用擔心他後期當上皇帝之後會有人重新出來奪取皇位,朝中根本就沒有比長孫家族勢力更大的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除了李治,其他的皇子,要不就是不適合,要不就是沒有什麼優秀的地方。儘管後人盛傳吳王李恪是一個賢明的王爺,而且他還文武樣樣精通。但是他的母親卻是隋朝的公主,如果讓他成為新一任的太子,必然會遭到滿朝文武百官的反對。因此儘管李恪才華滿腹,但是他卻怎麼也無法登上帝位的。五皇子李佑則一直不學無術,總搞一些有的沒的,根本無心政事。連父親派給他的老師,他都能親手殺掉,由此李世民更是生氣的把他貶為了庶人。六皇子李愔則一直在民間作惡多端,激起了很大的民憤,最後也被貶為了庶人。

七皇子李惲則是非常的喜歡美女,整天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讓百姓過得叫苦連天,因此李世民對於他也非常不看重。八皇子李貞雖然人不錯,但是他的母親同樣在朝廷裡面有外戚勢力,因此把他立為太子也非常的不合適。十皇子李慎從小就膽小怕事,讓他與其他人爭奪權力,他根本就不敢,於他而言,只要能安居一隅就夠了,國家要是交給他,也不會興盛的。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都早死了。十三皇子李福則一直太過普通,以至於李世民更有時甚至會忽略有他這個兒子的存在。十四皇子李明也因為太亂被貶為了庶人。

在這14個皇子中,有才能的不是造反,就是因為母親的關係,而當不成太子。要不就是資質太過平凡,或是早早就身亡了。挑挑揀揀中也就李治還算說得過去,因此最後他就成為了新一任的太子,最後成為了帝皇。他的兄弟們的不幸也可以說是李治的一份幸運吧。到這裡也就結束了,各位讀者你們認為李世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一同探討,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舊唐書

參考資料:《新唐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
    順治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皇次子福全,而是傳給了三皇子玄燁?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順治帝,也可以算是清朝的第一個皇帝,一個痴情種,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至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位18年,在董鄂妃去世不久之後便隨她而去了,臨終前,把自己的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第三個皇子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康熙大帝。
  • 除太子外李世民最寵愛李泰,太子被廢,李泰為何未被立為太子
    當一個皇帝子女眾多的時候,他們也有偏愛其中一個孩子的現象,有的可能是因為母親受寵,皇子也會被受寵,有的是皇子能力出眾,還有皇帝本身就比較偏愛。比如唐朝皇帝李世民,眾多太子中,他就比較偏愛其中的魏王李泰。
  • 重識薛家(增五)太子李承乾被廢,李世民為何不立李泰為新太子?
    作為謀反失敗的廢太子,李承乾沒有被殺,只是被廢為庶人後發配黔州,這已經是李世民顧念父子之情了。而作為政治鬥爭的勝利者,李泰卻並沒有如願的成為新太子,反而獲罪被降封為東萊郡王,這讓很多人無法理解李世民如此操作的想法。而作為他們兩位的同母弟弟,晉王李治在政治鬥爭中默默無聞,卻撿漏成為新太子,最終繼承唐帝國,成為開創永徽之治的唐高宗。那麼問題來了,李世民為什麼不選李泰,而選默默無聞的李治為太子呢?
  • 想要在唐朝安穩做太子,弟弟不能叫李世民,舅舅不能叫長孫無忌
    於是玄武門一戰,李世民發揮了把事做絕的狠戾風格,把親哥哥親弟弟咔嚓了還不算,親侄子們也跟秋風掃落葉似的,全部清除乾淨,活生生把自己從老媽的二兒子變成了獨生子。老爹李淵還是挺明智的,本來正在湖上遊玩,看見尉遲敬德帶著兵衝進來說要「保護」自己,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果斷將皇位讓出,當個沒人搭理的太上皇也比沒命強吧。
  • 李世民要拔劍自殺,眾臣趕緊阻攔,殊不知,大臣都中計了
    在李世民心中,將來的大位肯定要傳給太子李承乾的,因此李世民把房玄齡、魏徵等人都名臣都派去給太子做老師。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則認為,晉王李治仁孝,而且勢力較弱,便於控制,所以,推選李治為太子。但此時,李泰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太急於當太子,做出了很多不合時宜的事情。李泰找到父親李世民,說如果立自己為太子,他會殺掉自己所有的兒子,以後將皇位傳給弟弟李治。李世民聽得熱血沸騰,但冷靜下來後,覺得李泰心思太過陰險,這種「殺子傳弟」之事太不靠譜。從而,內心更傾向於立李治為太子。
  • 為什麼朱棣要把皇位傳給朱高熾,卻不傳給戰功顯赫的朱高煦呢?
    朱棣為啥把皇位傳給胖子朱高熾,與4個人有關。 哪4個人呢? 我是風雲,我來回答。 總結: 1 朱棣的皇位來之不易。 2 朱棣很珍惜自己的皇位。 3 朱棣是個不錯的皇帝。 4: 朱棣絕不會把皇位傳給一個不靠譜的人。
  • 順治去世前,為何不把皇位傳給福全,而是傳給了非嫡子的玄燁?
    讓人想不明白的是順治帝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三皇子玄燁,按理說皇位一般都是嫡長子繼承制,雖然他年紀不大,但是那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八個阿哥,即使當時的嫡長子不幸沒有存活下來,但是玄燁的上面還有一位皇子,就是他的哥哥福全,福全不僅位次靠前,而且其母親的身份也是配得起的。
  • 乾隆明明有17個兒子,為什麼非要把皇位傳給平庸的嘉慶呢?
    其實嘉慶皇帝並不是很差,只是嘉慶確實導致了清朝的衰落,外加嘉慶在政治上的作為確實有些平庸,所以很多人都很納悶乾隆為什麼會選擇了嘉慶,其實乾隆不管把皇位傳給哪個兒子清朝的沒落都是在所難免,都是一樣的結局。
  • 明朝朱元璋為什麼不將帝位傳給燕王朱棣?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而通過「靖難之役」武力奪取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被證明是一代雄主,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將帝王直接傳給朱棣呢? 朱元璋秉持「嫡長子繼承制」為大明皇位傳承制度,朱棣成功繼位的條件很苛刻。 縱觀歷史長河,「嫡長子繼承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使用最廣泛的皇位傳承制度。朱元璋出生於元朝末年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社會地位低微。
  • 儲位之爭——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孫之禍|李治|魏徵|房玄齡|李承乾|...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一,紇幹承基上書告發太子謀反。李世民心痛無奈之下,只得將其幽禁別室。李承乾的所作所為固然讓李世民感到失望,但李世民終究還是不忍誅殺他,於是李世民下《廢皇太子承乾為庶人詔》,將李承乾廢為庶人,隨後李世民親謁太廟,以謝李承乾之過。九月癸未,李承乾被流放黔州。
  • 為什麼順治要把皇位傳給康熙,而不是次子福全呢?
    順治共有8個兒子,當他死時,長子、四子兩個已經夭折了,剩下的六個當中次子福全8歲,三子玄燁7歲左右,其他幾個兒子則更加年幼。那麼,問題來了,順治皇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呢?一首先,因為長子早夭,所以當時的次子福全,無疑成為了順治皇帝的嫡長子,如果按照嫡長子繼承的慣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顯然是次子福全來繼承皇位。
  • 《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聖人不把朝政交給太子反而交給李林甫?
    那麼問題來了,李隆基為何要把朝政大權交給李林甫而不交給太子李亨呢?原來大唐王朝的歷任皇帝都被太子整怕了,也整慘了。 第一任,李淵。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體現自己奪位的正統性,多方抹黑李淵,還在朝堂上爆出李淵起家時給突厥頡利可汗稱臣的醜事,李淵一張老臉漲的通紅,心裡雖然mmp,嘴上還得笑嘻嘻,稱讚我兒仁孝。 第二任,李世民。李世民晚年也被太子李承乾擺了一道,要不是多長個心眼兒,就被李承乾和侯君集聯手幹掉了。李二從此嚇得沒睡著覺,最終把皇位傳給了懦弱無能的李治。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時間:2020-09-24 13:5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李世民:成就了貞觀盛世,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髒唐」的來源?
    武則天大家知道,她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同時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媳婦。其實並非如此,傳言說她在跟唐高宗李治之前曾與唐太宗李世民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那麼,究竟倆人之間還存在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 武則天在去世時,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李家,而不是自己的本家
    武則天在去世時,為什麼把皇位傳給了李家,而不是自己的本家。在所有的朝代中,唐朝可謂到了頂峰,尤其是在女皇武則天的治理下,唐朝的經濟又上了一個臺階,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唐朝做文化交流。她也是非常有手段的,她為唐朝做了很大的貢獻。
  • 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
    在做皇帝前,最關心的莫過於自己能否坐上龍椅;等做了皇帝後,最關心的便是自己的位置將來傳給誰。就順治而言,他無疑是幸運的,少不更事時便被推上了皇位;然而,他又是頗為不幸的,正值大好年華,卻患上天花,不得不草草選就接班人。
  •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真犯糊塗?
    正是這麼一位令後世膜拜的曠世英豪帝王,他在臨終前做的一件事,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他一生在江山社稷的安排上,所做的「最大錯事」,那就是,他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也就是皇太孫,而不是傳給自己文韜武略皆勝於眾人的皇四子朱棣!如若那樣的話,歷史上的「靖難之役」就不會發生,而且,歷史也一再證明朱棣的治國理政能力確實強於皇太孫朱允炆百倍不止。
  • 為什麼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不把皇位傳給朱棣,專家:誰都行,就他不行!
    朱元璋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一直以來就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朱棣,既有野心又有能力,但是太子朱標死後,晚年的朱元璋死活就是不把皇位傳給他,結果就導致了因爭奪皇位而起的靖難之役。因此很多人認為,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朱元璋在立嗣上所做出的選擇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如果當初選了朱棣當太子,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靖難之役,而且後來朱棣也確實把明朝治理得井井有條,使明朝的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為什麼康熙讓雍正繼位,理由非常簡單,其他皇子知道會吐血
    康熙去世以後,其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在歷史中,關於雍正皇帝的段子一抓一大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更改聖旨傳位,在民間傳說中,康熙的皇位是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康熙皇帝究竟把皇位傳給了誰? 當時,在宣布聖旨的時候,就有大臣站出來質疑雍正把聖旨改了,說聖旨上本來寫的是十四阿哥,被他把「十」改成了「於」。
  • 探秘:唐太宗李世民最愛的女人
    也許李世民對於武則天的寵愛,只是圖一時新鮮罷了,過了這個勁兒,也就沒有什麼了。第二個我們來說一下李世民的楊貴妃。值得注意一下的是,我們說的這個楊貴妃跟唐朝唐玄宗哥哥的那個楊貴妃不是一個人吶,這個楊貴妃到底是何許人呢?其實啊,她是楊素的孫女。不過他應該不是李世民最愛的女人,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