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古代皇帝這一職位可以說是人人都想當的,但是當了皇帝之後,雖然意味著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也隨之帶來了無盡的麻煩。皇帝不僅要考慮天下蒼生,更要考慮他自己死了之後皇位該由誰來繼承等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繼承人的事情,更會導致天下大亂,因此這繼承人的選擇,皇帝必然要慎重考慮。李世民作為千古明君,縱使他在治理朝政方面很有一套,但是在皇位的繼承人選擇方面他也遇到了困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眾多的皇子之中,他為何最後又選擇了性格懦弱的李治作為皇帝,而不是把皇位傳給太子或者其他人呢?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同時也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他與哥哥們的年齡相差比較大,因此當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兩個親哥哥早已開始讀書寫字了。當他年紀尚小還在宮裡經常玩耍的時候,他的兩個哥哥們又因為太子之位而開始相互爭鬥。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並不喜歡太子李承乾,而是更加讚賞魏王李泰。太子為了讓自己能夠順利的成為皇帝,就糾結了一群人進行了造反,但是後來東窗事發,太子也因此而被廢掉了,魏王也因為這件事情被幽閉了。但是在這件事情裡面卻有個最大的受益者,那就是晉王李治了,他因為這件事情而成為了太子。
李世民之所以會把皇位傳給李治,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皇后的親生兒子,如果他當上皇上的話,必定會得到長孫家族中人的全力支持,畢竟他可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那麼李世民也就不用擔心他後期當上皇帝之後會有人重新出來奪取皇位,朝中根本就沒有比長孫家族勢力更大的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除了李治,其他的皇子,要不就是不適合,要不就是沒有什麼優秀的地方。儘管後人盛傳吳王李恪是一個賢明的王爺,而且他還文武樣樣精通。但是他的母親卻是隋朝的公主,如果讓他成為新一任的太子,必然會遭到滿朝文武百官的反對。因此儘管李恪才華滿腹,但是他卻怎麼也無法登上帝位的。五皇子李佑則一直不學無術,總搞一些有的沒的,根本無心政事。連父親派給他的老師,他都能親手殺掉,由此李世民更是生氣的把他貶為了庶人。六皇子李愔則一直在民間作惡多端,激起了很大的民憤,最後也被貶為了庶人。
七皇子李惲則是非常的喜歡美女,整天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讓百姓過得叫苦連天,因此李世民對於他也非常不看重。八皇子李貞雖然人不錯,但是他的母親同樣在朝廷裡面有外戚勢力,因此把他立為太子也非常的不合適。十皇子李慎從小就膽小怕事,讓他與其他人爭奪權力,他根本就不敢,於他而言,只要能安居一隅就夠了,國家要是交給他,也不會興盛的。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都早死了。十三皇子李福則一直太過普通,以至於李世民更有時甚至會忽略有他這個兒子的存在。十四皇子李明也因為太亂被貶為了庶人。
在這14個皇子中,有才能的不是造反,就是因為母親的關係,而當不成太子。要不就是資質太過平凡,或是早早就身亡了。挑挑揀揀中也就李治還算說得過去,因此最後他就成為了新一任的太子,最後成為了帝皇。他的兄弟們的不幸也可以說是李治的一份幸運吧。到這裡也就結束了,各位讀者你們認為李世民的決定是正確的嗎?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一同探討,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舊唐書》
參考資料:《新唐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