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讓中國受盡屈辱,於是中國為其取了一個稱呼,至今都在叫

2020-12-12 指點江山

位於中國黑龍江北部,我們有一個佔地617075400平方公裡的鄰居,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我們稱它為:俄羅斯。而在現代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社會,「老毛子」這個名號越來越活躍在各大交際網站以及形形色色的論壇中。甚至,發展到後來,基本「老毛子」三個字一出,人們就明白這是對俄羅斯人的代稱。

事實上「毛子」這個給俄羅斯人所起的外號,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創造出來的,在封建晚清時代就有民眾稱呼俄羅斯人為「毛子」。

「毛子」這個外號的前身是「羅剎」和「斡羅思」,這三個外號是不同階段對俄羅斯人的稱呼。最初「羅剎」和「斡羅思」都是音譯過來最後廣為流傳的。例如:「羅剎」就是民族語言「loca」這個單詞音譯過來的,而「羅剎」在中國佛教文化中代表惡鬼,啖人肉噬人骨的那種大兇鬼怪。所以,用來稱呼那時的俄國人自然不是什麼褒義詞。

俄羅斯帝國本來是位於東歐一角的小國,後來,俄國成功改革平息各大內亂,往東邊開啟了開疆擴土模式。在先後佔領了葉尼塞河流域和勒拿河流域之後,他們開始與中國人接觸。在一些牧民的談資中,他們得知中國的黑龍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土地富饒,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旺盛,生活在那裡的達斡爾族資源富饒。

此時,俄國人便開始垂涎起這塊土地,最後,終於整裝待發,興衝衝的帶人來到了黑龍江區域。他們在到達這裡之後,沒多久就顯出了他們窮兇極惡的可憎面目,可以說是無所不做。甚至,當地居民以「令人憎恨的殺人惡魔」描述他們。

清代何秋濤在自己著作《朔方備乘》中交代了「羅剎」由來,他在裡面說明了「日羅剎」是「俄羅斯」三個字轉換音調有意取得諧音。俄羅斯是俄國人的總稱,而可薩是俄羅斯部分部落的名稱。並且,可薩與「羅剎」一詞音近,加之該詞又很符合這些白種人在我國境內燒殺搶掠的形象,所以,在還不清楚這些侵犯我國邊境的強盜到底是什麼底細時,該詞最早用來稱呼:俄國人。

而當時,不止只有清政府深受其害,那時候還沒有納入清朝政治版圖的蒙古部族也與俄羅斯接觸良多。

而蒙語的發音特殊,「羅剎」的發音他們無法順暢的發出,因此,蒙古諸部落就稱呼俄國人為Oros。十七世紀中期俄國人派使節來與清王朝進行外交,然而,由於語言上的障礙,清朝人不會俄國人的俄語,俄國人也聽不懂清朝的漢語和滿語,最後,只能折中處理——雙方以蒙語進行交流。

蒙古語對俄國人的稱呼「Oros」也就是「俄羅斯」也廣為流傳,沿用至今。

中俄邊境自從籤訂了一個政治合同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雅克薩條約》之後,著實安生了好長一段日子。然而,這樣的日子沒有維持多久,在一次戰敗之後,元氣大傷的俄國又開始把眼睛放在了清朝控制力孱弱的邊疆上。到清朝中後期,邊境巡檢制度基本荒廢的差不多了,俄國趁虛而入,又開始新一輪對當地原住民的蹂躪。

而此時,當地居民以及後來定居在關東的一些漢人因對其惡劣的行徑不滿,加上,那些俄國士兵皆毛髮旺盛,鬚髮滿面。並且,在冬天的時候那些騎兵全身上下都裹著毛皮衣服,所以,「老毛子」的稱號便橫空出世。

清朝末期,「毛子」不僅有「老毛子」,還出現了一個「二毛子」的新詞彙,該詞彙是用來形容那些信奉國外宗教的中國人。

隨著外國侵華越來越頻繁,外國宗教也開始在國內流傳,信奉外國宗教的教徒也越來越多。而這些教徒因為有洋人教會的庇護,有的直接抗衡當地鄉長、團長,甚至,一些戲份和團保也不繳納。這些教民在享受這些特權的同時,也被國民仇視,所以,國民將他們這些信奉異教的教徒起一個「二毛子」的稱謂以此來排斥他們。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二分之一俄國血統,二分之一中國血統的人則被稱為二毛子。有四分之一俄國血統,四分之三中國血統的人則被稱為三毛子,如此類推。不過,四毛子之類的說法比較罕見。張西曼《辛亥招募革命騎兵記》就曾說過這麼一段:

「不過先要照看一下,外面可有打熊獵人或是老毛子(俗稱俄國人)軍隊經過沒有。」王統照《銀龍的翻身》:「老師,水雲觀裡新到的是不是外國人?……人家說是老毛子,對不對?」

《辛丑條約》之後,哈爾濱開始開發,修建鐵路也都在穩定進行,入境的俄國人越來越多。由於兩國的文化政治大不相同,所以,矛盾也不可避免的多了起來。而當時的中國孱弱不堪,人們敢怒不敢言,只能用「毛子」這樣的詞彙表示不滿。

當然,除了「老毛子」這個稱呼,中國還有「日本鬼子」等一系列稱呼。「日本鬼子」有時會簡稱為「鬼子」,比如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中的「鬼子」指的就是日本侵略者。可以說,日本鬼子,源自針對西洋侵略者的「洋鬼子」一詞,在甲午戰爭之後,「鬼子」也被用在對日本侵略者的指代上。

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鬼子」就逐漸演變成為華人地區常用的對日本人的蔑稱。

而現在中國已是一個不容人忽視的大國強國,當年受到的種種屈辱籤訂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已隨風逝去,只有「老毛子」、「日本鬼子」這個稱謂還活躍在網際網路上,時刻提醒我們不忘國難,強大國家。

參考資料:

『《二毛子的稱呼是怎麼來的?》、《辛亥招募革命騎兵記》、《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稱呼中國?新加坡很直接,印尼最沒禮貌_手機網易網
    首先我們知道東南亞國家有11個,然而他們對於中國的叫法卻是不太一樣。這和每個民族自身的文化傳統有關,也和這個國家與中國的來往密切度有關。比如說泰國,泰國和中國在2000多年前就進行了來往,所以在泰國人的記憶裡,還是停留在秦始皇時期的稱呼即「秦」,現在泰語叫做昆真(Kon Jin),這個Jin的稱呼就是對秦的理解,因此在泰國這個國家,很多與中國相關的語言都和秦有關,包括一些在很久以前和中國交往的國家也是有這個習慣。
  • 印度給中國取外號,中國禮尚往來,直接給印度取21個,使用至今
    ——佚名《秦風·無衣》中國有大國風範,對各國一向都很友好,更是希望與各國團結交往,友好共處。中國與印度同為人口大國,兩國間也有親密的來往,印度曾經給中國取了外號,中國隨即禮尚往來,直接給印度取了21個外號,並且使用至今。
  • 古印度給中國取1名,古人禮尚往來,一口氣回敬了21個,沿用至今
    要說中國的外號可不少,像自己用的代稱便有華夏、中華、中原、神州、九州等等。而外國同樣給中國取了不少的外號,像古希臘跟羅馬一度稱呼中國為絲國、絲來的地方。這名字很顯然是因為絲綢,要知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都是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絲綢的國家。給西方國家輸出了大量的絲綢,這可是他們的奢侈品,中國因此被稱為絲國。
  • 古代中國太霸氣,連周邊國家名字都要中國「賜予」,很多沿用至今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 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雖不以中國為國名,又都以「中國」為通稱。至晚明、清初西方傳教士東來,他們均稱明清兩朝為「中華帝國」,簡稱即是「中國」。
  • 中國稱呼蒙古國為「外蒙」,那麼蒙古國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國家的呢?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歷來都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原沃土。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大唐盛世空前之繁榮,再到明朝永樂年間萬國來朝,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分子,倍感驕傲和自豪。 那麼現在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稱呼別的國家為「老外」,那麼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中國人呢?其實不同的國家,對中國的稱呼都有所不同。
  • 中國有個地方叫「國家」,實際上只是一個村,為啥呢?
    導語:中國有個地方叫「國家」,實際上只是一個村,為啥呢?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繁多,全國各地都有著奇奇怪怪令人稱奇的地方,有的地方,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意思了,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地方,它叫「國家」。這個叫「國家」的地方其實只是一個村,也就是國家村,它位於山東煙臺的萊州市,它的寸頭石碑,你在沙河鎮通往夏邱鎮的公路沿線,就能看到。肯定有人會問了,這個村這麼會取這樣的一個名字,「國家」這個詞這麼敏感,要是在中國古代,地方要是取這個名字,怕是全村人都要掉腦袋。
  • 日本在最初不叫日本,而這個名字是中國一個女人給取的
    文/聚鑫老師(現/貨、外/匯、分析師帶你穩健盈利交流ccd89757)說到日本大家肯定都特別感興趣,那咋今天就說說,日本國名是怎麼來地在一千多年前是沒有日本這個稱呼的,那個時候日本這塊地方,被稱作倭國。
  • 日本的貨幣在中國叫「日元」,那麼我們的人民幣,在外叫什麼?
    但是到了現在,一元錢已經反而買不了很多東西,甚至一頓飯都是十塊錢起步的,更別說一分和一角這種面值的錢了,而由於它比較稀少,收藏的價值都已經大於它的本身面值了。可是,人民幣該怎麼稱呼呢?於是這個就成了一個需要商量的事情,像美國的錢我們都叫做美元,日本的錢我們都叫做日幣,許多的錢都是以自己的國家來命名的,而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何中亞很多國家叫「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斯坦」
    中亞也就是亞洲中部的內陸地區,這個地區剛好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中間位置,也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古代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過,狹義上限於中亞五國。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而很多國家都帶著一個詞,那就是斯坦。
  • 人民幣在國外名字叫這個?外國人怎麼稱呼人民幣?
    從小我們就知道美元,是世界上通用的貨幣,它是所有貨幣中價值最高的一個,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使用。而近幾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在國際上的威望越來越高,人民幣也開始走出國門,成為與中國進行貿易國家所認可的貨幣,它的價值也在不斷被認同。
  • 中國為啥稱呼泰國為「暹羅人」這是什麼意思?泰國人怎麼稱呼中國
    中國為啥稱呼泰國為「暹羅人」這是什麼意思?泰國人怎麼稱呼中國泰國一般都是我國國人出境遊的第一站。我們只要稍微對泰國有點深度調查的,我們就能發現一個詞:暹羅。那是泰國的舊稱。泰國1939年改名為「泰國」,1945年恢復「暹羅」的舊名,1949年再次恢復「泰國」的名稱至今。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南部,與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接壤,土面積是513,120平方公裡,人口達到6886萬。中國古代,一直以暹(xian)羅來指代泰國。暹羅是什麼意思呢?
  • 不丹這個國家至今沒有與中國建交,那與其建交的國家都有哪些?
    一說起我們中國的鄰國,一般我們都會想到俄羅斯、越南、泰國等國家。但是有一個亞洲國家,可能不會被想到,那就是不丹。我們對不丹的印象可能都是神秘、封閉、落後,那大家知道和不丹建交的國家都有哪些嗎?不丹,梵語的意思是「西藏邊陲」,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不丹全國一半的領土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被叫做「最後的香格裡拉」。現如今,不丹已經和印度等21個國家以及歐盟建立了外交關係,在紐約和日內瓦設有常駐代表處,在印度、孟加拉國、科威特和泰國也設有使館,在14個國家設有名譽領事。印度和孟加拉國在不丹設有使館。
  • 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叫「中國」,相當於5個上海大,就在日本
    日本有這樣一個地方,人們看的新聞是「中國新聞」,坐的巴士是「中國」巴士,取錢的銀行是「中國」銀行,用的電是「中國」電力公司,就連政府都是某部門「中國」支部,這日本是怎麼了?難道是太過於迷戀中國了嗎?其實不然,日本這個地方就叫「中國」。
  • 緬甸為啥稱呼中國為「德祐」?原因很簡單!
    在我們國家,稱呼外國來的朋友,大多叫做老外。但是,在緬甸,他們稱呼我們叫做「德祐」。那麼,緬甸為啥稱呼中國為「德祐」?「德祐」是什麼意思呢?因為離得近,中國對緬甸的稱呼也發生過多次變化。最開始,中國人稱呼緬甸為驃國。為啥呢?相傳在公元前200年,依洛瓦底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民族壯大,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那時,中國史籍上稱呼這個民族為「驃人」,至於為什麼這麼叫,已經找不到根據了。後來,把這個族民建立的國家叫做驃國。
  • 賴神solo發現唯一克制老夫子英雄,受盡屈辱後果斷投降,玩家:就這?
    賴神solo發現唯一克制老夫子英雄,受盡屈辱後果斷投降,玩家:就這?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賴神solo發現唯一克制老夫子英雄,受盡屈辱後果斷投降,玩家:就這?
  • 中國有一個鄰國,國家的高層都姓一個「中國姓」,寓意很深
    因為不說頭頂上的那浩瀚的星海,就單單是這個世界對於這個世界裡的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很大很大了。你去到另外一個省,有時甚至就在你家鄉的不遠處的另外的一個地方,都會有很多的風俗和習慣不同,有些嚴重的會讓你生出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念頭。因為最近有朋友推薦我看許地山的《命命鳥》,裡面寫的是緬甸男女青年的愛情故事,感動之餘,對裡面的名字有些好奇。
  • 在古代,外國都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看歷史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在這裡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早在19世紀以前,古代中國人並不長用這個名字特指中國,外國人就更加不會說的。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一下在古代外國人嘴中中國的名字,這些名字大多都是根據一些朝代的名字,或者是中國在歷史上有名的東西而來命名的。
  • 唯一稱呼中國為「斯坦」的國家,「斯坦」究竟是何意?很多人錯了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國名中帶有「斯坦」的國家是古代波斯(現在的伊朗)的近鄰,其名稱都是從波斯傳來的。相反,在穆斯林國家最集中的中東和北非等地,沒有名為「斯坦」的國家,只有一名巴勒斯坦人。但是巴勒斯坦國名的「斯坦」由於中文翻譯的問題,不是「stan」而是「stin」的變化,正確來說應該翻譯成「sting」或「sting」。
  • 這個國家曾被日本佔領,戰後卻為二戰日軍立碑,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833字,閱讀約2分鐘這個國家曾被日本佔領,戰後卻為二戰日軍立碑,至今未與中國建交。我們中國過去有很多屬國,這是當時國力強大的表現。前來朝貢的國家越多,我們的實力就越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當然,我們的領土上大人多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日本實際上有一個從屬國,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個國家雖然獨立了,不再屬於日本了,但是仍然忠於日本,與日本團結在一起。即使日本恨中國,它也恨中國。這個國家真的是非不分。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帛琉。帛琉也可能歷史悠久,或者文明的時間很短。
  • 古代的暹羅是現代哪個國家?國王為何要取中國名,而且都是同姓?
    我們在讀明、清兩朝的歷史時,會碰到一個有著非常生僻的國家名稱,這個國家就是暹羅。我們之所以能夠大量地從明、清史中看到,那是因為在明、清兩朝的時候,暹羅是中國王朝的藩屬國。那麼,這個暹羅國是今天的哪個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