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冰面積超6000平方公裡 最大厚度大於30釐米

2020-12-17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1月20日訊 成像於昨天10點15分的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渤海海冰規模有所發展,面積達6415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遼東灣海域。其中浮冰類型以尼羅冰為主,一般厚度約4釐米,最大厚度大於30釐米;固定冰類型以沿岸冰為主。

  天津、河北附近的渤海灣、山東半島北部的萊州灣僅有少量的沿岸固定冰。

  根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統一部署,煙臺海事局溢油應急技術中心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渤海海冰進行持續跟蹤監測,及時將海冰監視結果向渤海周邊的海事部門通報,為防抗海冰提供決策支持和數據參考。

  據悉,渤海海冰往年影響較重的是遼寧的遼東灣、山東的萊州灣等沿海區域,影響嚴重時海冰厚度達幾十釐米,曾導致港口一度封航,漁業生產受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渤海海冰面積25年最大 專家稱受全球變暖影響
    24節氣最後一個「大寒」剛過,強冷空氣肆虐,全國上下寒氣逼人,渤海海區持續低溫,海冰迅速發展。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日前發布消息說,整個渤海海冰面積已達3.39萬平方公裡,整個渤海海域超過1/3為海冰所覆蓋。16日,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遼東灣、萊州灣海冰藍色警報。
  • 渤海38%海域結冰 最厚處達60釐米(組圖)
    南方都市報記者孫濤攝新華網青島1月21日電 (記者徐冰、張旭東)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專家21日介紹,渤海38%的海域被冰層覆蓋,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今天進一步加重。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最新監測資料綜合分析顯示,21日,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70海裡左右;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30海裡左右;黃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緣線為23海裡左右;膠州灣北部海冰離岸距離0.5海裡至1海裡。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1日海冰警報顯示,受強冷空氣影響,1月22日至26日渤海、黃海北部及青島市膠州灣結冰範圍將明顯擴大。
  • 我國渤海海區持續低溫 1/3海面被海冰覆蓋(圖)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渤海海區持續低溫,海冰迅速發展。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16日發布消息說,16日整個渤海海冰面積已達3.39萬平方公裡,整個渤海海域超過1/3為海冰所覆蓋。國家海洋預報臺16日發布遼東灣、萊州灣海冰藍色警報。
  • 渤海、黃海北部及膠州灣海域冰情加劇
    中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受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黃海北部及膠州灣海域冰情加劇,從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給沿海水產養殖、交通航運帶來不利影響。  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面積總體呈增加態勢,尤其是萊州灣地區,海冰面積已經過超過6000平方公裡,預警標準從藍色預警升級為黃色預警。不斷發展的冰情,給沿海水產養殖帶來不利影響,一些水產養殖戶遭受巨大損失,網箱養殖的黑魚、鱸魚大多被凍死。
  • 渤海和黃海北部出現30年來最嚴重海冰冰情
    這不是科幻電影《後天》的景象,而是活生生的現實,渤海和黃海北部出現30年來最嚴重海冰冰情,截至1月22日,渤海海冰結冰面積佔整個渤海的45% 。港口碼頭告急 、海上油田告急 、北煤南運告急 、漁船海島告急……黃渤海告急!
  • 117秒|海冰面積擴大 漁船凍在海面上……膠州灣萊州灣渤海灣進入...
    和往年相比,今冬接踵而至的兩場超強寒潮加速了海冰形成的速度和規模。在郝家灣海域,海冰從海岸線一直延伸到遠處的跨海大橋連接線,寬度達兩千米左右,厚度達20釐米。而在青島市即墨區的鰲山灣海域,灘涂上的海冰最大厚度也達到了10釐米。
  • 盤點破冰行動關鍵詞:海冰 冰情 破冰船
    類型:根據氣象組織規定,海冰分為8種類型:初生冰,呈粘稠狀;冰皮,厚度為5釐米;尼羅冰,小於10釐米並能產生重疊現象;蓮葉冰,由冰皮或尼羅冰破碎形成;灰冰,厚度10至15釐米;灰白冰,厚度15~30釐米;白冰,厚度30~70釐米;1年冰,厚度70~200釐米,冰凍時間不超過一個冬天。
  • 遼東灣兩萬畝養殖區一夜冰封 最大破冰船出動救援
    今年1月30日,遼東灣和黃海北部海冰冰情均達到藍色警報級別。受持續冷空氣影響,黃渤海海冰冰情加劇,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一度達66海裡。&nbsp2月9日,冰情開始緩解。  在海冰侵襲範圍內,渤海和黃海北部淺水養殖和捕魚業迅速發展。沿岸有許多優良港口,交通運輸,尤其是煤炭、糧食的海上運輸極其繁忙。這也使得這次黃渤海冰情對當地經濟造成不小的影響。
  • 海冰什麼樣見過嗎?
    前幾日,山東青島膠州灣北部沿岸出現了厚度約一公分的海冰。這海冰雖然看起來是個十分美麗的軟妹子,其實卻是個危險性十足的社會人。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時期,為解救船隻,空軍曾在60釐米厚的堆積冰層上投放30公斤炸藥包,結果還沒有炸破冰層。這是因為當時的海冰抗壓強度極高。海冰抗壓強度主要取決於海冰的鹽度、溫度和冰齡。通常來說,新冰比老冰的抗壓強度大。低鹽度的海冰比高鹽度的海冰抗壓強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密度堅硬。
  • 已發現231平方公里海冰!今明兩年,黃渤海冬季冰情要……
    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中心根據海洋站及衛星遙感監測,發現目前遼東灣灣底已出現少量固定冰和浮冰,海冰總面積約231平方公裡。在本周末強冷空氣的影響下,預計冰情會進一步發展。根據年度趨勢預測,2020/2021年黃渤海冬季冰情較過去兩年偏強。
  • 揭曉NASA測量北冰洋海冰厚度的方法!
    其實,在不久之前,美國宇航局NASA的ICESat-2就已經開始測量北冰洋的海冰厚度、積雪!那麼此舉到底有何意義呢?其實北極海冰可以有助於保持地球的涼爽,因為它光滑的表面可以將太陽的能量反射回太空。科學家每年都會使用多個衛星和數據集來追蹤北冰洋有多少被海冰覆蓋,但其厚度很難測量。
  • 「考向預測」預測明年的高考海洋地理考海冰!學霸們都收藏了!
    北半球冰界以3~4月最大(面積約1100萬公裡2),8~9月最小(約700~800萬公裡2),流冰群主要繞洋盆邊緣流動,多為3~4米厚的多年冰。南半球冰區以9月最大(面積1880萬公裡2),3月最小(面積約260萬公裡2),多為2~3米厚的「一冬冰」。海冰是極地和高緯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災害。
  • 中國海軍海冰721號破冰船起航 展開冰情調查
    中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朱江)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17日)9點,中國海軍冰情調查隊將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起航,在環黃渤海展開冰情調查和救援行動。按照以往的經驗,"海冰721號"的起航也意味著一年之中冰清最嚴重的時期已經來臨了。
  • 法媒稱南極海冰迅速融化:海冰消失面積相當於4個法國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法媒稱,根據7月1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經過數十年的神秘擴張,南極海冰在短短幾年內融化的面積相當於法國國土面積的4倍,目前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報導稱,從1979年至2014年,科學家觀察到一種既有趣又令人安心的現象:南極海冰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氣候學家克萊爾·帕金森說,從2014年至2017年,「南極海冰融化的面積幾乎相當於近40年來北極海冰融化的面積,而且這種趨勢仍在持續。」
  • 冰區面積仍在擴大!冰區航行這些事,值得關注!
    ,海冰顏色由深灰開始變為白色或灰白色,浮冰斷隙在減少,冰層厚度明顯在增大,面積在逐漸擴展,已經對船舶的航行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遼東灣最大浮冰範圍50-60海裡,一般冰厚10-20釐米,最大冰厚30釐米;渤海灣最大浮冰範圍10-20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冰厚20釐米;萊州灣最大浮冰範圍15-25海裡,一般冰厚5-15釐米,最大冰厚20釐米;黃海北部最大浮冰範圍15-25海裡,一般冰厚10-20釐米,最大冰厚25釐米。
  • 山東沿渤海海冰有所消融 港口陸續恢復運行
    中廣網北京1月27日消息(記者孫波馮傳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28分報導,山東沿渤海各港口,抓住渤海南岸海冰有所消融的有利時機,抓緊組織組織生產降低損失,在濰坊盛達煤港,正在裝貨的濰坊百順號貨輪大副魏志傑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已經在錨地停留了7、8天。魏志傑:因為氣溫回升,今天裝貨馬上開往上海。
  • 萊州灣漁民「冒」海冰出海,捕的是這種魚
    近日,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萊州灣海冰大面積發展,目前已經進入重冰期,部分漁港因連續低溫天氣被冰封。 今天上午,在萊州海廟口漁港碼頭,一眼望去,海冰望不到頭,最厚處可以供人站立。據當地邊防民警介紹,海廟口漁港碼頭的漁船都是小型漁船,以養殖扇貝為主,今年一月初扇貝已經全部打撈上岸,現在很多漁船都從港裡吊上岸,雖然現在海冰嚴重,但對本地漁民影響不大。位於萊州市虎頭崖鎮的「海上長城」景區,有著總長度40.3公裡的防潮大堤,目前已全部冰封,一些遊客冒冷在岸邊觀賞海冰。
  • 「新春走基層」無人的海冰面上,他們在破冰逆行——親歷海軍海冰...
    春節前夕,記者隨海軍某部冰情調查隊乘坐海冰723船,執行第83次渤海及黃海北部的海冰調查任務。迎著刺骨的海風,723船緩緩駛出冰封的渤海灣某軍港,艦艇就像一把巨大而鋒利的鏵犁,伴隨著一陣陣嘎嘎聲,在遼闊的海面犁出一道「沸騰」的冰花。
  • 渤海黃海海冰嚴重 冰融需待三月中旬(圖)
    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研究員張啟文介紹,進入1月份以來,受持續低溫影響,渤海海冰增長迅速,冬季海水一般不結冰的膠州灣也於1月3日開始出現海冰並迅速發展,渤黃海今冬冰情為30年來同期最重。30年來同期最嚴重海冰 今冬第一個海冰警報張啟文研究員是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的老專家,最近一直在關注渤黃海冰情。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冰、可燃冰
    海冰資源的豐富度受太陽輻射、水體深度(儲熱量)、鹽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獨特的地理條件使渤海形成了豐富的海冰資源,但空間分布不均(如下圖)。(1)據上圖,描述渤海海冰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2)分析遼東灣海冰資源較為豐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