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搜索公司與谷歌鬥了十年仍然活著,它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1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科技,審校:金鹿,36氪經授權發布。

劃重點

  • 谷歌曾因濫用安卓作業系統主導地位而被歐盟委員會處以重罰,為此其採取措施,允許用戶選擇其他默認搜尋引擎。

  • 此舉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國搜尋引擎DuckDuckGo,該公司已經與谷歌競爭了十多年,致力於提供強調隱私、不收集用戶數據的搜索服務。

  • NSA前僱員斯諾登曝光美國政府監控醜聞和Facebook劍橋分析公司濫用數據醜聞曝光後,人們對隱私日益關注,DuckDuckGo開始取得真正突破,日搜索量達到數千萬次。

  • 要想出現在選擇屏幕上,搜索公司必須通過每三個月舉行一次的拍賣向谷歌競標,以成為與谷歌並駕齊驅的三個搜索選項之一。這種拍賣被認為非是鼓勵競爭和創新的公平方式。

  • 選擇屏幕機制不太可能結束谷歌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但對於DuckDuckGo這樣的公司來說,即使在幾年內市場份額發生1%的變化,也會是巨大的增長。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從今年夏天開始,當用戶在歐洲設置新買的安卓手機或平板電腦時,他們將看到一個額外的步驟,即在屏幕上選擇默認搜尋引擎。屏幕界面很簡單,在搜索圖標和簡短的格式回覆信息下面有四個選項,除了谷歌,其他搜尋引擎選項根據用戶所在的國家而有所不同。選擇谷歌的競爭對手,結果將出現在主屏幕搜索窗口和Chrome瀏覽器中,該應用程式也將被下載到設備上。

這種變化是如此微妙,以至於許多人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但在整個歐洲大陸,這標誌著一個根本性的轉變。選擇默認搜尋引擎出現在歐盟委員會因谷歌違反其反壟斷規則而對其處以43.4億歐元(約合49億美元)罰款之後。2018年7月18日,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特格(Margarethe Vestager)決定對谷歌處以罰款,這是她對谷歌開出的三張罰單中數額最高的一張,原因是谷歌濫用安卓作業系統的主導地位。

事實上,公司規模擴大並不違法,但歐盟委員會表示,佔主導地位的公司負有「特殊責任」,不能通過限制競爭來濫用其強大的市場地位。在長達三年多的調查結束時,歐盟委員會得出結論,谷歌使用安卓平臺來確保流量流向谷歌搜索,而不是其競爭對手,這屬於非法行為。

歐盟委員會指控谷歌採取了三種不公平的策略:

1)如果製造商想要獲得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的許可,就必須預裝谷歌搜索和Chrome應用;

2)谷歌已經付錢給行動網路運營商和手機製造商,讓他們獨家預裝谷歌搜索服務;

3)如果製造商想預裝任何谷歌應用,就不能在沒有谷歌批准的情況下創建安卓的替代版本。

歐盟委員會表示,谷歌的行動幫助其鞏固了在移動搜索行業的主導地位。在歐洲,超過95%的移動搜索是通過谷歌完成的。市場上絕大多數是安卓設備,但谷歌也向蘋果支付了數十億美元,以成為iOS上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根據維斯特格的說法,谷歌在安卓平臺上的做法「剝奪了競爭對手創新和在優點上競爭的機會。」谷歌正在對這一決定提出上訴。

許多歐洲反壟斷罰款的運作方式將解決問題的責任推給了有罪的一方。谷歌已經重新起草與手機製造商籤訂的合同,並放寬了對其他公司如何開發安卓系統的限制。在發貨到歐洲經濟區的新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谷歌推出了搜尋引擎選擇屏幕。該屏幕讓谷歌的競爭對手首次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安卓設備上。規模較小的公司從未有過這樣的機會,可以直接接觸到世界上最大的行動作業系統用戶。

DuckDuckGo成為歐洲反壟斷行動最大受益者

最大的受益者就是DuckDuckGo,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搜尋引擎,由執行長加布裡埃爾·溫伯格(Gabriel Weinberg)於2008年創立。當DuckDuckGo首次推出時,它將出現在歐洲所有國家的選擇屏幕上,這個數字只有Info.com能與之匹敵。

十多年來,DuckDuckGo始終在與谷歌競爭,致力於提供強調隱私、不收集用戶數據的搜索服務。但與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發明相比,DuckDuckGo卻仍然微不足道。現年40歲的溫伯格說:「我們不是要推翻谷歌,我們的目標是針對那些想要選擇保護隱私的消費者,他們應該能夠更輕鬆地保護自己的隱私。」

溫伯格創辦DuckDuckGo的想法部分來自於一門彩色玻璃課。2007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技術政策碩士學位幾年後,溫伯格已經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社交網絡初創公司Opobox,溫伯格於是決定嘗試新的愛好。講師分發了一份列印出來的最好網站清單,以讓學員了解更多關於製作彩色玻璃的知識。當溫伯格試圖在谷歌上搜索信息時,推薦的網站都沒有出現在排名靠前的結果中。

這導致了名為「I've get a Fang」的創建,這是一個眾包網站,人們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提供關於特定主題的權威URL。當時住在費城的溫伯格認為,人們頭腦中的知識可能比谷歌的算法更好。「I『ve get a Fang」是個失敗的嘗試,幾乎沒有人添加連結到這個網站上,它也沒有獲得任何吸引力。但是人類管理的想法被堅持了下來,溫伯格將這一想法與另一次失敗的嘗試結合起來,也正因為這次嘗試導致期與谷歌發生了嫌隙。

Tldscan是一系列網站,它們收集結構化信息,並將其發布到網絡上,就像獲得完整的體育統計數據那樣。溫伯格在2010年的博客文章中寫道,他從Tldscan獲得了50000名訪問者和每天500美元的收入,然後谷歌把我所有的網站都列入黑名單。這篇博文名為「我的副業項目和初創企業的歷史」(My History of(大多是失敗的)副業和初創企業)。

「I『ve get a Fang」上的人類專業知識和Tldscan提供有用信息的努力結合在一起,成為DuckDuckGo的主要支柱。DuckDuckGo於1年後的2008年9月推出。戴著眼鏡、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的溫伯格在3月份說:「我最初的想法是,在搜索領域能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嗎?」雖然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公司不得不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但DuckDuckGo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它的89名員工始終在遠程工作,而且沒有設立總部。

起初,溫伯格開始自己構建爬行、索引和排序網絡所需的技術,但當雅虎推出了名為Build Your Our Search Service(BOSS)的服務後,他停止了這種費時費力的工作。他專注於改進雅虎的結果,並在上面增加額外的服務。如今,DuckDuckGo將400多個來源的數據整合到其搜索結果中:微軟的必應(Bing)主要用於顯示相關頁面,但維基百科(Wikipedia)、蘋果地圖、TripAdvisor和DuckDuckGo自己的網絡爬蟲也做出了貢獻。在DuckDuckGo的搜索結果中,有1000多個不同來源的「即時答案」片段。

以不追蹤用戶為最獨特賣點

直到2010年,這家搜索公司才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賣點:它不打算跟蹤用戶。該公司承諾丟棄IP位址信息,不存儲人們搜索的細節。溫伯格說:「一開始,保護隱私並不是最主要的吸引力,這並不像現在那樣廣為人知。」

最初的增長是緩慢的。2010年4月,DuckDuckGo每天收到大約30000到40000次搜索請求,與谷歌完全無法相比。溫伯格直到2011年才僱傭了首位全職員工,在那之前,他主要專注於為他的第一個孩子做全職父親,這個孩子是在DuckDuckGo推出後的一年出生的。溫伯格說,在早期的投資者會議上,他不得不偶爾把第二個孩子從他的網絡攝像頭視野中推出去。該公司在2011年由聯合廣場風險投資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牽頭的首輪融資中籌集了300萬美元資金。

DuckDuckGo取得真正突破要歸功於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這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僱員在2013年爆料的政府監控醜聞中,重點將谷歌列入了英國和美國間諜機構使用的數據來源之列。人們對尋找隱私優先的替代方案產生了新的興趣,在一年的時間裡,DuckDuckGo的日搜索量從每天150萬次膨脹到了每天410萬次。

當時,許多從谷歌轉過來的人對他們的新搜尋引擎提供的體驗感到不滿意,而且很可能很多人很快就重新回到谷歌上。溫伯格說,直到2014年,DuckDuckGo才真正能夠與它的矽谷競爭對手展開競爭。對該公司來說,這是關鍵的一年:它僱傭了第十名員工;將新聞、視頻和圖像等垂直領域納入了重新設計中;並被作為替代搜尋引擎選項納入了蘋果iOS上的Safari瀏覽器上。溫伯格說:「蘋果實際上是我們的主流代言人。」

DuckDuckGo也是在2014年首次實現盈利。從那以後,該公司就一直在盈利,該公司預計2020年將首次突破1億美元的收入門檻,儘管這可能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DuckDuckGo的賺錢方式和谷歌一樣,主要是打廣告。用戶每次點擊搜索結果旁邊顯示的廣告,該公司就會賺一筆小錢。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DuckDuckGo使用情境廣告,而不是幫助谷歌每季度賺取數十億美元收入的數據密集型行為廣告。

情境廣告根據用戶進行的搜索顯示給用戶:如果你在DuckDuckGo上搜索「梅賽德斯」,你將在該頁面上看到汽車廣告。然而,在谷歌上搜索「梅賽德斯」,汽車廣告將始終跟隨你,即使你已經離開頁面並在網絡上轉悠,因為谷歌將這些數據添加到它知道的其他關於你的信息中。行為廣告更有利可圖,因為每點擊一條廣告,該人購買的可能性就會更高。谷歌在知道用戶最有可能點擊什麼方面的專業知識方面僅次於Facebook。

人們對隱私問題意識的提高繼續推動了DuckDuckGo的發展。與斯諾登的爆料一樣,2018年劍橋分析公司濫用數據醜聞將溫伯格和DuckDuckGo推入了主流。大約在同一時間,該公司推出了停止網絡跟蹤的桌面瀏覽器擴展,以及自己的安卓和iOS行動網路瀏覽器。

累積效應非常顯著。2018年3月17日,也就是《觀察家報》首次報導劍橋分析公司醜聞的那一天,DuckDuckGo的日搜索量達到了1700萬次。兩年後,每天的搜索量達到5700萬次。溫伯格說,DuckDuckGo的主要用戶是那些既關心自己隱私又願意為之採取行動的人。他說:「在斯諾登之後,人們對隱私的關注程度真的提高了。劍橋分析公司醜聞爆發之後,這種關注更加明顯。」

谷歌新的安卓選擇屏幕可能會給DuckDuckGo帶來另一次提振:隨著數百萬人在未來幾年更換舊手機,DuckDuckGo最終將進入主流。溫伯格說:「如果做得對的話,這真的是一種競爭的拉平。」

谷歌拍賣屏幕位置惹眾怒

但溫伯格和其他搜尋引擎對谷歌為緩解壟斷處罰而實施的舉措心存憂慮。多家歐洲搜索初創公司表示,他們支持屏幕選擇機制。他們認為,應該允許用戶選擇他們使用的搜索工具,即使他們最終選擇了谷歌(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選擇)。但谷歌對選擇屏幕機制的執行激怒了其競爭對手。

要想出現在選擇屏幕上,搜索公司必須通過每三個月舉行一次的拍賣向谷歌支付費用。出價足夠高,你就能贏得一個令人垂涎的位置,成為與谷歌並駕齊驅的三個搜索選項之一。2017年歐盟圍繞谷歌購物(Google Shopping)的反壟斷案也引入了類似的拍賣方式,作為解決方案。在搜索領域,這些公司認為拍賣不是鼓勵競爭或創新的公平方式。

谷歌辯稱,拍賣是小公司能夠參與競爭的一種「公平、客觀」的方式,它允許它們決定「他們認為出現在選擇屏幕上的價值是什麼」。每當安卓用戶選擇要使用的搜尋引擎時,即使他們在幾分鐘後切換回谷歌,該搜尋引擎都是要收費的。谷歌每月向這些公司開具發票,這筆錢將重新投入安卓的開發中。

在接近2019年底的第一輪競標之前,谷歌設定了最低出價。多位無法公開發言的消息人士表示,谷歌為某些歐洲國家設定了每個用戶20美元以上的價格,這個數字對小公司來說是不現實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事實上,谷歌認為這是一個我們很容易支付的價格。但我認為,這種想法過於荒謬。」

最終,最低出價的要求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制度,即所有中標者都要支付首個競標失敗者設定的價格。谷歌表示,在收到反饋後,它改變了格式,以便競爭對手更容易參與。一位消息人士說,公司現在將支付「最低歸零」的競標價格。另一家公司表示,它參與這一競標過程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它比Facebook上的廣告便宜。這位公司執行長表示:「我們的名字將比我認為直接從選擇屏幕上獲得的用戶更多。」

DuckDuckGo是此次拍賣的大贏家之一,可以出現在所有歐盟31個國家的屏幕上。但它對此並不高興。溫伯格說:「你會受到激勵去競標利潤。」他預測,拍賣價格將繼續上漲,直到搜尋引擎更難賺錢。他說:「谷歌正在奪走這些搜尋引擎的所有利潤,並從中獲利。他們實際上是在運行其他人的搜索,拿走其他人的利潤。」

德國搜尋引擎Ecosia的執行長克裡斯蒂安·克羅爾(Christian Kroll)說:「這讓競爭對手相互激烈競爭。因此,我們現在面臨的不是協作,而是規模較小的搜尋引擎之間的有毒環境。」Ecosia決定抵制拍賣。克羅爾說,從長遠來看,他不相信該公司能獲勝,因為該公司80%的利潤都花在了植樹上。

DuckDuckGo曾大聲批評谷歌的努力。溫伯格和DuckDuckGo總法律顧問、曾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從事消費者保護工作的梅根·格雷(Megan Gray)認為,谷歌的流程存在缺陷。他們說,應該向用戶顯示四個以上的選項,並且應該向人們提供更多關於他們正在做出選擇的信息。如果有其他解決辦法的話,應該「擺脫該死的拍賣」。

谷歌產品管理總監保羅·根奈(Paul Gennai)表示,安卓「為每個人創造了更多選擇,而不是更少」,該作業系統的開放性意味著「與谷歌競爭的應用開發商擁有與谷歌完全相同的接觸用戶的能力」。

根奈還說:「從成立第一天起,谷歌開發的安卓就是開放的,既對製造設備的製造商開放,也對購買設備的人開放,我們認為兩者都應該有靈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設置設備。十多年來,這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他補充說,谷歌還投資了其應用商店,該商店包括掃描應用程式是否有惡意軟體等安全漏洞。他說:「隨著歐洲所需的變化,我們實施了拍賣,以確保谷歌繼續在開放的安卓生態系統中進行投資。」

歐盟委員會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該機構正在密切關注選擇屏幕的引入方式及其背後的機制。這位發言人說:「根據市場的相關反饋,我們一直在與谷歌討論選擇屏幕機制,特別是關於選擇屏幕的呈現和機制,以及競爭對手搜索提供商的選擇機制。」自本文發稿以來,第二屆安卓選擇屏幕拍賣結果已經出爐,被列為贏家的公司較少,微軟的必應也沒有出現。DuckDuckGo說價格也上漲了。

谷歌的主導優勢已經根深蒂固

除了圍繞拍賣的爭議外,還有一個問題是,選擇屏幕會帶來多大的不同。在2010年歐盟的一項反壟斷調查中,微軟推出了一款適用於網絡瀏覽器的選擇屏幕。歐盟委員會曾表示,微軟利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主導地位,將人們引導到其IE瀏覽器上,後者是Windows的默認瀏覽器。微軟的選擇屏幕運行了四年,但在這段時間結束時,較小的瀏覽器並沒有獲得任何顯著的市場份額。最大的市場變化是谷歌Chrome瀏覽器的崛起,這款瀏覽器最近才推出,而且無論如何人氣都在上升。

而在搜索領域,谷歌幾乎總是勝券在握。一個主要的例外是俄羅斯,Yandex在那裡佔據著主導地位。Yandex成立於1997年,比谷歌還早一年,它將俄羅斯本土Uber、Spotify、亞馬遜以及搜尋引擎等服務整合起來。2015年初,在臺式機上搜索網絡的俄羅斯人極有可能使用該公司的服務,約63%的搜索通過Yandex完成。但在手機上則是另一回事。在一個安卓佔主導地位的國家,情況發生了逆轉,62%的移動搜索是通過谷歌完成的。

Yandex的工作人員發現谷歌與手機製造商達成協議,禁止他們接受預裝其他搜尋引擎的費用,即使他們想使用安卓作業系統,這讓他們感到震驚。

與歐盟一樣,俄羅斯的監管機構也在仔細審查安卓賦予谷歌搜索的權力。2017年3月,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FAS)對谷歌處以438067400盧布(約合560萬美元)的罰款,然後與該公司達成和解協議,谷歌同意安卓將為搜尋引擎提供選擇屏幕。在這種情況下,新設備和現有設備都可以使用該功能。

從2017年8月開始,俄羅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開始看到選擇屏幕出現。當月,安卓上的搜索量谷歌佔60%,差距縮小了。一年後,谷歌與Yandex各佔搜索市場的半壁江山。截至2020年3月初,Yandex在所有安卓搜索中佔據56%的份額,谷歌的份額降至42%。

但是,雖然Yandex也是歐盟安卓拍賣中較大的贏家之一,出現在16個國家的設備屏幕上,但Yandex的高級副總裁普雷斯頓·凱裡(Preston Carey)表示,他預計不會看到任何重大的市場變化。他表示:「在英國或德國安裝可選屏幕的效果不會與在俄羅斯安裝的效果相同。」他認為,沒有其他搜索公司擁有Yandex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那樣的品牌認知度,這意味著人們不太可能轉而離開谷歌。

在自己的測試中,DuckDuckGo創建了一個有18個不同選項的選擇屏幕,並將谷歌放在了列表的末尾。調查發現,人們仍然會一直滾動到底部,尋找他們最熟悉的那個搜尋引擎。

力推「不追蹤」設置任重而道遠

雖然安卓的新選擇屏幕不太可能結束谷歌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但對於DuckDuckGo這樣的公司來說,即使在幾年內市場份額發生1%的變化,也會是巨大的增長。溫伯格預測,他的公司有朝一日可能會擁有10%的市場份額(目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0.32%)。與谷歌相比,這仍然相形見絀,但對於DuckDuckGos來說是個巨大的推動。

對於DuckDuckGo來說,搜索之戰只是一場更大鬥爭的一小部分,這場鬥爭的主題是網絡廣告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這對個人數據和隱私意味著什麼。

Facebook和谷歌龐大的廣告網絡提供的是通過網絡收集的個人數據。這兩家公司的跟蹤器從幾乎所有最受歡迎的網站收集有關人們在線活動的信息。通過收集數十億個數據點,這些公司能夠每三個月創造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這些錢的絕大部分來自廣告,特別是行為廣告。

幾乎所有網站都有跟蹤器和cookie,它們監控和跟蹤人們的在線活動,並將其記錄在與個人相關的唯一標識符下。但在今年4月初,負責監管總部設在愛爾蘭的所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愛爾蘭數據保護監管機構發布了一份報告,稱許多網站未能向訪問者提供「基本信息」,「大多數普通用戶沒有意識到他們可能被跟蹤的程度」。

這種跟蹤使公司能夠收集關於人們興趣和活動的數據,它們可以將這些數據輸入廣告模型,並用來向人們提供與他們的興趣相關的行為廣告。例如,Facebook的Pixel出現在800多萬個網站上。溫伯格說:「從戰略上講,谷歌和Facebook擁有所有的用戶數據。」DuckDuckGo的網絡瀏覽器和它的搜尋引擎一樣,不存儲個人數據。此外,它還屏蔽了隱藏在網頁上的隱形跟蹤器,該公司也希望在其他地方看到更少的跟蹤。

2009年,安全研究人員提出了針對瀏覽器的「不跟蹤」(Do Not Track)設置。從理論上講,這是一個複選框,或瀏覽器設置菜單中的一個選項,允許用戶在網絡上移動時選擇不被跟蹤。火狐、IE、Opera和Chrome都在使用它,但基本上效果不佳。蘋果的Safari在2019年停止使用它。

網絡上的網站也不一定要遵守這種設置,Medium和Pinterest是其中最突出的兩家。Twitter最初支持該設置,但現在不再支持了,網絡標準機構的努力也未能使其更有效。儘管Chrome有這一功能,但谷歌的支持頁面稱,當「不跟蹤」功能開啟時,該公司自己的網站「不會改變他們的行為」。

2018年,諮詢公司Forrester發現,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打開了基本上無效的設置。一年後,DuckDuckGo的律師提出了「2019年不跟蹤法案」,這是一項旨在使「不跟蹤」設置得到法律支持的立法草案,即網站必須尊重用戶的意願,不讓他們的行為在網上被記錄下來。

這一想法在美國任何地方都沒有付諸實踐,但在歐洲,類似的概念更接近現實。在過去的三年裡,歐洲立法者一直在就《電子隱私條例》(ePrivacy Regulation)進行辯論,這是一項對《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補充法律,其中可能包括不跟蹤條款。該規定一直受到激烈遊說,目前處於停滯狀態。但這是世界上最接近限制人們在線追蹤方式的努力。

溫伯格認為,該法案的頒布將促進在線廣告市場變得更開放,從而潛在地削弱Facebook和谷歌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如果四分之一的網絡突然使用了一種設置,這意味著向他們提供針對他們興趣的廣告變得更加困難,傳統的情境廣告將再次崛起。

溫伯格表示,這將有利於隱私,但也有助於開放競爭。如果谷歌和Facebook沒有這樣的數據優勢,或許規模較小的公司可以在更公平的基礎上競爭。他說:「如果每個人都在情境廣告上競爭,現在突然之間,他們實際上不得不與許多其他參與者競爭。」谷歌已經在進一步試驗情境廣告,其產品經理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這是為了幫助保護用戶隱私。

競爭監管機構也在將重點轉向大型科技公司如何使用數據。在大西洋兩岸,對Alphabet、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如何收購規模較小的公司的審查正在進行中。歐盟還在更廣泛地研究谷歌和Facebook如何收集數據及其對競爭的影響。歸根結底,溫伯格希望人們明白,他們不需要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術而洩露個人信息。他說:「我們真的想與人們在隱私方面的無助感作鬥爭。每個人都很擔心,並認為自己對此無能為力,但我們想證明你可以做些事情來改變。」

相關焦點

  • 廣告、廣告還是廣告,是時候逃離谷歌搜索了
    內置瀏覽器中的搜索仍然是最簡單、最明顯的起點。其次,谷歌願意支付一切必要的費用,以確保它是那些內置瀏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其中包括蘋果持續獲得的數十億美元。第三,谷歌開始著手改變移動結果,使其更加有用:與其強迫用戶單擊連結以獲取答案,還不如谷歌直接提供給他們。
  • 2020年穀歌最新搜索統計報告!做谷歌推廣必看!
    這些包括Gmail,它流行的郵件服務,谷歌新聞,谷歌購物平臺,以及視頻和圖片平臺。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大約7.2%的流量來自谷歌搜索『Google』。2.谷歌主導搜尋引擎市場。到2020年7月,必應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2.32%。Yahoo!市場份額達到1.6%,而百度和Yandex均佔總份額不到1%。
  • 谷歌在新加坡推出航班搜索服務 它的旅遊出行版圖拼成...
    近年來,谷歌進軍旅遊業的戲碼不斷上演:早在2011年就推出谷歌航班搜索服務Google Flights,後來新增了酒店元搜索和預訂功能、谷歌目的地功能、谷歌當地嚮導,並將多項功能整合到谷歌地圖等等。8年前,谷歌通過收購ITA Matrix Software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家旅遊業軟體公司以其Matrix航班搜索而聞名。在利用該收購推出Google Flights後,該公司不斷擴展到旅遊領域的各個部分。
  • Airbnb警告投資者:谷歌搜索阻礙公司獲取更多網絡流量
    它在提交的招股書中表示,谷歌搜索阻礙公司獲取更多網絡流量。在Airbnb提交的招股書中,公司明確表示谷歌偏愛自有產品和服務,導致訪問Airbnb網站的網民減少。去年穀歌添加更多類似旅行網站的搜索功能。Airbnb在招股書中寫道:「谷歌推出Travel和Vacation Rental Ads,這些服務給我們的SEO結果帶來嚴重影響,我們平臺在谷歌旅遊相關詞彙有機搜索結果的地位被降低,位置不再那麼好。」企業利用SEO優化內容,使內容在搜索結果中佔據更有利位置,但無須向谷歌付費。招股書稱:「我們專注於免費渠道,比如SEO。
  • Expedia:谷歌公司航班搜索服務「有違承諾」
    民航資源網2011年9月21日消息:Expedia公司表示,谷歌公司將其新航班服務搜索結果排在其他競爭者之前,違背了其當初收購ITA公司時的承諾。谷歌公司在收購ITA公司時向監管部門承諾,將利用ITA技術提供更方便的航班及機票對比搜索服務,使旅客、航空公司及旅行代理受益。
  • 谷歌搜索廣告對OTA造成嚴重打擊
    圖:谷歌搜索廣告對OTA造成嚴重打擊   民航資源網2019年11月14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谷歌在其搜索結果的頂部塞入越來越多的廣告,這給在線旅行行業造成嚴重打擊,而後者正是谷歌的最大客戶之一
  • 谷歌:搜索結果移動版優先已涵蓋全球一半網頁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科技媒體報導,谷歌日前宣布,在其全球網頁搜索結果中,超過一半的網頁使用移動版優先的索引和網頁抓取模式。這是谷歌在搜索結果中傾向於移動版而不是電腦版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據報導,谷歌這個項目的計劃已經醞釀多年。
  • 韓搜索巨頭炮轟蘋果谷歌:稅都不交!
    據韓媒報導,韓國搜索巨頭Naver董事會主席李海珍近日炮轟稱,谷歌和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在韓國稅都不交,這非常不公平。韓搜索巨頭炮轟蘋果谷歌:稅都不交!(圖片來自ifeng)    李海珍在一場會議上說道:「我的意思並非是阻止國際網際網路公司進入韓國,而是說它們應該遵守公平的遊戲規則,谷歌在韓國並不納稅,而是用這些錢開發自己的技術和服務,如果谷歌希望利用韓國的地圖數據,那麼該公司就應該在韓國設立伺服器並適當納稅。反觀韓國本土公司均依法納稅並尊重韓國的法規,這非常不公平。」
  • 谷歌悄然上線酒店搜索網站 未來或將顛覆酒店預訂行業
    【CNMO新聞】谷歌近期悄無聲息推出了一個酒店預訂網站,上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酒店信息。該網站目前是其航班搜尋引擎的一部分,可能會顛覆酒店預訂行業。這項功能的推出並沒有伴隨著大規模的宣傳,谷歌負責產品管理、旅遊業務的副總裁理察霍爾登在上周發表的一篇博客中談到了這項新功能,他表示,這家科技巨頭已經推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酒店搜索網站和預訂網站。谷歌去年10月,谷歌首次推出了酒店功能的有限版本。
  • 為什麼你的谷歌瀏覽器不能直接搜索
    當然這也不是我今天要談的話題,最近有不少人來問我,為什麼他下載的谷歌瀏覽器在搜索的時候,沒有辦法正常使用,需要打開百度或者其他網站才可以使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瀏覽器可以搜索是依託於搜尋引擎的。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後,Google搜索也不能直接使用了,所以國內大陸市場是沒有辦法直接使用谷歌搜索的。
  • 谷歌推出旅遊搜索新功能 酒店航班可比價
    3月10日消息,據外電報導,谷歌推出了一項名為Destinations on Google的新功能,希望你再也不必使用其他旅遊搜尋引擎了。  你可以這樣使用這項Destinations功能:在你的手機上打開谷歌搜尋引擎,然後輸入你想要旅遊的國家或地區,接著輸入「目的地」或「度假」字樣,谷歌就會給你呈現一系列選擇,其中包括航班時刻表和酒店價格等信息。  你可以查看不同時段的價格變化,你還可以讓谷歌根據你的旅遊預算、人數和偏好等提供個性化的搜索結果。
  • 韓國搜索巨頭炮轟谷歌蘋果:甚至不在韓納稅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搜索巨頭Naver董事會主席李海珍日前表示,如果谷歌希望利用韓國的地圖數據,那麼該公司就應該在韓國設立伺服器並適當納稅。李海珍炮轟稱,谷歌和蘋果...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搜索巨頭Naver董事會主席李海珍日前表示,如果谷歌希望利用韓國的地圖數據,那麼該公司就應該在韓國設立伺服器並適當納稅。
  • 谷歌度假租賃搜索服務不公?34家對手呼籲歐盟調查
    Google's holiday rental service under fire as 40 rivals urge EU antitrust action) 網易科技訊2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34家競爭對手指控谷歌度假租賃搜索服務不夠公平
  • 谷歌入侵旅遊業,反壟斷訴訟能否駕馭這匹脫韁的野馬?|旅訊八點正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Jeff Rosen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谷歌是網際網路門戶網站,也是搜索廣告巨頭,它通過採取排他手段保持了自身的壟斷地位,這對公平競爭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數十年來,司法部都在為限制科技巨頭的權力而努力,此次案件將代表司法部為此作出的重大嘗試,影響非常深遠。
  • 蘋果開發了Google搜索的替代方法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網絡搜索功能標誌著蘋果公司內部開發的一項重要進步,並可能構成對Google進行更全面攻擊的基礎。這家矽谷公司臭名昭著地對其內部項目保密,但是此舉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該公司正在努力與Google搜尋引擎建立競爭對手。兩年半前,蘋果公司挖走了Google的搜索主管John Giannandrea。
  • Airbnb:谷歌搜索阻礙公司網站獲得更多用戶訪問量
    11月17日消息,據報導,Airbnb(愛彼迎)在最近提交的招股書中指出,谷歌對自有產品和服務的態度有所偏向,減少了Airbnb的用戶訪問量。與此同時,谷歌推出的Travel和Vacation Rental Ads還降低了Airbnb在谷歌旅遊相關詞彙中的搜索排名。
  • 谷歌搜索:幾乎所有的英文搜索都用上BERT了
    2019 年 9 月,谷歌宣布將 BERT 用到搜尋引擎中,但僅有 10% 的英文搜索結果得到改善;2019 年 12 月,谷歌將 BERT 在搜尋引擎中的使用擴展到 70 多種語言。如今,這家搜索巨頭終於宣布:幾乎所有英文搜索都能用上 BERT 了。BERT 對於搜尋引擎意味著什麼?
  • 韓國搜索巨頭控訴谷歌和蘋果:甚至不在韓納稅
    (原標題:韓國搜索巨頭控訴谷歌和蘋果:甚至不在韓納稅)
  • GetYourGuide等在線旅遊公司聯名控訴谷歌:是反壟斷,還是其他原因?
    CNBC的報導稱,德國旅遊創業公司曾寫聯名信給谷歌,希望谷歌考慮疫情對旅遊業的打擊,對旅遊廣告商夥伴給予廣告費用的減免,但谷歌並沒有答應。CNBC通過多個消息源確認,Google仍然要求旅遊創業公司全額支付相應的廣告推廣費用。這在客觀上,使德國旅遊公司們對谷歌的不滿加劇。
  • 愛彼迎公開痛斥谷歌:壟斷並故意打壓搜索排名
    Airbnb在近日公開痛斥谷歌,稱自己的搜索結果排名遭到了谷歌打壓。不僅僅是Airbnb,多家旅遊企業也表示遭到了同樣的待遇,這使得白白增加了很多推廣費。谷歌在長久以來都面臨著涉嫌壟斷的訴訟,此次能否渡過危機成疑。近日,Airbnb對外表示,自己在谷歌的正常搜索排名被谷歌打壓,使得消費者無法看到自己。之所以谷歌會這麼做,Airbnb方面也給出了自己的猜測,他們表示,谷歌之所以這麼做,無外乎是為了推廣自己的旅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