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震重災區仙臺4月飛雪 復甦艱難
日本地震重災區仙臺4月飛雪 復甦艱難 2011-04-20 08:44:26 來源:
-
日本京都祗園藝妓以豔麗舞姿為匯報演出做最後彩排
即將參加匯報演出最後彩排的藝妓們人民網東京9月27日電,據日本媒體報導,京都五大花街之一的,祗園甲部歌舞會的秋季公演「溫習會」(藝妓們所學舞蹈的匯報演出會 10月1日~6日)開始之前,作為最終彩排的「公演前預演」,於27日,在日本京都市東山區的祗園甲部歌舞訓練場舉行。
-
日本國寶,京都的藝妓與舞妓大解密
說的日本文化,藝妓與舞妓絕對是讓人著迷的一部分,不僅是日本人對於藝妓文化的痴迷,對觀光客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今天 「樂吃購!日本」就要帶大家來了解京都的藝妓與歷史文化。除了招攬客人的茶汲女(茶屋的女性服務生),而後也有宴席上表演歌舞的藝者,在京都稱為藝妓,見習生為舞妓,但在關東還是稱為藝者,見習生稱為半玉或雛妓。
-
去京都看藝妓~
同樣,這座城也是日本人的精神家園,雖然明治維新之後首都徹底遷至江戶,即現在的東京,但自平安時代起,京都以都城之位傲嬌了千年。用亞衣子的話說,京都人是有某種優越感的,享受了千年的文化中心,文化底蘊深厚到每個京都人不自覺就會沾染到,流露出想要區別於他處的優雅與驕傲。而「都をどり」的誕生正源於此。
-
日本京都花街藝妓舉行新年開業儀式
新年開業儀式上,藝妓們共同吟誦「營造高端氛圍,博得觀眾厚愛」等傳統藝妓誓詞。(網站截圖) 中國網1月8日訊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日本京都的祇園甲部、宮川町等花街舉行了舞妓、藝妓的新年開業儀式(又稱:「開學典禮」)。儀式現場氣氛活躍,身著傳統黑紋和服的舞妓、藝妓們互致新年問候,並相約精修技藝。京都東山區祇園甲部的儀式於祇園甲部的歌舞場舉行。藝妓和茶社相關人員共約120人出席。
-
京都——藝妓故鄉 風雅中的清規戒律
但隨著日本經濟持續不景氣,公司支出不斷走低,本地招待業也受了影響,為了增加收入,有的茶社創立了雙語環境,讓更多的外國人接觸到了這一傳統文化。大多數客人是第一次看到舞妓和藝妓,這種文化令人著迷,一般來說,藝妓充當著女主人的角色,要和客人進行機智的對話,鼓勵客人們多交際。她們精心準備食物、茶水和其他飲料,親手端給客人,並為他們表演傳統歌舞。有些人還會彈奏三味線,這是一種傳統的弦樂樂器。
-
日本自衛隊出動一半隊員赴災區 已救3000多人
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透露,目前已經救出3000多人。災民在樓頂等待救援當天,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國防部緊急會議上稱,他已接到菅直人首相的命令,決定將派往災區救援的自衛隊人數增加1倍,使其達到10萬人的規模,預期全部到位需要1到2天的時間。
-
日本京都花街藝妓舉行新年開業儀式(高清組圖)
中國網1月8日訊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日本京都的祇園甲部、宮川町等花街舉行了舞妓、藝妓的新年開業儀式(又稱:「開學典禮」)。儀式現場氣氛活躍,身著傳統黑紋和服的舞妓、藝妓們互致新年問候,並相約精修技藝。京都東山區祇園甲部的儀式於祇園甲部的歌舞場舉行。藝妓和茶社相關人員共約120人出席。在對上一年度表現優秀的藝妓進行表彰後,京舞井上流掌門人井上八千代表演了京都地區的特色歌謠舞。儀式上,20歲的藝妓紗月榮獲了2014年度最受歡迎藝妓的稱號。
-
停電斷水困擾日本地震災區 部分災民避難所身亡
人們清理在地震和海嘯中被毀壞的自家房屋惡劣天氣影響日本災區 許多避難所的取暖裝置無法供暖不少災民避難所內身亡連日的惡劣天氣讓日本東北部地震海嘯災區雪上加霜福島21人死於避難所內根據日本廣播協會的統計,截至18日上午,仍有28萬餘人生活在避難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不少人已開始出現發熱、頭痛、腹瀉等症狀,急需治療。在福島縣,已有21名災民從醫院轉移到避難所後死亡。
-
日本藝妓文化
日本藝妓 在日本人的心靈家園——京都,日本遊客逛茶道館、花道館不止是觀光,有的還會有板有眼地學習,恭敬又興奮地與傳統親密接觸。至於花街藝妓,那是京都一大招牌,卻又不僅是招牌——藝妓不僅要接受琴棋書畫、禮儀姿態的嚴格培訓,還必須長年遵守一整套嚴謹的生活方式。 日本藝妓(Geisha)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
京都最大藝伎區:街頭偶遇藝妓,長槍短炮齊上陣,真是驚豔
藝伎是日本傳統的演技職業,歷史悠久,最早誕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坂。 現在京都唯一的公園是日本最具風情的藝伎區,也是京都最大的藝伎區。 最初的藝妓是男性,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表演舞蹈和樂器,進行生訂。圖為京都唯一園子所在的茶館入口,聚集了很多攝影師,有歐美的也有當地的,大家都在等著藝妓出門。藝伎作為日本最傳統的工作之一,至今為止一直受到外部的好奇心,但今天也有很多人不認識藝伎。 圖為在京都的茶館前,手持長槍短炮的攝影師們「蹂躪」。白天唯一的園子並不怎麼容易見到真正的藝妓,通常是遊客扮演的「藝妓」,只是為了體驗和服拍照而拍照。
-
溫家寶訪問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和福島縣福島市災區
這是溫家寶向名取市市長佐佐木贈送中國汶川地震災區的小朋友折的千紙鶴。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東京5月21日電(記者夏立新 吳谷豐)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訪問了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和福島縣福島市災區,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災區民眾表示誠摯慰問。
-
參加日本藝妓在線派對是一種什麼體驗?
一對夫婦在肯塔基州,另一對在密西根,還有一位是來自麻薩諸塞州的老婦人,只有一對夫婦住在日本的橫須賀,但他們也是美國人。 7月19日,由美子為線上的6位客人進行了一場藝妓表演。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時期,這種形式雖說新穎,但也透露著些許無奈。
-
實拍京都藝妓的神秘人生
實拍京都藝妓的神秘人生 (2/9)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現在京都有
-
日本藝妓:15張罕見上色彩照,看看19世紀的日本藝妓有多美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組1900年日本藝妓上色彩照。藝妓又稱藝伎,在日語中還有別名芸妓、芸者等稱謂,這個稱謂通常指的是日本特有的藝術表演女性工作者。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與之對等職業有歌姬、舞姬。藝妓一詞源自漢語,她們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在宴席上表演舞蹈、演唱歌曲、演奏樂器等藝術性表演,在當時的日本社會體系中,日本藝妓所具有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日本最開始的藝妓文化始於京都,京都位於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內陸城市,從公元794年至公元1868年為止,京都都是日本的首都,歷史文化氣氛非常濃厚。
-
日本仙臺災區社會生活逐步趨向正常
新華網日本宮城縣仙臺3月24日電 (記者 劉華 馬傑 馮武勇)大地震發生10餘天后,記者24日來到日本宮城縣仙臺市這個重災區。記者看到,這裡正逐漸走出地震陰影,社會生活在逐步趨向正常,但基礎設施、商品供應等仍未能完全恢復。仙臺市人口超過百萬,是日本東北部地震災區最大的城市。
-
日本熱海藝妓世博會舞臺展示日本傳統文化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日本靜岡縣熱海市是著名的溫泉旅遊之鄉,距東京兩小時車程。上世紀50年代,這裡的藝妓迎來了她們的鼎盛時期,其後隨著時代的變化,藝妓行業漸漸失去活力。近年來,為發展旅遊業,熱海市開始重視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使沉寂了半個世紀的藝妓行業又復甦起來。
-
實拍日本京都藝妓的神秘生活 臉色慘白似麵粉(組圖)
圖為舞子市桃。馬興華攝現在京都有「祇園甲部」、「祇園東」、「上七軒」等五個花街。上七軒在京都西北部,是京都最古老的花街,它至今仍保留著古老的風格和特色。上七軒是藝妓和茶道的結合地,也是藝妓表演的出發地。
-
仙臺受災較輕無政府救濟 大量災民駕車逃離震區
經過整整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人民網報導組終於在日本時間21時抵達仙臺。進入震災中心區域,記者也開始切身感受到這場災難的巨大衝擊。這些都是駕駛自家車逃往關東各地的災民。他們大多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地,與下午報導組遇到的墨永夫婦一樣,對這些劫後餘生的災民而言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帶上僅有的家當和生活必需品與親人儘快逃離震區。 而那些因種種原因無法逃離的居民則仍舊留在災區。尤其是位於政府重點救援區域邊緣的居民,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非常艱苦。除了每天要經歷數次餘震外,燃料、水和食品也嚴重不足。
-
本報記者赴仙臺途中午夜驚魂
為了儘快親臨一線災區,我們13日晚從東京成田機場連夜趕赴仙臺。行駛近百公裡時,我們看到加油站就停下,但無油可加;想買純淨水,多家便利店已經售罄,有幸找到一家有飲料可賣的,每人也只限售兩瓶。14日凌晨3時(以下均為東京時間,比北京時間提前一個小時)許,迷糊入睡的記者突然驚醒,車子已經在警戒線附近停住,前面的路牌赫然寫著「福島原子能發電所」,頓時,我們的心都吊了起來。